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国妖-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荆参军,如果益州大都督府愿意把暂时无主的农田交给我们来使用,那我也愿意帮助朝廷分忧。主动替朝廷推广新式稻谷,我甚至敢允诺朝廷,每年最少分给每户百姓三百石的粮食。如果不够,我来自掏腰包补上。”

    那些商人都感觉这个生意可以做,因为承包了农户农田的经营权,再加上益州大都督府愿意把那些暂时无主的土地的使用权租给他们使用,这样也是一个不错的做法。到时候有了益州大都督府的许诺,他们敢于把更多的资金和更多的生产工具投入到那些土地上。过去普通百姓买不起的农具,用不起的庞大农具,他们都敢去采用。甚至敢于跟木匠铁匠定做跟多高效率的农业工具,用同样的时间和人力去耕种更多土地。

    到时候他们用一户人的人力耕种二百亩土地,一点问题都没有。这个也就是先进的生产组织方式,还有先进的资金投入,所产生的更大的效果。过去单户农户在土地上的投入太少,投入少自然相对产量也少。商人不同,商人非常清楚投入高,到时候产出也会更高。哪怕同样的面积,投入更多的东西,那到时候产量也都会更高很多。

    农户的经济条件有限,无法购买很多先进的农具,或者说农户也用不上太先进的农具。农具太先进了,对于农户也没有多少意思,因为每一户农户土地有限制,用了太先进的农具效率固然提高,可是那也没有多大意思,反而会造成白购买先进农具。

    商人不同,如果土地面积足够大,商人会愿意去采购更先进的农具去耕种,这样可以产生更多的利润。

    荆谋言很快回答:“可以,你们能耕种多少土地,那我们也就敢给你们使用多少土地。不过,记住,使用了土地,那也要租庸调的!到时候我们官府,那也就找你们去收租庸调。并且,必须要优先满足百姓的最低收成。如果达不到你们承诺的最低收成,你们自己掏钱补上,明白了吗?”

    反正那些土地闲着也是闲着,干脆给这些商人去租用,朝廷还可以获得租庸调税收呢!不然现在人少地多的时候让他们这么荒芜了,那岂不是最大的浪费?如果这些商人干去租用,朝廷可以额外增加不少税赋呢!

    至于说皇帝下旨免免除租税,那也是对于普通农户的,并不是对于这些商人的。让商人租用,不但可以提高粮食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且朝廷还可以获得更多的税收。百姓可以在保底收入之上,获得跟多的收成,这样岂不是一举多得?

    “各位,这个每户百姓二百石的最低分成,那也之上我们今年的标准。如果明年可就未必是这个数了,可能会增加,这个我也不敢保证。所以,你们必须要想办法,改进各种农机,让这些农机能更好的耕种,提高粮食产量啊!”荆谋言说。

    那些商人脸色有些不太好了,这个荆谋言居然说什么到时候会提高标准,要求给予百姓更多的收成。这样明显是逼迫他们去去提高土地生产效率。不过他们没有说什么,依然啊是选择了同意。

    “武长史,很多商人都愿意来承包管理农户。我要求他们最低给予农户承诺每年每户不能少于二百石的粮食收成,至于明年我们多半可以继续加码,逼迫他们去改进农业生产的工具。”荆谋言说。

    武士彟却问道:“这样逼迫商户,有什么意思吗?”

    “武长史,我这么逼迫商户,其实也是希望倒逼这些商户能去主动的研究更多更好的农业工具,让农业的生产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过去我们的农具,都是百姓年复一年的耕种当中改进。以百姓目前的文化水平,恐怕改进速度很慢。我们不如刺激逼迫那些商户去改进,商户手里有人才。他们的文化水平,并且精通于更好的管理方式。不管是资金,还是管理经验,甚至各种文化都比起普通农户要好很多。让他们加入合格农具改进,其实比起那些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农户速度只是会更快,进步一定会更大很多。”

    “我也就是希望倒逼他们这么做,一年一年的加码,让他们不得不去改进农具,提高粮食的产量,或者提高生产效率。”

    “当然,这样也是百姓获得实惠了。因为我们给他们加码,这些粮食都是加到了百姓头上,并非是我们官府。所以最后这些加码之后的粮食是给百姓的,并不是我们官府的。百姓不但不会有压力,反而会称赞我们官府。”

    可是武士彟却皱眉说:“这样做,到时候粮食增产,可是我们朝廷的税收却不变,这样也太”

    武士彟明显感觉到不合适,如果继续怎么粮食增产下去,可是朝廷对于农业税的收入却不提高,这样朝廷也亏啊!

    “武长史,不亏,朝廷不会亏的。因为你想,这些商人收获了这么多粮食,他们最后还是要把这些粮食当做商品去卖。武长史,你应该知道我大唐关于商税的比例是多少吧?”荆谋言问道。

    武士彟立马若有所思的回答:“对了,我们大唐的商税至少是三十税一,如果算上各大关口的税,那肯定不止是如此了。所以如果商人把这些粮食作为商品出售,交的税会更多。”

    荆谋言肯定的回答:“其实也就是这样了,我们虽然在农税方面少了收了,可是在商税方面收的更多!并且普通农户不会因此受到损失,那些交税的都是商户,对于百姓没有直接伤害。”

