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抗日之白眼狼-第4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了接应船只,苏联的登陆部队无法后退,只能依靠士兵的生命向前一步一步向前推进,而每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十四时许,苏军才前进了450米,但伤亡大半,已经无力再向前推进,只能在原地喘息。

    联盟军向苏军登陆部队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他们无条件投降。但是,苏军拒绝了联盟军的要求。

    十六时,联盟军空军出动了。滩涂上的苏军没有任何防备,就算有了防备,也没有任何办法抵御毫无遮挡的狂轰乱炸。

    日落时,苏军军登陆的8个步兵团与6个炮兵营已经伤亡殆尽。

    此时,联盟军向苏军发起了最后的进攻,苏军的残兵败将已经没有了任何抵抗……

    ……

    苏联空军与黑海登陆部队虽然一败涂地,但是从顿河畔罗斯托夫进军的地面部队却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几乎是一帆风顺,短短几天便推进了两百多公里。

    1月11日,苏军在巴甫卡亚遇到了联盟军的殊死抵抗。事实上,这也是联盟军真正设置的第一道防线。

    联盟军在巴甫卡亚以东地区构筑工事,摆成防御架势。该地区所以便于防御,是因为地形比较有利。它的北缘是一条大道,由巴甫卡亚通往一个名叫奥里茨的小镇;南部有了几个比较大的湖泊,构成战场南面的天然障碍。北面比较平坦,中间地势突起,形成一个小高原,其突出的顶部叫爱普高地。占领这个高地,就能观察和控制周围的广大地段。在爱普高地与南面沼泽地之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总之,爱普高地在这个防御地区内是一个可以影响全局的要害地点。

    在苏军到来之前,徐彦卓就专门来到巴甫卡亚,他详细地察看了地形,所以此处应当怎样作战,他已经了然于胸。

    按理说,在苏联军队大举压上之际,联盟军已经取得了阿克塞空战的胜利,也粉碎了苏联从黑海登陆的企图,此时应该士气正旺。但是,联盟军还是派出谈判主动请求和谈。

    雄鹰哥萨克联盟派出的谈判代表,在与托洛茨基会谈当中犹豫不决,态度含糊,看起来根本就没有战胜苏军的信心。这让总指挥托洛茨基对三个月内攻占阿宾斯克,充满了信心。

    在这种乐观情绪的感染之下,托洛茨基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联盟军的谈判。托洛茨基压根没想到,这本来就是徐彦卓的诡计,谈判只是障眼法,最终的目的就是向他示弱,让托洛茨基更加轻视联盟军。只有让他盲目自大起来,联盟军才会有机会。(未完待续。(llwxs520 ……》

第824章 首次攻防() 
双方在经过了二十多天的拉锯战之后,徐彦卓果断地决定放弃爱普高地,并命令联盟军后撤,于1月28日全部退到了战场西缘。联盟军这一招十分奇怪,放弃爱普高地这么一个至关重要的点,摆明了的要撤不要战。

    联盟军在防线北段集中全部兵力的三分之二,而在南段同样宽的正面上,只配置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联盟军整个防线分为南北两段,各为五公里正面。在北段的第一线上,配置了两个步兵军,而在两个军侧后方约一公里的地方,也就是北段的第二线上,隐蔽地一个军。第二线部队的配置情况,即使站在爱普高地的最高处也观察不到。苏军的飞机已经全部被摧毁,也无法进行空中侦察,自然不会知道联盟军在二线的布置。

    在南段的第一线上,只配置了一个军。这个防御地段恰好面对着爱普高地。而在该军右侧后方约5公里的地方,还有一个军隐蔽在那里,作为南段的后备部队。

    从整个兵力对比来看,联盟军居于劣势地位,可是,经过双方的具体部署,局部地区的兵力情况就有明显的变化。在南翼联盟军仅以一万多人牵制着苏军四万多人,而在北翼,联盟军则集中了约六万人去对付苏军的四万多人,联盟军在局部上形成了优势。

    联盟军主动放弃利于防守的爱普高地向后撤退,加上联盟军派出的谈判代表表现出的态度和主动求和的举动,使得指挥此次战役的苏军将领图哈切夫斯基充满了自信。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图哈切夫斯基随部队开赴前线,因作战勇敢6次受奖。1915年2月19日。他在战场被德军俘虏,送至德国的军官战俘营囚禁。1917年秋,在被俘士兵的帮助下逃回俄国,并在其原来的部队充任连长。

    1918年春,图哈切夫斯基开始在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军事部工作。并于同年4月加入布尔什维克党。6月。他奉命去东部战线负责整顿零散部队,筹建红军第一集团军。他在不长的时间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并亲率部队多次战胜白卫军。

    1919年3月。图哈切夫斯基曾一度指挥南部战线第八集团军作战。但为时不长即被调回东部战线接受了第五集团军司令的任命。第五集团军在粉碎高尔察克匪帮的斗争中起过重要作用。图哈切夫斯基由于领导和指挥部队作战有方被授予红旗勋章。

    1920年初,图哈切夫斯基升任高加索战线司令。这一战线的各部队在他的领导下成功地实施了叶戈尔雷克战役和北高加索战役,歼灭败退到北高加索的邓尼金主力部队。

    1920年4月,他被任命为西部战线司令,率所部偕同西南战线的部队对波兰干涉军作战。通过七月攻势,红军强渡维斯瓦河,直逼华沙。但由于他的轻敌和经验不足,在华沙战役被劣势的波兰军队打的惨败,损失了4个集团军15万人。

