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凉汉骑-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七十五章 信息() 
凉州,大城姑臧内。

    明光宫是一处模仿汉代宫殿样式的建筑,十分宏伟高大,在第一任凉主张轨主政时期就开始修建,至今已经颇具规模。其帘箔皆以金玉、珠玑为饰,处处镶嵌着明月珠,金陛玉阶,昼夜光明,故而才称之为“明光宫”。

    张茂穿着一身白色纱绢质地的宽衫,袖口宽敞、博带翩翩,头上戴着一顶卷梁冠。梁冠,是一种有横脊的礼冠,始于秦汉,后为历代在朝文官所戴。

    梁冠其形方,前低后高,后倾,有围片,前开后合。乍一看上去,就不像是武夫的打扮,倒像是大堂里端坐的文官。

    张茂本就是读书人出身,虽通军伍,身上却并没有行伍气息。他的相貌有些显老,这位凉主才四十出头的年纪,看上去像五六十的人一般,身材也不是很板挺,背有点弓。而且眼袋很重,精神不是很好的样子。

    他手里正拿着一张军报,是金城前线传回来的消息。

    自从决定进取匈奴汉国的秦州之地以来,张茂每日都会关注大军的动向。汉国虽然近年来在走下坡路,但依然兵强马壮。这次偷袭与其说是一场策划已久的冒险,倒不如说是正在崛起中的凉州对昔日北方霸主的一次试探。

    果然,匈奴汉国并没有放松对凉州的防范,而是在觊觎着金城、广武二郡,甚至还勾结叛将,意欲入寇。好在韩璞是军中宿将,及时平定了叛乱,才没有酿成大祸。但是出征却变成了防守,不但战略意图完全没有达成,还被困在了金城内。

    凉州绝不会坐视匈奴人夺取金城,张茂急令中军、牙门军二部各一万兵马驰援。如今已经成功驱逐了犯边的三万匈奴人,还顺势占据了金城东侧的榆中。

    说是驱逐,其实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野战。匈奴人久攻不下,师老军疲,又赶上连降大雪,后勤吃力,是主动撤退。凉军一路跟在后面,顺势攻城略地,占了一些偏远小县,虽无大用,面子上总算好看了一些。

    榆中并不是大城,但也在黄河岸边,可以和金城互为犄角,张茂命韩璞暂代金城郡守,主持防务和战后事宜,又调西平、晋兴二郡府兵进驻榆中,将大河防线稳住。

    中军和牙门军相当于凉州的禁军,战事一停便撤了回来,连带着还有韩璞的详细奏报和参军陈珍的上书。

    自从张骏入军营以来,每日都会有一份奏报摆在他的案头,可以说张茂一直在关注着侄儿一丝一毫的转变。张骏有任性、鲁莽的一面,也有沉着、果断的表现。这是一个爱冒险,喜好剑走偏锋,不按常理出招的后生。

    张茂要做的,就是不断地给张骏擦屁股,比如广武郡的那些个豪强,侄儿处理的简单粗暴,充满了热血和干劲。但作为统治者,却不得不出面按抚地方。一方面公布了被杀者的罪行,另一方面则对那些比较恭顺的豪强下令褒奖。

    治大国如烹小鲜,猛火只能让锅里的菜全都烧焦。

    张茂并不是不知道广武豪强在凉、汉之间左右逢源的事情。可一方面,来自内部的问题太多,他不想过早地激发边境上的矛盾,让那些豪强们彻底倒向匈奴;另一方面,张氏赖以生存的土壤就是豪强,就连张氏一族本身也是豪族大姓。

    广武郡的那些个土豪,即便是全杀光了也于事无补,根源出自于凉州仍然没有力量彻底掌控地方。匈奴人在几年之前几乎岁岁入寇,广武郡就是凉、汉相互拉锯的地方。城头变幻大王旗,今日属凉,明日属汉,根本难以让其归心。

    不过这一二年来边境逐渐平稳,也是该好好整顿一下的时候了,所以张茂没有过多的干预张骏的行为,只是在暗中不断观察着,看看自己的这个侄儿究竟能有怎样的作为。

    据韩璞奏报所言,在金城被围时侄儿并不在城中,而是回到广武整顿军卒,他也曾下令让侄儿回转姑臧,但显然张骏没有听从这道军令。

    按照张茂自己对侄儿的了解,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顽劣小子肯定不会放弃打仗的机会。正道是出生牛犊不怕虎,没有亲身参与过,他能收心?

