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中兴-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熙希望新的帝国能够为他带来好运,在汉城的王宫,“大韩帝国”帝国的成立仪式上。大山岩等日本将领也都参加了,但是看着现场的冷冷清清的现场,大山岩心中感到十分的好笑。滑稽的表演。
李熙穿着朝鲜的传统服饰,而且是华丽的红色,这次李熙不仅更改了国号,而且还给自己升了一个级别。从原来的一个要受人家册封的国王,现在自己称帝了。
随着李熙缓缓的走上了高高的台阶,大韩帝国的大臣们开始了严肃的朝拜,八拜九叩的大礼行完。李熙在人生中达到了顶峰,成为了这个世界上的一个皇帝。
一个风雨飘摇的,危在旦夕的帝国就此成立了,在三个月后,李熙被强迫到了日本,从此再也没有回到朝鲜,就在日本投降的前夜,朝鲜半岛上的“大韩帝国”皇帝离奇的死亡了。
。。。。。。
光明元年,即1895年的元旦时间,新罗行省省长李政,就是他爹宣布回复朝鲜国号,他的儿子李坤人朝鲜国王,李政自任摄政王。在王位继承的仪式上,李政老泪纵横。
时间真的是一把残忍的刀,李政现在已经是个垂垂的老人。现在的朝鲜半岛已经有一半不在了,而是被日本人占领了。现在华夏帝国的军事政策来看,一时半会是收不回来了。
。。。。。。
日本大面积的爆发瘟疫了,死了上百万人,现在的日本东京的接头已经成了人间的地狱,很多人在街上走着走着就倒下了,然后再也不能站起来了。
现在的日本医院和医生根本就没有办法救治这样多的病人,而且还有大量的青壮年都在前线的战场上,这使得日本国内更加的萧条。好在现在是冬天,大雪将所有的尸体都盖在了下面。
但是这同样不能阻止日本人的恐惧,很多人本的贵族开始向农村奔逃,整个日本的体系面临这崩溃的边缘。在日本的内阁,作为首相的伊藤博文现在已经是头发全白了。
没有预料到日本会遇到这样大的瘟疫,而是现在已经十分的清楚了,瘟疫的源头就是从朝鲜前线撤回来受伤士兵带回来的,这种瘟疫十分的特别,完全是一个新的种类。
日本在维新的这些年,不断的派往欧美很多的留学生,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专家不少,而且日本是不惜重金聘请了很多的欧美的专家来到了日本教学。
可是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还是没有拿出任何有用的对策,现在日本已经付出了数以百万计人的性命,而且这个死亡的数字和不断感染发病的人员都在不断的增加。
虽然现在还没有什么特效药物,但是日本人非常的清楚,一定是要将死者的尸体烧掉的,所以每天在东京等这些大城市里,白天有人在街道上清理这些死人的尸体。然后在晚上,东京城市周围都会燃气巨大的火光,很多尸体根本就没有人来认领了,全都是一家一家的死绝了。
。。。。。。
日本开再次开始了啊全国范围内集合资源和兵力,贵族贫民都不能例外了,这次那些贵族们再也没有任何借口了,这次这些贵族再也不能逃脱自己的命运了。
这些贵族子弟同样都是被编进了作战部队,这使得日本社会的阶层再一次被打破了,因为现在日本是士兵不够用了,不是军官不够用了,所以这些贵族也是要到前线打仗的。
日本反复的在前线发动者攻击,但是始终都在华夏帝国设定好的范围内进行无法在跨过鸿沟,同时日本人害怕华夏的返工,开始在三八线防线的另外一面开始了修建工事了,看来是有打算和华夏帝国死磕到底了。
阵地战开始了!
第二百零七章 阵地战()
【播报】关注起点读书,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复制网址访问
第二百零七章阵地战
在华夏帝国的渤海北部,邓世昌举起望远镜看着日本的船只在向朝鲜运送的士兵船,这些都是些商船改造的战船,上面的火炮已经不是开始的那种从德国进口的克虏伯大炮了,而是日本自己制造的火炮,这种火炮因为材料根本不过关,缺少钨矿的日本也根本就造不出来合格的炮管。
这些人本的运兵船,几乎是在没有战舰保护的情况下运送的,从佐世保,下关,福冈等地出发的运兵船像是发疯似的,根本就是孤注一掷的向朝鲜逃亡一样。
开始的时候邓世昌还率领第二联合舰队展开了拦截,击沉了多艘日本的运兵船,这些运兵船上的士兵没有任何投降的意思,刚开始的时候华夏帝国的士兵没有客气,直接就从他们到了海底。
但是闲杂邓世昌有点下不去手了,最近冲过去击沉的日本运兵船后,已经有日本的士兵开始求救了,那种特有的“公鸭嗓!”的声音非常的明显。
这些都是还处在变声发育时期的孩子啊!这说明现在的日本已经开始把他们的少年都推向了战场,面对这些孩子的呼救,邓世昌非常的犯难。
在第二联合舰队上,有很多美国和英国籍的官员,这些人的内心都是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最为重要的是,这些落水的日本少年士兵都在用英语喊着“救命!”
邓世昌是留美幼童出身,当然能够听懂这些日本的少年说的是什么,但是华夏的水兵可是根本听不懂这些投降和呼救的声音。重机枪,冲锋枪,各式的手枪和醒狮步枪,将这些日本的少年士兵都击沉了。
这下子美籍的海军军官不干了,他们都找到了邓世昌讲到;“根据国际第一法庭的《国际战争公约》,我们是要救助这些战俘的。但是这个公约是有华夏帝国主导的,现在华夏帝国的海军却带头违反这个公约,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一定会到国际法庭控告你们的。
这让邓世昌非常的为难,他十分的清楚这件事的后果,对着这群愤怒的美籍军官讲到;“我们现在的给养补充的时间太困难了,在远海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救助这样多的人!”