    1921年2月下旬喀琅施塔得反革命叛乱发生后,列宁建议任命图哈切夫斯基为平定叛乱的第7集团军司令员。4—5月,他又被派往唐波夫省平定安东诺夫匪帮的叛乱。图哈切夫斯基迅速地平息了这两起叛乱。为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图哈切夫斯基在红军中的威望仅次于托洛茨基,也是托洛茨基最信任的战友,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托洛茨基才会把与联盟军的第一次地面作战的重任交给图哈切夫斯基。

    图哈切夫斯基认为联盟军惧战退缩,于是他决定2月2日对联盟军发起进攻。早上7时左右。苏军排成密集的队形,展开在大约12公里的正面上,向联盟军发起了进攻。

    在战线南段,实施进攻的苏军主力发展非常顺利。由于在兵力上占有大约4:1的优势,他们迅速迫使联盟军逐渐向后退却。按照联盟军的计划.战斗开始以后,就是要把苏军主力牵制在南段,一旦出现机会,则在中段给以决定性的一击。

    为了制止苏联军队向南段联盟军的侧后实行迂回,稳定防御阵势,同时也吸引更多的苏军投入这个方向,徐彦卓命令,配置在该段第二线的一个军迅速投入战斗,从西南方向突击敌人的左侧后方。由于联盟军突然实施猛烈的反击,进展顺利的苏军被迫撤退。

    对于图哈切夫斯基来说,南翼的进攻遭受一点挫折完全是无关大局的情况,他仍带领一个军的兵力,稳坐在爱普高地,静观战局的进一步发展,等到了关键时刻再把这支部队拿上去。

    可是,托洛茨基却已按捺不住,他看到苏军主力的攻击受挫,进攻部队开始出现后退现象,没有征求图哈切夫斯基的意见,便命令占领爱普高地上的这个军放弃阵地,前去增援南翼的苏军。他的目的是要保障南翼联军右翼和侧后的安全,同时增强那里的攻击能力。

    联盟军一直在等待的时机终于来到。

    上午9时左右,徐彦卓透过逐渐消散的晨雾,看到苏军正自动撤离普拉岑高地,于是立即命令1个军以其左翼2个师转入进攻,迅速从爱普高地北侧攻占该高地。由于苏军已经撤出阵地,因而进展顺利,只经过短暂的战斗就占领了这一要点。

    至此,徐彦卓的计划浮出水面。他的计划是退出高地,将联军引到高地和湖泊之间,然后再占据高地,将联军压缩在高地之下围歼。

    爱普高地一经失守,托洛茨基随即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策,因而下令将所有的预备队调上来,企图重新夺回这一高地。这样一来,在高地附近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苏军连续四次进行了猛烈反击,结果都被联盟军打退,到中午11时左右,即经过2小时的拉锯战以后,苏军终于再也无力对爱普高地进行反击了。紧接着,联盟军转入进攻,把苏军从阵地中央切开,使他们分为互相不能策应的南北两个部分。位于南面的苏军主力,完全暴露在占领爱普高地的联盟军火力之下。(未完待续。(llwxs520 ……》

第825章 第二防线() 
与此同时,在北段进行的战斗也是非常激烈的。联盟军顽强地打退了苏军两个军的多次冲击,稳稳地坚守着阵地。而在削弱了苏军的进攻能力以后,把苏军赶回到了出发阵地。

    苏军在整个战线的中部和北部都被联盟军彻底击溃了,只有在南部的主力,还被联盟军的一部分兵力牵制着。联盟军在占稳爱普高地以后,很快把火炮调了上去,用以支援联盟军的全线反攻,并且很快发动总攻。

    与此同时,联盟军的轰炸机到了,在这样完全被动挨打的情况下,苏军士兵无可奈何,纷纷地放下武器,当了俘虏。

    巴甫卡亚战役以苏联红军的完败而收场,在这次战役中,苏军损失超过27000人,其中15000人战死,超过10000人被俘。联盟军仅伤亡1350人。

    消息传到阿宾斯克后,雄鹰哥萨克联盟上下振奋不已,对战胜苏联充满了信心。与雄鹰哥萨克联盟相反,巴甫卡亚战役的失利在苏俄领导人中间产生很大震动,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会议上激烈讨论战争失败原因。斯大林在会议上对托洛茨基进行了不点名批评,认为他为了自己的名气,而付出了许多红军战士的生命。托洛茨基专门赶回莫斯科,进行了辩解,阐述了苏联红军绝对有能力战胜雄鹰哥萨克联盟,并保证在半年内攻克阿宾斯克。政…治…局中有许多委员还是支持托洛茨基的,特别是许多军队将领,对托洛茨基的保证深信不疑。

    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再次选择了妥协,同意托洛茨基再次对雄鹰哥萨克联盟发起进攻。

    托洛茨基争取到了战争的权力。但所有人都清楚,托洛茨基只有背水一战了,他所面临的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如果他输了,那不仅仅输掉的是战争。还有他的政治生命。斯大林与托洛茨基之间的争斗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若他失败了,斯大林是绝不会放过落井下石的机会的。

    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之后,3月5日。苏联红军在托洛斯基的亲自指挥下,向联盟军发起了第二次大规模的进攻。

    联盟军虽然掌握着制空权,但苏军在人数上占据了绝对优势, 托洛斯基充分吸取了上次的经验教训,采取了压路机战术向前压进。

    压路机战术的渊源应该可以追溯到腓特烈二世所创立的“炮骑结合”战术。此战术中间曾经被拿破仑成功应用。为他攻城略地立下汗马功劳,而在也被苏联的大量将领所喜爱和推崇。所谓的炮骑结合;是先使用大规模炮击轰击对方阵地为主力部队开路;然后步兵在骑兵的掩护下快速突入并且巩固阵地。

    联盟军当然不会让苏军轻易推进,于是,接下来的战斗没有任何花巧,是硬碰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