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雄-第3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有所好嘛,就是这么回事儿。

    “好了,莫要作怪……我这里有饭吃,有衣穿,轻易也无性命之忧,以……贤夫妇的本事,只要不是旁人派来的探子,刺客,在我这里尽有容身之所。”

    说着说着,李破自己也笑了,见证传奇的感觉已经淡去,剩下的只有笑话了。

    钻机很有些感激涕零的样子,假张飞嘛,估计是近两年的时间里颠沛流离,苦吃的太多,拜谢的时候也有了哽咽。

    可李破的注意力其实一直都在另外一个人身上……

    破防盗用引擎各种任你观看

第528章古风() 
此人姓刘,名朝宗,襄阳刘氏子,大业九年出任南阳郡别驾,大业十年,因运往洛阳的粮草被乱军所劫,再加剿匪不力等事,南阳的官员们大多获罪,刘朝宗也没跑了。

    比别人强的是,因其家世没有免官罢职,而是贬新野县令,还是在南阳做官儿。

    黄渠自称南阳黄渠,纯粹是在给自己脸上贴金,而这人要是自称上一声南阳刘朝宗,才有那么点实至名归的意思。

    这位襄阳刘氏门阀子弟,则正是刺杀朱粲的主谋。

    说起来,此人谋于朱粲,不是出于公愤,而是因为私仇。

    而刘朝宗也确实让李破扎扎实实的见识了一回朋友之义在这年头是怎么一个模样。

    人们所谓的通家之好,其实只是皮毛,妻妾女儿等家中女眷不避于人,就是妥妥一个通家之好的模样。

    再进一步,相互可以交托妻儿,就说是你出了什么事儿了,将妻子放在我这里,我给你养着,交情上显然就比通家之好进了一层,用时下的话来讲,就是汝妻子吾养之。

    当然,后来人可能听着有点别扭,因为褒贬发生了些变化嘛,而当下多数时候则是朋友之间非常郑重的一个承诺。

    实际上,朋友之义最终却是要来到一个直可交托生死的境界,换句话说,就是我把这条大好性命放在你手上,一点也不担心的意思。

    你的事儿,咱是死而无怨的,这才能叫上一声生死之交。

    就像当初李靖困居长安,友人断绝之下,韦节能来相助,就满可以说是生死之交,而且是经过验证的。

    所以说啊,这年头能交托生死的朋友以及类似的故事不会太多,却也绝对不少,毕竟这是人们普遍认同的义行,而战乱时节,更不乏这种义行展示的机会。

    当然了,乱世中人,背信弃义才是主题,这个是不会错的,因为人性在乱世来临的时候,毫无疑问会压过道德约束。

    刘朝宗呢,却是将生死之交的概念诠释到了极致人心寒的极致。

    他也有一生死之交叫公孙敬,举家皆为朱粲流匪所害,只一忠仆带着公孙敬幼子得以生还,投奔了刘朝宗。

    刘朝宗闻此噩耗,悲痛之下自是恨朱粲入骨。

    刘朝宗家中世代官宦,是荆襄之地有名的大族门阀,刘朝宗本人也是官场中人,认得的人很多,用后来人的说法就是这人社会关系很复杂。

    不用怎么费事儿,就安顿好了家中之事,将亲族都送去了襄阳安置,随手召集心腹十数人。

    又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不但探清了朱粲乱匪踪迹,而且还找到了一些跟乱匪有着深仇大恨的人。

    在李破看来,这人之后没有太多复杂的谋划,多是走一步看一步,当然了,这样的一个刺杀行动,将生死置之度外是前提,大多数自己人被蒙在谷里是必要条件,之外的看其实就是主谋之人的临机应变能力,以及一个幸运光环的问题了。

