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昌明-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宁铁骑的副将赵铁柱看得是暗暗称奇。

    赵率教见巴拉贺防御的无半点儿纰漏,心中焦急,后金援兵很快到来,他必须速战速决,于是佯输诈败,拍马便走。

    巴拉贺那里知道有诈,拍马直追,一直追赶到赵率教背后的一米之处。

    此时,赵率教却猛然回头,手里钢刀同时凶猛地劈出!

    巴拉贺心神大骇,手里钢刀逼迫招架格挡。怎奈何赵率教早有预谋,手里的钢刀唤起一道耀眼的白芒,改劈为削,削往巴拉贺的脖颈之处。

    巴拉贺刀势已经用老,来不及变招,情急之下,只能双腿夹紧了马腹,上半身慌忙往后一仰。在千钧一发之际,堪堪躲过了这一记杀招。

    赵率教似乎早已经预料到了巴拉贺的动作,钢刀刀法再变,变削为刺,凶猛地刺中了巴拉贺身下的战马。

    战马吃疼,一阵悲鸣,上窜下跳,将巴拉贺掀下马背去。

    赵率教举刀欲砍,就在此时,忽然从四面八方涌出大批人马,喊声四起,后金援军已到,约有三万人马。

    赵率教看了闭目等死的巴拉贺一眼,叹了口气,收刀而回。

    东方之日白,黎明之初,赵率教的一万铁骑被团团包围。

    简单问明了情况,得悉前方来的是多尔衮的三万主力部队,赵率教的身躯顿时一颤,一万对三万,胜负毫无悬念,到此关头,他摸了摸怀中杨乐劝退的密信,立刻下了决定:无论是进还是退,他都难逃一死,那么,他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意背负上逃兵的骂名!

    英雄无奈!英雄有时更悲壮!

    “该到了捐躯报国的时候了!”他深吸一口气,心里默默祝愿大明能够挺过此难,长存万年!

    他一抖缰绳,横刀立马,喝令道:“关宁铁骑,誓死不退,前锋出击!”

    “呜呜呜呜呜呜”,号角声长鸣不止,三千名前锋队员犹如一把尖刀狠狠地冲了出去。

    这是他最后的一次指挥,也是作为一位军人最自豪的决别方式!

    多尔衮年轻俊朗的脸庞为之动容,单骑在前,单手提缰犹如铁铸般一动不动,另一只手臂指向蓝天。

    “放!”他一声号令,身后陡地响起一阵弓弦振动的嗡嗡声,无数枝利箭呼啸着腾空而起,一碧如洗的蓝天顿时被乌压压一片箭云笼罩,向赵率教的关宁铁骑疾射过去。

    几杆大旗在赵率教的前方迅速挥动起来,几十面铁叶盾牌组成了一面钢铁般的墙壁挡在了他的前面,赵率教面不改色,仿佛根本没有看到那密密麻麻迎面射来的箭雨,他缓缓抽出腰间的宝刀,猛地向前一挥。厉声喝道:“保家卫国,战死沙场,这是军人最大的荣耀!兄弟们,我愿意为这荣耀而战,你们愿意吗?”

    “将军,我们愿意为这无上的荣誉而战,虽死无憾!”士兵们齐声高喊。

    “好,请跟随我的脚步,全军出击!”赵率教狠狠地一鞭子抽在马股上,率领中军猛冲出去,犹如那离弦的箭。与此同时,他的左右两位副将也各率本部三千骑兵自两翼猛冲出去。

    多尔衮面无表情,手臂一挥,命令道:“他们是大明的勇士,值得尊敬,我们以同样的方式歼灭他们!”