    可如今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还是没有半点消息,这就让张茂心里紧张起来。

    又拿起参军陈珍的上书,里面写了一些推测之言:少将军有可能已经深入到了匈奴人的秦州之地!

    “秦州”张茂微微闭上了眼睛,脑海里出现了陇西、南安二郡的影子

    姑臧城,唯一的一座郡主府内,念奴刚刚用过午饭,她没吃多少东西,因为怕冷,所以很少走动,十天半月也不出后院是常有的事情。

    杯盘菜肴已经被侍女们撤下,桌子上放着新煮的温茶,里面有好多种调料,有点稠,甜丝丝的,她比较喜欢。这后院里有很多人,不过都远远地侍候着不敢打搅她。念奴看似孤单,不过她并不无聊。拿起身边的一张文书,那是骏弟一月前给她写的书信。

    洁白的纸张上苍劲有力地字体十分雄壮,她已经看了多遍,可还是有很多乐趣。念奴穿着一套鹅黄色的杂裾垂髾服,窄窄的腰身勾勒出了已经凸显玲珑的曲线,搭配着她玉白的肌肤、华光樱红的唇色,更添加了华贵之气。

    不多时,一个侍女轻步走了进来,说宫里来了一名宦者,有事禀报。

    念奴没有说话,目光也没有离开手里的书信,只是微微颌首,似乎是点了一下头。没过多久,一名年轻的宦者迈着小步走了过来,在几步外跪地稽首,道:“娘子,大家命奴婢来传话,暂无少将军的书信”

    “知道了。”念奴放下手里的纸张,一抹忧色聚在眉间,微微摆了摆手。

    宦者又施了一礼,倒着挪了几步,退了出去。

    “已经两月了”念奴自言自语道:“骏弟会不会有了危险?”

    她想到这里,再也按捺不住,起身道吩咐道:“备车,进宫。”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七十六章 王师() 
匈奴汉国西境,陇西之地的连绵大山深处。

    经过一日多的长途跋涉,凉军将士总算来到了张老汉所说的汉寨。驻军在一里之外的一片坡地上,士卒们扫清了地面的积雪,露出下面枯黄的草地,很柔软,踩上去十分舒适。

    一座简易的营地很快被收拾出来,篝火熊熊燃起,军卒们三三两两地烤着火。张骏和一众将校也围坐在篝火旁,真正是胸前暖、背后凉。所有人都在说说笑笑,仿佛希望就在眼前,但张骏心里却乐观不起来。

    他时不时的抬头张望,那是汉寨的方向

    宋沛作为使节,在周同的护卫下,被张老汉带着先去了汉寨打探交涉。为了尽量不刺激这些山民,张骏没有打算炫耀武力,实际上叫花子般的队伍,已经炫耀不起来。

    没过多久,宋沛等三人就回来了,速度有些超出张骏的预期。他心里稍微一沉,料想此地大概不太好交流。之前张家寨对他们的态度就算不上热情,这次张骏也做好了吃闭门羹的准备。

    见到他们回来,张骏带人迎上,出乎他意料的是,宋沛满脸带笑,离着还有几步远就连连拱手,笑道:“主公,泽清幸不辱命,此寨愿接纳吾等,并提供粮草和修整之地。”

    宋沛故意说得很大声,因而他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所有将士的欢呼。张骏也松了一口气,道:“辛苦泽清,做的不错。”

    “那还等什么,赶紧赶路吧!”索三戒兴奋道。

    “娘嘞!”胡硕也大声道:“总算找到落脚的地方了,走的俺腿都细了。”

    众人皆哈哈大笑,韩虎也催促道:“主公,咱们即刻启程。”

    这时,宋沛却面带古怪之色的上前两步,走到张骏身前,低声道:“主公,泽清还有事要禀报。”

    见他小心的样子,张骏便附身过去,问道:“何事?”