美籍军官约瑟。恩琪讲到;“都是借口!我现在就像海军司令部发电报,丁汝昌元帅要是不受理,我就向总参谋部反应,难道一直被称为“礼仪之邦!”的华夏帝国都是骗人的吗?
邓世昌马上命令军舰撤出了战斗区域,现在看着这些运兵船,经过朝鲜海峡,往返的运送着物资和人员,邓世昌是不敢轻易的在攻击了。
所以现在邓世昌最为着急的就是要找到日本的主力舰队,这是华夏帝国第二联合舰队的作战任务,但是自从伊东佑亨带领的日本舰队在海参崴支出现。持山具有朋攻下了海参崴之后,就消失了。
在华夏北海海域,日本的舰队只有三条路可以走,最北边的是华夏帝国库页岛和日本北海道之间的对角海峡,哪里有退守在哪里的华夏帝国海军第四联合舰队舰队和当地的沿海要塞把守。
而且即使日本攻下了这个海峡,后也会面对帝国第一联合舰队堵截。更为重要的是,日本将会在华夏北海完全失去制海权,所以现在的日本联合舰队不会选择这条路。
第二条就是在北海道和日本本州到之间的津轻海峡通过,然后到日本的东京去,到了哪里后,和日本的皇家护卫舰队汇合,这样他们会暂时的保住一点优势,
但是这个计划也就等于将在朝鲜和海参崴的日本陆军抛弃了,日本人要是为了保护他们那个已经神化的天皇,是非常的有可能这样做的。
另外的一个可能就是,到渤海和东海来,现在的华夏帝国的经济和工业的中心几乎大半都在东部的沿海,人口众多,一百万人口的城市现在在沿海遍地开花了,五百万以上的超大人口城市已经发展到了27个。
不用说,天津,上海,广州,厦门等这样的超大型城市了,所以邓世昌集中了优势的战舰在渤海巡航,就是保卫东部沿海,阻击日本的联合舰队,只要能找到他们,那就坚决的消灭这个日本的联合舰队了。
1895年元月23日,回复了朝鲜国号的朝鲜摄政王李政,带着自己儿子李坤来到了在开城前线指挥战斗的袁世凯的帅帐前,袁世凯带着自己的将领们在门外迎接这个朝鲜的国王和摄政王。
华夏帝国在得知李熙更改了国号后,对已李政的所作所为都实行了默许的态度,现在新罗行省的朝鲜人还是从心中无法接受朝鲜灭国的之歌事实的,所以为了稳定在新罗的形势,内政部和南京内阁都承认了李坤这个朝鲜的新国王。
李政看到了袁世凯后,先是老泪纵横的握着袁世凯的手哭诉着,袁世凯在朝鲜待过多年,对于朝鲜的事情非常的熟悉,面对这个老头的哭诉也只能好生的安慰了!
这时李政和李坤突然当着所有的华夏帝国的军官和在场的参谋人员跪下了,李政讲到;“元帅!请您出兵吧!朝鲜复国就指望您了,您就是朝鲜王国的再生父母啊!”
李政说完后,就是躬身一个响头磕在了地上!
后面的李坤和老爹一起跪在了地上,现场的所有的朝鲜籍的新罗民兵的将领也都跟着自己的省长,也是朝鲜国王的身后跪下了。现场而是多个华夏帝国的高级将领和参谋人员,被八十多个朝鲜籍的军官跪拜在中间。
原始马上蹲了下来,对着李政讲到;“王爷,李省长,您这样是在这寿李某人啊,我怎么能担当的气您这一拜啊!您老快些起来吧!
李政讲到;“元帅!不当应出兵收复朝鲜,老夫就跪在这里了!”
这时所有的新罗民兵的军长和师长等一大批的高级将领,也都用汉语喊道;“请元帅下命令吧!我们新罗鐵亀第三军愿意打头阵!”
“元帅!我们第六军愿意打头阵!让我们去吧!”
袁世凯没有办法,马上命令他的参谋长王世贞,马上给总参谋长尚荣谦和内政部谭嗣同通电话,还有南京国防部的唐少仪,发电报,打电话了。
最先回复的是内政部的谭嗣同,他在通在袁世凯指挥部的电话中,直接下达了光明皇帝的命令,谭嗣同讲到;“帝国光明大帝命令,朝鲜新任国王李坤和新任的摄政王李政,马上启程到京师来,皇帝要亲自为朝鲜国王加冕!”
李政知道,这是得到了京师的承认了,而且得到了光明大帝的支持,朝鲜复国就一定会成为现实的,所以两人带着自己的卫队出发到京师去了。
随后总参谋部尚荣谦也发来了电报,尚荣谦的电报很简单;“一切按照原计划进行,不要随便更改,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南京的电报也到了,一句话;“听总参谋部的!”
1895年元月24日凌晨,新罗二十万民兵开始准备越出战壕,向前推进。
早上5点整,就在前线的士兵都在吃早饭的时候,华夏帝国的大小榴弹炮齐鸣,刺耳的破空声打破了黎明的陈静,随后在每一个士兵的耳边都响起了爆豆子的声音。
炮弹落到大地上,如同水滴落到了积灰上,溅出了一个大大的坑,很多的水滴落下后,坑与坑之间的界限也都消失了,整片土地都被炮弹深耕了一边,土质变得非常的松软。
这次出征指挥的是陆勇象中将,带领着华夏帝国正规皇家陆军两个师,加上新罗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