    雄浑的战鼓声擂响了,三万铁骑迅速分为三队,摆成“品”字形,冲杀出去。

    关宁铁骑此刻发挥了骑射的本领,骏马奔驰之下,大明骑兵手里的三眼火铳发出一阵咆哮之声,与箭雨针锋相对地迎面射击过去。

    尖利狰狞的狼牙箭,带起了一阵风的锐啸,凶狠地射入关宁铁骑的前锋阵营,而三眼火铳弹丸的破空之声响彻在后金阵营之中。

    中箭者的惨叫与火铳的轰鸣声,伴随着着铁蹄踏地的隆隆巨响,如同一曲悲壮的大地挽歌,无数个战士栽到马下,马上被无数铁骑踏成了肉泥。

    硝烟弥漫,尘土飞扬。

    面对面的冲锋!针尖对麦芒的冲锋!

    六支骑兵队伍,就象六支重箭,狠狠地刺入了对方的阵营。两股大军的冲势都是那般的凶猛,双方的骑兵先锋象一柄柄对刺的利刃,穿插而过,深入对方阵营数百米。

    关宁铁骑和后金两部最优秀的勇士撕杀在了一起,战场上杀声震天,哀嚎连连,每时每刻都有不计其数的士兵和战马倒下,鲜血染红了黄色的土地。

    冲撞在一起的勇士们用手中的钢刀利刃挥洒出一片片血雨,万千枪矛和锋寒的刀刃相互交织,碰撞出星星点点的火星,杀红了眼的战士们象野兽般大声嘶吼着,通红的眼睛里只有敌人,只有杀意,只有无休止的劈砍和冲杀。

    关宁铁骑气势如虹,士兵们已经抛弃了生死,他们义无反顾的疯狂进攻。在最危急的关头,战士们心中的勇气被无限的放大。

    狭路相逢勇者胜!

    “呜呜”,后金阵营中响起了撤退的号角声,多尔衮毕竟是十七八岁的少年将领,战场经验不足,察觉到赵率教的战斗力与得到的情报有所差异,立即吹响了号角,想要强行收兵。然而现在号角一吹,有人想撤、有人想攻,反而给他的部队造成了一种混乱。

    四贝勒莽古尔泰看到后对着多尔衮厉声喝道:“慌什么?我们有三万勇士,赵率教仅仅有一万人马,他能奈我何?”他大手一挥,命令道:“大家不要后退,迎面冲击!”

    在他的命令下,后金铁骑重新找回勇气,再次冲杀出去。

    赵率教亲率中军精兵自中路狂奔而来,当真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没有人可以阻碍他的脚步。

    近了,更近了,赵率教已经看到了那杆猎猎飞扬的正白旗,此时他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取得对方的首级,那便是胜利!他精神一振,催马更急,就在这时,身旁一阵苍凉悲壮的歌声陡地传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赵率教一边奋力地厮杀前进,一边惊诧的向左右望去。不知何时,他的身边只剩下了十二个侍卫。他禁不住呆了一呆,竭力拼杀的汗水混合着眼角的泪水,流进了他的嘴里,咸的酸的,五味陈杂。

    要全军覆没了!

    难道这便是一个穷途末路的英雄最后的挽歌吗?

    是或者不是,都已经不再重要。

    “杀!”赵率教凛然厉喝,手中那鲜血淋漓的钢刀,指向前方的多尔衮。

    “射!”被莽古尔泰一顿呵斥之后,多尔衮恢复了从容不迫的神态,一声令下,无数羽箭迅速飞出。

    “噗噗噗”赵率教身中数箭,口吐鲜血,缓缓地摔下马去。

    他的眼睛望向京城,久久没有闭上

    英雄的遗憾,谁人能知?

    英雄的陨落,谁不叹息?

    英雄的选择,义无反顾!

    报效国家,战死沙场,也许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第89章 薛云回京困惑多,造枪造炮备战中() 
虽然春天到了,不过辽东属北方,依旧寒冷无比。

    锦州刚刚下过一场雪,天地一片苍茫,无垠的旷野上覆盖着一片银白之色。

    雪后初晴,阳光很温暖,北风也弱了许多。两员大将牵着战马,踩在松软的积雪上,伴随着‘咯吱’声一边走一边攀谈,后边是数十名亲兵,隔着十余丈远。

    “日子过的真快啊,来到这儿已经三个月的时间,刚刚把军队整出点儿眉目,想不到杨大人这么快就招我回去了,我还真有点儿舍不得呢!”薛云微笑着对孙元化说道。

    “杨大人举荐薛大人提督国安局,必然是京中更需要你,边关的事情大人请尽管放心。除了关宁铁骑外,其他的将领大部分已经归心于皇上。”孙元化手里面提着马缰绳,他的马十分温顺,手里的马缰是松的,马儿却亦步亦趋乖巧地跟在他的身后。

