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华大抗战-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龄之死,人人为之掉泪,朱耀华之死,尚有人为之惋惜,李服膺之死,亦尚有人为之代抱不平,只有‘青天草包’韩复榘之死,都认为是罪有应得的。”
第141章 淮河阻击战()
1938年1月15日,南线日军第13师团由滁县沿津浦路向北进攻,中国守军以运动防御逐次退守池河西岸,日军占领明光。1月26日,“华北方面军”命令第13师团“歼灭凤阳、蚌埠附近之敌”,第13师团遂即分兵三路向北进攻:东路军从明光渡池河,沿津浦路向蚌埠进攻;中路军从滁县出发,在池河镇渡池河,由总铺向蚌埠进攻;西路军从全椒出发,在大桥镇附近渡池河,攻占定远,掩护并策应东路军、中路军作战。
中国守军第31军按李宗仁命令,将主力西撤至蚌埠西淮南铁路一带,待命侧击北进之敌,以一部兵力在淮河、池河之间进行逐次抗击。经七天激战后,三路日军先后突破池河防线,进至西岸。东路日军于28日渡过池河,2月1日攻占临淮关,2日占领蚌埠;中路日军于29日渡过池河,2日占领凤阳;西路日军于28日渡过池河,2日占领定远。中**队全部退至淮河北岸,为阻止日军渡河,并将淮河铁桥炸毁。至此淮河阻击战开始了。
淮河北岸守军主力部队,是奉李宗仁之令刚从青岛开来的第51军,军长于学忠。第51军是中**队中资格最老的部队之一,富有作战经验。此次淮河作战,于学忠第51军担负主力阻击任务,该军两个师守卫淮河北岸的临淮关至小蚌埠之线长达几十公里的河防。
2月2日,日军七八百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企图从临淮关强渡淮河,一举夺取淮北。守军第114师第340旅英勇抵抗,激战四小时,日军未能得逞,只得退回南岸。第二天,临淮关以西、蚌埠以东日军两千多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乘民船和橡皮艇又一次强渡淮河。第114师再次英勇抵抗,将日军击毙在河里三四百人。此后日军多次在此强渡,均被击退。
2月10日拂晓,日军几千人向第114师的防线发动大规模进攻,战斗异常激烈。一部日军曾攻占北岸大堤,军长于学忠亲临前线指挥,士气大振。师长牟中衍令第340旅组织反击,守军与敌浴血肉搏一整天,将丢失阵地夺回,渡河日军全被歼灭。
但是日军不甘失败。第二天,日军步兵与炮、空协同作战,后续部队渡过淮河,占据了从临淮关至黄坡子等部分阵地。守军乘敌人立足未稳,几次大举反击。第114师伤亡两千余人,终因兵力火力不足,无力恢复及守住河岸阵地,被迫撤至沫河口、年家庙之线。夜间,向淝水河附近之河集、新马桥之线转移。
第142章 日军退回淮南()
与此同时,淮河北岸小蚌埠战斗也很激烈。2月8日,日军先以飞机、大炮猛轰北岸守军113师的阵地,将河岸防御工事全部摧毁。随后千余日军在炮火掩护下,乘民船和汽艇实施强渡。守军顽强抵抗,两次击退渡河日军。当晚23时,日军又进行夜间强渡,一度登上北岸,攻占了小蚌埠镇。
第113师师长周光烈令第337旅反击,激战至9日1时,恢复了阵地。10日拂晓,日军再次发动大规模强渡进攻,经几小时激战,上午10时,渡河日军攻占了小蚌埠镇。师长周光烈指挥部队向日军多次冲击,反复拼杀。第337旅窦光殿旅长命令:“不到战死,没有我的命令,决不准后退!”
该旅官兵抱定必死的决心,同日军展开几次惨烈的肉搏,消灭日军五百多人。张儒彬团誓死不退,全团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冲进敌阵,与日军展开肉搏。张儒彬团长左腿负重伤,仍大声鼓励战士们:“弟兄们,在津浦南段牺牲,虽死犹荣,一息尚存,就要决战到底!”
