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华大抗战-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估计第一种可能性大,即日军主攻方向在天镇、大同。因此采取了机动作战方针:“本军以利用山地歼灭敌人之目的,以主力配置于天镇、阳高、广灵、灵丘、平型关各地区,以一部控制于大同、浑源、应县附近、以策应各方之战斗,相机转移攻势。”

    具体部署为:第13军汤恩伯所部第4、第89两师因损失惨重,到安阳整补;其第94师开赴马黄峪,归卫立煌指挥。第68军刘汝明部在蔚县一带依山作战。第17军高桂滋部于广灵布防,该军仍归汤恩伯指挥。

    晋绥军各部:第6集团军杨爱源部,负责防守灵丘、广灵、大营、浑源、应县、岱岳、砂河之线。第7集团军傅作义部,负责防守天镇、阳高、大同、兴和、盛庄、集宁、归绥、丰镇之线。司令长官部行营进驻雁门关南之岭口。

    9月6日,日军第5师团即向蔚县发起进攻,9日进至蔚县附近地区。防守蔚县的第68军部未与进攻日军接触,即于9月10日擅自撤退。汤恩伯立即令第17军高桂滋部从广灵派一个团跑步到达蔚县填防。该团于11日跑步到达距蔚县七八里时,日军骑兵第5联队已进入蔚县城。日军第5师团完成了方面军所赋予的“迅速进入蔚县附近”的任务。

    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占领张家口后,即向天镇方面进攻。阎锡山判断关东军主力将分三路从兴和、天镇、东井集,进攻大同。他决定诱敌进入大同东面聚乐堡“国防阵地”,集结强大兵团于南翼的浑源、东井集间和北翼的绥东丰镇、兴和间,发动南北钳击,并以骑兵集团向张家口挺进,实施“大同会战”。

    阎锡山命令李服膺第61军在西湾堡、天镇、阳高地区“坚守三天,拒敌西进”,以掩护聚乐堡、大同主阵地,诱敌至大同外围,由傅作义第7集团军和杨爱源第6集团军而围歼之。

    第61军仅有一个师和一个独立旅,共七个团。军长李服膺接令后,立即在该地区布防。

    他将独立200旅第400团部署在盘山制高点上;第101师三个团依次部署在盘山以北罗家山、李家山、铁路两侧至北山瓦窑口一线;第399团负责天镇城防;第401团驻守天镇城外;第414团驻守天镇以西30公里的阳高县城。军司令部驻阳高县城内。

    这样,第61军构成了以盘山为主阵地,由四个团组成第一道防线,以天镇、阳高两城为纵深阵地的防线。

    9月4日,日军先以大炮对第101师第425团防守的李家山、罗家山阵地猛轰,再以步兵出击佯攻,诱守军进入阵地后,日机即低空投弹扫射,然后继以大炮猛轰。如此反复,延续了四昼夜。日军步兵并未与守军直接交锋,第425团1;300余人即伤亡700多人,全团九个连长阵亡三人,受伤五人。

    团长李在溪十分焦急,派人给军长送去紧急战报,要求派兵增援。军长给李在溪来电话说:“你团情况十分危急,应该给你增调兵力,但目前实在抽不出部队来,无论如何你要尽力支撑,不能放弃阵地。”旅长杨维垣即令李在溪团以全力反攻。第101师伤亡官兵千余人,虽然歼敌不多,但稳住了阵地。

    开战以来,军长李服膺在阳高城内坐卧不安,率幕僚与骑兵连进驻天镇城西村庄,指挥作战。三天过去了。虽部队伤亡惨重,但主要阵地未失。李服膺总算松了口气。但此时,他又接到阎锡山“续守三天,掩护大同会战”的电令。李服膺只得遵命,心想:如果不出意外,再守三天估计问题不大。天镇是雁北门户,这是日军进攻山西第一仗,打好了也感到光彩。

