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清末之帝国崛起-第3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考验他们的时刻到了。

    “冲锋,进攻,不要趴在地上!”英军军官们驱赶士兵起身进攻,此刻他们距离防线只有三百米。

    在军官的催促下,两千英军起身冲锋。

    “开火!”

    防线内,陆战队战士扣动扳机,弹如雨下,一个个英军跌倒在地。

    “这就是中华军队的火力吗?果然惊人!”労埃发出一声感叹,自己士兵冲锋被牢牢阻挡在防线的一百米外,压制的抬不起头来,数支突击小队企图靠近铁丝网,都以失败告终,一个小时后,伤亡极大的英军被迫撤退。

    “这些英军越来越难缠了!”左宝贵轻叹道。

    “是啊,他们连狙击手都有了,如果不是咱们手中的是半自动步枪,恐怕他们已经要撕铁丝网了!”左宝贵身边的副官也发出一声感叹,经过刚才的观察,失去机枪垒保护的重机枪手连连被命中,一看就是遭到了精准的射击。

    左宝贵放下望远镜,“还好他们的士兵意志不强,给咱们的压力不是很大,如果就是这样完全不需要司令支援。”

    英军撤退后没有继续进攻,而是在两千米的地方开挖战壕,准备将中华战士困死,但他们的做法正合左宝贵心意,他们的目的就是将英军拖在这里。

    地中海,这里的冬天却是极为温和,因为地中海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夏季其水温比陆地低,显得非常凉快,冬天水温比陆地高,散发的热量中和了寒冷的冬天。

    如此天气里现在中华帝国和地中海盟军暂时罢战,双方都在集中更多的兵力。然而,就在他们旁边,德土战场打的如火如荼。

    海面上,除了在各自海域巡逻的中华和盟军战舰外,德军的大小舰艇格外忙碌,他们往返于海法港和威廉港,运送一批批补给和士兵,从哪些满载的运兵船可以看出,德国这场战争并不轻松。

    卡尔的对手已经变成了两个人,除了穆赫塔尔外,土耳其派来的援军已经到达,而且领军的也是土耳其名将,名叫努里帕夏,此人最出名的战役是在另外一个时空第十次俄土战争仅靠一支孤军抵挡了住了十余万俄军的围攻,最终迫使俄军不得不改变进攻计划。

    土耳其这两位名将节节抵抗,一边诱敌深入,一边骚扰德军补给线,让卡尔这位德国名将吃了不小的亏,但他还是靠着出色的指挥将战线推到了大马士革周围。

    大马士革,是一座历史名城,人类居住的做古老的城市之一。曾是阿拉伯最强盛的倭马亚王朝首都,被称为“人间的花园”和地上的天堂。几千年来,他们扮演着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角色,是东西方世界争夺的中心,经过无数次的朝代更替,在十六世纪被奥斯曼土耳其统治,距今已经三百余年,三百年这里重新变成了一座非常繁华的大城市,如今却再次迎来了战火。

    大马士革西南三十公里处,德国二十万大军扎下营寨,兵锋直指大马士革。而在城内,土耳其也集中了二十五万大军,力抗欧洲最强的军团。

    城郊一处名叫萨利希亚的小山上,穆赫塔尔和努里二人观察德军的动向。

    “哎,马上就要开战了,可惜了这座美丽的城市!”穆赫塔尔俯瞰全城,看着美丽的景色感叹道。

    努里在旁边说道:“没办法,西方人就是强盗,他们无时无刻不盯着这里,现在,就由我们打碎他们的野心!”

    “没错,大马士革是我们阿拉伯世界的明珠,决不能让他再次落在百人手里!”

第六百八十五章 大马士革之战() 
德军军营,科尔和自己的副手苏梅特正在讨论进攻计划。

    苏梅特指着地图说道:“亲王殿下,毕典菲尔特的第一军已经攻占了霍姆斯,切断了大马士革与土耳其最近的通道,而且可以保护我们的左翼,我们可以安进攻了!”