    武士彟接着感慨说:“荆谋言啊荆谋言,如果前些年,你这样变着法盘剥百姓如此之多,肯定要被骂成了搜刮百姓当酷吏了。可是,我却骂不出来。因为你固然变着法来盘剥了百姓,可是却给了百姓更多更多,远比你盘剥的东西多了很多。你给百姓那么多的收入,可是变着法盘剥百姓时候也都丝毫没有手软,我也不知道该说你是好官,还是一个酷吏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十五章 保底分成() 
在武士彟的命令下达之下,很快得到了武士彟的授权,那些准备投资进行粮食生产经营的商人开始派人下到农村,甚至很多那些正在培训的学校学员也都被拿出来准备算是雇佣了。荆谋言对于这种“雇佣童工”的做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只是交代不能够从事那些重体力劳动。不过那些商人还是明白的,他们不可能把这些正在学习的学生送去做重体力劳动,这样他们是吃大亏的。不过用来作为管理,尤其是作为农田管理,这些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学生是能够基本胜任的。甚至一边学习,一边工作,这样荆谋言也都没有指责什么了。

    荆谋言亲自到益州下属县城,准备亲自帮助推广这个土地经营权的承包。既然土地私有制不能动,均田制不能动,那能够动的也就是经营权。

    “各位益州百姓,你们每年能收获多少收成?”荆谋言问道。

    很多百姓都是祖祖辈辈种田,自然很快回答:“每亩土地一石,如果朝廷分配的一百亩,大概也就是一百石,交完了朝廷的租庸调,大概也就是刚好够吃了。”

    荆谋言接着回答:“很好,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种新的方法,能够让你们获得更多的粮食收成。今后,我希望你们能够把土地的使用权暂时交出来,然后又我们益州的商贾来带领你们耕作,这样到时候给你们更多。”

    听到了要把使用权拿出来,这样很多百姓纷纷开始反对。因为土地可是命根子,把土地交出来这个是不可能的。这个古代农民不就是希望有自己的土地,现在大唐的均田制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他们当然不肯再次交出来。

    “不行,我们不愿意!这个土地是朝廷分给我们的,不是说好了二十亩永业田,八十亩口分田,朝廷怎么能收回去呢?”

    “不行,如果交出了土地,我们怎么活啊!”“是啊!我们怎么活啊!“

    百姓纷纷反对,荆谋言倒也是有了准备,因为他知道唐朝普通农民的文化水平,绝大部分无法分辨出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区别,不过他也是有办法。

    “各位,你们放心,我们不会要你们的土地。我们只是希望能够把这个土地,用来出租。土地还是你们的,只是租用给别人,等一年之后,这个土地依然给回你们。并且,每亩土地,可以获得两石粮食的租子。”荆谋言说。

    那些农民很快眼睛都亮了,如果光是靠着出租土地,都可以获得两石粮食作为租子,这样岂不是发大财了?毕竟过去自己辛辛苦苦耕种,一亩地的收成也就是一石左右,现在自己出租土地,那也就是只可以获得两石,这样真的是赚大了。

    绝大部分农民都动心了,这个可是实实在在,哪怕是他们都可以用手指头算出来的利益。这个数字很简单,哪怕自己一年忙到头,最后依然也就是不过是获得一亩地一石的收成,可是现在自己光是出租可以获得一亩地两石,这样不是赚大了吗?

    当然,作为老农民,自然知道这个天上没有掉粮食多好事情,自然还是警惕的。

    “这个天上不会掉粮食下来吧?请问是否有条件?’马上有人问道。

    荆谋言肯定的说:“当然有条件,不然谁会给这么多租子?条件也就是想要获得每亩土地两石的租子,必须要接受那些商贾的日常管理指挥,你们要尽全力的配合商贾的指挥管理,早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不能偷懒。如果被大家公认的偷懒了,那商贾有权利扣除你们的租子。”

    “当然,你们为了商贾做事情,商贾也要给你们工钱。到了明年,你们可以除了获得每亩土地两石的租子之外,还可以根据你们在这一年的劳作里面所付出的力气或者贡献,那可以获得商贾额外的收益。”

    荆谋言给他们介绍了一下这个模式的情况,其实也就是把土地的使用权租用给商人一年,商人每一亩土地给他们两石的粮食作为补偿,当然这个是有条件的,那也就是不但要把土地使用权交出,还要给这些商人打工,去接受商人的雇佣。如果拒绝雇佣,或者是偷懒,那商人同样会又权力扣除分成,甚至严重偷懒的还会剥夺分成。

    其实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个商人不过是希望通过借机推广新式稻种,然后在这些土地上统一的耕种了新式稻种。然后利用商人更精确更有效的组织方式,把这些百信的人力有效的组合起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这样可以永同样的人口,耕种一点五倍甚至两倍的农田。并且通过商人的各种商业管理手段,减少了各种不必要的损耗。甚至可以压缩农具成本,压缩各种粮食种子等等各环节的成本,起到规模效应。

    一方面耕种的土地面积多了一倍,另一方面商人的组织管理方式压缩了各种看得见看不见的成本,让有限的人力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当中这个差价,那也就是这些商人投资的利润了。至于普通农民,出租了土地获得两石的收入,算是比较保障。

    至于额外打工,那也就是额外的收入,这方面的收入也就是由各自的商人自己决定自己计算,这个荆谋言不可能多管。至于如何压缩成本,然后创造更多效益,这个也就是由他们来进行了。

    “还有,今后这些土地的租庸调,也都你们不会承担了。将会由商人来负责承担,你们要做的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