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暴明-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月二十九日,晴,潭猴子的新宁县号不久抵达一个月牙形状的内海。一进内海潭猴子在舵室举着望远镜,遥遥可见海中一座小小岛屿。不及浯屿之大,与烈屿更是天壤之别,至于中左、金门,同它相比简直就是陆地,月港建在此岛。随舰的海商陆魏敏跟潭猴子说,此岛即为月港。这里江面平缓、潮汐吞吐、外通大海、内接山涧,其形如偃月,故名“月港”。
新宁县号的瞭望手在高耸的桅杆上喊话,“舰长。船队后方,十里外,有五只福船,对方船头挂着郑家的旗号。”
“郑家?”
“福建郑家。”
站在潭猴子左边的海商陆魏敏举着望远镜看了一会笑到:“是郑家大公子郑森的旗号。我估摸着,郑森从台湾安平镇过来赴福省乡试。“
潭猴子听到,嘟囔着,”崇祯老儿。那还有心思乡试会试喔!,兴丰兄(陆魏敏字兴丰)我看你的大广船上都挂了三角彩旗,听说郑家收的很贵啊!“潭猴子。砸吧砸吧嘴,”大少爷说了,我们船只多了,也可以收。“
海商陆魏敏说:”潭司令,若无郑家旗号,我们海商往来大明难保平安。买面旗子,一面旗子三千两。”
“三千两……”潭猴子呆了半晌,狠狠地说:“tmd,往后,就是一千银元我也干!”朱浩跟海军将领上课时,专门讲过福建郑家的水军,潭猴子知道现在铁血军的海军还很弱小,但是朱老大讲了,明年给他的海军扩大三倍。他有信心称霸广东的水域。至于福建郑家还要等大少爷从长计议,毕竟福建郑家大大小小有一千多艘战船啊!
潭猴子刚琢磨到这儿,那头有桅杆上的瞭望手大声叫着报告,有船,从月港出现大批的战船正迎头开来!
潭猴子和海商海商陆魏敏赶忙上举着望远镜查看。只见开向月港的船队的海面上,不知什么时候,多了几十艘狰狞着炮口的战船。当中一条大船,赫然挂。。。着郑字的三角旗。
潭猴子按了铁血军情报上的手画三桅炮船,当中一条大船应该就是大名鼎鼎的三桅炮船,看起来还没有他的新宁县号大。
情报上说,大名鼎鼎的三桅炮船新其木材坚硬为好,随着海上双桅杆都可以用了。将这三桅炮船下层左右开镜孔(开窗),有三十处,或二十处,安置红夷大炮,每门重二千三四百斤的,用一架马车的车轮,就在进退装药。这些大炮,每三桅炮船一只或六门,有八门,左右排列;多孔也千斤和五百斤列的镜孔(开窗),一定要五百斤为标准的,正在沉重不跳并且送弹端直。到上层战坪(甲板)就用百子狼机等炮。
其它的就是郑家的战商船队…龙(灵)熕船——炮舰,熕船一般有二层甲板。主力战船熕船(大青头,船体多饰以青色)长约10丈,宽2丈1尺,高一丈5尺,吃水8尺,载重三四干担,总共只配备2门大炮,前1后1。
潭猴子和陆魏敏举着望远镜瞧过去,只见那个崭新的三桅炮船船首正站一位中年人,往船队的这边看过来。
这是什么意思?