    霍姆斯是土耳其叙利亚行省的重要重要城市,位于阿西河畔,位于大马士革北一百六十多公里,是农业中心和交通中心,与土耳其直接相连,努里就是沿着这条路南下支援的,如今被德国攻占,使大马士革失去了一条重要的补给通道和粮食供应地。

    “很好,通知毕典菲尔特,继续向北运动,但不要进入土耳其,同时传令下去,明天早上八点,发起进攻!”

    苏梅特点点头,“是!”

    第二天早上八点,卡尔集中了十万人,从两个方向向大马士革发起进攻,他现在心里憋着一口气,本来以为可以迅速的结束战争,但没想到碰到了对手,自己不得不向德国军部要更多的兵力和更多的火力,现在他的远征军团拥有大小火炮五百余门,还有四十艘飞艇支援。相对的土耳其就比较惨了,火炮只有两百门,其中还有五十门老式的青铜炮被拉出来凑数,飞艇也只剩下十五艘,轻重机枪更没法比,德国的机枪配置直追中华。

    进攻开始,五百门火炮同时开火,弹雨铺天盖地,将土军防线覆盖,由于德土战争事发突然,土耳其只来得及挖掘了三道战壕,要塞事防御建筑根本没有,只用了一些砖石来凑数,这样的攻势在重炮轰击下瞬间崩塌。土军唯一能指望的就是从中华教官那里学来的防炮战术。为了修建防炮洞,他们几乎将大马士革周围的树木砍光。

    土军城内的一座堡垒内,穆赫塔尔和努里神色紧张,这是他们第一次见识到如此猛烈的炮火,同时意识到德国的恐怖,如此火力恐怕只有中华帝国才能比得上的。

    “德军的火力太强了,我们的防线堪忧!”努里担心道。

    穆赫塔尔道:“可惜咱们没有丝毫办法,咱们的火炮射程打不到他们,只能被动防守!”

    然而土军就算被动防守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德军的火炮有飞艇指引,寻找土军的炮兵阵地,然后进行覆盖式炮击,德国军工发达,根本不用炮弹发愁。

    一个小时后,德军向土军阵地倾泻了五万发炮弹,步兵开始进攻,直到步兵进入千米之内火炮开始延伸炮击,其目的除了压制敌人火炮外还能阻断预备队的投入。

    这时,幸存的土军火力点开始还击,火炮很快也加入防守之列。

    阵前,德军进攻部队开始散开,形成数道波浪阵型,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反复冲击一个点,进攻小组以迫击炮为战术核心消灭土军的重机枪火力点,掩护突击队对铁丝网进行爆破,这种阵型就像一个锥子一样,反复刺击土军防线。

    德军的这种战术是lao毛奇根据新式武器而钻研的一种以点破面的战术,这种战术以迫击炮为核心,轻机枪配合,压制敌人的火力点,从而达到撕开敌人的阵线的目的。

    如果刘峰在这里一定竖起大拇指,这种战术和他参照前世各国进攻的阵型差不多,进攻时尽量让战士散开,利用地形掩护交替跃近,可以有效避开炮击,然后建立火力点,对敌人火力进行压制,以点破面,德军唯一与中华战术的区别就是他们以迫击炮为核心,而中华却是以通用机枪,两者的区别就是通用机枪火力持续强,不易暴露,行动迅速。不过如此可见德国军人的接受能力和军事素养要高出欧洲其他国家一大截。

    不过土军也不是弱者,尤其是他们进行的是保卫伊斯兰世界的正义战争,他们不畏惧死亡,一个人倒下,立刻就有人接替,拼死抵挡德军的进攻。

    就这样,双方从早上一直打到傍晚,德军的这种战术可以轮换进攻,第一波损失大后第二波就会接替,在他们的连续进攻下,土军防线上的铁丝网被撕开了六道口子,双方因此展开了一场千人规模的白刃战,好在穆赫塔尔派出的援军抵达,才将德军赶出防线。