    刘朝宗有没有那个能力才干就不用问了,他也足够幸运。

    一切就绪,刘朝宗先是辞去了新野县令的职位,其实就是挂印跑了,而这个时候和汉末已无二致。

    荆襄富庶之地也被朱粲乱军糟蹋了个遍,说实话,朱粲乱军的破坏性比起河南那两位来真的是不遑多让。

    自晋末战乱以来,北方人很多都逃到了荆襄之地这里人口大增之下,也是日渐繁华,而这里也是中原正经的鱼米之乡。

    而朱粲的食人军不但吃人,而且还吃粮食,最可恶的是他还不让你种田。

    几年下来,这伙儿沦于流匪的家伙就已让这里生灵涂炭,满目荒芜,造孽实在不轻。

    所以说,也没什么人能有那功夫再去追究刘朝宗的罪责,天下这么乱了,跑个县令算什么?

    接下来刘朝宗做的事情就比较惊悚了,他将自家刚满周岁的孩儿包吧包吧,直接派人送去给了朱粲品尝,朱粲的婴儿宴上于是多了一位食客。

    那画面,李破是想不出来,平民百姓就算饿极了,还有易子而食之说,这位为友报仇的义士却面不改色的吃了……

    这样的家伙最有名的好像就是周文王了,只是人家要的是整个天下,他刘朝宗却是为仇恨所驱。

    这才是真正的传奇,黄渠夫妇比不得,估计是老天爷很赞赏这种行为,于是刘朝宗之后的谋划也就有了幸运加成。

    可最终刺杀朱粲,可不如外间传闻那么神奇。

    朱粲一死,乱军直接就炸了窝。

    别看朱粲恶名已是遍布天下,可人家也有很多心腹呢,最后一场乱战下来,朱粲乱军烟消云散,刘朝宗等却也被人追成了狗。

    抱着必死之心的众人一旦从朱粲乱军中冲出来,求生**立马大增,在荆襄土地上跟死追不放的家伙们捉起了迷藏。

    他们人数是越来越少,眼瞅着就要完蛋的时候,李密这个倒霉蛋南下了,王世充随后派兵前来讨伐张善相,张善相败死,萧铣趁机抢占襄樊,来了个趁火打劫。

    乱纷纷的一阵折腾下来,却是让刘朝宗等人顺利出逃。

    慌不择路之下,本应该逃去襄阳方向的他们却是一路北上过了黄河,估摸着这会儿刘朝宗也已昏头涨脑,更是被饿的眼睛都绿了。

    什么去西边投李渊啊,什么去东边儿投王世充啊,什么河南,关西,晋地啊,都已想不到,一心只想摆脱后面的尾巴了。

    从这里可以看的出来,这位不是一个心雄志大的家伙,对天下大势估计也不太关心,和时下人们所说的智谋之士差的很远。

    可要真论起他做下的事情,当下的人们却很可能要竖起大拇指,赞上一句此人有古豪侠之风的。

    李破看着面前这个沉默的中年人,其实很想叫人将其拖出去斩了。

    作为一个刚有了子嗣的人,以及他一贯的理念,肯定是不会喜欢刘朝宗这样的人了,你说你自家孩子送给别人食用,自己还上了桌儿,好吧,人和野兽的区别在哪儿,好像还不如禽兽呢吧?

    断情绝性到这个地步,你想成仙啊你?

    一个故事给李破带来三个很特别的人,故事的真假不用怎么去考量,人却能酌情任用一下。

    因为不管李破自己的喜恶如何,到了他这个地位,杀个人不算什么,能收拢人才为己用才是他应该去仔细考量的问题。

    刘朝宗是个满脸蜡黄的中年人,一路逃亡,苦头肯定没少吃,比黄渠夫妇看上去还惨几分。

    他的传奇故事到了晋地这里也就该结束了,他本人好像也很认同这一点。

    进来之后,这人便是微微躬身,默不作声,显然,虽说没有开口告饶,可求生**比起那两位来也差不多少。

    李破其实很想看看吃了人肉的人是不是和传闻相仿,眼中会冒出绿光,奈何人家就是不抬头李破很是失望。

    当此之际,李破没工夫浪费,只沉吟片刻便道:“平遥县令之职暂缺,你可任之,那里没有食人的魔王,只有嗷嗷待哺的百姓,若再要学那刘玄德行事,我必不相饶。”