双方反复争夺多次,小蚌埠终于被日军占领。战至傍晚,枪声停息了,全团仅有一人生还!12日,日军占领了临淮关、蚌埠等地。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闻讯,不禁为之一惊。他赶紧带着参谋长徐祖诒来到前沿阵地,登上一处高地,俯视着淮河。只见宽阔的河面上,湍急的河水滚滚东流。
李宗仁举起望远镜,望着远处的原野村庄、战火硝烟,轻声说:“淮河是徐州南面最后一道屏障了,不能丢啊!”
徐祖诒说:“德公,看来淮河一线只靠于学忠一个军来防守,实在是兵力单薄啊!”
李宗仁说:“是啊,当务之急,是火速增调援兵,加强淮河防务!”
徐祖诒问:“援兵,调谁呢?”
李宗仁果断地说:“西北军名将——张自忠!”
2月13日,李宗仁将刚转隶五战区的张自忠第59军调来,接替了第51军防地。第51军撤至西寺坡车站一带休整。
16日,张自忠指挥第59军向火星庙、新桥方面日军发起猛烈攻击。新锐之师锐不可挡。日军抵抗不住第59军猛攻,向曹老集溃逃。第59军紧追不舍,一直追至曹老集、胡家口之线。17日,一举攻下曹老集。尔后又向淮河北岸日军发动全线进攻,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经第59军连日打击,淮河北岸日军伤亡2;500多人,阵脚大乱。
李宗仁抓住时机,命令第31军由淮南铁路向上窑、凤阳,令新隶属五战区的第21集团军第7军由合肥向明光、定远分别实施侧击;同时要求空军支援,轰炸蚌埠、临淮关之敌,迫使日军将已渡淮北的主力撤回淮南,以加强蚌埠及津浦路防守。
张自忠乘机命令第180师和第38师各组成一个加强团,向小蚌埠之敌实施反击,于20日收复小蚌埠。迫使淮河以北日军全部撤回淮河以南。
同日,李宗仁按蒋介石指示,电令张自忠即调赴临城待命。津浦路南段仍由于学忠第51军防守,暂时与日军隔淮河对峙。至此淮河阻击战结束。
第143章 鲁西反击战()
1938年1月1日,华北方面军第2军渡过黄河南进。第10师团于1月1日占领肥城、泰安,4日占兖州、曲阜,6日占邹县,11日占济宁。日海军陆战队于1月10日攻占青岛,第5师团于19日进入青岛担任警备任务。
2月上旬,中日两军在蚌埠地区淮河南岸进行激战时,津浦路北线日军乘机南下。中国第五战区遵照军委会意图,采取以攻为守战术,于2月6日命令第3集团军向济宁、第22集团军向邹县、第3军团向蒙阴发动攻势。第3集团军代总司令孙桐萱接受命令后,即以主力进攻济宁;以一部进攻汶上,尔后向济宁、兖州间实施侧击,策应主力作战。以阻止日军沿津浦路南下并确保陇海铁路安全。
孙桐萱于2月10日命令,第55军由金乡向济宁南关之敌进攻;命令第12军第22师由定陶经巨野、嘉祥迂回至济宁以北地区,尔后向济宁北门进攻,协同第55军收复济宁城;命令第81军对汶上之敌进行袭扰。规定2月12日拂晓到达进攻出发地点,12日开始攻城。
第22师师长谷良民作出部署:以第64旅为主攻部队,第66旅为预备队,随师部控制于运河西岸。12日拂晓前,第128团和129团秘密配置于济宁北关两侧,旅部推进至兴文镇。根据侦知情况,本来预定天亮后小分队化装居民入城,控制城门,里应外合歼灭城内日军。但日军已有觉察,当天城东、西、北门均未开。
第64旅旅长时同然急令北关两个团改为攀城强攻。12日22时开始用长梯子多路同时攀城进攻,伤亡甚重。后在西北城角击塌一段城墙,约有九个连从缺口处突入。城内日军以猛烈火力封锁了缺口,然后向入城部队发起围攻。敌我在城内北大街及城西北隅关帝庙一带展开激烈巷战,逐屋争夺,浴血肉搏。
