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3D帝国-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内阁不同于以往的宰辅,乃是一人堂的时代,内阁大臣对国家大事的表决要超过三分二才能通过,就算是首辅,也不可能有操纵内阁的权力。因为真正的大权,是在李响那里。
而一旦李响决定的事情,他们却只能基于职权提出异议,却并无权更改最后的决定。换句话来说,一旦李响决定了的事情,在大康帝国里,没有一个人能违抗他的意志。
内阁制,是李响加强皇权的最终法宝,也是皇权达到顶峰的体现。这个内阁制,虽脱胎于明代的内阁,但它的地位却等同于清代的军机处,或者说是两者的结合体。
在垂拱殿,李响召来内阁新任的十二位大臣,以及六部的各位尚书,可以说大康帝国权势最大的人,此刻都集中在垂拱殿。虽然臣子是站着的,但对坐着的李响,诸位大臣都感到了一丝丝的威压。
李响越来越代入皇帝这个角色了,这也使得他面部不怒自威,沉默不语之时,让百官皆如芒在背,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李响见人都来的差不多了,说道:“看座!”
待诸位大臣坐定,李响开口道:“我大康以商起家,诸位卿家,为何到了现在,却要打压商人呢?你们且给朕说说。”
诸位大臣皆面面相觑,他们没想到,李响找他们来居然是为了这个。他们熟悉了李响的作风后,便知道这个皇帝的作风乃是雷厉风行的,一般来说在垂拱殿召唤他们议事,会直接开门见山,不搞什么心机。但今日却不知道为何这般吞吐,难道皇帝又要搞什么大动作不成?
第五百四十章 税收()
现在朝臣以王沂孙吕文德欧阳洵三人为首,只见王沂孙沉思了一番之后,说道:“启禀陛下,大康虽以商起家,却不能不忌惮商人之至,商人逐利,为蝇头小利,不惜出卖家国。大宋时期,夷蛮铁器,多由他们走私,屡禁不止。”
李响皱眉,他知道商人的劣根性,在这个时代显露无疑。他也不文绉绉的扯文弄墨了,直接说道:“首辅此言有失偏颇。这话是一棒子打死一船人,有因噎废食之疑。朕曾经研究过大宋税收,北宋经济并不及南宋繁荣,但他们的税收,竟能岁入八千万贯。而南宋,最高不过五千万贯,这又是何理?”
在座大臣没有人想过这个问题,如果不是李响来自后世,他又怎么会知道商业带给社会的繁荣?他从来不会小看商业的潜力,他要做的事,就是把商业引导到正轨上面,好让它在这个异时空的华夏土地上,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王沂孙沉吟了一会,突然两眼放光:“陛下是要放开大康商业吗?”
李响没有回答他,反而问道:“想我大康正在建国之初,有多少人口,多少土地?前朝农税十抽三,农户岂能没有怨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谁都懂,但没来临之前,谁有当过回事了?”
李响继续说道:“朕前段时间,在坊市间做过调查,发现本朝商税几无。这治理国家,如同治水一般,堵不如疏,因噎废食绝不可取。是以,朕内有腹稿,开征商税,取消入城税、人头税等繁杂税收。”
王沂孙不由一惊,这些苛捐杂税一旦取消,单单依靠农税,商税,真的能撑得起这个朝廷吗?他连忙说道:“陛下,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啊!”
李响正是兴奋之际,听了这话,他顿时冷静了下来,沉思了一番,心道:“不错,古人接受新鲜事物没这么快,总得有个过程才是。也罢,只能这样了。”
李响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首辅说的不错,此事确实不宜操之过急,是朕失虑了。”他这么说,不过是给王沂孙一个面子。内阁初创,威望尚未建立,李响对他创立的内阁给予了厚望,自然是要给点面子的,也就顺着台阶而下。
李响继续说道:“税制改革,乃是国之重事,须谨慎考虑。朕有一个想法,就在京城之中,设立特区怎么样?”
文云孙乃是新任户部尚书,连忙问道:“敢问陛下,特区是何种事物?”
“特区,顾名思义,便是与别的地方不同的所在。朕欲在京城之中,首推税制改革,仅限绍熙城以及绍熙府范围,诸卿认为如何?”
