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华大抗战-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美龄对卡森特使说:“特使先生,我刚才提到怒江。你不认为,我们应该为陈纳德将军把日军阻止在怒江西岸而干一杯吗?”

    “非常应该,夫人!”卡森特使说。

    “好吧,我们为怒江干杯!”陈纳德附和道。

    宋美龄已有几分醉意,用手帕揩揩嘴唇,又说:“特使先生,陈纳德将军对中国的贡献,是一种特别非凡的例子。人们很容易把他与不断发展的中美友谊相提并论。”

    卡森特使说:“是这样,夫人。陈纳德将军的大名在美国已是家喻户晓了,简直快与总统齐名了。”

    午夜零点钟声响过,美国志愿队已成为历史上的一页。

第375章 开辟驼峰航线() 
1942年7月5日,陈纳德苦心筹建的美国志愿队已不存在。

    从这天起,他已是美国陆军第10航空队第23战斗机大队指挥官了。第23大队也称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隶属美国驻印度第10航空队比斯尔将军领导。

    特遣队编制是:下辖第74、第75、第76共三个中队。人员组成是:原志愿队员一部分留了下来,恢复军籍,加入第23战斗机大队;一部分回国重新入伍;另一部分参加别的作战部队;还有一部分人解甲归田。

    志愿队解散前,史迪威曾对******许诺:将用一支满员的四个中队、100架新飞机组成的一个战斗机大队以替换志愿队。志愿队已经解散,新战斗机大队却无影无踪。美国陆军航空队只给第23大队派来了12名没有实战经验的驾驶员、20名机械师和地勤人员,不仅没给提供战斗机、卡车和吉普车、无线电台、办公和维修设备,第23大队的其他一切设备,都是由中国购买的。

    ******发现,这是拿久经战斗磨练的志愿队,同新建的第23大队作交换。他上了当,非常恼火!此后,陈纳德重建了美国空军特遣队!

    1942年,中国抗战进入第六个年头,也是最艰苦的时期。

    上海、厦门、汕头、香港的沿海口岸全被日军占领,中国南大门印度支那、延伸至缅甸也被日军攻陷。日本已从陆地和海上牢牢地封锁了中国。缅甸沦陷使中国失去了惟一的外援之路,要进入中国除了从印度搭乘飞机,别无他路。

    更困难的是,缅甸沦陷使盟国飞机失去了沿喜马拉雅山南麓从印度到中国的落脚点,只得走一条比阿萨姆河谷更往北的印度航线。密支那失陷后,南路低空运输补给线中断。中国战区的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只能勉强维持两个月作战。

    ******一天三次向罗斯福发去急电。

    罗斯福总统召见马歇尔,脸色不悦地说:“我一再对你们说,中国是一个大国,******是一个大国的总统。人家现在有了危难,我们不能坐观不顾,尤其是作为民主、和平、正义的美国。中国海上、陆上的道路中断了,我们就不能看得更高、更远一些吗?我们不是有飞机吗?”

    马歇尔问:“总统阁下让我们开辟一条空中航线?”

    罗斯福坚定地说:“无论有多少困难,中国的通道必须保持!”

    罗斯福总统命令,必须保证中国抗战急需大批物资的供应,必须开辟新的空中航线。

    可选择的通道有两条:一条是北部航线,从中国的西北经甘肃、新疆折向南,飞越昆仑山脉抵达印度北方;另一条是南部航线,从云南昆明西行飞越驼峰,直达印度。

    当时苏联正在进行卫国战争,无力援助中国,中国只有通过印度获取美国的援助。

    1942年7月18日至8月1日,中国航空委员会副主任毛邦初将军,曾亲自指挥参加了试飞中印航线北线,这条航线太长,且要飞越终年积雪的昆仑山脉,只有开辟第二条航线——驼峰航线。

    驼峰是中国云南与印度之间一系列山脉的俗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支脉——横断山的一部分,包括野人山、高黎贡山、怒山等许多大山。这条航线上沿途是荒无人烟的崇山峻岭,深涧峡谷,山峰连绵起伏,犹如驼峰之状,故称驼峰航线。山峰高一般达四至五千米,最高的玉龙山高达5,914米。澜沧江、怒江等许多湍急的江河从崇山峻岭间流过,地形极为复杂。

    驼峰航线有南线、北线之分。南线从昆明起飞,经云南驿、洱海、下关、苍山、云龙导航台、泸水、河汊,北飞140公里抵达印度的杜姆杜摩导航台,再西飞32公里,即到达印度东北边境的汀江机场。

    北线由汀江起飞至杜姆杜摩,然后改向98度飞185公里抵达葡萄,再改向106度飞329公里至程海(云南北部永胜县内一个湖),再改向129度飞273公里直达昆明,全程共819公里。运输机通常三至四小时即可抵达。

    南线山峰较低,天气也较好,但距离密支那、八莫日本空军基地较近,容易遭到日机袭击,因此通常多飞北线。

    尽管开辟驼峰航线困难重重,但由于它是通往印度的最短的一条航线。为坚持抗战,中国战区别无选择。重庆态度很坚决。开辟这条航线的是美国空运队和中国航空公司。负责开辟驼峰航线首次航行任务,落在陈纳德身上。

    为了标出这条航线,陈纳德翻阅了大量中国西南、缅甸北部和印度东北部的地理资料。根据这些资料,陈纳德拟定了这条航线。要开辟这条航线决非易事,飞机要飞越七条江河,千百座大山及雷雨区。这是一条没人飞过的航线。

    陈纳德指挥一架c—46运输机(代号“美人鱼”),六名机组人员,首航驼峰,历尽艰险,成功地开辟了驼峰北线。这条航线的开拓者陈纳德将军,永远留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

    驼峰航线北线,距中国和印度的腹地较远,航线过长,很难满足中国抗战物资的补给。中国政府决心开辟可直飞印度的驼峰航线南线。这一任务再次落到陈纳德将军肩上。

    南线必须经过海拔四千米以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西藏境内山脉连绵终年积雪不断,著名的贡嘎山、唐古拉山、拉木拉尼山等,犬牙交错冰峰参天。青藏高原空气稀薄气候变化无常。

    陈纳德对这条航线的险恶早有耳闻,感到信心不足,不想拿那些年轻的生命去冒险。

    这时美国空运司令部一名上校找上门来,对陈纳德说:“陈纳德将军,担负这项任务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选了。你已经创造了奇迹,我们认为,你还会创造新的奇迹!我们可以为你提供最优秀的驾驶员:美国空军大明星福克斯!”

