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主明疆-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道圣旨并非“诏”,而是“制”,卓轩欣喜的发现,他居然能听懂其中的九成旨意。
景泰帝把治理天下的要务归结为三件事,即道、德、功,认为无人能在“道”上超过伏羲、神农、黄帝;无人能在“德”上超过尧、舜;无人能在“功”上超过夏禹、商汤、周文武、周武王。
把这九个远古先圣的事迹加以总结,可以推行开来,用于治理、教化、养育天下百姓,九圣崇尚的治理方法虽有差异,但都没有超出耕桑、贡赋、学校、礼乐、征伐、刑辟这六者之外的,所以,景泰帝声称要将这六事做得尽善尽美,应该是有正确的方法可循的,倘若实施后效果显著,百姓得到治理、教化、养育,那他就离古圣人在道、德、功上的修为非常接近了。
问题是:伏羲、神农、黄帝叫做“皇”,尧、舜叫做“帝”,而禹、汤、文、武叫做“王”,九位圣人的称号不同,这是因为道、德、功的效用有别导致的呢,还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治、教、养有盛衰(隆替)变化而本该就是这个样子?
对圣人的评判标准应该是一致的,为何九位古圣人由皇降为帝,由帝降为王?如今把天下放到古圣人所处的时代,使得皇、帝、王的称呼前后一致而无高低(隆杀)之别,也必定有正确的方法与路径吗?
“这就是今科殿试的策问试题?切,都什么年代了,依然找不准正确的治国方略,竟幻想从古圣人那里寻找答案,难道炎黄子孙数千年以来算是白进化了?”
卓轩暗中嘀咕起来,想景泰帝如此策试士子,还声称“朕将亲览”,肯定不是出自本意,届时能御览三名考生的文章就不错了。
坐而论道的文章写得再典雅,也仅具观赏价值,实用价值大概可归为零!
二百零一名考生听旨后顿首叩拜,之后景泰帝移驾雍肃殿,考生相继步入奉天殿东西两庑作答。
移驾时,景泰帝命人将卓轩召至御驾边随行。
天子的心思显然不在殿试上,坐着肩舆,抬舆的脚程非常小心,步态平稳,极富节奏感,故而景泰帝的身子晃动得并不厉害。
朱祁钰凝眸而思,目光深沉。
离雍肃殿很近了,景泰帝这才回过神来,“卓轩,听说你在住有福建、江西士子的客栈小住,二十余日来有何观感?”
“读书不易!微臣将尽快参加童试,但愿能获得生员身份,入宛平县县学就读。”
“也好,不过,过不了童试这一关也不打紧,朕让你进国子监进学。”
“多谢陛下隆恩,微臣与福建士子柯潜相处数日之后,听他讲学,长了见识,微臣打算像他那样,寒窗苦读,凭自己的真本事考中生员。”
“柯潜?这名字倒是有趣!你既然打算读书,便得心无旁骛,他日若能在乡试、会试、殿试中中式,朕便能名正言顺的让你做官,只是,读书别过于呆板,朕不喜欢太迂腐的读书人。”
卓轩答非所问道:“柯潜为人忠厚,却不迂腐。”
景泰帝皱皱眉头,“朕说的是你,不是那个······柯潜。”
第240章 殿试趣闻()
言谈间,景泰帝经常走神,显得心事重重,卓轩意识到自己该走了,就作礼告退。
此刻,奉天殿东西两庑内,二百零一位考生正在审题,殿试时间只有一天,日落前必须交卷,众人不敢懈怠,对照诏敕所提出的策问,抓紧时间构思他们的锦绣文章。
历史上,景泰二年的这场殿试留下了许多趣闻,其中最有趣的是,一位来自大名府、名叫王越的考生完成策论后,试卷竟被一阵大风给吹走了,王越当场就急了,找考官江渊重新索要试卷,好在江渊非常通情达理,给王越重发试卷,最后王越如愿获得进士功名。