潭猴子正琢磨呢,就见对方的崭新的三桅炮船猛地升起几团白烟,半晌之后传来轰鸣的炮声。
陆魏敏吓得连忙缩脖子。可等了半天也没见对方的炮弹飞过来。
有潭猴子严肃的说道,距离这么远,三桅炮船的炮弹砸不到我们船队,我估计这是对方发出的警告,要求我们停船。
“停船!我要乘小船过去,那个是郑家二当家郑芝虎,我带了广东巡抚沈犹龙的书信给郑芝龙,他们应该准许我们去月港。“陆魏敏说着就望着潭猴子。
潭猴子无奈,只好对大副命令到:“放冲锋舟。”
潭猴子看着陆魏敏上了冲锋舟离去,打旗语让铁血军第一舰队脱离船队,摆出由南向北的一路纵队各舰前后保持一链(200码)的间距。新宁县号鸣了几声笛,扭着身躯,极其灵活地身子一横,打开二层甲板的舷窗,二层甲板舱的10门口径15厘米弹重10公斤的加农型短炮,和一层甲板舱的15门口径11厘米弹重4。5公斤的速射炮对准郑家舰队,立刻让对方停了下来。
隔着一海里,两面对峙着,过了半响,潭猴子举着望远镜看,陆魏敏的冲锋舟停靠在郑芝虎的三桅炮船。陆魏敏爬上的三桅炮船,好像陆魏敏和郑芝虎蛮熟,一见面郑芝虎就拉着陆魏敏哈哈大笑。
潭猴子送了一口气,隐隐觉得要是开战的话,郑家的船队是打不过他的铁血会第一舰队。
半个时辰,后面郑家大公子郑森的五条福船跟郑芝虎的战船相遇了,一起回到月港。海商陆魏敏乘着冲锋舟回到新宁县号,见到潭猴子说,“我跟他说了,白色的四条夹板船都是广东巡抚沈犹龙的新作的水师船,沈犹龙对郑家有恩,所以郑芝虎留下一条船引导船队进港。“
潭猴子看着海商陆魏敏气喘吁吁地的喝着柠檬汽水,就好奇的问,兴丰兄(陆魏敏字兴丰)你去郑芝虎谈了一个多小时,谈了一些什么事啊!
“利益!好大的利益!总算把大少爷的是办成了一半,郑芝虎还要等他大哥确定呢!”气喘吁吁地喝着柠檬汽水陆魏敏竖起一根食指又说道。
“一切都是为了利益。你只要想一下郑家的背景,就能将对方的目的猜个差不多。”
第一船队命令少校潭猴子图略一思索,疑huo着说:“为了我们的上川岛的贸易品?”
“没错!”海商陆魏敏说:“我们从上川岛一出发就给郑家盯住了,大明沿海尤其是福建和浙江,好在我们是广东,郑家没看上。”
潭猴子恍然大悟。贸易品……不论是镜子、玻璃制品,抑或是比上川岛产的军刀铠甲,每一样兜售出去,都是巨额的利润。郑家垄断中倭贸易,在上川岛朱浩手中平价吃下去这些货,一转手,就能换回。。。
月港因为是大明唯一的合法通海口岸,天南海北的各种商人,也都跑到了这里来建起商铺经商做买卖,他们不见得都是海商,但是却做的都是海商的买卖,海商有时候就地就可以采办到大量海贸的商品。
明朝中后期,漳州月港曾是“海舶鳞集、商贾咸聚”、“农贸杂半、走洋如市、朝夕皆海、酬醉皆夷产”的著名外贸通商港口,还有着“小苏杭”的美誉。
月港码头周边,形成了占地非常大的商栈区,林林总总的各种商铺还有在这里做第三产业的服务类的店铺鳞次栉比,非常繁华。
(。)
第一百五十六章 福建巡抚吴之屏()
明末时期,月港溪尾不足1公里的海岸就设有7个码头,即饷馆码头、路头尾码头、中股码头、容川码头、店仔码头、阿哥伯码头、溪尾码头。
月港总共有7个码头,原本有着不同的分工。饷馆码头位于月溪与九龙江交汇处的东侧。主要是用于夷人外船申报进出港的临时停泊点。
路头尾码头位于月溪与九龙江交汇处的西南角,郑芝龙的水师大部分驻扎于此,因此码头有着屯兵的功能。中股码头位于九龙江南岸,主要是搬运豆箍(今称豆饼)上船的码头。容川码头是海商蔡容川捐建的,主要是作为客运码头。店仔码头主要是内航货船停泊的码头。阿哥伯码头主要作为船舶接受驻军检查的停泊点。溪尾码头则是用于本地船只运输的停泊点。
潭猴子第一次远航,潭猴子在朱浩大少爷边的,《海图志》上详细了解了大明的月港。此时的月港,东通日本、流求,南通吕宋、暹罗。
饷馆码头上做生意的夷人偏地都是,被误称为佛郎机(即法兰克的古音译,当时或被回回商人用来指代基督教欧洲,或更为具体地指代葡萄牙)的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西班牙人来到这里也有好些年了。这个濒临东海的走私港口里,常年活动着的夷人也有几十到数百不等,他们用香料、黄金等货物和本地居民换取食物和生丝,以维持他们在东海和南海的商路。
因为是海外贸易重要的集散地,商业发达,人不务农,所以落在正人君子眼里,月港的居民生活显然是奢侈而糜烂的!他们的服饰不但常常僭越,甚至还充满夷人的风情!而尤其令道学先生们看不过眼的,莫过于这里的民风!
