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姜汉风云-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幽州?将军会不会另有所图啊?”

    “哈哈——丘力居啊丘力居,你觉得我姜盛是这种人吗?再说了,我要是另有所图,今日来的可就不是区区五千骑了。”

    “是我小人之心,且请将军恕罪!”

    “好说好说!你安排好部落事务后,就立即启程南下,我和刘大人恭候你的光临。”

    安抚好丘力居之后,姜盛就让乌帕继任乌桓联盟的盟主,防止各部落再兴刀兵,交代好之后,姜盛即率军南下返回幽州,褚燕则留在乌桓草原上照应。

    使者把姜盛的意思告诉了刘虞,为了尽快解决乌桓的麻烦,刘虞直接到昌黎城中等候,公孙瓒也来到了昌黎。

    公孙瓒现在的职务是骑都尉,从级别上讲,低于刘虞,但骑都尉属于京官,刘虞对他还算客气。

    “伯珪来此可是为了那乌桓之事?”

    “刘州牧真是一言中的,听闻下军校尉姜盛在草原上立下了大功,把丘力居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不知大人是否知晓?”

    “是啊,姜校尉百战百胜,征战乌桓不在话下啊。

    但战争不是解决乌桓问题的出路啊,招抚才是上策。”

    “州牧大人此言差矣,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若是没有强大的武力震慑,乌桓还是会不安分的。”

    “伯珪过于悲观了,乌桓部落点多面广,我大汉若是有效管理,则要付出太高的代价,但若是安抚他们,由他们自己去管理,则我大汉只需笼络住乌桓大人即可,此乃事半功倍的方略。”

    “我不认同,想想之前大人也对乌桓多有安抚,结果怎么样呢?还不是频繁袭扰边境,烧杀掳掠,已成边民之患。”

    “骑都尉只管尽好本分即可,乌桓之事我自有主张。”

    “大人万不可心慈手软,若是一味地招抚,则以后必生兵祸。可不要到时候,再让我举兵抵御。”

    “骑都尉不必动气,姜盛熟知乌桓情况,我们不妨等他回来,听听他的意思。”

    “也好,姜盛可是硬派人物,大人可不要连姜盛也得罪了,那就留不好收场了。告辞!”公孙瓒和刘虞算是不欢而散。

    四月初的时候,姜盛回到了昌黎,刘虞亲自到城门口迎接,公孙瓒得到消息后也来迎接。

    草原上的数次大战让姜盛的名声更盛,赵云也声名鹊起,昌黎境内百姓深受乌桓侵袭之苦,此番姜盛大胜而回,自然受到了百姓的热烈欢迎。

    昌黎城中万人空巷,都在甬道两侧夹道欢迎,姜盛骑在马上,与刘虞并驾而行,不时地向百姓致意。

    回到府衙之后,刘虞置酒为姜盛接风,并让人向姜盛军大营赠送了大量的酒肉,慰问这些成名于草原的将士们。

    刘虞因为知道了姜盛的立场,所以这次接风宴也请了公孙瓒过来,

    他想让公孙瓒知道,姜盛也是主张招抚之策的。

    姜盛在回复刘虞使者的时候就考虑过乌桓的事务,乌桓部落的活动区域中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正是姜盛今后展所需要的战略资源。

    姜盛是想通过斡旋招抚给乌桓提条件,控制乌桓区域的矿产资源,并在草原上建立军事和贸易基地,组建强大的骑兵军团。

    这时候的战争,骑兵数量的多寡决定了战争的胜负,也体现了诸侯的实力,配齐一名骑兵的费用,相当于二十名步兵的费用,若不是财大气粗,要想组建数万骑的大兵团,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乌桓的骑兵虽然兵力充足,但装备都是一塌糊涂,很难称得上是骑兵,而只能叫做骑马的民兵,战力自然不敢恭维。

    “姜校尉征战乌桓数月,不知对乌桓的情况是否有过深入的了解?”刘虞问道。

    “乌桓人弱肉强食,每天都面临着生存和死亡的压力,所以全民皆兵。”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武力管理乌桓,绝不可取。”刘虞连忙说道。