入城部队孤军奋战,血战一昼夜,至14日拂晓,九个连勇士全部壮烈牺牲!在城北的第64旅残部,13日23时接到孙桐萱令其向运河西岸撤退命令,由第66旅接应,用民船渡过运河到达西岸。掩护撤退的后卫营损失较大,营长战死;第66旅旅长薛明亮负伤。
第81师于12日夜开始进攻汶上城,一度攻入北关,受到日军猛烈炮火袭击,伤亡甚重。由于济宁方面第64旅已撤回运河西岸,第81师也主动撤至开河镇附近,沿运河之线防守。
2月17日,日军第2军参谋长铃木率道按照司令官的意图,指示第10师团和第8师团于20日开始向运河防线中**队发起进攻。经五日战斗,25日日军突破运河防线,26日攻占嘉祥。尔后日军留一部兵力防守,主力集结于济宁。
第3集团军逐次抗击后,撤至巨野、独山镇、大义集、孟家屯、相里集之线防守。第3集团军顽强抵抗,使鲁西战局转危为安。
蒋介石十分高兴,特意让军委会致电嘉勉。
第144章 日军攻占汤头()
第3集团军向济宁、汶上进攻的同时,第22集团军也开始向邹县之敌进攻。邹县日军是第10师团第33旅团第63联队,有一个大队在两下店占领前哨阵地。
2月14日,第125师第737旅以第746团、配属地方抗日红枪会数百人担任主攻,以第745团占领铁路及郭村进行掩护。第746团第3营对两下店实施夜袭。两次袭击,均被日军击退。
16日下午,第746团又以第1、第2营实施强攻,以第3营为预备队。经激烈战斗,于傍晚冲入村中,占领了两座楼房。但在日军猛烈火力袭击下伤亡过半,被迫于拂晓前突围,退至郭山。17日14时,两下店日军开始反击。反复争夺后,第737旅于18日退至香城、普阳山一线,与日军对峙。
奉命深入敌后的第575团,在当地抗日武装配合下,于2月11日进至曲阜以南九龙山一带。14日,在邹县至曲阜公路两侧小薛庄附近,先后以伏击战消灭了两批日军,击毁汽车四辆,击毙日军第10师团少将军官一名、士兵30余人。
15日,日军由曲阜、邹县对进合击。第575团东撤至邹县约16公里的田黄镇,尔后返回滕县防地,归还建制。庞炳勋第3军团于2月上旬从海州调至临沂布防。日军第5师团于1月4日攻占蒙阴、沂水,10日攻占潍县。同日日本海军登陆占领青岛。此时诸城也被日军占领。第3军团未能实施攻势作战,即构筑工事,向蒙阴、沂水、诸城方向警戒。
2月21日,日军第5师团依照军参谋长指令,派第21旅团(坂本支队)由潍县南下进攻莒县。当时莒县地区仅有刘震东的第一游击队及沈鸿烈的海军陆战队,兵力不足。第五战区遂令第40军派兵支援。
庞炳勋即令第115旅前去支援,该旅26日到达时,莒县已于23日失守,刘震东牺牲,海军陆战队已转移至高里附近。日军坂本支队正西进准备进攻临沂。27日,坂本支队向第115旅发起进攻。激战两日,第115旅伤亡惨重,于29日下午后撤,3月2日退至相公庄休整。日军追击前进,3月5日攻占汤头。
当日军继续向白塔主阵地进攻时,遭到守军第39师坚决抗击,由左右两翼向敌后迂回。日军被迫退回汤头,两军暂时形成对峙。
第145章 川军徐州整补()
徐州第五战区长官部。司令长官李宗仁正伏案办公,参谋长徐祖诒领着第22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和副总司令孙震进来。
“欢迎,欢迎!我代表第五战区全体弟兄,真诚地欢迎川军将士们到来!”李宗仁热情地紧握邓、孙二位的手。徐祖诒给他们泡上了茶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