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3D帝国-第3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樱木晴子又要批评他,李扬赶紧说道:“小晴姑娘说的是,在下原本也想学来着,只不过这些东西晦涩难懂,实在是学不会。今日未能作诗答谢晴子姑娘厚爱,深感愧疚。”
见他这样,小晴得意一笑,刚才压在心中的怒气也消散一空。
看着小晴笑了起来,樱木晴子看向李扬的眼光不由一变,好高明的手段。
“那李公子,读书人都想着通过科考位列朝班,你不知四书五经,又不会吟诗作对,那读着书有什么用处啊?”心情一好,小晴在此称呼起了李扬公子。
“报效朝廷,也不一定非得用到四书五经啊,晴子姑娘说对不对?”李扬带着一丝笑意说道,这小妮,真是漂亮的动人心魄。
“呵呵,晴子女儿之身,这种事情就不是很知道了。”樱木晴子摇头笑道,眼睛却瞧瞧的扫了一眼李扬的靴子。
接下来就很郁闷了,小晴叽叽喳喳说了不听,樱木晴子却只是微笑,李扬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这么一直好了下去。
“两位姑娘,天色不早了,在下先告辞了。”李扬估算了一下时间,急忙起身说道。要是呆的时间太长了,肖大有又该胡思乱想了。
“啊,李公子你这就要走啊。”小晴一见李扬要走,情绪不由地落下来,很久没有这么痛快的说过话了。
“呵呵,两位保重。”李扬拱了拱手,站起来就准备离开,可是他没有想到,自己站起来之后,突然就感觉眼前一黑,迷蒙中他看见晴子姑娘笑了起来,他顿时就明白了,大概刚才的茶里面下了蒙汗药,他就有点不明白了,这个晴子姑娘为什么要迷倒他呢?总不会真的是看上他了吧,难道这是个阴谋?李扬来不及多想,意识慢慢的就丢失了,他什么也就不知道了。
等李扬醒来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竟然是在一艘船上,而且是海船上,他分明就感到了船身在不停的颠簸着,如果不是海上的话,不可能有如此大的风浪。李扬就想起了昏迷之前发生的一切,那个樱木晴子,难道自己现在是身在驶向日本的船上吗?樱木晴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或许,一切都只有见到樱木晴子才能知道答案了。
于是李扬便大声喊叫起来,果然没过一分钟,便有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传来,然后他所在的小屋子,便吱呀一声打开了,出现在门口的果然还是那个晴子姑娘和她的侍女小晴。
看到李扬醒了,晴子姑娘脸上似有喜色,她连忙道:“李公子,真是不好意思,委屈你了!”
李扬冷声道:“晴子姑娘,你这是什么意思?我知道我现在是在船上,你们不会是要把我抓到东瀛去吧?”
晴子姑娘脸上露出悲戚之色,这时候侍女小晴对着李扬大声道:“你这个人真是不知道好歹,要不是我家姑娘,你早就身首分离了!”
晴子姑娘连忙使了个眼色,示意小晴不要再说,不过小晴就是看不过李扬对她家小姐的情意一点儿也不知,继续道:“我家小姐为了你,连命都不要了,才将你的命保下来。你们大康的慕容家,花钱买你的命,不过呢,我们家小姐看你可怜,才违抗赤木大人的命令,将你救下来,你可倒好,还怪我家小姐咯?”
李扬疑惑道:“慕容家?我明白了,难怪啊!看来我不死的话,慕容家是不会罢休的,唉!”
晴子姑娘走过来,坐在床边,柔柔地道:“李公子,你也不要太伤心,你就跟着我们好了,虽然大康不能留你,但是我们可以啊!我们也不回东瀛了,因为违抗了赤木的命令,所以我们只能到琉球去。唉!”
李扬这才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不过想想去海外也不错,大康朝现在虽然说有不少的奸臣,远离了自己的理想,但是朝廷还是比较稳定,自己的子孙也不是昏君,自己何不到海外建立一个国家呢,现在的琉球应该还没有统一成一个国家吧,正好自己去了就可以再次复制前世的成功。
晴子姑娘见李响低头沉思,便道:“李公子,对不起,你一定是思念亲人了吧?”
李扬点点头道:“是啊,晴子姑娘,这样一走的话,我的家人还有朋友,肯定会伤心的,他们一定以为我死了,唉!不过这样也好,或许到了琉球,我还能有一个新的生活。”
说着,李扬便从床上起来,然后对晴子姑娘道:“晴子姑娘,我想到甲板上去透透气,看一看大海,可以吗?”