    陈纳德沉思片刻说:“我试试看!不过,我要告诉你的是,这是在拿生命开玩笑!”

    “不,将军。”这名上校说,“这是在拿生命作战争的赌注!”

    这次飞越喜马拉雅山,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又遇雷雨交加,飞机上的无线电失去信号,陈纳德无法指挥导航,飞机在黑暗中撞在山峰上。美国空军王牌飞行员福克斯等六名机组人员,不幸牺牲了!

    陈纳德深感痛心,但没因失败而止步。这条航线试飞半年中,160多名机组人员在这条航线上献出了宝贵生命!

    陈纳德除指挥空运外,还担负着为运输机护航的任务。

    驼峰南线的开辟具有非凡的战略意义。运输机日夜在这条航线上穿梭,每月为中国抢运军用物资,由最初的几百吨提升到万以上吨。如此大规模的空运,在战争史上是空前的绝无仅有的。

    更为惊人的是,据1945年9月美国《时代》周刊报道:抗战期间,在驼峰航线上失踪、坠毁的飞机多达三千架以上!上万名飞行人员,为中国抗战作出了重大牺牲!

第376章 美国空军特遣队() 
1942年8月下旬,陈纳德调回了昆明轰炸机中队,准备轰炸缅北的日军基地和据点。

    8月28日,陈纳德命令第74中队掩护轰炸机中队,轰炸腊戍。接着又轰炸了密支那的日军机地。整个8月份,陈纳德因补给不足,减少了出击。

    衡阳和桂林是特遣队的前进基地,日军一直想摧毁这两个基地,由于情报网严密监视,日军阴谋一直没能得逞。

    9月初,陈纳德的特遣队,只有34架飞机和38名飞行员,分布在广阔的地域上。

    9月19日,第1中队轰炸了龙陵市。发现日军在腊戍集结,第10航空队命令他去支援中国地面部队。陈纳德指挥特遣队连续出击,袭击了日军补给线和大部队集结地,日军受到惨重损失。

    9月底,陈纳德才得到了一点补给,比斯尔将军从巴拿马派来了,一个中队20架飞机的驾驶员和10余架旧飞机。

    10月25日,特遣队袭击了日军去印度和仰光的几个大补给车队。

    特遣队自成立以来,在补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仍频频出击达65次之多,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1942年10月8日,美国总统候选人温德尔。威尔基,作为罗斯福总统特使访问了中国。

    10月11日,威尔基与陈纳德长谈了两个多小时。18日,威尔基再次与陈纳德进行了长谈。威尔基后来成为陈纳德的有力支持者,正是因为这两次谈话。

    威尔基得知陈纳德的情况后感到震惊。他要求陈纳德直接致函罗斯福总统,汇报驻华空军特遣队的情况。威尔基说,他可将信直接呈给罗斯福总统。陈纳德知道这是个机会,便给罗斯福总统写了一封长信,汇报了他历任中国空军顾问五年来的情况和战绩、他的空战策略和对特遣队的装备要求等。

    罗斯福总统读完此信深受感动。

    ******赞成陈纳德在致罗斯福总统信中的作战计划,便向华盛顿大声疾呼:在中国的进攻行动,应该是空军,而非地面部队!

    陈纳德希望有一支独立的空军常驻中国,不愿再受比斯尔的遥控,希望能享有在中国空战的自主权。他得到了******和宋美龄、宋子文的强力支持。

    ******希望,中国将来成为盟国攻打日本本土的基地。

    1942年11月,宋美龄在纽约会见罗斯福总统的第一顾问哈里?霍布金斯,进行了长时间会晤。

    宋美龄对霍布金斯说:“尊敬的总统顾问先生,恕我直言,我认为中国并不需要史迪威将军。史迪威将军如果继续留在中国的话,这对中美,包括盟国之间的关系,将是一个极大的伤害。缅甸的失败,损伤了中国的抗战热情。不知顾问先生是否了解史迪威将军?”

    霍布金斯说:“听说过,一位堪称空军里的天才指挥官。”

    宋美龄说:“也许可以这样说吧。陈纳德将军领导的美国空军志愿队和目前的驻华空军特遣队,被中国视为救星了!”

    霍布金斯:“夫人,毫不恭维地说,我很敬重陈纳德将军,还有他的志愿队。”

    宋美龄:“希望罗斯福总统,能给予陈纳德将军独立的权限,或者能出任驻华空军最高指挥官诸类的职务,以便能发挥其才干。”

    霍布金斯:“我可以直言不韪地告诉夫人,总统已有考虑。”

    宋美龄:“中国需要陈纳德将军,总统顾问先生。中国的抗战已经打了五年多,已经快筋疲力尽了。”

    宋美龄这次出访美国,使史迪威在罗斯福总统面前的威信大打折扣,也是致命的一击。

    1942年12月,罗斯福总统向马歇尔下令:给予陈纳德独立的指挥权,并即刻补给一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