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皇纪-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时,朱厚照传旨给广0西总兵毛锐,命其整顿残军,反思己过,统帅两广、湖广官兵,总计十万八千余人,分成六个作战集团,援崖而进,步步为营,朝着思恩府而去。
(本章完)
第356章 用于制造盔甲的蒸汽机()
其实按照其他人的想法,皇帝陛下别说是再起用毛锐了,就是将此人就地正法也不为过,广0西总兵、平叛总兵官毛锐也是这个想法,兵败之后,他就想着朝廷会如何处置自己,会不会牵连到家人之类的事情,他千想万想,就是没想到皇帝陛下非但没有处死他,居然还让其统帅十万军队。
毛锐对皇帝陛下自然是感恩戴德,同时他收起对敌军的轻视之心,做好与岑浚决一死战的准备。
就在毛锐失利后不久,孙赋的军队也不得不停止进攻,所谓荣辱与共,就是这个意思,广0西总兵毛锐虽然和他贵0州总兵之间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同样是带兵进攻岑浚,一面败了,另一面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岑浚此时是信心大增,这大明的军队实力也不过如此,这也使得思恩府土官愈发骄狂,甚至是有些自负,反正现在别说明军增兵了,就是兵部尚书亲自来此,岑浚自认为自己也抵得过。
且说孙赋在退离田州府之后,就寻了个安全之所暂时扎营,他知道此事也急不得,不是十天半个月就能解决的事情,所以倒也不那么急着战胜敌军以向陛下邀功了。
虽是不胜不败,孙赋看上去兴致倒是不错,居然令人开火做饭,而且是饭菜做的还算丰盛。
不过这可是孙赋的一个计策,他知道此时广0西总兵已经败了,敌军气势正盛,不宜与敌作战,但是孙赋又不愿服软,让岑浚更为嚣张,所以他才故作毫无顾虑的命军队大吃大喝,实际上则是早已派出了侦察兵侦探情报去了。
第二天天一亮,孙赋一起床就听到侦察兵来报。
“总兵大人,敌军的大军没有出动!”
孙赋愣了愣,暗道这敌军怎么如此的稳打稳扎?看来他们也知道自己的实力防守有余,进攻不足。
孙赋感觉自己还是有些宿醉,昨晚一开始他没想着喝酒,但是到了后来,随着探子平安无事的侦探情况传来,他就开始喝的不少了,他使劲的摇了摇头,问道:“所有兵马都没有出动吗?”
侦察兵大声说道:“总兵大人,据探查,敌军实际上出动了约一百侦探兵,现在正在城东五十里处,似乎是准备跟着我大明军队,搜集我大明军队的情报!”
“简直是太嚣张了!”孙赋哼了一声,又问道:“他们的装备如何,有没有什么利器?”
侦察兵说道:“看不清楚,距离太远了,距离太近的话怕敌军发现。”
孙赋点了点头,这侦察兵倒是机灵,还知道隐蔽自己的行踪,只是这样的话,就无法探知敌军的真实情况了,毕竟双方的探子所能探知的距离是一样的。
最后,孙赋决定将望远镜交到一个心腹侦察兵手中,毕竟这东西造出来,就是为探查敌情而存在的,只在总兵手里的话,于整支军队并无多少益处。
毛锐那边还在为整合残军以及整顿十万军队之事而忙碌,岑浚在知道这一情况之后对思恩府的安危放心了不少,在岑浚想来,兵多并不见得是好事,吃饭,安营扎寨等等都是大事,所以他就放心的连夜去了田州府,这里是他强占了去的,没了他可能会发生大乱。
当他了解到孙赋所率领的明军退却的情况之后,自以为这是上天佑他,着令探子密切关注孙赋的动向。
孙赋每日表面上吃喝玩乐,实际上则是在等待大军的到来。
就这样双方对峙了很长一段时间,岑浚最先忍不住了,他决定先发制人,吃掉城外的这一股明军。
孙赋不是傻子,知道此时敌军气势正盛,不可与之力战,所以他就边打边退,保存实力。
就在广0西这边还在胶着之际,孙义在江南的皇家织造公司发展的如火如荼,张永所负责的张氏商铺在江南也干的不错,在皇帝陛下身边久了,张永也知道在报纸上做广告的重要性。
虽然他人在京城,可是这与张氏商铺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可是一点不慢,张氏商铺是最早一批在报纸上做广告的企业,孙义到了江南之后,也开始在《大明日报》上做起了广告来了,再加上皇家织造公司的棉纱质量好价钱低,所以很快就卖空了。
孙义除了忙生意之外,倒也没有忘记皇帝陛下的吩咐,直接就在江南之地着手研究起钢铁盔甲来了。
在这之中,杜勇烨可是没少提供帮助,别的不少,单是好的钢材,要孙义这样一个小官在江南寻找,只怕是要花不少银元,而且还不一定找的到,但是杜勇烨在得知孙义的目的和对钢材的需求之后,直接是无偿贡献给孙义使用,毕竟之前江南制造局就已经承担了江南之地的钢材制造业。
这些原料问题解决之后,孙义就在江南招起了铁匠,虽然这里并非是孙义工作的重点地区,但是少了铁匠,单由孙义一人也做不成事情。
几个新招募的铁匠还不习惯孙义的发明创造,当他们看见那几百斤的大铁锤被蒸汽机一次次举起,重重地砸在铁砧上时,全惊得瞠目结舌。
“这是仙人的法术么?”
