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主明疆-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朝鲜素有“小中华”之称,一向礼敬大明这个上国,但瞧不起女真那些野蛮人,而女真诸部恰恰又是大明的羁縻之地,常向朝鲜索要各种物资,不给就找茬,挑起边境事端。

    鉴于女真人有在大明与瓦剌之间两面下注的迹象,景泰帝一改居中调停立场,想暗中给女真人施加一些压力。

    卓轩再次意识到自己被郭嫣不幸而言中,果真成了一尊“门神”,时不时被贴出来吓唬吓唬“妖魔鬼怪”!

    会见时他没资格说话,就死死盯住建州女真使臣,盯得对方额头直冒冷汗。

    “哦,这是卓将军,吾皇有意让卓将军远赴辽东,而卓将军听说建州女真山川极美,心向往之,想去那里看看风景,也不知建州三卫首领意下如何?”交谈片刻,陈循就指着卓轩冲建州女真使臣发出了暗中威胁。

    朝鲜使臣一听此话,当即心领神会,有些夸张的惊叹道:“是一战打得伯颜帖木儿鼠窜的卓将军吗?失敬失敬,朝鲜国诚邀将军前往朝鲜做客。”

    建州三卫是指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此时的三部首领分别是李满住、董山、凡察,三人拥有一个共同的姓氏——爱新觉罗氏。

    该死的野猪皮!卓轩想着若此时一举灭了女真诸部,也能避免明末华夏江山落入满清人之手的历史悲剧发生,于是目光越盯越紧,逢场作戏变成了倾情表演,再加上陈循的语言攻势,建州女真使臣胆战心惊之下,很快就服软了······

    会谈结束后,卓轩也没与陈循打招呼,匆忙回到便殿,就想脱下“演戏”用的朝服,换上便装回家。

    一个小丫鬟候在那里,瞧模样应该是跟随薛宝婵的那名丫鬟,也不管卓轩是否同意,拿着尺子跑到他身边给他量体。

    “你干什么?”

    “我家姐儿要赔你一身新衣,不量量身材如何缝制新衣?”

    这话好有道理啊!卓轩居然没有拒绝,任由小丫鬟量完身材。

    “我家姐儿常说武官朝服难看极了,不过,见过公子身着武官朝服的样子后,小姐说,武官朝服是否难看,也不能一概而论,得看穿在谁身上,譬如,穿在公子身上,它就变得非常合体、耐看,嗯,凭公子这身材,穿什么衣服都好看!”

    “嘿嘿嘿······你家小姐极有眼光!”

    卓轩非常得意,暗忖道:那是!凭我这身材,不穿衣服都好看······

    狗蛋,你想多了!

    他终于明白了那句“内廷真会找人”的含义。

第196章 帝王心机() 
“他是如何说的?”

    景泰帝坐在雍肃殿御座上,撇下满案的题本、奏本,颇为专注的向王诚打听卓轩在会同馆的言行。

    日趋缓和的时局让景泰帝的作息习惯恢复了正常,他的脸上重新浮起一分华色,脸颊日渐丰腴,点漆般的双眸里闪动着威而不严的神采。

    “司礼监一名典簿跟着二人,据典簿禀报,卓轩······戏弄陈循,本该称‘陈公’,他却叫成了‘陈公公’,显然是故意的。”

    “公公?”

    景泰帝咧嘴就笑,眼中流露出一丝嘲讽的意味,瞥见王诚的神态有些不太自然,立马意识到此时发笑有轻视内廷宦官之嫌,当即正色道:“公公这一称呼也不是谁都承受得起的。”

    就是,就是!王诚一向志坚,无奈“身残”,此刻听景泰帝如此说话,自卑的心灵得到了抚慰,心想就算数十年前把陈循一刀子给阉了,他也不一定做得了御前太监。

    王诚下意识的挺挺身子,整个人显得精神多了,“不过,戏弄归戏弄,卓轩对陈循的评价倒是不低,他说陈循······老成谋国。”