    刘朝宗拱手躬身相谢,声音很嘶哑,却比顾燕来那把细嗓子听着舒服多了。

    “军侯不弃,下官定不负所托。”

    抬起头的刘朝宗眼睛中没什么绿光,显然乡野传闻不太可信,可他确实有着一双冷漠中带着点疯狂的眼睛。

    这才对嘛,吃过人的家伙,总不会心态健全就是了。

    三个人相继离去,李破摸着下巴在想,这样的人物之后不会遇到太多吧?是,可遇的太多,只能说明老天爷不长眼啊。

    当然,话说回来,这个刘朝宗当县令的才能不得而知,其实他这里倒是有一个应该适合刘朝宗的职位。

    只是按照他的习惯,方来之人都不会太过重用,这样的情形在之后可能会有所改观,可现在嘛,却不会如此。

    当然,此时的李破肯定不会想到,今日他简简单单打发了的三个人,日后都非是无名之辈。

    一些人的人生轨迹因为他的到来,已在发生剧变,朱粲莫名其妙的早死了几年,而刺杀了朱粲的这些人物也就变得不太一样了呢。

    ……………………

    这一年二月初,天气将暖为暖之际,绛郡大军拔营而起,刀枪林立,人喊马嘶,满上遍野的向南而来,离开绛郡地界,大军顺势就分三部。

    左武卫将军李年会同左屯卫将军陈圆率部南进,之后会于黄河北岸驻扎,以防潼关李建成部渡河北上。

    左卫府将军尉迟恭,右武卫将军步群率右武卫将军薛万彻等,进驻龙门。

    而李破则自统大军七万余众入临河郡……

    这一年的开门红是属于李破无疑,在群雄皆都游目四顾,找寻着敌手的时候,他却已起兵攻唐……

第529章妄想() 
都说暮春三月,草长莺飞。

    那无疑说的是南边儿,就像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一样,那样的时令跟北地都不沾边儿。

    二月初的晋地,冰雪还未消融,连南边儿温润的春风都好像被黄河死死拦住,凛冽的北风依旧在晋地的天空肆虐。

    在北方兴兵作战,二月并不是一个适合的天气,大多数战事都要等到三月末尾才会发生,而那个时候又要顾及到春耕。

    所以说啊,常年领兵作战的将领们都很清楚,五月到七月间,才算是起兵作战的好时节,因为还有秋收在后面等着呢。

    当然了,这说的正是诸侯间相互攻伐的局部战争而言,如果中原帝国处于统一状态,也就没那么严格的限制了。

    可话又说回来了,如今天下的诸侯们人脑子都快打出狗脑子来了,谁还会管那么多?前几年的战事别说春耕秋收,即便是深冬季节,大家伙也在不停的兵戈相向。

    什么天时地利人和,都已被扔在了脑后。

    李唐和薛举父子以及南边儿的萧铣不间断的纠缠了两三年,河南的两个草头王更甚一些,围绕着洛阳大仓打的是稀里哗啦。

    山东,河北的乱军一边在抵抗官军,一边儿相互吞并,已经闹了将近七八个年头儿……

    英雄豪杰们摧毁的可不只是隋朝的统治基础,他们几乎摧毁了一切能摧毁的东西。

    实际上,他们可以很自豪的说上一声,楚汉相争算什么,黄巾之乱又算什么,三国鼎立以及之后的晋末战乱也就那么回事儿,咱们干的一点不比他们差了,而且还犹有过之呢。

    李破这会儿其实也高尚不起来了,二月间起兵,对于这一年的春耕必定有着影响,而相对于和李唐的战事,春耕之类的东西尽要挪到后边儿。

    按照他最完美的设想,那就是一路冲过黄河,去把永丰大仓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