    但这这是开始,德军经过轮换后新的精锐继续趁着夜色进攻,激战到晚上十点,他们三次冲进土军战壕,又三次被打退,之后德军变放弃进攻,偃旗息鼓。

    大马士革,土军指挥部内,穆赫塔尔和努里一脸的担心,他们今天算是领教了欧洲第一陆军的实力,其进攻之犀利,让他们这种土耳其军队中的佼佼者也是深深叹服。

    “德军今天发起十次进攻,其中有四次冲进战壕,非常惊险啊!”努里说道,

    穆赫塔尔拿一张纸道:“何止惊险,简直就是让人恐惧。”

    努里接过报告一看,顿时倒吸一口冷气,只见上面写着:伤亡五千余人,火炮损失二十六门,重机枪二十。

    作为防守一方他们第一天伤亡救破了五千,如此大的伤亡让两位土军将领揪心不已。

    另一边,经过统计德军也伤亡两千余人,重武器损失不多。

    第二天,德军进攻继续,这次他们派出了飞艇部队,土耳其的十五艘飞艇不得不接战,上方在大马士革上空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空战。最终,十五艘土耳其飞艇全部被击落,德军也为此付出十艘的代价,不过经此一战后,他们掌握了制空权,开始轰炸大马士革城,土军只有少数的小口径防空炮,根本无法阻止,只能看着这座数千年的古老城市在轰炸中挣扎。但即使如此,土军依然顽强的守住防线,誓死不退。

    然而,土军虽然挡住了德军的进攻,但穆赫塔尔和努里却一天比一天忧心,因为如此高烈度的战斗弹药消耗极大,远远超出预估。而土军弹药储备并不高,加上补给线漫长,很容易遭到德军的阻击,重武器损失一件就少一件,根本无法补充。本来他们未和中华闹翻时可以进口加急采购,但如今这能依靠国内的兵工厂少的可怜的产量支撑。如此,这场战争拖得越久对土耳其越不利。

第六百八十六章 土耳其的烦恼() 
伊斯坦布尔,穆拉德五世和米德哈特等官员正在召开紧急会议,大马士革被围攻,霍姆斯被占领,德国数万大军已经开进到边境,这让土耳其上下极为恐慌。

    “各位,如今我奥斯曼帝国将面临德国的侵略,可有对策!”穆拉德有些焦急道,他刚登高位,还未来得及享受权利带来的快乐,就遇到如此棘手的事情,现在土耳其不光是面临外患,内部也不稳定,由于中华商人全部撤走,英法二国又准备战争,他们的出口几乎为零,导致经济混乱,国家财政入不敷出,濒临崩溃,更有塞尔维亚地区的叛乱死灰复燃,这所有的一切让他焦头烂额。

    大殿内的官员们低头不语,眼下的形势完全是穆拉德自找的,惹谁不好偏偏去惹当世的两大强国。

    米德哈特身为宰相,只能率先发言:“大苏丹,我们现在只有一条路走,就是全力抵挡德国,我们还有四十万兵力,可以布置在边境重镇,另外从叙利亚和伊拉克两个行省征兵,支援大马士革!”

    “哼!”就在这时,一人冷哼道,“宰相大人,你说的太过轻松,我们虽然还有四十万大军,但弹药储备有一半全部支援了南方军团,在咱们本土现在还有很多士兵使用单发步枪,火炮、重机枪等武器缺乏,海军惨败,这样的情况要如何抵挡德国人的进攻!”

    说话之人是一个三十余岁的男子,他身穿一袭黑色镶银制服,一脸傲气,他是第土耳其第三十一任苏丹麦吉德一世的幼子,也是穆拉德五世的亲弟弟,哈米德二世,此刻是伊斯坦布尔的防卫司令,他对自己的哥哥贸然得罪中华帝国和德国非常不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