    “老成谋国?”景泰帝眉毛一挑,“陈循当得起这四个字,去年京城一战,若无陈循用心调度粮草器用,大明与瓦剌孰胜孰败尚难预料啊,可惜······文人秉性难移,陈循一向远离朝中权争,故而少了分领袖群伦的气魄,如今的庙堂纷争······于他不利。”

    于他不利?王诚眼珠一转,机敏的窥出了景泰帝的心机。

    陈循与阁僚高谷不睦,这让景泰帝非常为难,当年陈循是才子,高谷也是才子,且高谷素来以廉洁著称,家里是“蔽庐瘠田”,日常生活非常节俭,平时不受天子的额外赏赐,一身朝服补了又补,而且补出了花样,在补丁处绣花,类似于“锦上添花”,所以,天下士子都在纷传“高学士锦上添花”的笑谈。

    这一笑谈无疑也是美谈!

    陈循、高谷二人不睦本来不算大事,可是,被朝中有心人加以利用,也就真成了大事,景泰帝力保陈循代价太大,不得不为此做出取舍,

    王诚从景泰帝所言“于他不利”四字中,猜定天子有意让陈循离开内阁首辅的位置,并挑一名更有魄力的心腹重臣取代陈循。

    不过,景泰帝肯定会善待陈循,让他继续留在内阁任阁员,多半还会升陈循为从一品官员,以淡化这一人事变动造成的“贬抑”效果。

    猜透不说透,这是近侍宦官必须坚守的金科玉律,王诚不敢让自己的思维围着陈循的去留问题打转,当即整顿姿容,将话题重新带入会同馆的那场会晤。

    “陈循屡屡不露痕迹的给建州女真使臣施压,而卓轩自始至终一言不发,坐在那里死死盯着建州女真使臣,样子颇为吓人,那使臣当场就服软了,发誓从此不再与瓦剌暗中往来,并维持鸭绿江沿岸秩序,不与朝鲜发生新的冲突。”

    “那便好!”景泰帝惬意的靠在椅背上,忽然神色一凛,“当今的大明,足以震慑周边宵小的人物不在满朝勋戚中,也不在辽东、宣府、大同三地,却在京城某个鲜有人知的角落里,一个一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少年,枪挑皮哈马黑麻,夜袭虏营,打得瓦剌悍将伯颜帖木儿狼狈鼠窜,何等的酣畅淋漓!给人留下了不世之材横空出世的深刻印象,可惜······天下或将从此无战,利刃也该归鞘了。”

    又是可惜?王诚依然是猜透不说透,但他此时必须说点什么,景泰帝正在兴头上,王诚没有保持沉默或改换话题的权力。

    “老奴以为,利刃归鞘也好,眼下对京城实行军事管制,这只是一种过渡策略,并非长久之计,过渡期间,文有于少保,武有武清侯,足矣!”

    是啊,也该由战时体制回归和平体制了!和平时期,在巨大的反对声浪中,重用一个毫无根基的善战素人,又不能依靠战争来证明天子的识人之明,除了徒增纷扰,动摇自己的政治根基之外,好像看不到任何收益。

    景泰帝目光一转,微蹙眉道:“他对那身武官朝服态度如何?那可是朕特意吩咐内织染局依照他的身材赶制的。”

    王诚叹口气道:“陛下,他对那身武官朝服毫无兴趣,完事后未与陈循打招呼,匆匆跑回便殿脱下朝服,换上便装出了皇城。”

    景泰帝略显诧异的张大眼睛,“他对爵禄一点也不动心?”

