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凉汉骑-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一开口,张骏就乐了,他的职务中有都督外军诸军事,所以辛岩口称大都督倒也无错,只是略带着拍马屁的嫌疑。因为按照魏晋以来乃至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惯例,能被称作大都督的,只都督外军诸军事是不够资格的。真正的大都督,是要都督中外诸军事。(注意,此“中外”一词,并非中国和外国,而是中军和外军。)

    伸手不打笑脸人,张骏打趣道:“你的消息满灵通的嘛!”

    “呵呵呵”辛岩陪笑着点头道:“下官身为一方父母,不敢不耳聪目明。”

    “说吧,来找我有什么事?”

    于是辛岩就竹筒倒豆地将自己的事情复述了一遍,最后又求饶道:“下官非是不愿为大都督效力,只是力有不逮。何况现在消息走漏,下官也怕护不住那邓氏妇人”

    心知他说的有些道理,张骏略一沉吟,暗想自己即将出镇,到时候鞭长莫及,很可能真的出什么幺蛾子。再者对付贾氏不能急,以他现在手里的证据,顶多能让叔父处罚一番,根本不能连根拔起。到时候打蛇不死,就要反受其害了。

    于是便道:“好吧,既然辛府君有苦衷,本帅也不为难你,明日本帅出镇,你派人在城外悄悄把人送到队伍里来。”

    辛岩如蒙大赦,也改了口,不再称大都督,而是大声道:“诺!谢大帅。”

    ps:臻首一词,是“螓首”一词的误写。属错误用法。诗经卫风硕人中有: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严峻的形势() 
三言两语打发掉辛岩,胡硕和王猛又一前一后地走了进来。

    行过军礼,胡硕站到一边,张骏对王猛道:“王校尉,别来无恙乎?”

    其实王猛最近一段时间过的还真不是很如意,他本来是负责霸城侯府的宿卫防务,可张骏随军出征以后,侯府的防护要求减弱,他也就没了这个差事,而是换上了另一个拍马逢迎之辈。

    如今胡硕持着张骏的亲笔信第二次相邀,再加上顶头上司蔡护军的鼓动,王猛很容易就动了心。上一次他拒绝为张骏效力,是因为不看好张骏的军事能力。毕竟军人想要升官,最快的途径还是通过杀敌。他也是担心跟在张骏身边后,从此变成了样子货。

    可现在少将军威名赫赫,声动陇西,又要建节一方,手下正缺人手。这时候投效,必当大用,傻子才会拒绝。

    他见张骏没有因为自己前次的拒绝而有丝毫不快,心里的一块大石顺势落地,连忙拱手答道:“回大都督问话,卑职时刻枕戈待旦,不敢有丝毫松懈,更不敢有恙。”

    “好!”张骏赞道:“吾果然没有看错人,大凉蒸蒸日上,正是因为有王校尉这样的干才。”

    王猛闻言撩袍拜道:“大都督谬赞,卑职愧不敢当”

    “当得起!”张骏上前将其扶起,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说:“本帅欲组建骑军,正需要王校尉这样的军中宿将。不知王校尉可愿为吾效力?”

    王猛顺势再拜,沉声道:“大帅不以卑职浅鄙,今后但有所命,卑职愿赴汤蹈火,甘受驱驰!”

    “好!”张骏哈哈大笑起来。

    人才班底总算草创起来,虽然还很薄弱,但是从无到有,都要经历一个过程。至此,军中有韩虎、周同、胡硕和王猛;文臣则有宋沛、索三戒、江婉卿和投入到宋沛门下了的李学善。再加上手里一千五百余人的军队,这就是他乱世求存的真正本钱!

    广武郡,烈日当空。

    已经变成代郡守的周严正带领队伍向令居县急赶。

    虽然郡守一职现在是张骏担任,但大河决堤毕竟还是发生在他的任期内,真较真起来,他这个前任郡守自然责无旁贷。

    现如今少将军不但没有将他下狱治罪,还传令让他继续暂代郡守职务,主持抗洪救灾的工作,不由得让周严心中生出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说实话,刚就职广武郡守没多长时间就被调离,他心里没有愤懑之气是不可能的,但来者是新立大功的少将军,周严只好把不爽憋在心里。

    结果,一场大水让广武郡三县中的两个县成了一片泽国,这个锅,他背也得背,不被也得背!

    “周使君!”一个信使骑着马艰难地来到周严旁,身上已经满是烂泥。顾不得其他,信使抱拳禀报道:“启禀使君,大都督正在令居县扎营,并传来钧令,说以后的驻节之地就设在令居,让咱们加快行程,日落之前,必须赶到!”

    周严微微皱起眉头,官道已经被烂泥巴覆盖,行进实在是困难。可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本就是戴罪之身,自然不敢在这个时候抗命误期,便道:“换匹马,给大都督回话,就说下官谨遵钧令,日落之前必到!”

    “诺!”那骑士又换上了另一匹快马,加鞭离去。

    “唉”长叹一声,周严突然喝道:“加速行进!”

