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张济大帝-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叙当然不会直接向西,这么大的动静,岂能瞒得过纪灵的斥候,他是从蓼县往北去,准备绕一圈。

    魏延和关平呢,五千人马径直向西,在距离纪灵大营不足三十里的地方,也就是斥候的探查范围之外,停了下来,就地设伏。

    却说纪灵得到蓼县失守的消息,眼前一黑,差点晕厥过去。

    十万大军的粮草啊,说没就没了,而大营中的粮草,还不够支撑三天的。

    还有一件可怕事,那就是纪灵的东归之路,也因为蓼县的失守而丢失了。

    “张济。”纪灵忍不住怒吼一声,狠狠一拳砸在案几上,这个刚换没几天的案几也应声而断,“我与你势不两立。”

    刘详站在一旁,一脸的默然,没有去安抚纪灵,而是转身来到那几个败兵跟前,“嗖”的一声将长剑抽出来,一阵剑花翻转之下,这几个败兵连喊叫的机会都没有,全都横尸在了刘详的脚下。

    “子慎你……”纪灵听到动静,立即转过身来,惊呆地望着刘详,随即就明白过来了,微微叹了几口气,咬牙切齿道,“这几位兄弟没有是在张济手中,却死在我军大营之内,此皆张济之恶也。”

    刘详擦了擦长剑,收回鞘中,也微微叹了口气:“放心,纪将军,这笔仇咱们一定会向张济讨回来的。”

    “讨回来?”纪灵苦笑一声,“蓼县已经失守,虽然你杀了这几个败兵,算是封锁了这个消息。”

    “可粮草已经不足三天,这是不铮的事实,东归的路也被张济斩断,我军目前唯一可做的,就是强攻西阳城。”

    “但西阳城经过张济的加固,已经易守难攻,我军的战斗力又远逊之,无数日之功,只怕难以攻克啊。”

    刘详眼珠一转,立即献计道:“纪将军,详有一计,或许能够逆转此次败事。”

    纪灵大喜,急忙问道:“子慎既有妙计,可速速讲来,若真能扭转败事,哪怕只是将十万大军尽数东归,灵亦会在陛下之前全力举荐子慎。”

    全力举荐?

    刘详心下一阵苦笑,暗暗摇头,他对袁术早就失望透顶了,从当初的放孙策回江东,以及后来的横征暴敛,再到不久前的悍然称帝。

    袁术的麾下有不少文武都力劝过袁术,其中也有刘详,但袁术依然是一意孤行,才造成了目前的这个局面。

    尤其是在军制上,刘详曾多次劝袁术裁兵、练兵,同时学习张济和曹操的屯田之法,但袁术一样都没听从。

    刘详叹了口气道:“纪将军,详并非为仕途,而是不忍见我十万大军尽丧于张济之手也。”

    “再说,详只是刚刚思得此计,是否可行,还请纪将军定夺才是。”

    纪灵点了点头:“子慎请说。”

    “这几日,详一直不明白,张济麾下如何会多出几万大军,直至得知蓼县失守的消息,详才算是彻底明白过来。”

    “这是张济的瞒天过海之计,而且,当初董卓进京的时候,李儒曾经对其献过此计,瞒过了袁绍、王允等人。”

    听到这里,纪灵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脱口道:“张济是让他的军队偷偷出城,然后再大张旗鼓地进城,以此瞒过我军斥候。”

    “不错。”刘详又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这也是张济的西凉铁骑为何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袭击我军粮道的原因了。”

    纪灵虽然脑袋灵光不大,却也是久经战场,领军多年的大将,登时醒悟了:“子慎,你的意思是说,张济挖了地道?”

