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3D帝国-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响抬了抬手,终究没有拦住。
赵梦瑶身着亵衣,急步走到李响身旁,嗔道:“还不去追!”
李响苦笑,摇了摇头,道:“算了,我了解环儿,此时让她静静吧,追上去恐怕会适得其反。”
环儿的状态使得两人再无心情相谈,匆匆吃了点环儿放在桌上的桂花糕,赵梦瑶就闪身回自己的房中去了,李响也在思考着怎么继续发展绍熙府。
现在李响的生活是两点一线,总之就是往返于绍熙府和荣德县之间。
现在电动机和发电机都做成功了,就连李康和一干绍熙府的官员也觉得神奇无比,这世界上竟然还能有自己运转的机器。
李康父子和王林等官员又来到都作院,现在电机又运行了一会,李响看着没有问题,屋子里便挤满了数十人,好在这屋子还不算小,一时倒也不会过于拥挤。
李响又向众人演示了一遍电动机,众人的惊讶程度绝不亚于王林等人,王林毕竟参与了整个制造过程,多少还有些心理准备,而此时前来的众官员却是第一次见到如此情形,早已呆若木鸡,一时静悄悄的没人说话,只有出的低沉的嗡嗡声。
过了半晌,终于还是资官知县赵尔丰先开口,声音竟然有些颤抖:“李大人,这……这叫做电动机的机械果真是会自己转动,还请大人将原理略为解释一二。”他虽然觉得惊讶,但又想这电动机绝对不会自己动起来,一定有其原因。
李响赞道:“赵大人不愧是学识广博之人,知道此机器之所以能自动运转,必定有其道理。”说着,便将电池能产生电动势,又在导体中产生电流,而电流能产生磁场的原理讲了一下,又将众人叫到电机前面,详细地解释了每个零件的作用,不过考虑到时间关系,对于电磁学的右手法则,以及磁场强度单位等内容就没有加以解释了。
尽管如此,众人已大概明白了其原理,只是对于电池的原理却一时还不太理解。李响看众人甚是急切,便又耐心地将电池的原理讲了一遍,并第一次说出了“电”的概念。
其实古时对电的概念多从雷电中得来,至于人工产生的电,众人却是第一次听说。李响只好又简要地画了一张图,说明了能量如何从化学能转为电能,再由电能转为机械能,并且又说明了电池也有用尽的时候,因此这个电机也不会一直转个不停,在电池用尽时自然会停止转动。
然后又讲了一下发电机的原理,利用水能和风能等都可以产生电能。
在讲解这些问题之时,李响尽量少用一些生疏的词语,他生怕众人有所怀疑,心想这李大人到底是什么来历,竟然懂得如此多的知识?其实李响的担心有些多余,此时众人一心想着电动机,又哪里会考虑到这些知识是从何处而来?即使偶尔有人起疑,也万万想不到这些技术竟然来自几百年后。
待给众人讲完之后,李响笑道:“各位,其实电动机之所以能造出来,全得益于物理学中的电磁学,这些知识我也是因机缘巧合才知道的,日后自然也会讲与各位听,因此倒不急于一时弄清楚其原理,只要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了。”众人听得一阵激动,又在屋里观看了一阵,直到李响断开电源,这才慢慢散去,仍不停地议论这电动机的种种用途。
王林听了,脸上现出老大不自然的表情,过了一会才道:“李大人,上次的那个望远镜,不知道能否先造出一些?因为这几日我们演练之时现一个问题,炮弹射出后,士兵都要走上很远去观察目标是否被摧毁,有些浪费时间不说,弄不好还会误伤,再说有了望远镜,也可以让炮兵提前现敌情。”
李响听他如此一说,心中已然完全明白,其实望远镜在军事上的用途不仅是用于炮兵瞄准,更多还是用于军事侦察,但史冀既然找出这个理由,李响倒也不好拒绝,只是宋时并无玻璃,要造望远镜却也不易。
李响面露难色道:“王大人,现下咱们的玻璃镜片生产还有些难度,当然这也不是大问题,等我们的玻璃厂建成之后,自然可以做到批量生产了。”
上次李响用身体里的超级3D打印机,打印了一副望远镜,就把这些人给吸引了。那玩意不但新鲜,还很实用。(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八章 火炮的进展()
王林听得一呆,又道:“李大人,既然你手中的望远镜是用玻璃所造,想必李大人一定知道这玻璃的制造之法,不知眼下是否方便制作?”说到此处,王林讪讪一笑,又道:“我也知道李大人日理万机,这等小事目前自然抽不出时间来,只是咱们现在的府军也初具规模,还装备了咱们自己制作的火炮,但目前只有火炮,倘若没有远距侦察工具,火炮威力就要大打折扣了。”
李响听得此言,心想这话倒也有理,纵然现在有了几十门火炮,若要与蒙古铁骑相抗,也是必败无疑,看来不仅火炮、望远镜等需要加快制作,就是其它各个方面都要尽快做好准备才是。
李响刚开始也如此想过,甚至想着如果火炮再继续生产下去,有了上几百门装备到府军中,便有了对抗蒙古铁骑入侵四川的把握。如今只造了几十门火炮,就已将整个绍熙府的铁全用光了,当然朝廷方面也在调集铁材过来,只不过最好还是能够自己解决铁的来源才好。
而且这批火炮的使用寿命想来也不会太长,看来不解决原材料生产与加工工艺的问题,要批量制造火炮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李响知道,在历史上,南宋军队的战力原是不弱,到了与蒙古联合攻金的时候,更是比以前要强上许多,军队建设有了极大的起色,正因如此,南宋才能在后来与蒙古相抗几十年,只是因为蒙古西征之时又有新的武器被广泛使用,而且还有许多来自西亚的远距攻击武器,宋军不敌,长江才会防线失守。
