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华大抗战-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急进。当时各方面战况均处于劣势,张发奎命令各部队固守现有阵地,希望在稳定战局后再图反攻。

    7月24日,第19师占领塔顶山,第128师占领浦泉山。日军一个旅团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中国守军阵地猛攻。第128师阵地先被突破,其左翼第19师所属第57旅旅部被敌机炸中,旅长负重伤,阵地也被突破。张发奎再次命令李汉魂以预备第2师固守雅雀山一带高地,第15、第3及第155师各一部守备沿江防线,军团主力向浦泉山、雅雀山一线攻击前进,以侧击西进之敌,又命令第4军主力占领狮子山、螺丝山亘十里铺之线,策援侧击部队作战;预备第9师守卫九江,第187师守备九江以西江防。但各种努力均未奏效。

    7月25日,日军攻占雅雀山东南端高地。当天傍晚,日军以战舰20余艘,飞机50余架,猛轰九江街市,掩护其登陆部队。一股日军在洋油厂登陆,向沙子堆方向进攻第3师左侧背;另一股日军在九江东西两侧登陆,第8师虽顽强抵抗也未能阻止。

第246章 撤离九江() 
战局发展到如此地步,指挥官张发奎将如何决断呢?是集中优势兵力决战呢,还是转移第二线既设阵地逐次抵抗呢?前者是孤注一掷,即使抉择最后取得胜利,但在日军优势火力抗击下,将会付出惨重伤亡。这显然不符合持久抗战原则。但若不决战放弃重镇,对保卫武汉影响也是极大的。张发奎经过反复考虑,认为从保卫武汉整个战局来看,倾全力而保住九江,部队付出重大伤亡而又得不到补充,日军后续援兵一到,九江还是保不住,这样做又有多大意义呢?倒不如放弃九江,保持一定实力,退守二线阵地,逐次抵抗更实际一些。

    经此考虑之后,张发奎便打电话向薛岳谈了自己想法,并指出:敌寇突破雅雀山并在九江登陆,利用九莲公路,以装甲车、炮兵及九江口炮舰火力进攻,对我抵抗部队压力极大。不如转移到牛头山、金官桥、十里山一线山林地带阻敌更为有利。他认为薛岳与陈诚交厚,请薛岳转达他的意见,商请陈诚批准。

    薛岳同意张发奎的意见,但却指出:“像如此举足轻重的大事,请示辞修等于将责任加于辞修之身,不如直接请示委座决定为好。你不便说,我来向委座报告吧。”

    薛岳当即用电话向蒋介石报告九江情况,及张发奎退守二线阵地逐次抵抗等事。

    “这个,……”蒋介石略加思考说:“我看可以吧,唔,就这样吧。”

    薛岳说:“既蒙委座同意,那部下,这就转告张向华向二线阵地转进了?”

    “唔,好,好。”蒋介石放下电话。

    薛岳即用电话转告张发奎,说蒋介石已同意退守二线阵地逐次抵抗的方案。张发奎当即向各部队下达向二线阵地转进的命令。

    九江中国守军撤离后,7月26日,日军占领九江。

    在向二线阵地转进途中,张发奎突然接到薛岳电话:“向华兄,情况不好!委座刚来电话,命令第2兵团各部队坚守原阵地,坚决抵抗入侵之敌!你是不是已下达转进命令了?”

    张发奎惊呆了。如此军国大事,最高统帅怎么可以出尔反尔!他愣了半晌才答道:“是的,我已在几小时前,先用电话下达了转进命令,然后又补发了书面命令。各部队抵抗得很艰苦,估计在接到电话命令后,即行动起来。现在部队在运动中,若再返回推进,混乱自不必说,要想恢复原阵地,不知将要付出多大牺牲。伯陵兄,为将者,良心不容拿士兵生命当儿戏。我宁可事后向委座请罪,不能再改变部署了。”

    薛岳也愣了半晌,无可奈何地说:“事已至此,向华兄好自为之!”

    张发奎放下电话,向参谋人员交代与各部队保持联络,并决定将总部设于马回岭附近,自己便着手向蒋介石写报告,陈述战守失利情况,希望能得到蒋介石谅解,然而他对事态的严重性尚估计不足。

第247章 张发奎将军受难() 
张发奎率部转进二线阵地后,7月31日,忽然接到蒋介石命令:“着张发奎指挥权交薛岳及吴奇伟,本人回武汉接受军法审判!”

    张发奎万万没有想到,这位委员长盛怒之下,竟然越级下令,将他撤职召回武汉接受军法审判!愤慨和委屈的折磨使他忍无可忍,但他毕竟是个饱经风霜、阅历丰富的人,终于冷静下来,把吴奇伟叫去,递过蒋介石的电报。

    吴奇伟看了电报,吃惊地说:“怎么能这样呢?他虽是最高统帅,但处理你应该是战区司令长官的事。至少应该通过战区司令长官下达命令才对呀!”张发奎苦笑道:“委座的作风你还不知道?事无巨细他都要亲自插手,尤其是对于人事的安排,部队的指挥,他甚至于干预到团一级哩。往往会直接向某一个师,某一个团下命令,等到这个师或这个团按他的指示行动了,上一级却还不知该部队的去向,这种事屡出不鲜,对此许多将领都有意见。”

    吴奇伟点点头问:“那么,你想怎么办呢?”

    “我能怎么办?”张发奎苦笑道:“只能按指示把部队交给你,然后回武汉。回到武汉,我将要求军事法庭对我进行审判,将事情追查清楚,如果我真的有罪,甘愿接受军法制裁;否则,也要求澄清。”

    吴奇伟说:“我看你到了武汉,还是先去见陈诚,他倒是个通情达理,很有肩架的人,又是委座的亲信,或许能替你在委座面前解释清楚。”

    张发奎说:“不!既然委座直接问罪,我就直接对委座,不必将陈司令牵扯进来,免得别人再说三道四。”吴奇伟点点头。

    张发奎说:“有可能,我会受到军法制裁。但我不想再做别的什么努力了。晴云(吴奇伟字),你看在交接事宜上,还有什么需要我交代的?”