    “嗯。”刘详点了点头,“除此之外,再也没有第二种解释。只可惜,咱们知道得太晚了,此战我军已败,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将这十万大军带回寿春,向陛下请罪之后,再从长计议。”

    “还请子慎速速讲来。”

    刘详来到地图跟前,右手在西阳县和蓼县两处分别点了点头,说道:“张济只有三万大军,却要分守两地,想要吃掉我军十万,实属妄想。”

    “是故,详以为,将军可领军七万,做出一副要强攻西阳城的架势,使得张济不敢再分兵去蓼县。”

    “详领军三万,快速行军,赶往蓼县。黄叙等人奇袭蓼县,虽然是用计得之,却也是恶战一场,一万大军必有损伤,更是疲惫不堪。”

    “详自信,以三万攻蓼县,死命之下,必能克之。一旦详攻克蓼县,就会派人火速通知将军,将军当收兵回营,布下一座空营,趁夜退兵,详也会领兵接应将军。”

    不得不说,刘详还是颇有谋略的,否则,当年对抗曹操的时候,袁术也不会派他前去了,而非纪灵。

    纪灵大喜,立即拍板:“此计甚妙也,就以子慎之计。”

    刘详拱了拱手:“既然如此,详这就提兵三万,火速赶往蓼县,为我军打通东归之路也。”

    纪灵也对刘详拱了拱手:“我军东归之道,就依靠子慎了,此战万万不可计较伤亡,务必要拿下蓼县。”

第85章 饭桶,全都是饭桶() 
“饭桶,全都是饭桶。”

    大仲王朝的吾夷殿中,袁术正在大发雷霆,而吾夷殿的正中央,跪着几个秫秫发抖的士兵,一身的血迹,正是从蓼县逃出来的几个败兵。

    吾夷殿,是大仲王朝上朝和议事的地方,至于袁术为何要起这么一个古怪名字,就没人知道了。

    前文交代过,蓼县败兵逃出升天之后,分成两路,一路前往纪灵的大营报信,刘详为了掩盖这个消息,将那几个败兵杀死。

    另外一路就是直往寿春了。

    蓼县距离寿春,是距离西阳县的两倍,但这几个败兵在一路逃到安丰县之后,就得到了几匹快马,以至于他们到达寿春的时候,另外几个败兵还没有到达纪灵的大营。

    袁术自幼熟读兵书,熟悉兵事,当然知道,蓼县失陷,纪灵的十万大军必败无疑,究竟能回来几人,袁术心里也没底。

    东线败报刚刚传来,西线的败报就紧跟而来,这让袁术如何不气恼。

    吕布是一头饿狼,可张济又如何不是一只饿虎呢?

    发泄了一番之后,袁术的心情才算是慢慢平静一些,皱了皱眉,喝道:“来人,将这几个假传军情的家伙拖出去斩了。”

    “啊……”这几个败兵登时大吃一惊,其中一人急忙大喊着,“陛下,我等并没有假传军情,蓼县真的失守了。”

    袁术怒喝一声:“禁卫军,还愣着干什么,难道朕刚才说的不够清楚吗?”

    “遵旨。”立即就有几个禁卫军上前,将这几个倒霉的家伙拉出了吾夷殿。

    这几个败兵自然一直在大声喊叫着,更是惹得袁术心烦,又下令将他们的下巴都卸了,叫喊声这才停了下来。

    袁术的目的,跟刘详一样,要掩盖这个消息,以免引起什么负面影响。

    消息掩盖很容易,可接下来要面对西线战败的事实,如何补救,就不容易了。

    袁术揉了揉两边的太阳穴,立即吩咐內侍传命,将阎象、杨弘、袁胤和袁涣等人全都喊过来议事。

    说起来,袁术也是够可怜的。

    四世三公的家世,袁术更是嫡出,结果呢,他混得比袁绍那个庶出要差太多了。

    麾下的大将比不上不说了,就说谋士吧,除了老袁家的袁胤和袁涣之外,外姓就只有阎象和杨弘二人了。

    不多时,四人奉命来到。

    见礼之后,袁术便将西线的战况对四人讲了,这四人自然是大吃一惊。

    袁术叹了口气:“纪灵大军败退,已是定局,张济贼子引兵东进,亦是必然,朕请诸卿前来,便是商议如何能抵挡张济的虎狼之师也。”

