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3D帝国-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国古代各种原始记载尽管经过满清文字狱时代被有计划的销毁,即使在残留的记载中国,也处处可见蒙古人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杀光的各种暴行,表明蒙古人在中国屠杀各族人民和在阿拉伯、中亚、欧洲的行为丝毫没有分别。蒙古帝国在中国境内的屠杀,是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受害者的人数,被作为世界记录,明文记载在《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的1985年版中!
即使是苟且活下来的大宋子民,也是元王朝治下最低贱的人,元朝将治下的人分为四等,最低的一等就是宋人。算一算时间,如果按照历史轨迹走下去,离大宋灭亡也没多少年了。李响可不想到时候,即使是活下来,也成为亡国奴,最低贱的人种。
蒙古人统治下的汉人、南人是贱民。杀蒙古人偿命,杀回回罚银八十两,杀汉人罚交一餐头毛驴价钱。汉人村里新媳妇的头一夜一定要给蒙古保长,中国人甚至连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不能拥有武器,只能几家合用一把菜刀。想想都让人觉得可怕。
要想让历史的走向发生改变,李响知道并不容易,就算是他身体里有超级3D打印机,可以随意制造枪炮,也不行!大宋朝廷上下的确是太乱了烂到根子里了,大宋的制度不改革,就算是有了一些超越这个时代的武器,同样是灭亡一途,毕竟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几件先进的武器。
听到李响这样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能够说出如此一番话来,理宗皇帝不由得再度对李家父了另眼相看!他在心里默默地记住了这两个名字,李康和李响。
理宗皇帝目光灼灼,盯着李响那张略显稚嫩的脸庞,呵呵笑道:“小哥说得很不错啊!将来必是国之栋梁,如今正值国难当头,能有如此见识的人并不多了。现在朝中上下,不知道多少大臣都还沉醉在西湖歌舞几时休的日子里,可悲可叹呀!”
其实现在的理宗皇帝,也知道朝政被权谋之士掌握,想要重新夺回君权而又不引起动荡,这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重振朝纲更是遥不可及,况且他的身体出现问题,一日不如一日,心知祖宗传下来的江山危在旦夕。外忧内患都加在一起了,这大宋还有救吗?理宗皇帝也很迷茫。
其实大宋到了南宋时期,权相现象就开始反复出现。秦桧、韩侂胄、史弥远、史嵩之、丁大全、贾似道等都是例子、权臣何以不断出现?这其实是一种制度性根源,因为他们一直处于战争环境。南渡以后,兵兴则令宰相兼知枢密,又重其财用之权,所以宰相复总民政、兵政、财政,三权为一而相权复振。
李响点头道:“是啊,不过我相信朝中有识之士肯定还是有的!我大宋更不缺少人才,再者咱们的官家,也是一位好皇帝!虽然现在大宋暂时是处在不利局面,但只要官家重新振作起来,进行真正有效的改革,我大宋就未必不能重新站起来,打败蒙古,重铸辉煌盛世!”
听到李响如此振奋人心的话,理宗皇帝不禁抚掌笑道:“说得好,说得好哇!小哥儿,如果人人都能够像你一样,那我大宋就有救了!好生努力吧,争取考中今年的进士,到时小哥儿就能为朝廷效力了!”
考进士?李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水平,他可是穿越而来的现代人,哪里懂古代的经学之类的东西,唯一让他有点底气的,是身体里面的超级3D打印机,虽然他不懂,但是可以存储一些资料在里面,考试时或许用得上。当然考中进士他是不敢想了,能通过州试(乡试)就不错了!
李响苦笑道:“先生太看得起晚生了,考中进士晚生还不敢去想,只希望能够通过州试,不丢父亲的面子就行。”
第二十三章 介绍名师()
理宗皇帝倒是很期待,他希望在年后的殿试中,能够看到李响的出现,那将是何种情形?想想他就觉得很有趣,不禁笑了出来。
李康疑惑地道:“先生,为何发笑?”
理宗皇帝这时才自觉失态,连忙道:“误会,李大人误会了!刚才老夫并不是笑令郎,而是觉得令郎颇有奇才,若有名师指点,此次考试必定高中!如不嫌弃的话,老夫倒是可以为令郎介绍一位名师。”
理宗皇帝为何要给李响介绍老师呢?其实他是不想错过李响这个人才,先前李响所说的,虽有批评朝政的意思,但这正好合了理宗皇帝的胃口,因而他才会觉得李响是个人才。
至于介绍名师,对于皇帝来说,那还不简单吗?国子监的那些博士,哪个敢不听皇帝的话?
这时国子监太学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学制,太学生可从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和平民的优秀子弟中招收。
听到眼前的老者要为自己介绍名师,李响就更加疑惑了,此人看来不简单呐,张口就说可以为自己介绍名师,可想而知面前的老者肯定是高级官员了,而且高到自己父亲都不认识。
李康连忙道:“这怎么好麻烦先生呢!”
理宗皇帝却是摆了摆手道:“不麻烦,老夫修书一封就可以了!大宋现在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老夫也是见令郎谈吐不凡,才动了爱才之心,这只是小事一桩,老夫希望令郎可以一路通关,能够高中进士,为国效力当然最好了!”
