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3D帝国-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响说完后,让这些船夫们自去揣摩话里的意思,自己和赵二走上甲板,以避开底舱下又闷又热、还带着浓重汗臭味的污浊空气。
顶着风浪缓缓前行的船,比静止停着和被风吹得不住后退时平稳多了,除了上下起伏外,并不会像刚才般左右摇晃。
赵二贼头贼脑地溜上前,凑到站立于船头手扶前挡板的李响身边,笑嘻嘻地说:“大人嗳,刚才你在机器边叫了些压力、转速呀什么的,小人离得太远没听清楚,是不是能给小人解说明白?”
李响把自己想到的仔细地对赵二讲解了一遍,末了还给他打了个比方:“你看,比如我们做了一个射水的竹唧筒,我们大人去推射时水会喷射到两丈远,若是叫一个只有十岁大的孩子来玩的话,会是怎么个样子呢?”
“哪还用说,里面的水肯定射不远,说不定力气小些的孩子连推都……啊!”赵二恍然大悟,欣喜地叫道:“嘿嘿,我明白了,先前我们的深鼎里蒸汽没有足量,也就是大人说的压力还没有达到那么高,就犹如小孩去推大唧筒一样,喷出来的水汽无力,便推不动汽轮,最后汽轮干脆就停下来不动了。这次大人叫船夫们把火烧大,直到蒸汽把安全阀顶开,说明压力已经很足,这才打开蒸汽,便一下子把船推动走起来。”
“哈,明白了就好。”李响反向赵二问道:“我说赵二啊,现在我们已经有十余条蒸汽推动的船,暂时算是够用了。但以后我们要驾船跟蒙古人作战,你得想个好办法,在一年内多做出些深鼎和各种配套的机件来啊。一旦要用时可以立即安装到船上,很快便能成行。”
赵二心里默默的盘算了一会,一改他平日的嬉皮笑脸,严肃地说道:“大人,小的知道您是个做大事的人,此时会问出这样的话一定是有很重要的打算。这么说吧,我们现在虽然总共有三百多铁匠,光靠这些人,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满足大人将来需要的。但另外招请来的铁匠,咱们又不放心将他们带到船厂做这些需要保密的事情,只能让他们打制一些除了刀具外的普通铁器。所以,除了要增加我们船厂的铁匠以外,弟子还没有想出什么最好办法做到大人的要求。”
停顿时了一下,赵二一边沉思一边说:“有一种方法,小的想了很久,就是因为别人听了都摇头,所以还拿不定主意。不妨在此提出来让大人给参详一下,看看是否能行得通。”
李响转过身盯着他道:“你说。”
赵二:“自上次大人叫弟子将我们铁工的各道工序分开做以后,弟子就在想,是否能把一些不太重要,但又花费很多人工的事情交给船厂以外的铁匠去做,甚至可以交给不会铁匠的人去做呢。若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只需要做出一些最为关键、需要做得最精细的器件,再把别人做的东西检查合格后组装在一起就可以了,不但可以达到大人要求做出的数量,而且质量也有保证。”
李响高兴地扬手在赵二的肩上拍了一掌,笑道:“说得好,这个办法也想得好。比如打制那些长、短铁管,就可以把铁条先让人按我们的样品打出来,然后再由我们自己人卷焊成管。既做得快,也不怕别人把焊管的技艺学去,还把我们熟手铁匠全都用在了重要的事情上。这是个极好的办法呀,为什么不这样做,回去以后就按你这个想法去做就是。”
赵二苦笑道:“大人哎,不是我不想马上就这样干,而是王大人他们那一关通不过呀。王大人手下的那伙管账先生把钱抓得滴水不漏,一听说这样做需要花出大笔的银钱,就把头摇得和拨浪鼓似的,他们说既然是我们自己要用的东西,稍慢点也不打什么紧。还说凡是用钱的事,必须得有王大人画了押的公文、字条才能度支。小的去找过王大人,他却说要再商量了以后才能答复,所以就拖到如今。若非公子今天问起,我也还没想这么快就把事情给公子说呢。”(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三章 遇到蒙古水军()
李响道:“这事好办,回去后我立即和王海林讲清楚,你明天就可以先按你的想法去安排。总之,你要让船厂接下来必须全力以赴做好火炮、火铳和船上机器的制造,能做出多少就做多少。反正钱不是问题,你们尽管用。至于铜铁和其他材料么,绍熙府不够就去重庆府大量购买,定要弄到我们够用,甚至有相当数量的存货才行。”
李响看了静静听着自己说话的赵二一眼,试探着问他:“赵二呐,若是以后我要把铁厂和船厂搬到北方去的话,你有什么打算,是一起去呢还是要留在这里?”