    “姜将军,乌桓人野蛮成性,若是没有强大的武力去镇抚,他们不会服从我大汉的管理,这几年,幽州边境的百姓深受其苦,所以我坚持认为,武力才是决定草原的关键。”

    “骑都尉能征善战,乃我大汉之福,只是处理乌桓事务,并未武力所能解决的。只要招抚了他们,他们生活于草原,不来我境生事才是正途。”

    “二位不必做口舌之争,且听我言。”姜盛知道公孙瓒和刘虞不和,看书(ww。uuasu)历史上记载的刘虞还是死于公孙瓒之手。

    “姜校尉熟知乌桓,相必有妥善解决的方法,我洗耳恭听。”

    “现在我大汉多有内乱,已经自顾不暇,很难有精力管理乌桓,丘力居纵兵抢掠,就是我大汉无效管理的表现。乌桓人真的是全民皆兵,每个人都能成为战士,试问公孙兄,凭你的实力,能杀得完吗?就算杀完了,这个部落不复存在,于我大汉有何好处?就算我们得了草原牧场,可有谁擅长养马?只怕付出了我千万汉家男儿的生命,到头来却是得来无用。”

    “可若是不杀,乌桓人还会兴兵作乱。”公孙瓒的担心也不无道理,他已经深受其害,上次在管子城几乎团灭,也是拜丘力居所赐。

    “骑都尉过于担忧了,若是我们扶植一名乌桓领,代我大汉管理乌桓,则只需管住这个人即可高枕无忧。”

    “若是这个人积蓄了实力,大人还有信心管住他吗?”

    刘虞一时语塞,只能以眼神向姜盛求救。(。)

第一百七十章 昌黎协定() 
姜盛道:“若是有另一个首领积蓄了实力,那他还敢乱来吗?如果势均力敌的两人打起来了,那边还有第三个人虎视眈眈,他们还敢继续对抗吗?”

    刘虞和公孙瓒都是眼前一亮,连忙举酒赔罪,“一语点破梦中人啊,姜校尉此策精明啊!”

    “皇上病重,立储之事多有纷争,现在我们没有精力去管乌桓的事,我想让乌桓分为三部分,各封乌桓王管理,我们只要管住了乌桓王即可,为防止他们生异心,州牧大人可以派心腹之人为其幕僚军师,一来协助管理,二来也是监视。”

    “姜校尉考虑得非常周全,只是我担心,三五个幕僚能够把握局面吗?”刘虞有些担心。

    “刘大人大可放心,我想设立一支派遣军,常驻草原,若是哪里有什么异动,则可以及时处置。”

    “派遣军入草原,给养怎么解决?兵力上又怎么保证可以威服乌桓?”公孙瓒提出了他的疑问。

    “靠兵力上威服乃是下下之策,我留一支队伍在草原上,用的是外交而不是武力,这支队伍代表着我大汉的军事存在,如果果真发生战争,则以这支队伍去动员心向汉室的部落,以草原之兵平草原之乱。为了辅助乌桓部落的管理,派到各部的幕僚们要防止草原各部串联结盟,只要草原统一不起来,我大汉就能够完全掌控乌桓部落。”

    刘虞不禁击节叫好,看来姜盛已经有了全面的方案。

    “子诚老弟,既然你有了方案何不拿出来看看?”刘虞的称呼都变亲切了。

    姜盛从怀中掏出一卷帛书,说道:“这是我草拟的方案,请两位不吝赐教。”

    刘虞打开帛书,右侧标题上写的是“关于乌桓事务的昌黎协定草案”。

    姜盛在方案中详细写明了对乌桓形势的分析、三分而治的构想、护乌桓校尉屯兵基地的建设保障以及乌桓各部的权利义务、进贡事宜等。

    “子诚这个草案真乃经天纬地之大才才能想出来的,我没有不同意见,不知骑都尉有何高见?”

