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皇纪-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最后军队将会攻打的苏腊巴亚。
战争进行的很顺利,在这些土著精锐刚刚抵达苏腊巴亚城下时,禁卫军第四军也恰巧的出现在这里,并直接朝这些土著精锐发动了攻击。
这些所谓的土著精锐毫无战斗力,短短不过两日,这些土著精锐便几乎被全歼,而这也标志着,爪哇国的土著将失去了最后翻盘的机会。
而爪哇国也就成为大明第一个海外殖民地,虽然对于这个殖民地,朱厚照早在之前就提出这个殖民地是大明固有的领土。
对爪哇国的占领算是拉开了大明帝国正式进行对外扩张的序幕,而大明军队在爪哇国的行为也对其他南洋诸国的统治者以及被西方殖民占领的西洋番们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也就是说,从此以后,他们要想继续对本国的汉人进行野蛮对待或者不公平对待,那么他们将不得不考虑大明帝国的感受,或者会开始担心大明帝国会不会因此对他们发动战争。
……
(本章完)
第561章 戎奴就此消失()
经年之后,对于亟需拓展海外利益的大明帝国而言,倒越来越巴不得这些地区的统治者对海外汉人采取野蛮或不公平的政策,那样大明帝国倒也能更方便找寻争夺他们本国利益的理由,甚至,在后来,即便这些地区的统治者们已经不敢再轻易对汉人区别对待,但大明帝国会故意挑唆他本国汉人和土著挑起争端,以此达到自己帝国扩张的目的。
渐渐的,大明帝国会从一个为保护本民族同胞的生命财产安全与尊严而发动战争的正义者变成一个为了争夺利益而不惜采取一切卑鄙手段发动战争的政治流氓,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博弈本就没有道义可言,在这个丛林法则的世界里,文明与人道主义只是实力相等的国家才能互相倡导的准则,此时若大明不进行扩张,那么数百年后大明就会成为被扩张的对象。
若此时不加紧进行海外扩张和资本原始积累,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再出现一个百年浩劫,硬要等到西方殖民者打破国门后才能幡然醒悟,然后出现一大帮跪舔西方殖民者并以此为荣的国民,且甚至还为这些侵略者正名,感恩他们把中华拉出了落后的政治体制不成?
这不是朱厚照想要的结果,尽管他现在并不喜欢现在许多爱玩弄手段的革新派领袖,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支持这些新时代下的资本家肆无忌惮地扩大他们的胃口,更何况,他还是这里面最大的资本家。
在朱厚照看来,或许百年后,大明帝国会像后世那个日不落大英帝国一样会因为时局的变化而出现衰落,但那种衰落并不代表大明帝国会彻底变得懦弱,因为早年间的财富积累使得国民财富一直居于较高水平,即便不再是世界最强大的存在,但影响力依旧在,而大明帝国也可以这样,即便数百年后,有一个强大的政体做了世界的主导,但他依旧要考虑大明帝国的感受。
占据爪哇国后,朱厚照没有立即着手对占据爪哇国西部地区的红番鬼进行交涉以达到占据爪哇国全境的目的,此时他还不想直接与这些西方殖民者宣战,毕竟现在的大明海军实力还不足以挑战所有的西方殖民者,更何况现在虽然剿灭了郑延深海盗,但海面上还有其他海盗势力,以及此刻隐藏着日本海域的郑氏海盗集团残余势力也必须彻底清除,以免到时候养虎为患,使得这郑延深又卷土重来。
朱厚照决定在自身军事势力进一步壮大之前暂时性停止海外扩展的步伐,在此期间,他必须把北方的戎奴与蒙古巴特部彻底解决,还有战争意图越来越明显的罗刹国也必须给予沉重打击,最好是逼迫其停止东进到东北亚的扩张步伐,即便是要解决这些局部势力,朱厚照现在都觉得自己大明的兵力还是有些捉襟见肘。
为此,必须进一步增加扩充军队,增加军费开支。
此时六部之中,兵部俨然已经成了最重要的部门,其经费开支几乎已经超过了户部,很多时候,为了方便直接进行军事开支,朱厚照特旨暂时将盐铁以及皇家资本等所得税收由兵部直接与大明皇家银行交接,而省掉户部核算这一环节,以避免过多的中间程序,降低效率。
因为接下来不打算再在南洋起战端,而对爪哇国的已经占领区在以后的日子里只会进行殖民建设与原材料掠夺,所以朱厚照便决定将战斗力强悍的禁卫军第四军调回国内云贵一带,继续进行招募扩充,而将杨一清部调到爪哇国去搞建设,杨一清作为一名老臣,善于搞军事建设,且近年来在陕西搞恢复民生也搞得很好,屯田也有卓越的表现,让他去对付爪哇国的土著残余势力倒也不是问题。
对于西方殖民者或者其他海洋势力是否会趁着大明帝国在忙于针对北方的战事时,而趁机谋夺大明对爪哇国的所有权,这一点倒也并不值得去担心,毕竟即便杨一清等军队无法应付,还有南洋舰队可以制衡这些西方殖民者,而且朱厚照还命黑娃的第一旅将驻扎点改在爪哇国,以随时警备西方殖民者可能有的挑衅。
杨一清到达爪哇国后,如何对爪哇国进行殖民化,如何推广汉文化和建立大明行政体系以及教育体系,另外,皇家工业公司和皇家织造公司等皇家资本何时去爪哇国扩张业务等都是后话。
而现在,作为大明帝国掌舵者的皇帝陛下朱厚照则要开始着手准备对戎奴的最后一击。