    他见吴奇伟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便解释说:“我们私交归私交,军国大事不能以私交而论,在交接上还应当手续清楚,不能含糊啊。”

    吴奇伟颇感心酸:“算了吧,在战场上,你只能把阵地和士兵交给我,其他还有什么呢?”

    “我已经不是一次将部队交给你了,而且都是在极困难的时候。”张发奎颇为抱歉地说:“你能谅解我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吴奇伟说:“你我肝胆相照,何出此言?更何况,我们都是为了抗战呢?”

    张发奎说:“晴云,我走了后,希望你好好用兵,虽不能复夺九江,至少也要将日寇滞留于此,为各战区在新形势下,重新部署多争取一点时间。”

    吴奇伟说:“向华兄,我会加倍努力的。”两人握手告别。

    九江防线,蒋介石并没硬要死守。就在九江陷落的当天,他未接到前线战报时,还在日记里写道:“观察敌势,在直接溯江而上,仅占要塞据点而不作野战,余对防守武汉,决不能作无谓之牺牲,必须保持相当兵力,待机应用,以作最后胜利之基础。”鉴于淞沪抗战死守硬拼损失太大的教训,他也并非决心死守到底,但是九江丢失太快,他又接受不了。

    抗日是一场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战,中**队一有兵员优势,二有辽阔国土,没有寸土必争就弃阵撤退,根本违背了抗战的基本原则。据说九江防御战,号称“铁军”的第4军兵不血刃就退往二线阵地,而九江要塞竟失在一个新编的二流师手中,是可忍而孰不可忍?

    第2兵团总司令张发奎太令蒋介石失望了,他于7月31日电令张发奎离开前线:“南浔方面的军事即日起由薛岳、吴奇伟两总司令负责主持,张总司令发奎即行调回可也。”

    张发奎于8月上旬回到武汉。稍事休息后,即去军委会报到,并要求最高统帅部听取他的申述,然后做出公正的裁决。何应钦将此事报告给蒋介石。

    蒋介石说:“张向华回来了,很好。他还要申述!他还希望我去听他的申述?九江丢了,他还有什么脸申述?他有什么脸要我去听他的申述!各部队都拼得残破不全了,惟独他的第4军完整无缺!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呀?”

    何应钦说:“委座!息怒,息怒!张向华要求申述,还是合情合理的嘛。”

    “我不听,不听!”蒋介石余怒未息:“我最恨那些只顾保存实力,不顾大局的卑鄙小人!韩复榘就是这样的东西!对这样的东西决不能姑息。好,你们组织几个人去听他讲吧,我是不去的,也不许辞修去!”

    何应钦点点头告辞了。他边走边琢磨:“老头子不肯来听,为什么也不许陈诚来听?陈诚是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的顶头上司,正应该听取下级的申述啊。”

    何应钦找来军政、军委会及参谋本部的一些人,听取了张发奎的申述,主要是说明当时兵力部署理由和作战情况,对各战场的进退、战败的原因都有详细的分析。大家听完后,都深表同情。何应钦安慰张发奎,让他回去耐心等待,必有佳音。

    大家散去后,他打电话给陈诚,问对方是否知道张发奎已从前线被召回?因为九江失守,陈诚赶到德安部署,也因风闻此事惦记着张发奎的处理,接了电话便急忙赶回军政部。

    何应钦对陈诚说:“委座为此事大发脾气,一定要严办张向华。”遂将张发奎申述的记录拿给陈诚看:“大概连这些材料,委座也不愿意看,我也没办法送去,免得再碰钉子。”

    陈诚并未翻阅材料,只说:“我是战区司令长官,凡我战区发生的事,应由我负责。我们一同去见委座,如何?”

    “好,我奉陪。”何应钦正想看看,陈诚如何向蒋介石讲情以及此事的最后结果。

第248章 陈诚出面讲情() 
陈诚与何应钦来到蒋介石办公室。

    陈诚对蒋介石说:“张向华的兵力部署是出于部下的授意,退守二线逐次抵抗也是按部下的命令进行的,如果委座认为此事有何不妥,请训斥部下;如果这些事触犯了军法,请先予部下处分,然后才是张向华。”

    陈诚将一切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这完全出乎蒋介石和何应钦的意料,两人听了都愣住了。良久,蒋介石才说:“记得上一次我召见你和德邻,你当面向我报告的兵力部署,以及尔后第九战区呈报上来的兵力部署计划,完全不是这样嘛。”

    “是的。”陈诚说:“但是部署计划是可以视战局发展变化的。”

    蒋介石:“张向华为什么要留第4军做预备队?这不是存心保存他的基本部队实力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张向华离开第4军多年了。第4军几经改编,已没有了过去的基础。”陈诚争辩说:“再说预备队是需要能运用自如的,指到哪里打到哪里,指挥官当然要掌握一支自己所熟悉的部队,才能有把握让预备队去解围攻坚。假如用一支不熟悉情况的部队作预备队,在关键时刻,使用这支预备队了,或是战斗力不强,或是不肯力战,或是阳奉阴违,岂不影响整个战局?如果我在前线指挥作战,我也会留第18军为预备队的。”

    沉默片刻,蒋介石说:“九江失守,总应该由张向华负责的。”

    陈诚说:“敌强我弱,抗战以来已失半壁河山。假如每一失地不问青红皂白,要指挥官负责,还有何人敢担当指挥之责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