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雄-第4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口锐减影响到的可不止是耕种,政治军事经济都在影响范围之内,像现在,李破哪里还敢大肆征兵?劳役在李破治下其实也已废止多时。
就算如此,想要恢复旧观,恐怕也不是十年二十年的事情。
而在不久的将来,李破还将用兵于外……恐怕唯一让人感到安慰的就是,其他诸侯那里情况只会更差。
显然,杨广给大家留下了个十足十的烂摊子,而接手的人们却正在砸锅卖铁将最后一点家底消耗干净,这是汉末战乱其实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
作为隋末群雄中的一个,李破这会也高尚不起来,人口锐减之下,他还是必须为将要到来的战争做出准备,不可能让军人们回归田野,去补充人力上的缺憾。
粗粗组建起户部的苏亶,说出来的差不多都是坏消息。
户籍,土地的统计全部归于户部,除了上党和长平还有去岁冬末刚经历了连场战事的临河郡之外,其他诸郡的统计工作都做的很细致,和实际情况相比,误差不会太大。
瞒报哭穷和虚报邀功在这会来讲都没什么意义。
之后苏亶的话题转到了户部另外一个重要职能上,也就是税赋问题,说了几句,连苏亶自己都沮丧了起来,声音渐渐低沉嘶哑,如果只他自己,哭上一鼻子也不是没有可能。
诸部方立,最烂的摊子可能就数户部了,人口巨减,田地荒芜,而税赋却还没见到影子,你说他现在戴上的这顶官帽到底有多重?
也就是苏亶还年轻,为官资历渐深之下,心境城府都已成熟了起来,不然的话,这样一个摊子他可收拾不起来。
而现在嘛,他却能够顶住压力,先将户部组建了起来,其实和其他几个人相仿,也就是从当初总管府中把自己的手下拉出了一些,将户部的架子先搭了起来。
然后便送上呈文,想要在夏初的时候亲自到代州走一趟,不为别的,只因为今年代州将要收取粮税,明年并州也会加入进来,只要做的好了,这会让户部的腰杆渐渐硬朗起来。
当然了,现下户部上下好像在担山爬坡,众人在压力之下都有些凄凄惨惨,可说起来,越是战乱时节,这个衙门越是重要,隐为六部之首的绝不会是吏部,而是苏亶的户部,不然的话,李破也不会让他头一个来说话。
这对苏亶而言无疑是一种褒奖,可也不会阻止他将一条条的坏消息罗列出来,清清楚楚的展现在众人面前。
说了很多,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晋地疲敝,再要折腾,嗯,还是小心一些为上啊。
好消息也不是没有,虽然赋税还没影子,可去岁秋后各处的仓储却是半满,大家吃饱肚子不是问题,再要用兵同样不用担心。
用有些自傲的话来说,晋地仓储如今当为天下之冠,谁家都比不得。
其实,当洛阳大仓渐渐枯竭,自文帝杨坚时所创立的大仓制度便已趋于完结,储粮最多的洛阳大仓日薄西山,黎阳仓空空如也,永丰仓也走到了尽头,涿郡粮仓更是差不多能饿死老鼠了。
于是,可以预见的,今年秋收之前,北地将面对的是大面积的粮荒,王世充,窦建德,李渊等人几乎皆不能免,他们都将为之前大肆征战付出可观的代价。
连王世充都闹起了饥荒……此时李破其实已经隐约的感觉到,粮食,人口的缺陷越来越明显,这会不会进一步加快统一的进程呢?
按照原来的轨迹,李唐东征西讨,无往而不胜,其根本原因是不是在于大家都有点支撑不住了,所以一场场你死我亡的大规模决战也就爆发了出来?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对于粮食充足的晋地来说,利弊之间却要好好琢磨一下了。
好话没说几句,苏亶手里就又拎起了棒子。
“粮草虽说颇为充盈,可河东诸郡大多缺粮,如今看来,六七月间,北粮南调之事已不可免……”
好吧,河东作为晋地腹心却要接受北边边塞的救济,新来的岑文本,杨恭仁等人自是愣神不已,其他人多数起于并代,对南边嗷嗷待哺的河东人不免起了几分怨尤。
随后,银钱之事上苏亶也说了几句,如今晋地南北的粮价虽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可也渐趋平稳,河东粮价高上一截,短时间内降不下来,却也没什么上升空间了。
北边的并代两州的粮价回落的很快,市面趋于平静,繁荣之像初显,货易之事一下便多了起来。
铜钱的短缺问题进一步凸显,这让之前李破发行银币之举显得高瞻远瞩,让苏亶极为敬佩。
而晋阳城中的商人们首先受益,对新发行的银币爱不释手,这种轻便,币值又大的货币其实天然就是为商人们准备的。
而这个时候晋阳城中的商人和晋阳门阀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商人们喜欢,门阀中人也就很快接受了它,再有官府作保,这种新的货币很快就向外间扩散了出去。
到了李破称王的时候,这种银币终于有了新的名字,被人称之为汉银,在并代两州行之甚广,普遍的被用到了牛羊交易当中。
让人有点哭笑不得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苏亶发现自己亲手制作出来的银币,用途最广的竟然是渐渐兴起的奴隶贸易。
奴隶贩子们上蹿下跳的拿着明晃晃的银币,大肆购买奴仆,转手卖于门阀世家,交易之方便,获利之丰厚,让这些亡命之徒喜笑颜开。