    “陛下,他哪在乎什么爵禄呀?老奴派人暗中盯着他,一落籍便与商人混在一起,卖药材赚了一大笔银子,此人似乎天生就是一个干大事的人物,可以不依赖朝廷爵禄······哦,刚落籍那会儿,他曾四处打探消息,老奴命人故意将南宫内的事和大同那边的变故透露给他,不过,他的心思好像并不在这两件事上,一直不见他有何异常举动。”

    景泰帝凝目想了一会,“一个流民小子,想必不会与上皇有什么深交,即便他秘见上皇的传闻属实,那也只是奉命行事而已,只是他与郭登······”

    景泰帝没把话说完,王诚不知该如何回应,稍加迟疑,便择定了一种最稳妥的回应方式:“倘若他真是个聪明人,便该明白,郭登给不了他什么,能够给他非凡人生的,唯有陛下。”

    御前太监并非总能窥透帝王心机,这次王诚显然悟错了圣意,不过,景泰帝只是轻轻摇摇头,没有斥责王诚。

    景泰帝还不至于猜疑郭登,可是,他既然选择把武事托付给石亨,就得听任石亨踩踏郭登,让武清侯立威,否则,若天子干预太多,久而久之,武清侯名望受损,难以服众,那无异于自毁政治根基。

    庙堂之上,无论文官武官,要想领袖群伦,都离不开天子的抬举与故意放任。

    “听说他与石彪曾有过节,你去婉言劝说石彪,让他少来京城。朕可容忍卓轩做任何事,但他若与别人搅在一起,打武清侯府的主意,他就会变成一个非常危险的人物!”

    王诚心中咯噔一沉,本能的应道:“老奴遵旨!”

第197章 棋逢对手() 
湛蓝的碧空下,西海风平浪静,数十艘画舫聚在北岸,远处是点点白帆,水墨画一般的风景令人望而心醉。

    画舫内既有寻常商人,也有勋戚及京中士大夫家中的子弟,物以类聚,大家分成几拨,聚集在一起,眉飞色舞的交流丝绸行情,谈到价格跳涨的最新动态,一个个喜不自胜,比娶了三房绝色美女都要兴奋。

    不过,他们今日的兴趣并非全在丝绸行情上,北岸边有处戏台,今日被人布置一新,一方条案置于戏台正中,覆以华丽的桌布,两名女官、一名年轻内侍坐于案前,小声议论着什么。

    已故鄞国公薛禄的孙女,阳武侯薛诜及驸马都尉薛桓共同的侄女薛宝婵,将在此与人比试女红,无数对薛宝婵慕名已久的公子哥儿赶来这里瞧热闹。

    遗憾的是,一道帘幕遮住了戏台下方的空地,众人只瞧得见台上两名年老的女官和那名怎么看都不顺眼的年轻内侍,而薛宝婵······唉,美人如花隔云端。

    此刻,在台下正前方,搭着数顶帐篷,里面满是闻讯而来瞧热闹的贵室女子。

    为了赢得堂堂正正,薛宝婵刻意请来了宫中尚服局的两名女官,让二人给这场比试作出颇具权威性的评判。

    薛宝婵缓缓走出一顶帐篷,来到戏台下,冲台上三人施礼,三人连忙起身回礼后落座。

    薛宝婵身后,一名小丫鬟捧着那件成衣,不无兴奋的昂着头,一副她家小姐赢定了的派头。

    在戏台后面,柳絮没带丫鬟,自己捧着成衣,与卓轩站在一起。

    卓轩有些担心的叮嘱道:“柳絮妹妹,听说与你比试的女子女红造诣不俗,你当心点。”

    柳絮下意识的嗤了一声,“她一个贵室女子,平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哪懂什么女红?不消说,绣花枕头一个!卓轩哥哥,你放心,我必能赢她,若她不像上次那样满脸的傲气,我嘴上或许会给她留几分情面。”

    薛宝婵甫一出场,台上女官便不停的与她热聊,等柳絮从台后绕行至台前行礼时,她们却只是冷冷扫了柳絮一眼,既不说话,也不回礼。

    女官的态度被一帮贵室女子看在眼里,众人料定,女官已预设立场,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比试!

    那名年轻内侍是卓轩与柳絮的熟人,名叫李安,是司礼监一名典簿,景泰帝身边的近侍内侍,卓轩知道他的姓氏后,曾大着胆子戏称他为“小李子”。

    李安在皇后宫中见过柳絮,也曾把户贴亲手递到卓轩手上,并引他们去宅院,自然认识二人,当下就附在两名女官耳边低语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