    “我想说的是,要给乌桓人划定一个界线,如果未经允许,擅自出兵越线,我就会围而歼之,绝不手软。”

    “胡汉一家,皆为我大汉子民,若是划定界线,岂不是要把乌桓从大汉分离出去?”刘虞显然不同意公孙瓒的提法。

    “二位所说都有道理,要想从根本上掌控乌桓,就是要胡汉杂居,用文化思想去同化他们,不出二十年,则乌桓尽归我大汉囊中。但是要给他们制定规则,违反规则者,当受到惩处,这个工作就由公孙兄接手吧。”

    “自护乌桓校尉设立以来,都是由幽州刺史担任,后改刺史为牧,我兼任护乌桓校尉,自会多加教化,避免胡汉冲突之事。”

    “非也!刘大人牧守幽州,难道要深入草原管理幽州吗?”姜盛道。

    “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单设护乌桓校尉,率派遣军常驻草原,可以专心处理乌桓的事,我打算让平难中郎将褚燕出任护乌桓校尉,还请刘大人批准。”

    “这?”

    “州牧大人,

    我认为姜校尉言之有理,这样可以更有效地执行大人的招抚之策。”公孙瓒可不想让刘虞抢了风头,但姜盛已经说明了人选,公孙瓒也不好去争取。

    “护乌桓校尉乃是朝廷任命,姜校尉自去太尉府禀报吧。”

    “刘大人,护乌桓校尉虽然是常驻草原,但也离不开幽州的支持,在屯兵基地建设和物资保障方面希望刘大人以大局为重。”

    “放心吧,我公私分明,在乌桓事务上一定全力支持。乌桓部落就来了十二个代表,明日便去召见他们,把这昌黎协定公布出去。”

    第二天的时候,刘虞在府衙召开大会,与乌桓的十二位首领共议协定之事。

    刘虞首先把整理后的《昌黎协定》宣读了一遍,然后把抄写的十二份《昌黎协定》草案分发给诸位首领,有不懂汉字的,刘虞就让人代为翻译。

    这份协定中提出了三项条件:一是交出藏匿在乌桓的张纯和张举;二是各部必须奉大汉为主,每年都要进贡;三是乌桓聚居区域内的矿产资源由大汉经营。

    丘力居知道自己的实力已经严重削弱,为了不被乌帕和埃仆延吞并,无条件接受了协定的三个条件,张纯和张举就是他收留的,当即派人去控制张纯和张举。

    乌帕忠于姜盛,自然也不在话下,就是埃仆延多少有些不接受,因为他的部落每年还要靠铁矿石换取大汉的丝绸、食盐等物,若是由大汉经营了,他就没了这笔收入。

    “埃仆延族长,与你贸易的商队是我派出的,如果我的商队不再接收你铁矿石,( m 你开采出来要卖给谁?”姜盛道。

    此时的鲜卑部落稍微掌握一些冶炼技术,但鲜卑拥有广阔的地域,铁矿资源也很丰富,不可能收购铁矿石,乌桓本身是游牧民族,不懂冶炼技术,铁矿石对他们来说毫无用处,若是与西域的波斯交易,则路途遥远,费用要比铁矿石本身的价值还要高,若是大汉断绝了贸易,铁矿石对埃仆延来说毫无用处。

    “埃仆延族长你放心,你们开采铁矿的效率太低,还不如省下力气多养些牛羊和良马,我的商队照样会与你们贸易,你没有损失啊。而且乌桓归于大汉管理之后,我还会扩大贸易,增加商队,当然了,价钱上肯定会给你好处的。”

    其他小部落没有什么发言权,只是见证《昌黎协定》的签署。

    刘虞见诸乌桓首领都没有异议了,就组织签署,这些首领们都有自己的信物,签署了名字之后,又以信物蘸墨,留下了记号。

    签署完成后,刘虞即宣布《昌黎协定》生效,若是有谁违反协定,则大汉就大军深入,灭他的族。

    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