晴子姑娘柔柔地道:“当然可以。”
三人来到甲板之上,李扬才发现,自己果然身处大海之上,一望无际的蓝色,自己所在的这条船也并不是什么大船,大概只有二十米长,五米宽,要是遇到大风大浪,估计就得藏身鱼腹了。
晴子姑娘看出了李扬的担心,便安慰道:“李公子,你不用担心,我们的船虽然不大,但是船夫都是很有经验的,不会有危险,大概三日之后,我们就能够到达宫古岛了。”
李扬心中一动,这琉球可是个好地方呢,岛上的居民其实有很多是中国的渔民,当然也有日本人,还有土著人。李扬很期待未来的岛主生活,他想到了那里,自己肯定能够当一个好岛主呢。
三日后,李扬他们果然就到了一个岛屿,船上一共有十八个人,都是晴子姑娘的手下。
果然,这是一个很大的岛屿,上面有汉人聚居地,也有东瀛人,还有当地土著,汉人最初都是来自中国南部沿海的渔民,早在蒙古帝国侵略中原战乱时期便出海避难了,最后漂流到这个地方繁衍生息,一转眼一百多年就过去了,早期的渔民们也在这个陌生的土地上扎下了根,人口也从最初的三百来人发展到几千人,其中不少人更是与当地的土著居民联了姻。当然,他们很多都不知道大康最后消灭的蒙古帝国呢。
第六百九十六章 酋长()
就这样,整个村落已经很融洽的融入了当地的社会,而这个华人村落的头人是一名李姓老者,当年便是飘洋过海船队的一名水手,平素颇有人望,在当年的船老大过世后便接过了整个聚居地的领导权。
整个村落在他的领导下也更快的发展起来,欣欣向荣,就在前日,德高望重的李老伯因为年龄大了,一病不起,在断气前突然回光返照,留下了“天潢贵胄自东海而来,切记切记”的遗言后便撒手西去了,连个接班人也没有定下来。
李扬和晴子姑娘这一行人沿着海岸斜斜的向内陆走了十来分钟后,远处一处村落的影子便映入了眼帘,这会应该还不到吃饭的时候,所以村中并没有炊烟,而且因为寻找“天潢贵胄”的原因,村中也没有什么人。
但光光看这村庄的规模,因为都是平房,平铺开来声势也不小了,想想古代一里也不过二百来人,更不要说这个海外岛屿,这样两千多人的村庄实在算是一个很大的聚居地了。
进入村中,早有留守之人飞快的向几名负有管理责任的老者进行了汇报,所有村中留守的一些人已挤在了村口处。
还没等李扬他们有何反应,几名老者已是快步迎上前来,其中一老者恭谦的问道:“不知贵客从何而来,以前可从未见过啊,该如何称呼?”
“呵,我们从东方的大康帝国来,叫我李扬就好,这位是晴子姑娘。”李扬直截了当的说道。可听到人群中传来阵阵低呼。
老者听后不再纠缠,却更加坚定了这些人心中的想法:为何在前天老头人去世前便会有那惊人的预言,而偏偏刚出来的这年轻人如此神秘,完全符合那一预言。于是所有人心中便更加的敬畏起来。
“大家不要光站着说话了,快把贵客迎入村中。”另一名老者忙站出来打了个圆场,于是一众人等前呼后拥的把李扬和晴子姑娘等人带入了村中,最先发话的那名王姓老者非得把自己的几间空屋腾出来作为李扬和晴子姑娘临时的住所,而其他人你抱来被褥我把碗筷桌凳备齐,很快李扬和晴子的新家就一应家什物件俱全了。
多么热情淳朴的村民啊!李扬十分感慨,随后要求在村中转转。簇拥的众人也在几名长老的呵斥下慢慢散去了。
晴子姑娘的手下都安顿好了,李扬和晴子姑娘一起走在完全古色古香的村落小道上,看着路边大部分都是茅草、竹片的住宅,这些住宅的院子前大部分晒有渔网,看来捕鱼是这里人的主要营生。
确实,刚才入村前看到路边的田地并不多,而这个村落这么多的人口几乎可以称为一乡之地了,单靠那些田地肯定不够养活这么多人口的。而且汉人移民到了这个地方,作为弱势的族群,又不得不聚居以为自保,看来日子过的也并不轻松啊。
路上李扬仔细观察,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不管房屋新旧,屋顶却大多是新的,在海边长大的李扬心知肚明,看来台风对这个村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可为了捕鱼的方便,他们又不得不居住在离海尽量近一些的地方,所以说中国人绝对是最有韧劲的民族,从这个渔村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还能蓬勃发展到如此壮大可见一斑。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天色逐渐暗了下来,而出去的人也渐渐的回村了,一时间村内开始热闹起来。
许多之前留在村中的人便七嘴八舌的向出门的人描述起今天在海边发现并迎回“天潢贵胄”的情况来,直把李扬吹得身带一团紫气降下,看人时眼中射出一团慑人的金光,开口时有若洪钟,直震人心,就差说得李扬三头六臂了。而晴子姑娘和她的侍女小晴姑娘,则被村民们形容成了仙女,因为在这村子里,还从没见过如此漂亮的姑娘呢。
而议论并未持续多久,一名精瘦的汉子手中拿着一面锣鼓,边敲边喊道:“今晚在晒场聚会,长老有事宣布,今晚在晒场聚会,长老有事宣布!”
不时有妇女笑闹道:“小猴子,传完信到家里来喝口水,看你喊得嘴角都冒白沫了,哈哈哈。”
很快家家户户中都升起了炊烟,李扬也在盛情难却下,坐上了王老伯家的餐桌。
说起来王老伯家也算得上是村中的殷实之家了,家中两子一女,女儿早已出嫁,而儿子老大王铜,老二王铁均是身体强健之辈,上得渔船,下得田头,加上自己也还能帮着操持家事,所以日子并不难过。
可就是在这样的殷实之家,看着碗中粗粮细粮混杂的粥饭,感受着粗糙的麦子、糙米一同滑下喉咙的滞涩,还是让李扬颇有些受不了。
唉,既来之则安之,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适应这里的生活,李扬在心中告诫自己。
王老伯也发现了李扬还有晴子姑娘的不适,这在他心中更加坚定了自己之前的看法,果然是大富大贵之家出来的,今晚的粥饭中可是已加入了珍贵的稻米,虽然此地适合稻米的生长,可一般也都是卖给外面的富户来换取更多的杂粮,但这位贵客明显还是如此难以下咽。
王老伯不好意思的说道:“家中只有一豕,善未长成,否则定要宰来迎接贵客。”
“不妨不妨,王老太客气了。”李扬忙客气道,说完匆匆把这碗杂粮粥吞入腹中,免得让王老伯不好意思。
吃完后,几人又闲聊了一阵,便来到了村子西头的晒场上,这里被弄得十分平整,平日里可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