实际上,现在的戎奴由于漠王的缘故已经变得四分五裂了,甚至是说成不了多少气候,但是实际上,由于其经久不衰,且与大明周旋许多,所以其是一个隐患,这也是朱厚照不得不灭他的原因。
对于戎奴,李如林了解颇多,但是仅仅依靠李如林的军队,是很难将戎奴全部歼灭的。
在朱厚照的授意下,正德七年初,王琼着手草拟调集分散在各地进行招募扩充训练的禁卫军各军云集关外。
而且,除禁卫军以外,北海舰队也开始被调离津门,其主力调往旅顺、丹东一线,随时准备运输禁卫军以及各类辎重通过海路运输到关外。
除此之外,朱厚照还下旨给各边关总兵,加强九边防守力度,随时准备应对在大明对付戎奴时,蒙古巴特部的不老实举动。
而军械局和皇家工业公司也被诏令继续加大生产蒸汽动力战车和四轮马车以及新式击发枪的生产产量。
总之,按照朱厚照的要求,毕其功于一役,此次必须彻底解决戎奴势力,无论是军员数量和军需数量各方面不能有任何差错。
锦衣卫也加强了对戎奴势力的情报活动,并加大了将戎奴的一切情报信息传递回大明的频率,以使得朝廷兵部确定最佳的战争发动时机。
军队开始陆续北调,辎重与粮草以及通过皇家医学院培训的临时战地医疗救护队等也开始陆续赶赴关外。
皇家工业公司和皇家织造公司等皇家资本也开始陆陆续续减少或者直接取消与戎奴的贸易往来,许多订单直接回调。
而户部也正式下达了更为严格的限制令,不仅仅是盐铁和火器等被严禁出关售卖,粮食、布匹乃至可以促进肉食者消化的茶叶也被禁止。
并且,户部还下达通知,各大民间私营商人当在两月之内停止与关外的一切买卖,一旦过了这个时间,山海关等各大关口以及海关将实行戒严,到时候会禁止任何商业活动往来,若造成损失,朝廷概不负责等等。
战端还未开,打击就已经有了,大明这边因为停止与关外的贸易,而使得国库收入出现下滑趋势,但戎奴则直接提前进入了严冬期。
许多商品开始滞销,但恩格尔系数却是大幅度提高,戎奴的粮食价格陡然攀升,甚至于有兵部职方司的官员预测,戎奴未战已败!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由于大明准备的十分充分,且国力大幅提升,再加上各皇家资本的扩张已经锦衣卫与东厂等情报机构的活跃,使得戎奴虽然分散却并无藏身之所。
大明对此战准备妥当,进攻更是十分迅猛,许多戎奴甚至到死都不清楚自己的藏身之所是被如何发现的。
禁卫军并未对这些尚存的戎奴留情,原因无他,这些人乃是敌人,除了对戎奴之外,蒙古巴特在此战之中也是震惊不已,虽然大明并未直接对其动手,只是借此威慑了他罢了。
朱厚照每天在乾清宫收到的战报都是捷报,《大明日报》等报纸自然是开始对朱厚照丰功伟绩进行大肆渲染,而作为帝国的领导者,大明皇帝朱厚照却并无多少得意,毕竟这早是他所料想到的结果。
(本章完)
第562章 改革的快车道()
整个大明已经完全驶入了快车道,在国家机器的快速运转下,皇家工程院和皇家科学院以及军械局与江南制造局等组成的科研体系中已经有数十万人参与其中,每年耗费经费几乎相当于正德元年前国库收入的两倍,现在每月都能出现数件新产品或者诞生许多新的理论知识。
而皇家工业公司的经营种类也在进一步扩大,分公司也从正式在南洋爪哇国扎根,贸易链已经扩展到欧罗巴与奥斯曼还有罗刹国。
不仅仅是皇家工业公司,皇家织造公司也开始扩展他的纺织帝国,且因为蒸汽动力机械的引入,制衣已经彻底由依靠家庭主妇裁剪变成靠裁缝用机器制造成衣,越来越多的大明子民开始习惯于购买成衣而不再是自己找人制衣,甚至随着裁缝这一职业的出现便也有了技术的高低之分,也就有了品牌一说。
皇庄也正式更名皇家农垦集团,开始在平原地带利用机器松土与犁田,使得耕种的效率大大提高。
这无疑可以更加方便高效的开垦出更多的荒地,特别是在辽北与漠南以及外东北亚等大量地广人稀的平原地带纳入大明版图后,由蒸汽工业革命带来的农垦技术能使得大明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耕地。
毕竟若是没有先进的农垦技术,光靠移民到这些广袤的北大荒去开垦荒地并实现耕种生产只怕得等好几年。
如今好了,通过一部分机械动力代替人力,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这样一来,移民的难度也大大减少,毕竟一出关就能平空获得数白亩土地,俨然在一夜之间就由贫农成为殷实小地主,也就没有谁不愿意移民关外。
同满清统治华夏后为保自己祖宗基业而严禁关内百姓充实关外不同,现在朱厚照从一开始便成立了以一名内阁大学士带头一名户部侍郎一名吏部侍郎和都察院佥都御史以及其下属各级官吏组成的移民小组,专门负责从内地十三省募集百姓充实关内的事务,甚至还责成各级地方官拿出奖励措施鼓励百姓迁居关外。
朱厚照为的就是能在最短时间内充实关外,特别是外东北亚地区,大明对于这些地方以后不仅仅是占领和羁縻,要让这一带彻底成为汉文化圈的一部分。
也不仅仅是移汉人之名,对于在云贵一带因为文化知识不及汉人百姓,生产方式落后的土家、苗、壮等少数民族,朱厚照也鼓励他们离开寨子移居关外,并允许他们可以在移居关外后保留习俗。
以大明之大,肯定无法保证普天之下就只有一个汉民族,多民族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而且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