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雄-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河北的情形略有了解。

    实际上,从大业十三年开始,河北的乱军开始变得少了起来,大面积的饥荒曾经称十万数十万的乱军,纷纷消失在河北平原上。

    剩下的小猫两三只,不是投了高士达,窦建德,便是蜷缩在一处,乱纷纷的想要在大家都饿死之前,种出点粮食来填肚子。

    可惜,他们大部分都没有治理地方的才能和经验,种田流实在不适合他们,而打仗打到现在,乱军的部属们也不再想去当什么农夫了。

    于是,人相为食的惨剧在接连上演,河北,山东的吃人军,并不比两淮西路的大魔王朱粲良善半分。

    只是河北山东打烂了,这样的事情已经具有了普遍性,便显得没有朱粲那么疯狂而已。

    这是个主动和被动的区别,不必多说。

    现在离着幽州最近的两支乱军,一个是宋金刚部,一个则是挡在幽州前面的魏刀儿部。

    如果说宋金刚还算有个落脚的地方。有那个自给自足的打算的话,那么魏刀儿就属于流寇了。

    他们在幽州南部,一直到河间郡的范围内,来回游荡。听到哪里有人群聚集,就冲向哪里。

    这些到处流窜的亡命徒对河北中部的破坏非常大。

    可对于幽州来说,这两支乱军,却是天然的挡箭牌,窦建德想要进攻幽州。就得先攻打这两支乱军。

    当然,李破现在没工夫去细细琢磨河北的形势。

    率军渡过涞水之后,此时大军就只有一条路可走了,进围涿县。

    这是从西边儿去到涿郡郡城的必经之路。

    如此大规模的骑军,想要隐藏行迹是不可能了。

    可李破也没想过要强行进行一场攻城战。

    过了涞水之后,在房山脚下,大军停了下来,此时,已经算是来到幽州之战的关键时刻了。

    大军的斥候像触角一般蔓延了出去,同时也拉开了幽州之战的帷幕。

    ………………………………

    涿县县令县尉都姓卢。涿县卢氏在河北也算是声名远播的一个河北大族,他们的祖上是汉末名臣卢植。

    涿县左近,姓卢的人不计其数,是涿郡当中最难撼动的坐地户,不管是谁主政涿郡,都要对他们礼敬三分。

    隋帝杨广三征高句丽,对这个族群的打击比较大。

    他们的奴仆都被抽调去运粮了,他们的族人也纷纷被调入征辽大军当中。

    三次损失惨重的征辽战事卢氏上下痛心疾首。

    这不光是族人的死伤问题,还有他们的田产都荒芜了下来。卢氏只能靠着以前的积蓄过日子了。

    而河北乱军纷起,卢氏只能牢牢占据涿县,固垒自保。

    和其他郡县的人们不一样,涿县卢氏对幽州总管罗艺是充满了感激之情的。因为几次乱军围城,都是罗艺率军击退贼匪。

    本来,卢县令还想和罗艺联姻来着,可惜族中的族老们比较顽固,看不上罗艺的出身和行径,觉着礼义传家的卢氏。不该和那样的人扯上太多的干系。

    别看有点忘恩负义的嫌疑,可说的也还在理。

    在他们看来,罗艺并非一个心胸宽广,秉性仁厚的人,而且,最为的一点是,罗艺算是关西人。

    河北大族对关西诸阀向来不怎么亲近,尤其是三征高句丽之后,对关西大阀们的霸道和蛮横,更是不满之极。

    他们将河北的人才都送上了阵前河北人死伤狼藉,所以,若要说天下间对隋帝杨广最为痛恨的是哪个地方的人。

    毫无疑问,就是河北人和山东人了。

    这种痛恨延及开来,关西人在河北连带着就会受到天然的敌视,历史原因造成的地方性隔阂,在三征高句丽之后,也顺便来到了巅峰。

    秦人和赵人,燕人的仇恨,从前秦差不多一直绵延至今,始终无法消弭。

    而罗艺的家世,也让河北人天然就跟他隔着一层。

    “报……禀报县尊……大事不好了……”

    涿县的反应很快,这年头儿反应不快也不成,当卢县令听闻有敌来犯的消息后,立即命人关闭城门人传信给县尉,也就是他的堂弟,命他带兵上城守城。

    同时,他还派人向郡城求援。

    即便卢县令算是个文人,这一套程序走过无数次之后,背都能背下来了。

    涿县是河北大县,大业初年人口最盛的时候,有口近三十万,几乎和马邑一郡的人口相当。

    可到了如今,涿县人口已锐减到了不足十万人。

    十几年下来,二十万人消失了,河北之残破,由此可见一般,这还是幽州,没有经历太大规模的战乱的地界。

    使幽州人口剧减的罪魁祸首,无疑就是三征高句丽,尤其是最后一次,各地守臣不愿跟随皇帝北上辽东,征辽大军兵力不足,只能在涿郡大肆强拉民壮随军,对河北北部几个郡县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

    若搁在大业初年,甚至是三征高句丽之前,要说有贼军出现在涿县这样的地方,那都是笑话。

    而现在嘛,守着一座城高池深的河北古城的人们,却一听贼军之名,就双股战战了。

    县令和县尉以及属吏们很快就来到城墙之上。

    这个时候,西北方向的烟尘,已经清晰可见。

    “是魏刀儿还是宋金刚?”

    有人在问着,这也是涿县城中的人们最想知道的事情,宋金刚和魏刀儿是河北北部最大的两伙乱军。

    他们都来自于漫天王历山飞的残部,屡寇幽州,是幽州官民最为忌惮和痛恨的两个家伙。

    “贼军有多少人马,问清了吗?”