赵二毫不犹豫地说:“公子不用这样问,小的今生是跟定公子的了,公子去哪里弟子也一定会跟去哪里,绝不离开。请公子放心好了。”
这样一路谈谈说说,时间过得很快,倒也把坐船的颠簸之苦忘了。天还没有全黑,他们就已经回到自己的码头。
过了几天,这些炮舰都完工了,李响便带着这些炮舰驶向长江上游,准备拿蒙古人开刀。因为长江上游从泸州到宜宾过去,那就是蒙古人控制的地盘了,那里也有蒙古人的水军。
这一路风平浪静,到了宜宾之上,停在了一个港湾休息了一阵,李响正准备带着舰队继续往前,正当舟师要下令船上的力夫为深鼎生火,准备启动之时,在主桅望斗上的水手挥动一只手向下面示意,另一手举着今天才拿到的一个半尺多长的小型“千里眼”,边看边高叫:“左前方从松门山方向来了二十多艘划桨的快船,直冲我们这个方向来了。啊,那些快船上有长枪锋刃和箭矢的闪光,怕是来路不正。”
这人叫完后又自语道:“哈,这‘千里眼’真是名副其实,平常这么远的地方只能看到船的影子,现在不但可以看清有多少支桨,连他们的兵器也能识辨得大概。”
赵二得报,抓起“千里眼”就冲上楼台顶,向左侧前方的松门山方向看,三里多远处,二十四条两侧各有十多支桨划动的船向这里急驶。
“是蒙古人的战船啊,怎么没见他们有旗号打出?唔,确是有些来路不正,恐怕不是大军的战船。”这时李响也对这些没有张挂旗号的战船产生了怀疑,为了保险起见,向身后的水兵下令:“本船生火蓄汽,水战队准备虎蹲炮,钢弩手上弦装箭,准备射击。向小战船发旗令,照样升火蓄汽,做好射杀来敌的准备。”
下完令后,大约觉得还不够保险,又向楼下高声问道:“本船炮队的朱哨长何在?”