    纪灵和刘详,是袁术麾下几乎最骁勇善战之将了,以多战少,尚且不敌,还能有什么好办法抵挡张济啊。

    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皱着眉头沉思,暂时没有人开口。

    西线失利,但东线的战事也不乐观啊,吕布那豺狼,说不定哪一天就会攻克西曲阳县,兵临寿春城下了。

    不一会儿,阎象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微臣有一计,可退张济和吕布。”

    袁术大喜,急忙问道:“阎爱卿快快讲来。”

    本来,袁术觉得,这四人中,有哪一个能想出一条妙计,退掉张济一路人马,绝对就是皆大欢喜了。

    没想到,阎象这家伙厉害啊,竟然连吕布的人马也能退掉。

    阎象一脸的古井无波,淡淡说道:“只要陛下肯退位,并向大汉天子上书请罪,依然还做扬州刺史,则张济和吕布就再也没有理由讨伐主公了。”

    “噗”,袁术刚刚喝了一口茶,登时就全喷出来了,还呛了一下,引起一阵重重的咳嗽。

    好一会儿,袁术的咳嗽才算是停了下来,一脸羞怒地拍了一下案几,怒喝一声:“阎爱卿,这就是你献的妙计吗?”

    袁术已经是声色俱厉了,但阎象却丝毫不惧,仰首抬头:“正是,此乃眼下唯一能够解困之法,还请陛下三思。”

    当初,也就是去年的时候,袁术手中握有传国玉玺,有心称帝,就问部下的意见。

    阎象是袁术的主簿,就以周文王虽拥有三分之二的天下,依然还向殷商称臣的故事劝诫袁术,说袁术势力不足,汉室也非暴虐,冒然称帝必亡。

    袁术听了之后,默然不语,心里十分不痛快。

    几个月之后,袁术终究没有经得住称帝的诱惑,建立了大仲王朝,阎象被封为司空。

    袁术阴沉着脸,又问:“汝等三人,如何作想?”

    袁涣也上前一步,朗声说道:“启禀陛下,微臣也同意阎司空之言。”

    袁术几乎能吐血,他倒是忘了,这个袁涣也是以敢谏直言称名。

    当初袁术称帝的时候,袁涣也是多次力荐。

    袁术无奈,只得望向袁胤,问道:“郎中令,你的意思呢?”

    袁胤是袁术的从弟,没有多大的本事,对袁术的意思很少违背。

    公元195年,袁胤任丹阳太守,结果,孙策平定江东,就把他给驱逐走了,又回到了寿春。

    袁术称帝之后,给袁胤封了一个郎中令,九卿之一,也算不错了。

    袁胤眼珠一转,说道:“陛下,微臣以为,纵然陛下退位,上书认罪,曹操也未必会放过陛下。”

    “眼下纪灵将军虽然兵败西阳,但我大仲国力尚在,寿春还有二十几万大军,足以与张济一决雌雄。”

    “微臣以为,陛下可以桥将军挂帅,领兵十万,驻扎安丰,以挡张济大军。”

    杨弘见袁术脸色稍缓,也上前一步,朗声说道:“陛下,张济兵进安丰,补给路线加长,对其不利,于我军却是有利。”

    “只要桥将军能够抓住战机,未必不能将张济大军尽数灭在我大仲境内也,微臣同意郎中令的推荐。”

    袁术登时就龙颜大悦,不再给阎象和袁涣任何进谏的机会,朗声说道:“如此甚好,传朕旨意,加封桥蕤为平西将军,领十万大军,入驻安丰,抵挡张济大军。”

    阎象和袁涣二人对视一眼,皆是一脸的无奈,暗暗摇头,袁术如此穷兵黩武,大仲距离灭亡不远了。

第86章 生擒刘详(一更)() 
“嗖嗖嗖……”

    一阵箭雨袭来,刘详的士兵又倒下了一片,这已经是第十几波的箭雨了,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