    薛云叹息一声,说道:“杨大人临去皮岛之前,让我和两千五百官兵留在边疆,目的就是为了架空袁崇焕,进一步获得关宁铁骑的兵权,如今没有一点儿进展,我愧对杨大人呐!”

    “薛大人不要自责,袁都督为人傲慢,贪恋权杖,把关宁铁骑的兵马大权牢牢抓在手里,别人想要插手那是千难万难。如今大人回京,提督国安局,肩上的担子恐怕更重些,官场比战场更加险恶,如今的京师更是错综复杂,况且皇太极已经攻破遵化,京城事态将会更加紧急啊!”

    “是啊,京城快要乱成一锅粥了。”薛云苦笑道:“温体仁顺水推舟,把杨大人推到国公的位子上,明升暗降,尽剥实权,我根底甚微,等我回了京,也不过是个跑腿的,最怕挑不起这副重担啊!”

    孙元化目光一闪,刚要开口,忽然看到前方草丛中藏头露尾的跳出一只野兔,他立即弃了缰绳,反手摘下自已后背上的鸟铳,几乎未作丝毫瞄准,啪的一声,那只野兔已经被弹丸射穿了脑袋,伸着腿,抽搐着跌落在雪地上。

    后边众亲兵看到后齐声喝彩,一个士兵兴冲冲地跑过去拎起了野兔,薛云拍掌笑道:“好大一只野兔,想不到孙大人不仅火炮打得准,鸟铳也射得准,真是令人叹服。”

    孙元化哈哈大笑道:“一会儿把这野兔炖了,再烫上一壶好酒,全当给大人饯行了。”

    薛云朗声笑道:“好,今晚咱们兄弟喝个痛快!这些天听闻朝中三位老大人皆被小人迫害,我心中有气,此番回京,定然也要讨个公道!”

    孙元化微微摇头道:“若是如此,大人恐怕要辜负了杨大人把你调回京去的一番苦心了。”

    “什么?难道”薛云止住脚步,望着孙元化,眼中露出沉思之色,半晌才徐徐道:“孙兄,你我一见如故,相交数月,有什么话不妨直说,不要再绕弯子,你是说杨大人举荐我提督国安局,难道还有更深远的目的不成?”

    孙元化微笑道:“你好好想想,国公爷为何单单让你提督国安局,而不是别人呢?”

    薛云不假思索地说道:“皇上以为杨大人被倭寇所害,特赐予国公之职,而杨大人大难不死,此番回京,温体仁趁机坐实了皇上的授命,想着架空杨大人,独掌国安局。杨大人调我回京,大概是因为我跟随他日久,是他的人,他不想大权旁落吧。”

    孙元化哈哈大笑道:“薛大人精通商道,可对这权谋机变,领悟的便差了些。你以为,杨大人真的已经失权了么?”

    薛云皱眉道:“你是说杨大人这是以退为进?可是一旦当上了国公之位,如何能够拥有实权呢?”

    “不不不,此言差矣。”孙元化摇头笑道:“薛大人,据我所知,杨大人从来都是不按常理出牌,同样的,皇上亦是如此。你说威国公什么时候做过一个正儿八经的官儿了?什么国安局提督、狼牙营威武大将军,这些可都是没有的官职,可他的权力小了么?”

    他吞了一口唾沫,继续说道:“这正是杨大人的高明之处,他完全懂得了皇上的心思,臣子的权力都是皇上给的,如此一来,只要杨大人不失了圣心,权力便唾手可得。”

    薛云若有所悟。

    孙元化又说道:“薛大人,您还看不出来吗?当今皇上对杨大人那是绝对的信任,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