    日军要占领天镇,必先攻下天镇东南的盘山。这里由独立第200旅第400团防守。几天来,别的阵地都在激战,本应首当其冲的盘山主阵地,却不见日军来攻。团长李生润暗自得意:“此处山高地险,阵地绝无问题。”

    9月6日,日军在飞机大炮支持下向天镇守军发动全线攻击。当天夜里,大批日军偷袭了盘山守军阵地。第400团仓促应战,极为狼狈。守卫主阵地的营长高宝庸被炸死在石洞里。战至拂晓,该团伤亡500多人,整个盘山阵地丢失。

    盘山失守,形势急转直下。第101师三个团慌忙后撤,此时长官已掌握不住部队,本应撤至天镇附近继续阻敌。他们却绕开天镇,从南北两侧继续向西撤退。7日拂晓,守军除天镇城内第399团坚守城垣顽强阻击敌人外,其余全被日军冲垮,向后撤退。

    8日晨7时,六架日机轰炸阳高。同时日军分南北两路向镇宏堡、聚乐堡一线追击。混成第15旅团占领镇宏堡,日军主力向聚乐堡攻击。10日,日军围攻阳高城。守军第414团伤亡惨重,城被攻陷。第61军军长李服膺即率部撤退至聚乐堡以南,瓜园村休整。

    第399团仍坚守天镇,10日打退日军两次进攻。11日,日机大炮将天镇城东北角击毁。日军乘势猛冲,仍被守军击退。守军苦战数日,弹尽粮绝,残部突围。天镇被日军占领。

    此时“大同会战”已成为泡影。于是阎锡山下令:留一个旅在大同城附近依城野战,两个旅占领大同以西山地阻敌西进。其余各部队向大同以南、桑干河南岸山地转移。

    这实际上是放弃大同的部署。13日,日军独立混成第1旅团未战便进入晋北重镇大同。

第102章 军长李服膺负罪被杀() 
阎锡山决定放弃大同那天,沮丧之际,他写了一首《弃雁绥工事》诗:“国防大计定当先,临时决策事难全。工事费款千余万,放弃全由南口牵。”显然,阎锡山是对**防守南口陷落,深为不满,而为他弃守大同寻找依据。

    天镇失守,弃守大同,晋北门户大开,即放弃绥东与雁北广大国土,使国内舆论哗然。矛头纷纷指向阎锡山,责骂他畏敌如虎,应将他撤职治罪,以谢国人。

    蒋介石来电斥责他:“临阵慌乱,御敌不力。”要求追查晋绥军失土之责的电报信件,纷纷寄往统帅部和军委会及第二战区司令部行营。

    阎锡山受到了来自统帅部和国民的压力,感到了惊慌。他对参谋长朱绶光说:“娘那个熊!事情弄大了,可怎么收场?”他彻夜难眠,冥思苦想……

    李服膺在滹沱河南岸集结起第61军残部,由广灵以西经应县向雁门关转进。途中,他接到阎锡山召集军长开会的电报。身边的人说:“军长,目前舆论对第61军责骂很凶,于你不利。平型关战局危机,形势很快将有变化,不如迟几天再去为好。”

    李服膺自信地说:“我从未做过对不起阎先生的事,他不会委屈我。”

    于是李服膺骑上马,带少数随从,毅然去第二战区司令部行营太和岭口报到。

    第61军没能在天镇、阳高坚守更长一段时间,与第400团麻痹轻敌丢失盘山有极大关系。若追究责任,团长李生润首当其冲。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指示第61军副军长贾学明,先将李生润逮捕押送二战区军法总监部。李生润被抓捕后,托词解手,越墙逃跑了。

    李服膺跟随阎锡山20余年,唯阎锡山之命是从,是晋军将领中的“五台派”,阎的心腹。

    李服膺来到第二战区司令部行营。阎锡山就派人把他扣押在执法总监张培梅的宪兵队。李服膺被扣押起来后,傅作义曾几次向阎锡山进言,盘山永久工事失守,影响天镇、阳高防守和尔后战局,主要罪过在团长李生润及其旅长刘潭馥身上。为严明军纪,激励军心和应付国内舆论,可以杀团长,处分旅长。阎锡山当时同意了傅作义的建议。