楼下一个声音高声应道:“属下候命。“
张本忠:“装好炮弹等着,候令行事。”
炮手王麻子自升任水战炮队的哨长以后,一门心思地钻到这种暂时被称为‘榴弹炮’的千斤大炮上。虽然这种大炮的个头比子母炮大且长,装火药和炮弹也更费时费力,但王麻子在打出第一炮并看到它的威力后,就喜欢上了这条炮舰上的四架大家伙。经过几天来射了几十炮的练习后,更是令他爱得发狂。他对护卫炮队的人夸耀说:“我的炮比你们这些小不点强多了,不但可以射到两里以外远的地方,它的准确度也非虎蹲炮所能比的,呵呵,至于威力么,十架虎蹲炮也没我的一架炮厉害。知道么,我曾只发一炮,就把布在小岛礁上方圆四丈内的二十多个草人全都击倒,连立草人的小木桩也打折了十来根。怎么样,厉害吧。”
此时听得都统领下令装炮,估计有可能自己的大炮马上就要发威,心里喜翻了天,乐呵呵地大声应道:“属下遵命,半刻时辰后即可候令发炮。”
他一溜烟向主甲板冲下,嘴里高叫:“大炮装药,各炮手回归本位,装好子炮待命。”
这些不挂旗号向李响舰队冲来的船,确是蒙古人的战船,此船长三丈,宽一丈三尺,深六尺五寸,底窄上宽。两舷有十支大桨,可载战士二十八人,船工二十二人。是蒙古大军的水军现时内河作战的一种主要战船。
这二十四艘蒙古战船渐行渐近,最前面的四艘已经到达距李响舰队旗舰一里左右,落在最后的也进入了两里以内,正是大炮最有效的射击范围。
一阵“嘟嘟”的牛角号声从蒙古船上响起,先行的四艘蒙古船上缓缓升起旗号,后面跟着的船也陆续升起了旗。李响从“千里眼”中清楚地看到那船上的正是蒙古人。
赵二回头看了一眼拿着一管新装好“千里眼”刚走上楼顶平台的李响,心中暗道:“公子对蒙古人,真是恨不得将其食肉寝皮,这些蒙古水军决不能让他们活着回去。”
便对身边的传令兵说:“传令让先头的敌船接近到半里内,听命发炮。大炮专打远处,虎蹲炮负责打近的。把二十四艘蒙古船全给我打沉,不许放过一条。”
李响一听要把对方的船全部打沉,趁传令兵还没下楼时急向赵二道:“赵二哥,可以留下一两条,那些蒙古兵或可掳来为我所用。”
赵二拱手应道:“遵命。”
马上对欲下楼的传令兵喝道:“且慢,前令作罢,另传放这些敌船过来,大炮准备听令打最远的敌船。”
就在蒙古船刚刚进入半里内时,赵二把右手向前一挥喝道:“大炮给我开炮打!”
传令兵一跳蹦起两尺,冲到栏杆边向下高叫:“都统领有令,大炮射击。”
水战炮队哨长王麻子把这边的两门大炮装好火药后,仔细检查五斤多重子窠尾翼中间分半粗的引线,在尾翼孔中的引线边再插入小竹签,以防子窠装入炮管时引线掉落。
接到准备开炮的命令,就立即抱起八寸长近四寸粗的尖头子窠,尾翼朝内从炮口塞入,再取来一根三寸大的木棒叫来一个人帮着用力把子窠推到底。然后再用那根木棒在炮管外量了一下,确定已经到位了,方满意地拍拍冰冷的炮管说:“来吧,我的宝贝,今天是你第一次开荤,可要给我王麻子争口气呀。”(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四章 初战()
在众炮手的帮助下将大炮推到伸出方窗,从怀里掏出一管只有四寸长的小“千里眼”,对要打的目标看了一下估算出距离,便收起“千里眼”躬身在望山后瞄准,嘴里不停地喊着:“定住大炮前面的位置不动,后位右偏一分,再一分,再偏半分,太过了回移两厘……好,定死左右的位置。炮口抬起两分,慢点……慢点,再高一点,停。怎么还没下令开炮,不行,敌船又近了数丈,炮再升高……升,再升……好,停。”
在他的叫声中,大炮前面两个摇动螺杆的炮手累得气都差点喘不过来,流出的汗把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这门炮瞄好了,哨长顾不得喘口气,又跑到另一门炮上去检查,只在望山上瞄了一眼,就对这门炮的旗头说:“这样不行,炮口太低了,打出去的子窠会越过敌船在打在它后面,你瞄准的时候要先估算出敌船有多远,再按平时教你的法门去瞄,就不会出错,可以为局主少下不少银钱。”
边说边掏出“千里眼”对那旗头说:“把你的‘千里眼’拿出来,看清楚。现在你要打的这艘敌船约有一里三十至四十丈间,你的炮口要再抬高六厘左右,敌船每接近三到五丈,炮口就升高一厘。记住了?好,你自己再瞄准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