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3D帝国-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母女二人,刚才见老者吓跑了那些凶神恶煞的人,也知道老者肯定是非富即贵,便想跟着老者做个下人,没想到那老者还不收留,这救命之恩也无法报答。现在有人收留,她们也就接受了,因为李康看起来还不错,穿的还是一身官服,应该是一个好人家。

    母女二人都点了点头,表示愿意。

    理宗皇帝呵呵笑道:“好了,地上之人是你二人的亲人吧?便让这位先生出资帮你们把他好生安葬了。今后你们便好好在这位先生家里做事。”

    那中年女子脸上还带着泪,点头道:“是,还未请教恩人大名,我母女二人将来也好报答您的大恩!”

    理宗皇帝摆手道:“一点小事,不足挂齿!你二人都是从北边逃难过来的吧?如今蒙古番子侵略我大宋,还有许多人跟你们一样,唉!”

    理宗皇帝叹息一声,脸上满是无奈之色。

    李响在一边接道:“老先生,看来您对国家大事很关心呐!现在那蒙古人,究竟打到什么地方了?”

    理宗皇帝苦笑道:“这位小哥,看来你还是一个爱国之士,可惜像你这样关心国事的人不多了呀!如今蒙古番子已对我大宋形成几面包围之势,不久前蒙古人刚刚打下了大理国,西南边防甚危!我大宋防御虽然做得很好,却仍抵不住蒙古人的铁骑,可悲可叹呐!”

    一提到蒙古铁骑,李响就不由得热血沸腾,他不是希望蒙古统一中国,在他的意识里,成吉思汗创造的蒙古国根本不能算中国的一部分!而蒙古对南宋的战争,那是赤果果的侵略战争!

    李响一直都认为,历史上蒙古人内心深处对于中国的认同感是很低的,而13世纪的蒙古人更是当时中国乃至欧亚大陆许多国家最凶恶的敌人!可以说在蒙古铁蹄的践踏这下,不知道毁灭了多少文明。如果不是蒙古,或许中国的历史进程就会完全不一样,一切都是从元王朝占领整个中国开始改变的。

    在南宋时,中国的文明可以说到达了历史上的一个顶点,当时南宋的GDP相当于世界的百分之五十,经济繁荣,文化先进,可是文明的发展却被落后野蛮的蒙古人打断了。而这时候,欧洲还处在中世纪的黑暗统治之下,就在元朝的几十年间,欧洲文艺复兴,开始慢慢超过东方!

    南宋历时44年悲壮的抗蒙战争完全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李响觉得自己既然穿越来到这里,就一定得做点什么,总之不能让野蛮的蒙古人把中国的文明给毁灭了!更不要说,在蒙古大军侵占南宋的过程中,残杀了多少无辜百姓!

第二十一章 纵论国事() 
李响禁不住热血的沸腾,张口就道:“要说那蒙古番子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在我看来,也就是一帮野蛮人!不过是仗着骑兵之勇,烧杀抢掠罢了!以我大宋的人力物力,不知道胜过那蒙古多少倍!然则我军防御体系确实不错,但这也只不过是给自己打造了一个乌龟壳,战术指导思想就是消极防御,再硬的乌龟壳也终究有被人打破的那一天。”

    李响说到这里,才忽然发现自己是不是有点多嘴了?也不知道眼前的老者,到底是什么人,就这样妄论国事。一想到这里,他就停了下来。

    理宗皇帝却似乎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见李响不说了,理宗皇帝呵呵笑道:“怎么了,小哥继续说下去,老夫听了一半,如果没有听完的话,会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

    看了看周围还有很多人围观呢,理宗皇帝也觉得在这个地方并不是说话的好地方,便笑道:“不如这样,老夫让人帮助这两位可怜的女子安葬她们的亲人,二位跟老夫一同去茶楼细说如何?”

    李响看了看父亲,见父亲并没有反对,便点头道:“好吧,晚辈见老先生也是个胸怀大义之人,便交了您这个朋友!刚才我只是随便说说罢了,老先生不要放在心上。”

    理宗皇帝哈哈大笑道:“不错,小哥也挺对老夫的眼,我们便做个忘年之交吧!走,到茶楼去喝上一杯香茶,再慢慢聊!”

    那母女二人自然没有意见,见老者留下一名侍卫帮助她们,她们也只是感激,并没有说什么,现在既然又有人收留了她们,还帮她们葬夫(父),还有什么可想的呢。

    理宗皇帝心下高兴,以往在朝堂之上,没有一个人讲真话,现在他倒是很想听那小哥讲讲他对国事的看法。

    到得茶楼之上,要了一个雅间,理宗皇帝和李康父子三人坐了下来,那侍卫自然是寸步不离理宗皇帝,但却只能站在旁边。

    这让李康和李响都觉得有些奇怪,李响这时候也看得出来,这位老者肯定不是一般的大人物,这和后世的一些大领导差不多,身边还有贴身保镖呢!

    理宗皇帝喝了一口茶,微笑道:“还未请教这位小哥和先生大名?”

    李康点头道:“老先生客气了!本人姓李名康,这是我儿李响。”

    理宗皇帝哦了一声,又道:“看来先生还是一名官员,这位小哥应该是一名生员吧?”

    李康笑道:“先生眼力果然厉害!犬子今年正准备参加秋试呢!”

    理宗皇帝笑道:“老夫倒是颇为看好,小哥接着说说国事吧,刚刚你说到一半,老夫听得不过瘾呢!”