王沂孙说道:“此举可行。”他都这么说了,自然没人再反对了。李响其实还是很担心的,毕竟他所做的事是对准封建地主阶级而去的。税制改革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瓦解地主阶级和小农经济,释放土地了。他不敢这么说,毕竟这个朝代,还是封建社会,基于土地的小农经济。这个阶级的力量实在是太大了,大到李响都不敢稍稍露出内心的想法,只能慢慢的,一步步的蚕食它的根基,最终完全推翻它。
李响说道:“商业若发达,税收自然就多了。而且那些没有土地的农户,可以来绍熙府寻找营生。以前这种事情,被世人所看不起。若朝廷加以引导,必定大有改观。这样一来,便能吸收大量多余人手,也减少了造反的可能性。朕认为开拓商税的好处多多,内阁需要拿出一个计划来,朕明日便要看到,户部也要全力相助,不得怠慢。”
王沂孙等十二个大臣都应了下来,文云孙刚刚上任,自然要烧起那三把火,也应了下来。若是换了其他大臣,说不定会竭力反对。他们家里面也是有商铺的,要是交税,岂不是要了老命吗?但这内阁大臣是李响自地方提拔上来的,并没有什么家业,才憋了一股劲要不负皇帝所托。等过了一段时间,李响不敢保证他们还能这般纯洁无瑕,才迫不及待宣布税制改革的计划。其次,李响心中不止经济特区这个计划,他还有下一步,那就是教育的改革。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国家是否强盛,要由千万个人才撑起来。一个没有创新,没有人才的国家,必定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李响想要为华夏民族注入创新的基因,自然要从最基础的教育做起。
教育改革完了之后,就是军事改革。李响暂时没想到一个好的改革方案,但现在军队也是拼凑起来的,大多数是原来大宋的地方军队。只不过李响整风过后,有所收敛罢了。监察司再厉害,也不敢轻易触及军队,万一引起哗变,那就适得其反了。
说实话,现在大宋帝国的农税实在太重了,十成里面抽去了三成之多,而这还没有包括一些佃户上交给地主的佃租。李响看过监察司的密奏,大宋的佃户,一年收成,需要交出六成之多,到手里的不过四成。一亩地里面的粮食撑死了不过两百斤,一下子交出一百二十斤,剩下八十斤也仅仅能让一个三口之家吃四个月罢了,这还是极度节省的情况下。至于鸡鸭鱼肉,那是梦中才会有的食物。虽然大康沿用了大宋的农税,却减少了很多,农民基本上只交十分之一不到的税。
李响很是愤怒,但也很无奈。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稍有生活的盼头,就会好好生活着,日落而息,日出而作。为一日三餐,辛勤耕作。
不是中华民族缺少创造性,而是时代禁锢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人,会去想发明创造?肯定不会。而李响要想释放民族的创造性,必须要让他们先达到温饱,生活无忧之后,再给他们创造一个创新的土壤,好让更多的伟大发明横空而出。
翌日,李响拿到了内阁与户部共同制定的经济特区计划,立即昭告天下,登时如同在沸油里洒入了一滴小水珠,整个大康的疆域里都沸腾了,上至官员,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在议论经济特区。
圣旨里明说了,绍熙府即时起开征商税,比例为三十抽一。而青楼、酒楼、茶坊。勾栏瓦肆等高收入场所,则是二十抽一。
第五百四十一章 初现繁荣()
同时,绍熙府成立了一个由户部官吏与衙役共同组成的新部门,叫商务部。专门负责商税的征收,若有人敢偷税漏税,轻则吊销营业资格,重则流放。那些不法商人还想钻空子,却发现什么漏洞都叫李响堵死了。偏偏绍熙城是大康帝国富人区,经济最繁荣的地方,又不能放弃,只好默认了这个事实,不敢稍有抵抗。
李响还嫌不够,直接把这一规定写进了大康律里面,然后就坐等收钱了。商税的征收是一月一收,比农税快多了。毕竟商税繁多,若一年一收,说不定会给一些人钻了空子。
绍熙府也就是大康的京兆府开征了商税,同时也提升了商人的地位。李响在圣旨里明确说道:“按时交税三年,便可获得科考资格。”就这一句话,才让天下商人疯狂起来。有些商人富可敌国,但却苦无地位。在一些官员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如今终于可以扬眉吐气,怎么能不疯狂?
要知道,商人缺的不是钱,而是地位。要是有了地位,他们才会对大康帝国认可,这是李响知道的事情,可朝中大臣却不明所以,连王沂孙都反对,但这些反对声音都被李响压了下来。
而这一招,带来的好处是,天下商人尽汇聚于京兆府,李响有种预感,比之南宋临安、北宋开封也不枉多让的绍熙城,不会久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并且大康会盛世繁荣!这可不是清朝那自欺欺人的繁荣,而是真正的华夏繁荣!
经历了近半月的政治高层动荡之后,浴火而生的内阁制终于确立,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展现了它超乎时代的先进,国家大事不再全部掌握在皇帝或宰相手中,而实现了真正的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的局面。中枢的文件,自驿站而来,命令也自驿站而下,全国登时连成一个整体,政令有效地传遍了整个大康统治的范围。
李响鉴于驿站、驿道、官道的年久失修,还专门划出秋收后的一半财政来整修。文云孙这个刚上任的户部尚书忙得昏天黑地,也挪不出这么多钱来,只好如实向李响禀告,甚至已经做好辞官的准备了。
京城最北边,已经是贫民区了。而内阁第一任首辅王沂孙的住宅就临近贫民区,一个身穿二品官服的中年人脸色愁苦,敲开了王府的大门。
中年人愁眉不展,一路进入了厅堂之中,见到王沂孙,立即施礼道:“徐阁老,可要救一救学生啊!”
王沂孙吃了一惊,说道:“云孙,怎么回事,难道你伸手了不该伸手的地方?”
来人正是文云孙,他叹了一口气,说道:“王阁老,您是知道的,学生贫苦出身,虽然不敢说视钱财如粪土,但也从来洁身自好,不曾逾越雷池半步。学生此次前来,专门是向您求救的。”
听得文云孙如此说,王沂孙才松了一口气,说道:“只要不是贪腐,一切好说。云孙,记住,要想在官场上走得远,必须博得圣上信任,而且自身不能有一丝瑕疵。吾观当今圣上,对于贪腐,是下定决心来整治了,你莫要自作聪明。”
文云孙说道:“老师教诲,学生当铭记心中。只是圣上给了学生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学生觉得不甚可能完成,这才苦恼万分。”
王沂孙来了兴趣,毕竟他也不想让自己的学生为了李响下的不可能任务而丢官,那真的是大康帝国的损失。“说说看,怎么回事。”
“今年秋收不到半个月便能收上来了,可圣上要学生拨出一般钱款,去修补驿道、官道、驿站,还要求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