更加离奇的是,数月后朝鲜使臣来到京城,求见景泰帝,当场交出一份试卷,说大风将此试卷吹到朝鲜,朝鲜国王亲眼瞧见空中落下一团奇怪的东西,命人捡来,看清上面的文字后,发现它竟是大明殿试试卷,就命使臣带了过来。
许是因为这个离奇故事让王越名声大噪的缘故吧,此后王越官运亨通,官至兵部尚书,后以军功被封为威宁伯,是明代因军功封爵的三位文官之一。
与王越一样留下趣闻的还有吴汇,只是吴同学有些悲催,都是名气大惹的祸,好端端写着策论,不料吏部尚书王直突然进了考场,站在王越旁边看了一会。
“诶,好像有点跑题。”
堂堂吏部尚书发了话,谁敢置若罔闻?没办法,吴同学又取来一份空白试卷重写。
“嘿嘿,还好,答卷时间尚有富余!”眼看策论就要收尾了,吴同学看看窗外的日影,欣慰的长舒一口气。
这时,礼部尚书胡濙进了考场,站在吴汇身边看了片刻,轻轻的摇头叹气。
“唉,好是好,可惜文章太短,一旦拿去读给皇上听,好像不过瘾。”
尼玛,这都快到交卷时间了,咋办?
吴汇急眼了,赶紧搜肠刮肚构思,生生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加了数百字,总算赶在日落前写完策论。
交卷后,吴同学踌躇满志之余,想到整篇文章有头轻脚重的嫌疑,心中难免忐忑。
柯潜也在这场殿试中留下了趣闻,只是趣闻的发生时间有些滞后。
与此前会试结束后表情凝重的样子不同,殿试结束后,柯潜神色坦然,显得非常平静,回到客栈用过晚膳,就主动把卓轩叫来,给卓轩讲学。
柯霜偶尔来她哥哥的房间现现身,对卓轩虽不像以往那样冰冷,却也谈不上热情,即便卓轩意外的让她的咳疾得以痊愈,她除了几天前扔下那句“有劳了”之外,也并未流露出更多的感激之情。
对卓轩而言,她宛如门外的浮光,窗外的掠影,只有在某些不经意的瞬间,才会意识到她的存在,时间久了,他渐渐淡忘了她那副待人冷若冰霜的样子,只在脑中留下一个模糊的记忆,知道她是柯潜的妹妹,仅此而已。
至于她的闺名究竟是“霜”还是“双”,以及被纱巾覆盖的容颜是否对得起观众,这些虽有悬疑,但已不能吸引卓轩的注意力。
吴汇常来柯潜这里串门,有时会代替柯潜给卓轩讲学,讲学方法与柯潜相比,差别极大。
吴汇是个才思敏捷的人,讲学时要求卓轩举一反三,跳跃式的领会整部《论语》的要义,而柯潜则是一个厚积薄发之人,要求卓轩逐字逐句消化语意,先夯实基础再做融会贯通的尝试。
卓轩自然是兼收并蓄,不会拒绝两大才子的慷慨“馈赠”。
与他们相处久了,卓轩渐渐沾染了一些书卷气,潜意识里已把自己归为读书人之流,当然,他并不会为景泰帝那番中式后可名正言顺做官的言辞所动,心想读几年书,了却夙愿,日后做个儒商挺不错的,不必涉足官场。
士子中式后做官,这是定制,景泰帝的那番言辞不算许诺,不值得卓轩当真,再说,天下很大,天子没理由长久厚待一名庶人而忽略世上芸芸众生,故而卓轩不愿抱谁的大腿。
更何况,他是景泰帝大棋盘上的一枚棋子,这里面的变数极大,能全身而退便是智者,心存贪念无异于火中取栗。
吴汇前来串门,自然不是为了闲聊而虚耗时光,殿试时受到王直、胡濙两名显赫人物的青睐,本属幸事,但一篇策论折腾几次,质量好像打了折扣,这让他心中半是期待半是忧郁,来柯潜这里探探口风,很明显,吴汇把柯潜当成了客栈内唯一有资格与他竞逐状元头衔的对手。
柯潜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每每谈及殿试的策问,总是很巧妙的以其它话题支开,这更加让吴汇觉得今年的春闱形势扑朔迷离。
过了两日,有些考生开始赴长安门外打探发榜时间。
卓轩正想外出找人打听殿试结果,却在客栈门口遇见李安,便将他拉到林间,询问策论阅卷情况。
“李典簿,阅卷官是谁?”