月港的风俗。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男的彪悍,女的英国不让须眉!潭猴子看了一下,自己的海军装,满意的点点头,对那些穿得花里胡哨的夷人商人,呲之以鼻。还是铁血军的海军蓝色42式军装,简单又大气。
铁血军第一舰队,一大三小白色威武的军舰和陆魏敏的六艘广船,停在月港饷馆码头。新宁县号全身刷着白漆。在阳光的照耀和海水的映照下熠熠发光,威风十足,犹如一个银袍白马将军在奔驰向前。潭猴子站在甲板上看着月港地内港湾,夕阳下月港无数归航上午海船,展开风帆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么的耀眼。潭猴子知道,只从停靠在月港饷馆码头后,郑家的码头人员就有意无意的打探着第一舰队的四艘船。潭猴子在进月港前就吩咐过了,任何铁血军水兵不能上岸,外松内紧加紧安全防御。
陆魏敏的六艘广船在饷馆码头卸着货。潭猴子和陆魏敏正要下船,就听到郑芝龙的水师路头尾码头外,排列的十座火炮,相继对天发射。一声声闷雷般巨炮。惊得鸟飞兽走,附近的人纷纷躲进屋里。月港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威严肃杀。火炮声停下来的时候。
码头上有人对着回港的船只眺望,“来了。来了”,潭猴子疑惑不解就拿起望远镜盯着回港的船只。此刻,西天有几抹云彩。灰暗里渗浸着殷红,镶着金黄的亮边,一轮失去光芒的橘红色太阳,很圆很圆,有如一只镏金的铜盘。就在那晚霞飞升的水天相接的地方,隐约出现了个不甚明晰的黑点。黑点愈近愈显,愈近愈大,慢慢遮挡住了太阳、晚霞。霞光在它的背后烘衬出了它的轮廓,可以看清是条大号福船。
潭猴子不一会儿看清了,来的是官船,此时大号福船上面吴之屏皱着眉头在船花厅里想事。吴之屏崇祯年间上任福建巡抚,主要从事福建之军政事务,品等约为二品,他亦为明朝最后一任福建巡抚。吴之屏是正二品文官,是朝廷品级最高的文官。朱元璋是个小气的皇帝,定下以文制武的政策后,怕文官坐大,裁撤了宰相,于是文官的品级最高只到正二品,如果想再上一步,只能加封三公或三孤。不过,这三公和三孤一般是送给死人的殊荣,活人很少有享受这种待遇的。
吴之屏使用的这条大福船还是,新郑芝龙送的,前舱是客厅,尾舱和后舱兼作厨房和婢女、船夫的船舱。此刻中舱吴之屏坐着榻边上看着义女,郑芝龙的年芳18岁妙龄少女海枫凰郑霞在书房兼卧室里,郑霞在生闷气。
福建巡抚吴之屏一般不用这条大福船,就给喜欢出海的义女海枫凰郑霞霸占了。大福船的书房布置得简洁、雅致。一张画桌占了中舱四分之一的地方,舱壁的一方挂有琴、笛、箫,另一方舱壁挂着张还未裱装的当今书坛名家李待问的墨宝,是他书赠给主人的曹植那首“仆夫早严驾……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的杂诗。吴之屏身着儒服方巾同穿着一身夷服的海枫凰郑霞,哄着到:“乖女,我同你父,飞黄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