    “给本官换一匹快马!”他翻身跳下自己的坐骑,双腿一下子插入到了泥浆之中,连迈步都十分困难。溅起的泥点儿蹦到周严的胡子和前胸上,让华丽的官袍一下子变成了破布一般。

    周严却仿佛没有感觉一般,在仆从的帮助下翻上另一匹战马,对周围吩咐道:“本官带二三骑先行,尔等也要尽快,若是误了大都督钧令,小心军法无情”

    “诺!”一众人领命,就见周严狠狠挥鞭,一下子窜了出去。

    另一边,令居县内,县衙大堂已经成了新任征虏将军、广武郡守、都督外军诸军事骏的办公地。无数文员小吏匆忙地进进出出,手里拿着一叠一叠的账目和灾情报告,统计之后层层上报,最终会按照大都督的教导,绘成一张表格,张贴在大堂的墙壁上。

    张骏是昨日傍晚来的,因为令居县距离武威郡很近,又地势更高,所以并没有受到洪水的侵袭,只是街道上满是灾民,急需救济。

    赈灾是一项十分庞大的复杂项目,并非放粮那么简单就可以解决。它还涉及到道路规划,泥沙清淤、房屋重建、城墙修缮、开仓放粮和防疫等诸多事项。只有先规划好所有项目,才能高效运转。否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时间反而会拖得更久,这样灾情也会随之会扩大。

    天灾变成**,这是张骏不想看到的。所以还不如花一点时间,好好策划。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个数字不断被一旁的江婉卿读出,传到张骏的耳朵里。大家显然已经习惯了这小娘子的存在,即便是后加入不知情的,打探一番后也心里有数,没出现什么卫道士痛加斥责的事情。

    江婉卿的声音虽然婉转动人,但在张骏听来却冰冷异常。因为每当她说出一个数字,就意味着死亡和失踪的人口在不断增加。县城和周边大的村镇很好做出伤亡统计,可偏远的村落就比较难办了,好多已经彻底失去了联系,只能派人主动联络。

    一千五百人军队,有一千人都用在了这个上面,无数军士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赶赴各地调查,灾情严重的,甚至还要就地帮忙。

    眼下,人力已经捉襟见肘,只一个晚上,宋沛和索三戒的嘴角就起了火泡。

    张骏端坐在正堂上,他此时的作用并不大,因为这件事并非一个人的力量可以解决。他最大的用处,是安定人心!当无数官吏和军佐从正堂前走过的时候,都能看到他们的大都督稳如泰山般的神态和笔直挺起的脊梁!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征虏军() 
周严赶到令居县的时候,日头已经偏西。

    到底是个御史文官出身,这一顿快马加鞭的疾行,汗水已经打湿了衣衫,原本宽大的官袍此时紧紧贴在身上,发髻也凌乱不堪,真是狼狈到了极点。

    张骏用欣赏的眼光看去,点了点头,又仰目打量了一下天色,才嘉许道:“使君辛苦”

    周严大礼参拜,叩首道:“卑职戴罪之身,不敢言苦!”

    “来人!”张骏招了招手,指着周严道:“给周使君看座。”

    一个侍卫急忙取来一个胡床,给周严支在文官一列的首位。周严这才注意到,在场的所有人,包括张骏在内,都坐在胡床上。

    等他坐下,张骏发现了其目光中的不解,微笑道:“使君,非是骏有意怠慢,而是灾情紧急,一切繁文缛节都该从简,这胡床简便实用,再好不过,所以吾决定今后凡是行军在外和处理经济事务时,都以胡床代替坐榻。”

    周严闻言,点了点头。他并非是迂腐之人,坐榻太过正式,且要跪坐,上下一问一答,皆要起身施礼,十分麻烦。而这胡床却更见轻便,起身也方便许多。

    他拱了拱手道:“大都督所言有理。”

    张骏清了清嗓子,朗声道:“既然周使君已经到了,那么就可以开始会议了。”说罢,他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宋沛。

    宋沛领命,站起身,先向张骏一礼,又向在座其他人拱了拱手,才道:“根据各地上报的情况汇总,此次水灾共造成我广武郡人口伤亡八千九百余人,钱财损失约百万贯,牲畜损失无算,房屋倒塌三千六百余间,已经产生了十余万流民”

    听着宋沛的汇报,周严心里暗暗吃惊,他已经主持救灾多日,尚且不知道如此详尽的数字,这人看起来年纪不大,是如何做到的?

    其实做到这些真的不难,张骏只是将手里的所有人都撒了出去,一个一个村的排查,如此而已。但即便是最简单的事情,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不光是周严惊讶,在座的除了张骏,都感到惊奇。他们虽然马不停蹄地通宵忙了一日一夜,却没想到会产生如此巨大的效果。因为按照以往的经验,救灾无非是放粮和防止流民暴动,至于偏远乡村,更多只能依靠自救,官府根本顾不过来。可现在不但统计了方方面面,还将偏远的山村也纳入到了赈灾计划,不得不说是一大功绩!

    别人觉得稀奇,张骏却并不放在心上,以他的眼光来看,统计的还很粗糙。不过毕竟是第一次,有所疏漏也情有可原。

    魏晋以来,因为天灾**不断,所以在抗灾防灾上本来是有一套相应的处理办法。可又因为地方割据或者朝廷衰微,导致了许多措施无法实行,在偏远的西陲之地,就更加没有经验了。

    宋沛汇报完毕,大家的心里都很沉重,十余万流民,若是一个不慎,就可能导致其暴动作乱,到时候甚至有可能糜烂整个凉州。可以说,这些无家可归的人群就是一柄悬在所有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时,张骏开口道:“下面还请周使君谈谈详细情况”

    没想到这么快就要让自己发言,饶是出身御史喷子的周严也不知该讲些什么,他慢慢站起身,理顺了一下思路,才缓缓开口道:“方才这位郎君珠玉在前,罪官实在没什么可以补充。不过说起这起水灾,完全是因为大河春汛冲垮了堤坝引起的”

    擦了擦头上的汗水,周严继续道:“年初,匈奴秦州刺史呼延寔率军三万围困金城,久攻不下。呼延寔便计划从两侧开掘大河堤坝,不但要水淹金城,还妄想阻止中军来源。可工程进行到一半,中军就已经飞速赶来,呼延寔无奈败走,河提也就保住了。”

    “下官曾亲自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