李康知道,要中进士,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各路举子须先经“解试”,即通过州试(乡试)、转运司试(漕试)或国子监试(太学试)中的一种,称为“正解”。“正解”和“免解”(不经考试)举子,头年发解,次年春参加“省试”、“殿试”。
各路应考的举子中举者的比例相差很大,通常国子监举子每四五人中举一名,而外路举子常是二三十人中举一名,有时六七十人才中举一名,河东、广西、夔州、利州等路有时甚至无一人中举。
建炎元年所定各路的解额中则每十四人取一名,余数不足十四人亦取一名。建炎二年五月,定经义、诗赋分科,第一场分别考经义或诗赋,第二场考论,第三场考策;八月,于“行在”扬州进行殿试。河北、京东、四川、陕西等路87名类试进士,未能参加殿试的,均录为同进士出身。
绍兴元年,仍由各路进行类试,而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将川陕诸路举子集中在处置使司所在地进行类试并排列名次,遂成为制度,以后在制置使司或宣抚使司所在地成都进行。
绍兴二年,除川陕类试举子外,其他诸路类试举子,集中在临安府进行殿试,川陕类试首名依殿试第三名为进士及第,其余都作为与四、五等相同的同进士出身,其后成为制度。
绍兴十八年,何耕在类试对策中“极论蜀士徇道守节”,与秦桧求和政策相背,秦桧党羽遂奏请:“四川类省试合格不赴殿试人,第一等并赐进士出身,余人同出身。”从此,类试合格人常参加殿试。如皇帝“不亲策,则类试第一人恩数如旧,第二、第三人皆附第一甲,九名以上附第二甲”,遂成惯例。
说办就办,理宗皇帝当即命侍从叫来店家,拿来文房四宝,快速地就修书一封,信封上写着王沂孙大人亲启几个大字。
李响看到这个名字,便觉得有点眼熟,略一思索,便想起来,此人是南宋著名的词人,与周密、张炎、蒋捷并称“宋末词坛四大家“。同时此人也是一位教育家,曾任庆元路的学正。只是历史上并没有记载他的详细经历,没想到在这时候却是国子监的官员和老师。
很快就要到八月了,到时候整个朝廷政治生活的重心,就将转向三年一度的秋闱,这是朝廷新鲜血液的注入,所以朝廷上下都会非常重视。
秋闱按例在八月初七举行,今年也不例外。朝廷已经公布了各路的主副考名单,至于天子脚下的临安府乡试,按惯例是要在考前七天才揭晓的。
主考可是个炙手可热的好差使,有道是一朝主考。终生受益,这话绝对不虚。想想吧,一录取就是两三百人,都的管你叫“恩师”一下多了这么多举人学生,指定要有一批出息了的,不用当上什么宰相,就是一般七品官,也是一笔宝贵的人脉。
每到乡试之年,走后门、拉关系屡见不鲜!乡试的竞争又相当激烈,比如这次临安府共有考生三千多人,仅从中录取一百五十人。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考生及其家族都使出浑身解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务必要占得先机,榜上提名!
和后世高考也差不多,临安的秋闱要比其他地方的宽松一些,因此参加临安秋闱对士子来说是极大的捷径。
而拜名师有什么用呢?除了教给你考试的知识和技巧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走后门了。至于怎么走,李响可是不知道,但理宗皇帝和李康都很清楚。
所以李康本来是想拒绝的,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因为名师的原因考中,一切靠自己的本事最好。
理宗皇帝写好了介绍信,便把它推到李康面前,笑道:“李大人,可持老夫写的亲笔信去找王沂孙大人,见了信中的内容,他自会安排的。”
乡试中了之后,年后就是进士大科,考试的内容主要是《诗经》、《礼记》、《孝经》、《春秋》、《周易》、《论语》和《孟子》等经书的经义,当然,即使是李响身体有超级3D打印机,可以随时调出资料,但死记硬背从来考不出一甲状元。
写诗、赋的话,李响也根本写不来,同样只有利用超级3D打印机里面的资料,借用一下后世的名篇了。
时务策论这一关倒是相对好办一些,李响可是很清楚南宋末年历史发展,还有超级3D打印机帮忙,写一篇好策论问题不大,至于墨意和帖,都只有依靠超级外挂了。
不过,拜了名师的话,想必可以得到一些指点,通过乡试问题不大,但年后的进士考试,却不是那么容易了。
第二十四章 皇帝考校()
不过,这样就有机会入国子监读书,那就相对来说中举就要容易许多了,因为国子监的学生通常每四五人中举一名,比外路学子要高得多了。
李康对着理宗皇帝拱手作辑感谢道:“多谢先生厚爱!他日犬子若真的高中进士,必定要拜谢先生的!只是先生又不肯留名,我父子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理宗皇帝抚须笑道:“无妨,无妨!只要你们能真心为国效力就好了!”
李响插话道:“老先生,今日那些人是何来头?竟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女,若不是老先生出面,只怕坏人就得逞了!”
理宗皇帝面色一沉,叹息道:“小哥说的是啊,如今朝中确有一帮奸臣当道,不过老夫相信,他们蹦跶不了多久的!所以,小哥儿你可要努力考中进士,他日入得朝堂,可敢与奸臣斗法?”
李响正色道:“今日见了老先生的义举,我辈末学后进自当效仿!晚辈也相信人间正道昭昭,当今圣上只是一时被蒙蔽罢了,总有一日,要还我大宋一个繁荣富强之景象!”
理宗皇帝听到此等激励人心的话,也不禁豪气顿生,仿佛又回到了年轻那个时代,当年他可是从一个平民转变为九五之尊,在朝堂之上,也经历了几番风雨,斗倒杨皇后,铲除奸相史弥远,最终夺得实权。在位期间,大宋更是联蒙灭金,报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