“一大帮子人,有朝中九卿,还有内阁几名学士。”
“何时张榜?”
“明天。”
“状元是谁,可有结果?”卓轩比参考士子都要心急。
李安卖了个关子:“说起来有些离奇,阅卷官评定二百零一份策论等级后,挑出最好的六份策论,交给内阁首辅陈循,陈阁老从中选出最优的三份,作为排定状元、榜眼、探花的依据,送皇上亲览,陈阁老本来选出了三份,可去了趟茅房,回来后就发觉不得不更换自己的选择了。”
“那三份试卷一不小心掉茅坑里啦?”
“嘿嘿嘿······卓将军真会开玩笑!陈阁老出恭时,把另外三份策论搁在案上,不料翰林学士商辂恰巧进了东阁,见案上摆着三份试卷,信手取来一份阅览,看罢拍案叫道:‘此乃举世难见的好文!’商学士以为案上的三份试卷就是作为排定状元、榜眼、探花依据的策论,想都没想就挥笔在三份试卷上依次写下‘一甲’批语,并把那份令他拍案叫绝的策论放在最上面,嘴上还抱怨阅卷官疏忽,忘了给试卷批示等级。”
“令商学士拍案叫绝的那份策论出自何人之手?”卓轩急切的问道。
“嘿嘿,阁下问得好奇怪!试卷要弥封、糊名、誊录,当时商学士看到的只是一份用红笔誊录的策论,上面无名无姓,谁知道它出自何人之手?”
第241章 大风将至()
卓轩意识到自己方才问了一个非常缺乏常识的问题,可是······脑中闪过一道疑问,一甲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想必二百零一名考生在中式等级及具体排名上已各有归属,难道李安并不知情?
“商学士乐于助人,为阅卷官代劳,但陈阁老未必领情。”卓轩按下疑问,耐着性子道。
“嘿嘿,此言差矣!陈阁老近来麻烦缠身,而商学士是连中三元的奇才,凭个人才学足以傲视满朝饱学之士,且眼下圣眷正隆,听说商学士已把三份试卷批为一甲这件事之后,陈阁老岂能贸然提出异议?”
“也是,商学士作了批注,陈阁老自然会怀疑这是皇帝陛下授意的,不过,那些策论都是誊录的,商学士并不知道作者是谁,只有在皇帝陛下亲阅时,才能拿来原文比对,揭晓考生姓名,难道陈阁老忘了这一点?”
“忘没忘记都是一样,陈阁老最稳妥的选择,就是把六份策问全部送到御前,至于挑出哪三份批为一甲,不妨由皇上定夺。”
“嗯,这主意不错。”
“嘿嘿,有意思的是,皇上并不知道商辂去东阁看过策论,可亲眼阅完六份策论后,作出的结论竟与商学士完全一致,陈阁老先前挑出的三份策论不在一甲之列,头三名全是商学士看中的,其中令商学士拍案叫绝的策论,深合圣意,皇上说,柯潜所对之策最为纯正,以文观人,可知此人是忠厚、纯良之士。”
柯潜?
天啦!
你个小李子,绕圈子都能把自己的脑子绕短路,中途就泄露考生姓名,还卖屁的关子!
卓轩横了李安一眼,而后兴奋的道:“柯潜是状元?”
“不错。”
“那······最受陈阁老青睐的策论出自何人之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