“大人,这是什么机器,这也太厉害了点吧?”孙义并未言明自己的身份,反正皇帝陛下授予了他江宁织造一职,所以他就直接在江南之地用上这个跟官职做事了。
孙义闻言笑了笑,说道:“这叫蒸汽动力机,也即是蒸汽机,是我大明朝廷和皇家织造公司的秘密,你们不能把这机器的事情说出去。泄密者,本大人得知之后,不用请示上级,你们就都得掉脑袋。”
其实这蒸汽机也不怕泄密,在这江南之地,除了孙义自己,其他的工匠就算把蒸气机拆了估计也弄不明白其中原理,更别提复制造出来了。
而且就是他孙义,也是在陛下的指导下才造出的这蒸汽机,连他这个在陛下身边学习了半年多时间的工部军器局主事之前都无法独立设计制造蒸汽机,更别提其他匠人了。
……
(本章完)
第357章 杨廷和造船()
不过孙义知道皇帝陛下已经命人为自己的这个蒸汽机申请了专利,虽然他并不是十分明白专利的意思,但是他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需要给这些技术保密,因此他也下意识地给这个几个锻造工匠制定了保密条例,刚刚则是他下意识的向其强调了保密条例。
听到孙义所言的“掉脑袋”三个字,几个工匠脸色一白。这位大人据传闻是上面派来的,绝对的有实权,不然也不敢来了就与各大纺织作坊对着干,这样的人物,杀几个工匠还不跟杀鸡似的。工匠们下决心坚决不和别人说这蒸汽机的事情,对!打死都不能说。
孙义看了看几个工匠,问道:“有了这蒸汽机,你们多少天能锻造出一套盔甲?”
这些工匠们已经知道了孙义招募他们的原因,这蒸汽机他们倒是第一次见。
几个工匠看着锻锤,琢磨了一阵,议论起来。
最后领头的一个工匠说道:“这么大的大铁锤砸下来,什么钢都好锻,怕是一天就能锻出一套盔甲来。”
一天一套盔甲,这效率倒是挺高,孙义也没想到会有这速度,他心中惊讶,脸上却是丝毫不表现出来,只是对着众位匠人点了点头。
孙义新招募了三十个铁匠做盔甲,他是明白人,知晓陛下要他尝试使用蒸汽机制造盔甲,绝不是造一两件就完事了,而是要为大明的军队,尤其是禁卫军与神机营都配备上这盔甲。
据他估计,这江南之地的三十个铁匠在蒸汽机锻锤的帮助下,一年能打造一万多套盔甲头盔。孙义又招募了十五个杂役管理蒸汽机,给蒸汽机添木柴、加水。
当然,孙义的蒸汽机刚刚研制成功,那东西体型还很巨大,不可能拉到江南这里来,他到了江南之后在杜勇烨的帮助下,现在手头上倒也有了一台试验机型,而且比在京城制造的那台还要小一些,还要完善一些。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孙义的蒸汽机团队就要增加人手,加班加点生产瓦特式蒸汽机了。不过地点并不是在江南,江南这里也要生产蒸汽机,只是数量不多罢了。
按照孙义的想法,他准备生产四十台蒸汽机,其中三十台是在京城生产,另外有十台是在江南这里。
这么多蒸汽机只能一台一台地生产,全做好起码需要半年的时间,这还不包括原材料的采购问题,其实在参观了江南制造局的几个分厂之后,孙义还就真不再担心原材料的问题了。
工部军器局主事、江宁织造孙义除了在江南制造盔甲和设立、管理皇家织造公司以外,还要尝试了解江南的各行各业,对于江南,孙义有一种亲切之感,毕竟之前他就曾在江南制造局待过一段时间,那时候,江南制造局的名字还是江南火器制造局呢。
………………
在京师制造学堂内,学成的可是有不少人,他们有许多本就是来自全国各处的工匠,现在在京师制造学堂内就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而且他们全都是好学之辈,若不然朝廷也不可能把他们召到京城里来。
现在孙义去了江南,他把蒸汽机制造技术也带到了江南,但是实际上京师这里却还有许多事情没有了结。
实际上,自从孙义实现蒸汽动力机的制造后,大明的科技发展明显驶入了快车道。
现在的皇家工程院正尝试着将蒸汽动力这一原理运用到其他设备上,例如尝试着让马车真正变成机动车。
第一个提出这个尝试的正是皇家科学院与皇家工程院两院院士杨廷和,他不是一个空想家,而是一个实干家,他本就知道蒸汽机的制造原理,只是作为当年的进士老爷,他并不是很愿意亲自去参与机器制造,所以蒸汽机制造一事自然是交到了孙义手上来。
现在孙义人在江南,京师这里懂技术的倒是也有一些,然而知道如何实施制造的却只剩下杨廷和一人了,别看杨廷和平日里看上去并不关注技术问题,实际上他为人十分聪慧,只需要在思考哲学问题的时候搭眼看一下技术制造过程,就能学个大概。
他虽然有心将之前的新式四轮马车改造为机动车,但是在他向皇帝陛下上书的折子上,却称皇家工程院当设计生产船舶,这样的话,等到朝廷宣布开放海禁之时,大明也不至于因为无船而错失开放海禁、驰骋海洋的良机。
虽然这海禁如何开放以及何时开放是大明朝廷说的算,实际来说是朱厚照说了算,但是很显然,此事越早越好,所以船舶制造的越早越好,造船技术越完善越好,蒸汽机的应用越纯熟越好。
朱厚照没有想到杨廷和作为明朝“土著”,并没有被时代的格局给限制住,居然能思考的那么深远,而且眼光独到,居然看上了蒸汽机在船舶制造与发展中的作用了。
杨廷和不知道皇帝陛下心里对他的评价,他只是想要研制一种能利用蒸汽机行进的船舶,作为一个愿意干实事的人才,他在蒸汽机被制造出来之前,就意识到了这个新鲜物件的作用,这东西除了会改变大明的各行各业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