    李响端坐着,正色道:“那晚辈就妄论几句了,请老先生指正。历史上,我中原王朝和蛮夷的战争,都是在边境,最多就是被抢些地方。之前我大宋和辽国、金国的战争虽然旷日持久,却也没有如今危险。蒙古人就太野蛮了,他们的破坏力太强了,一路烧杀抢掠,所过之处都会变成不毛之地。大宋既要养兵,又要赈灾,还要招抚流亡,那钱得花多少?以目前的募兵体制军队去打这种旷日持久的战争,再加上对手是如此凶残的敌人,我大宋能支撑几年?其实说到底,这都是蒙古人的阴谋,如果我大宋成功防御了蒙古,而蒙古的疲劳战略也成功了。”

    理宗皇帝若有所思地道:“哦,那照小哥这么说,我大宋应该如何打这场仗呢?”

    李响也觉得说开了,不再有任何顾忌:“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以我大宋如此富足的景象,还会闹出严重的粮荒?以至于每天都有不少的流民进入临安城,就像今天咱们遇到的那母女二人。原因很多,首先还是蒙古人的破坏。自端平以来,四川,京湖,两淮基本上是颗粒无收。再就是大宋本身的问题了。大宋自从立国以来就只有一条国策,那就是募兵制。”

    理宗皇帝听得纳闷,便问道:“小哥,这募兵制可是太祖皇帝定下来的制度,有何不妥呢?”

    李响笑道:“以前的军队平常种地,打仗了就放下锄头上前线。别说给你发军饷,有时连武器都得自备。《木兰辞》里就有东市买这个西市买那个的描述。这种制度不一定对老百姓好,但对朝廷来说却是个省钱的良方。如果不打仗,朝廷在军队上的开支基本等于零,当然这样必然会形成彪悍的民风,且朝廷对军队的控制也不是很强。当然,这就是任何制度都有两面性,有利必有弊。晚辈也不是说太祖皇帝制定下来的募兵制就一定不好,只是这多年下来,这种军队制度已经成为了一种变相的社会福利。哪里闹自然灾害了,朝廷就去哪里招兵。这样便能有效的减少流民的数量,安排他们在军队当兵,稳定社会治安。所谓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可以想象,和前代比起来,这样的军队制度需要朝廷多支出多少金钱。”

    李响说这些,当然只是抒发一下胸中的郁闷罢了,他只是一个后世的工程师,当然不可能懂得什么军国大事,只是他也学过历史,知道后世总结的一些东西。宋代军队职业化以后,必然形成军队国家化。特别是中央的禁军数量庞大,不再有拥兵自重的地方军阀。所有正规军都脱离生产,由国家统一配给武器装备。平时国家要养着他们,还要定期发工资。

    而后来明太祖朱元璋说过:朕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石粮。这当然指的是府兵制。倭寇为乱,大明由戚继光组织了一支几千人的武装,这支明代的职业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可惜倭寇平息以后,从中央到地方谁都没能力出这笔钱供养这支军队。于是,这支精锐的武装就此解散。由此可见在古代,要养一支职业军队需要多少钱,据说在宋代,有六成以上的财政收入,都是用来养数量庞大的军队。

    在宋代,武将受命领兵出征,手下的军队,是临时召集起来的。这些兵,小将的平时训练如何,有什么长处,有哪些短处,主将是一无所知。主将发布军令,军中的大兵和小将也不是很听从,因为主将只是临时的上级。

    宋代实行灾年养兵。遇到灾年,怕灾民造反,就把灾民招到军队里来养活,没战事的时候,就当徭役使,指派干活,遇到战争,就上前线打仗。所以宋代军队的战斗力弱,都是这些引起的。

    PS:感谢逗比大熊猫打赏10000起点币!感谢东方侠1977、觉悟的狮子、为何那么衰、空虚寂寞恨啊几位大大的打赏!

第二十二章 改变历史的轨迹?() 
听了李响所说的话,理宗皇帝和李康脸色都变得无比凝重起来,毕竟现在蒙古人已经打下了大理,正欲从四川攻过来,一个不好,临安城就危险了,大宋就危险了,那些蒙古人可不是什么好人,往往是占领一个城方,就开始疯狂的屠杀,有几人能得幸免?

    李响也觉得说这些似乎有点不太合适,不过他却忍不住口快心直,也没想到眼前的老者会是皇帝。他只知道这个时代的蒙古,对整个世界文明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法国大文学家巴尔扎克说:“蒙古人毁灭了当时世界上的几乎所有文明,无论是东方的中华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还是西方的拜占庭文明、罗斯文明和日耳曼文明!!他们毁灭了一切,却只给世界留下了两样东西:白骨和马粪!!是死在他们屠刀下的百姓的白骨和载着他们在全世界杀戮的畜生留下的马粪!!”

    李响前世的时候,也看到过一些记载,据估计蒙古人仅在中国北方金国境内屠杀的汉、女真等民族人口就占总人口比例的百分之九十,其中忽必烈自己估计直接有一千八百万人,至于蒙古军队焚烧房屋、农田造成冻死、饿死的农民,用死尸污染水源造成的疾病的死亡人数,没有人能直接统计。西方国家的估计是三千万。当然这些都是无法确认的,毕竟那是在古代,谁能准确统计出这些数字?

    李响前世的时候记得,他看过一些历史学者的论文,蒙古帝国在四川进行大屠杀造成的灾难更是令人怵目惊心!因为李响前世是四川人,所以对四川的历史就比较关注一些。

    在《南宋末四川军民对蒙古的抵抗及其意义》中,作者对四川人口被屠杀作了估计,整个四川在蒙古帝国屠杀前,最保守的估计也超过了1300万人口,屠杀后竟然不满80万人口。四川四路,包括陕西所属的大安军、兴元府、沔州、洋州、金州,甘肃所属的天水军、西和州、阶州、成州、文州,其估计户数从战争前1175年的258万,减至战后1290年的15。5万,人口减少到1/15。

    中国古代各种原始记载尽管经过满清文字狱时代被有计划的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