李破在战事上的接连胜利,简直就是给这些家伙们打了一支支强心剂,让他们成为晋地商人中最为活跃,也最为胆大妄为的一群人。
其实到了李破与李世民决于蒲坂的时候,这些商人已经成了规模。
他们往来于门阀府邸之间,渐渐的和门阀中人结合在一起,并逐渐摸索出了一条比较平稳的生财之道。
为了避免官府打压,嗯,也许是听闻李云内对户籍分外看重,他们渐渐有了自己的规则,凡是入手的奴隶,他们都会寻到官府衙门,先给奴仆上个户籍,然后转为奴仆,再进行买卖……
直接弄了一层合法的外衣披在了身上。
至于奴隶的来源,那就太多了,北边的突厥降俘,流落山间的流民山匪,南边儿接连送过来的唐军战俘等等等等。
这里面官商勾结的味道很浓,同时也透出了门阀中人贪婪的腐臭味。
可这事儿别说是苏亶,便是传到李破耳朵里,李破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他可不是什么道德君子。
李破认为只要有籍可查,别闹出刑案,也就没必要去管太多。
大隋的蓄奴之风很盛,是和门阀制度牢牢联结在一起的,这个根本杜绝不了,当年文皇帝杨坚令门阀释放奴仆,让天下人口大增,期间艰难自不必提,一些门阀中人更是用起义来回答杨坚的诏令。
闹的沸沸扬扬之后,门阀蓄奴依旧,只不过是略有收敛而已。
可见,蓄奴这件事是门阀制度当中很重要的一根支柱,谁想碰一下,都会遭到反噬,而大家族也确实需要奴仆来保证他们的生活质量。
这件事上其实根本没有对错之分,和天下许多事一样,只是利益使然而已。
李破这里看的很开,其实作为掌权者,必然也就是蓄奴的受益者,他觉得你只要别强占农夫的土地,抓了农夫去当奴隶,这就不是一件在战乱时节,应该极力关注的大事。。
第599章众议(二)()
(厚颜要点月票?)
汉银的流通其实也带来了一些麻烦。
作为一种新出现的地方性货币,他的信用等级天然不高,而且依照惯性,或者基于原料等问题,它也只会在特定的人群中流动,限制了它扩散的范围。
可以说,这种货币自出现开始,一直到流通开来,将要面对越来多,也越来越复杂的局面,几乎是在预料之中的,这是一件需要极大的耐心,并含有幸运成分来做的事情。
而天下战乱,以及晋地奴隶贸易的兴起,都给这个过程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时也使其中关联更加的错综复杂,很难说清其中利弊。
只是就当时情势看来,李破的纵容确实保证了汉银的合法性和流通性,弊端也显而易见,许多隐患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被栽种了下来。
等到苏亶口干舌燥的坐下,众人面面相觑之间,多多少少都露出了些忧虑,只罗士信几个对此毫不关心的家伙听的昏昏欲睡,心里更是大骂苏亶恁的啰嗦。
当李破开始说话的时候,所有人就都精神了起来,李破也没让他们失望。
“户部之事托于苏侍郎,可谓正得其人,将来吾等所赖者,无非兵精粮足,万众归心八个字而已,户部之责殊重,可见一般……”
一句话,既肯定了苏亶所做出的成绩,又再次强调了户部的重要性,其他人望向苏亶的目光终于变得异样了起来。
无疑这位武功苏氏子的位置越来越是稳固,为官资历也渐渐深厚了起来,加上又出身关西名门,时至今日,在李破麾下已是自成一系,令人不得不侧目而视了。
而李破对他的看重,也是日甚一日,没办法,苏亶年纪轻轻,精力旺盛,又有家学傍身,正是李破现在最需要的人才,换句话说,苏亶确实是赶上了好时候。
之后李破话锋一转,“说起来,去年冬天晋阳城中死了多少人?温尚书可有话说?”
这样一个转折,让众人都有些愣神,转眼望向吏部尚书温彦博。
温彦博面无表情,他跟随李破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心里只是转了个圈圈就想了个明白,这是被找后账了啊。
初春的时候,他家三弟亡故,他惊闻噩耗之下,有些失了分寸,不但扔下一身职务去置办丧事,而且还上了辞呈,着实给主上添了不少麻烦。
尤其是那会儿战事正紧……
好吧,他什么都明白……更明白的是,这位估计那会儿憋着火,只是没有当即发作而已,按照习惯,总会将攒下的火气发泄出来的。
这样一个性情,别说温彦博清楚,那些老人们更是没一个不知道。
这不,众目睽睽之下出口质问,你狡辩的越多,错的也就越多……可见,当初这位积攒的火气有多大了。
可还是那般,冬天里身为总管府长史,兼晋阳令的他也无可推诿,从户部之事延伸到冬天里晋阳城中死了多少人,看上去没什么逻辑,可你只要深想一下就明白其中的意味。
电光火石之间,温彦博想了很多,同时上前一步,面露惭色道:“回禀主公,去岁冬日,晋阳因冻饿而死者,有三百余人……”
也没容他自请罪责,李破轻轻一拍桌案,环顾众人道:“打一仗才死多少人,一个冬天冻死饿死就这些,这还是晋阳,其他郡县呢?”
“称王之后,很多人都跟我说,众人加官进爵,皆感振奋,正是众志成城,成就大事的先兆,可我怎么就没看出来?粮草既然充实,晋阳屋舍也多空余,一个冬天,为何会死那么多的人?”
“你们振奋在何处?死的多为童子,数载之后即可成丁,为农者,应该能播种于田野,为军者,当可为我杀敌立功,如今却死于冻饿……你们一个个自诩大才,就是这般为我治民的?”
“苏侍郎也说了,如今晋地人丁锐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