    “主公容禀,泽清吸取了张家寨的教训,便和这刘家寨的族长谎称咱们是迷了路的,此番入汉是要光复故土!”

    “咦?”张骏看着宋沛,没料到这一向君子谦谦的小子也懂兵不厌诈了。他笑着拍了拍宋沛的肩膀,说道:“泽清所言俱是实情,何来谎称之说。吾等本就是迷路进山,此番前来也确是为了光复故土。只是光复故土的大业岂能一朝完成,总要循序渐进不是?”

    “是!”宋沛马上一拜,道:“主公所言极是。”

    接着,他又说道:“刘家寨的族长得知吾等是光复之军,大喜过望,说要动员父老主动来此迎接!”

    “当真?”张骏闻言意外道。

    “千真万确!”宋沛也笑道:“主公,终究还是有人心向朝廷的。”

    这可真的是意外之喜了,说是雪中送炭也不为过。张骏高兴道:“那还愣着做什么,让士卒干净烧水,每个人都把脸擦干净,换上铁甲!”

    “泽清明白!”宋沛躬身领命。

    张骏拄着手杖站到高处,对着渐渐围过来的军卒们大声道:“二郎们,都给我洗干净脸面,咱们也要给这山中的父老们瞧瞧,王师是何等雄壮!”

    “诺!”中军高声领命,士气极为高昂,仿佛洗脸都成一件很神圣的事情。

    等到刘家寨的族长带着乡老和众多村民前来拜见的时候,凉军已经全员洗干净了面目,换上了铁甲,不能说精神抖擞,但确实有了一副精兵的样子。

    张骏也换上了自己的明光铠,这种甲闪闪发亮,很是惹人注目。张骏本就英俊不凡,此时简单收拾一番,颇有威仪。

    他的发髻盘在头上,用一根红带子系着。军卒们都是厮杀汉,粗手粗脚的,做不来整理头发的细致活计,终究是立在一旁的江宛看不下去,遣走了别人,亲自给张骏梳拢了头发。

    张骏朝着江宛笑了笑,却被一声冷哼顶了回来,这时刘家寨的人已经不远,张骏便不再言语,而是端坐在一颗倒地横卧着的大树干上,注视着来者。

    刘家寨的族长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他远远见到一处坡地上聚了好多披着铁甲的军汉,便带着村民赶了过来。只见两侧的众多卫士手执长矛,腰悬环刀,铁甲上带着暗红发黑的血迹,心中赞叹:果然是百战之军啊!

    再看正当中一员小将正端坐在前,身上的盔甲闪闪发亮,宛如神将,那个之前来寨里交涉的青年则一副手下的样子站在其身后,刘族长心中了然,这必然是个大官。

    张骏见老者走进,正欲起身以示谦逊,却不曾想自己的双股还没离开,便听得一阵嚎啕大哭!正是那刘族长带着另几个老者跪伏在地,泣不成声,连带着后面那些村民们也跟着纷纷跪下。

    宋沛在一旁小声道:“主公,地上最前那人便是刘族长,泽清之前就是同他交涉的。”

    刘族长大哭着喊道:“荒野遗民,总算在有生之年见到王师啦!”

    张骏与他们素不相识,但见这些人如此激动,心下也十分动容,心道晋朝虽然十分短暂,但好歹还是大一统的汉人王朝,这些遗民长久避难于山野,必然是抵触胡人政权,心向朝廷。

    这时,刘族长稽首再拜道:“自两京丧乱,王师南狩,整整十年光景。吾等亡国草民,避难于山野,苦守故土,几经沉沦,只待有朝一日王师北复。今日能亲眼见到汉家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