可如今自己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就不能让历史重演,当然现在大宋不止是绍熙府在制造火炮,最重要的地方还是临安的军器监,李响知道自己在这绍熙府制造火炮,是为了将来发展自己的势力和地盘做准备。
想到此处,李响忙道:“王大人不必太过心急,其实要造望远镜也不难,况且望远镜有多种形式,倒不是只有玻璃与水晶才可以制作的,只是其中涉及到的知识面甚广,而且要制作的话,还需要一批技术好的工匠,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理论先需要在实验室中研究出来,才能在工厂中用于实践,可如今只有现在这个小房子当作实验室,要造出诸多先进兵器,却是万万不可能的。”
其实望远镜的制作并不太难,透明度高的天然水晶是完全可以造出不错的望远镜,将水晶先磨成圆盘状,然后再用两块水晶加入细砂对磨,最后用沥青抛光,然后进行抛物面化,便可同时完成凸镜与凹镜两块镜面。
其实现代天文爱好者多用此方法制作大口径牛顿反射式望远镜,因为是采用反射原理,因此普通的船舱玻璃就可以满足要求,只是在磨制起来对技术要求却甚高,在磨好后还需抛物面化,光栅校正,抛光,镀铝,经过多个复杂工序才能完成一块反射主镜的磨制。
但根据目前情况来看,望远镜也不需要太多的要求,也不需要考虑色差的问题,至于镜筒,完全可以将纸多层卷起来便可。其实八十年代的自制小口径天文望远镜便是如此制作镜筒的,只是镜片大多采购现成的。正因此为此,李响对造望远镜还是满有把握的。
王林听了李响的诉苦,一时也没有好的办法,想了一会道:“李大人既然有办法做出望远镜,其它的事便交由王某来安排,日后李大人如需要王某帮忙之处,尽管直说。”王林现在也是彻底投入李康父子手下,他又不傻,自然看得出来这父子二人肯定会成大事。
李康笑道:“响儿,王大人倒是一个可以信赖之人。现在这几十门火炮,在炮兵营训练得还不错。”
李响点头道:“是啊,现在咱们不但要造火炮,炮弹,还要造玻璃,开矿盐,最重要的是还要准备开铁矿炼铁,好多事情需要人手呢!王大人在这方面很不错,可以给我们多找些能干的人来。现在咱们的火炮威力还不够大,还需要继续改进。比如实心弹,威力较小,它可以杀伤人员和马匹,而且可以破坏棱堡等野战防御工事,因为其弹道低伸,造成的毁伤呈直线型,所以密集的步兵纵队和步兵方阵往往也可以用此来攻击,而队形单薄的步兵横队和骑兵则不宜于使用此类炮弹。”
李响之所以如此说,是有其根据的,按历史记载,清初的实心炮弹可以轻而易举地打穿20排步兵的纵队,而且,在较硬地面上的跳弹仍然具有极大的杀伤力。不过,实心炮弹的缺点也很明显,低平的弹道使其很难有效地打击位于山坡反斜面处的敌方单位。
李响又道:“至于散弹,则可以对付密集的近距离骑兵,如果要对付远距离的骑兵,可以将散弹的数量减少,而弹丸增大。另外,对付远距离的敌人还可以采用那种能够爆炸的炮弹,其实这种炮弹又叫做榴弹,这种炮弹其实还可以用另一种火炮射,弹道应是弯曲的,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弥补实心炮弹的不足,除了用来对付山坡后面的部队,榴弹对开阔地上的各种队形的敌方部队均有相当的杀伤效果,理想的弹着点是目标队伍的前方,或最好在敌方队列的上空爆裂。”李响讲得头头是道,几人早已听得呆了。
李响说着,又将实心弹、散弹、榴弹的弹道轨迹一一画了出来,王林等人本就对李响佩服得五体投地,如今又是大受震动,心想这李大人到底还知道多少?
王林看李响好像并没有要马上要制造榴弹炮的意思,因此心中虽然焦急,却不好问,而李康却想着如果两种炮都能配上几百门,那这支军队可以说是所向无敌了。
李响看众人神色,已知道众人心中所想,笑道:“各位不必心急,过几****便会将榴弹炮的制作方法讲与王大人,另外还有一种武器也可以考虑制造,其实也就是火枪,都作院这里可以先试着研究一下。”
时间过得很快,在都作院呆了一上午,把工作安排下去,李康父子二人便回府邸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九章 工业化的计划()
李响也知道,现在急也是急不来的,毕竟要让绍熙府成为一个各方面能自给自足的小王国,还是那种具备工业化水平的小王国,这可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办到的,各方面都得要慢慢发展。
就拿火炮来说,现在的虎蹲炮还是初级的火炮,要是有了后世的那种榴弹炮,以及真正的火箭炮,那才是可以轻易打败蒙古骑兵。
榴弹炮是一种炮管较短,弹道弯曲,适合于打击隐蔽目标和平面目标的野战炮。榴弹炮按机动方式可分为牵引式和自行式两种,由于其弹道较弯曲,因此弹丸的落角很大,接近沿铅垂方向下落,从而使得弹片可以均匀地射向四面八方,所以榴弹炮是地面炮兵的主要炮种之一。
早在十七世纪,欧洲就把这种射角很大的炮称为榴弹炮,一次大战时炮身长为15~22倍口径,最大射程达15公里。二次大战中,炮身长为20~30倍口径,最大射程达18公里,初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