    “回禀县尊……说不清啊,只说见了很多骑兵……”

    卢县令脸上肌肉抽动着,沿着涞水布置了那么多的哨探,竟然连贼军来了多少人都没看清,就回来报信了。

    骑兵?宋金刚哪来的那么多骑兵?显然,他也想到了,这是哨探们一见对方是骑兵,立马便逃了回来,生恐逃的慢些,被骑兵赶上罢了。

    这个时候,他和身边的涿县属官们差不多,都在祈祷着罗艺能快点派兵前来救援,涿县这几年来,算是成涿郡西南门户,守军减损越来越大,而幽州总管罗艺也总以兵力不足为借口,不肯向涿县增兵。

    这显然是不像助涨地方大族的气焰地方更加依赖于郡城罢了。

    确实是骑兵,密集的马蹄声,远远便传了过来,更是让涿郡守军上下惊恐不已。

    有些人已经在想,不会是突厥人来了吧?他们是怎么过的居庸关?

    “是……是我大隋……大隋的骑兵,俺看到了……是日月星辰旗……”

    不用喊了,人都看清楚了,熟悉的日月星辰旗高高飘荡在空中,身着隋军制式半身甲的骑士在烟尘中若隐若现,像潮水一般涌过来。

    旗帜在晃动,在奔驰中依旧保持着比较严整的队形的骑兵纷纷收束马缰,战马嘶鸣当中,黑压压的骑兵在城下慢慢停了下来。

    城上的人们终于发现,城下的这支骑军人数并不如想象那么多,差不多应该在两千人上下。

    他们安静的骑在战马上,身上布满烟尘,显然是经过了长途跋涉才来到这里。

    他们带着烟尘来到这里,立即便让这里温暖的夏风也变得冰冷肃杀了起来。

    静静的,除了战马嘶鸣的声音,以及旌旗在空中烈烈飞舞的抖动声,一切都好像安静了下来,杀气悄然间便开始在空气中缓缓流淌,并渐渐凝聚成型。

    这样的百战精锐,涿县的人们可从未见过,即便幽州军称雄河北,向有精锐之称,但和城下这支骑军相比,却好像少了很多的东西。

    城上的人为气势所摄,都震惊的看着城下,忘记了言语。

    一时间,城上城下,鸦雀无声,看上去有些诡异。

    队列之中,一骑驰出,来到涿县城下,高声喊道:“我等受命东都,前来河北平叛,城上的是哪位官长,出来说话。”

    这可太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了,这支骑军就好像从天上飞下来一样,出现在了涿县城下涿县官吏们面面相觑。

    虽说有些不知所措,可许多人心里,都齐齐松了口气,大多数人都在想,不是贼军就好,不是贼军就好啊。

    月票月票(。)

第312章轻取() 
月票月票

    空口白牙,是没人敢在这个时节放这样一支精锐骑兵入城的,那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可讨要朝廷文书诏令,那肯定也是没有的。

    而实际上,恒安镇军也志此,进不进得去涿县县城,对他们来说关系其实不大,的是涿郡郡城蓟城。

    对话持续了很长时间。

    领兵而来的罗士信,刘敬升两人也不着急,他们最终要等的,不是涿县县城的城门在他们面前打开,而是在等蓟城援军。

    幽州之战的最后一战,肯定是要在蓟城城下进行,在这之前,将主的意思是,尽量消耗涿郡守军的实力,在野战中将他们击溃全歼。

    幽州军在河北有精锐之名,他们骑兵可能不多,可一旦让他们躲进城池,那么恒安镇军想要在短时间内攻下来,就变得不太可能了。

    这实际上还是一次偷袭,不是战术上的,而是战略意义上的偷袭。

    用想也知道,已经打的乱七八糟的河北,防御重点绝对不会在太行山这一面儿,幽州军更不会想到,晋地的人马会跑来河北掺一脚。

    就像现在涿县城墙上的这一群人,听说城下的是杨公余部再入河北剿匪平叛,就都纠结了起来。

    杨义臣在河北呆的时间并不长,可名声实在不小。

    杀张金称,斩高士达,降格谦,这些可都是河北,山东的大贼头儿,张须陀领兵剿匪多年,也没杀的了他们,却都被杨义臣一一剿平了。

    大业十二年的河北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杨义臣。

    城墙上七嘴八舌的商量开了。

    “县尊,其军雄壮,定乃杨公旧部无疑。或可……招之以成臂助?”这是比较心大的。

    “当日杨公扫平匪患,我涿郡诸人可未曾出力啊……来人威势炎炎,放其入城,若其反客为主却又怎生是好?”这是小心谨慎之人。

    “不若供给些粮草。驱其攻上谷如何?”这个显然心机就比较够用了。

    这时有人小声讷讷道:“此辈从代州来,兵甲俱全,莫非是唐国公李渊欲取我涿郡?”

    一下,人们就都不出声儿了。

    这可真说不准,可细想一下。又不太可能。

    唐国公李渊率兵南下了,竟然还有余力派这样的精兵来取幽州?

    卢县令是个谨慎的人,同样也是个没多大野心的人,他现在兢兢业业的做的唯二两件事,就是守住涿县,另外一个,则是努力想让县中百姓和亲族们能够吃饱肚子。

    其实,这也就是一个好官儿了,这年头儿还能想着百姓如何如何的官员,将领。那就是好官儿,其他的就都是细枝末节了。

    最终,这位卢县令还是做出了一个非常符合他身份的决定。

    不管这些军将来意如何,总要以礼待之,若能交好,涿县也算多个出路,若是不能,也要把人礼送出境,省得骄兵悍将的生出事端。

    “要不两个领兵将军入城。设宴款待之际,再详细探问一番?”

    这是在跟县尉商量呢,他这个县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