    军法总监张培梅得知李服膺部天镇溃败、雁北失守的战况,主张按战时军法处决李服膺。但当他知道天镇、阳高失守的全过程后,认为李服膺不是死罪。张培梅向阎锡山请求将李交付他依法处理,阎就是不同意。后来,阎锡山于深夜提审并下令处决李服膺时,最有资格坐在大堂上的执法总监张培梅却没在场,这也许能说明他对此判决仍有争议。

    半个月后,阎锡山从太和岭口回到了太原。他终于下定决心处决李服膺。其原因有三:一是李服膺的老同学,南京军委会执法总监唐生智来电,要求将李押解至南京审理。若这样,雁北国防工事偷工减料之事就会败露;何不先杀李灭口。二是蒋介石紧盯住不放;汤恩伯也在蒋面前状告李服膺在平绥线作战不力,使汤部蒙受重大损失。三是舆论压力太大,不杀个军师旅长难以应付;并借杀李服膺警告晋绥军将领,以制止溃逃之风。

    10月2日深夜,一辆汽车悄悄停在省府大堂门口,宪兵从车上押下李服膺,他没有被绑。一进大堂,李服膺发现大堂内设有公案,宪兵肃立,气氛阴森,大吃一惊:“这是干啥?”

    这时阎锡山从里屋走出来,他双手支撑在公案上,眼睛盯住李服膺,低声说:“慕颜,从你当排长起,一直升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军长,我没有对不起你的地方,但是你却对不起我。第一,你做的国防工事不好;第二,叫你死守天镇阳高,你却退了下来……”

    李服膺说:“让我守六天,我守了六天,我有电报……”

    “你胡说!”阎锡山逼视着他,又说:“你的家,你的孩子,有我接济,你不要有顾虑。”

    李服膺流下了眼泪。阎锡山朝周围的人点点头,快步离开。

    陪审官谢濂说:“慕颜,你还有什么家事,可以告诉我。”

    李服膺气愤地把帽子一摔:“那还说球哩!”

    宪兵上去绑他,谢濂制止:“那像什么样子!”宪兵把绳子搭在李的肩上。

    上车后,李服膺对谢濂和宪兵司令张建说:“为啥这样糊里糊涂地杀人,让我死得不明不白?”车开到刑场,李服膺被枪毙了,时年48岁。

    各地报纸都在显著位置登载了,败军之将李服膺被惩办的消息。阎锡山却赢得了一片赞誉之辞: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秉公办事、阎长官“挥泪斩马谡”。

    李服膺一死,对阎锡山的责难几乎都化解了。

    李服膺是抗战爆发后,第一个被处决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第103章 河北省府保定失守() 
9月14日,日军第1军第6、第14、第20师团,齐头并进向涿县、保定地区发起进攻。第14师团于上午9时开始攻击前进,11时突过永定河线,并继续向前攻击。第6师团于下午2时开始渡河攻击。中国守军第91师东、西杨村阵地被敌机大炮击毁,该师第540团遭受严重伤亡。下午3时,第91师援军与日军激战。在河西务至望海楼附近进攻的日军被守军第47师击退。骑兵第10师在长安城、朱各庄、北村等地也与进攻日军展开激战。

    15日拂晓,日军第14师团进至拒马河沿岸,当夜全部渡河完毕,尔后向松村店方面攻击。15日11时,第20师团攻击房山以北第26路军阵地,战至16日,攻占了房山部分阵地,17日,进入了涿县西面地区。

    18日,第1军司令官命令第20师团进入方顺桥附近;第14师团突破满城附近守军阵地后,进入保定以西地区;第6师团沿平汉铁路进攻,消灭保定附近守军后向石家庄攻击。至9月18日,刘峙第2集团军所属第47师、第30师、第31师、新44旅已被日军击溃,失去战斗力。卫立煌第14集团军也从张圹镇南撤。守军迅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