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雄-第4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此之外,背靠晋阳,与太原郡相邻,份属并州一部分的西河郡还要面对晋阳门阀世族的影响。

    这显然是一个同样有口难言的问题,官员任免,耕地分配等等等等,他这个郡守都要考量个周到。

    世族中人永远不缺贪婪的家伙,尤其是近在咫尺的西河郡对他们的吸引力正在逐渐上升。

    实际上,张云智非常需要李破的支持,当然了,这人也不是毫无依仗,他是晋阳张氏中人,又投在了户部侍郎苏亶门下,已扎下了些根基。

    只是主政的西河郡底子薄的厉害,本人资历又浅,再加上太过靠近晋阳,于是为难之处非常的多,情形上和关西长安的京兆尹以及东郡郡守比较类似。

    比如说西河郡丞的位置一直空悬,苏亶那边传信给他不用担心,隐约露出的意思就是,郡丞之位会一直空下去。

    可有些人显然不这么看,前些时张氏族中的人们商议了一下,由阀主亲自写了书信给他,让他荐举一位张氏姻亲任职西河郡丞之职。

    看上去是为他着想,可家族的想法和本人的意愿显然背道而驰,加上有苏亶的提点在前,张云智断无可能接受这样一个安排。

    门阀子弟很难摆脱不了他们的家族,所以他们需要想方设法的去影响家族的决定,而当阀主做出决定,并损害到家族子弟的仕途的时候,这只能说明一件事,张云智在家族内部斗争中处于了劣势。

    李破自然不会去管这些,可他却能给予张云智信任和权力……

    张云智说了不少的话,总的来说,经历战事不久的西河郡就是这个样子,粮食不缺,人口不足两万户,有着许多的“单身汉”,今年春耕很顺利,秋收比较乐观,起码能让一郡人家吃上饱饭。

    还有就是西河郡的匪患一直未平,没办法,西河郡三面环山,吕梁匪依旧还在,太岳山中的山民也是成帮结伙。

    郡中官吏都刚忙完的春耕,户籍依旧在整理之中,分发田地的事情一直在做,这不能怪西河郡上下手脚太慢,因为西河郡的人口一直在增长。

    倒是刘朝宗今年在剿匪上做出了些成绩,年初的时候,他和张亮借来了一营兵马,借机破了两处山中城寨。

    俘获的妇孺都留在了平遥,其他人都给放回了山中,并让他们给躲藏在山中的流民,乱匪,山民传话,只要下山,便有田地耕种,官府对他们之前所作所为也将既往不咎。

    于是,在春耕之前,很多流民下山了,他们得到了刘朝宗的优待,很快便在山中有了名声,到了如今,平遥县人口增加了六百多户,是西河郡人口增加最快的县。

    其实很简单个事情,无非恩威并重而已,只要山下不再打仗,又有人能给条活路,谁还愿意在山中挨饿受冻?

    可惜的是,乱世远未过去,各处的劳役,募兵,征税等依旧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并制造出大量的流民。

    像是河南,两淮,江南等处山中,如今都是匪巢遍布,今天是官兵,明天就跑进山里称王称霸的可谓数不胜数。

    兵匪一家的事情更是司空见惯,关西其实也正面临这个问题,尤其是蜀中,山中的蛮族和山民混在一处,这几年当中哪还有人敢大模大样的走在道路之上,那是对自己的生命极不负责的举动。

    让人有点哭笑不得的是,河北和山东的匪患倒是少了起来,因为最大的乱匪头子窦建德当了皇帝嘛,可归根结底,那边儿匪患渐绝的原因只能是一个,大多数的匪帮都饿死在了山中罢了。

    而晋地其实也好不到哪去,李破打下哪个地方,头一个就下令剿匪已经成了习惯了,区别之处只在于,他还有那个余力拿出粮食来招抚乱匪而已。

    在很多人眼中,这种做法其实有点吃力不讨好,因为如今以流民为主体的乱匪对诸侯们的统治威胁并不很大。

    他们中间成年男丁本就很少,招抚之后,有浪费粮草的嫌疑之外,曾经拿起过刀枪的他们也给地方上造成了许多麻烦。

    同时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因为隋末乱世的到来,在诸侯们你来我往的交战之中,官府的公信力逐渐丧失殆尽,百姓一旦成为流民,并转变成乱匪,官府的招抚对他们来说,可谓是收效甚微。

    就算是广有贤名的李渊,名声也不是这样来的,“爱民如子”的李破,倒有点名副其实的味道了。

    实际上,西河郡的匪患如今已经成不了什么气候了,有那么多的府兵人家,又离晋阳如此之近,匪患渐绝才应该是西河郡将要出现的局面。

    也不再可能出现有谁登高一呼,众人景从的景象,平遥县令刘朝宗只不过是先行了一步,拔了个头彩而已。

    因为心情不错,李破在介休呆了两天,见了一下郡中的一些官员,临走之时,晋刘朝宗为西河郡别驾,原西河郡别驾晋西河郡丞,随手便解决了张云智的烦恼。

    送走了汉王殿下,郡中上下都松了口气,而郡守张云智得了汉王亲口嘉许,消息传回晋阳,很多麻烦顿时烟消云散。

    升官很快的刘朝宗也有了些感激,在晋地的生活让他比较满意,只是他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因为汉王府司马参军张亮在之前已向李破举荐他入汉王府任职,有着传奇经历的他在李破这里也属于是挂了号的人物,所以李破没怎么犹豫便点了头,经过西河郡的时候,本想将此人带在身边再瞧瞧。

    可阴差阳错,见张云智对其颇为器重,郡中官员缺职也多,于是李破改了初衷……

    当然,也说不上是好事还是坏事,各人际遇在这年头实在难说,估计刘朝宗就算打破脑袋也想不到,只匆匆来去的汉王心腹,会大力举荐于他,这都哪儿跟哪儿啊,大家有这个交情吗?

    总之,乱世之中,机会几乎随时都会出现,倒也算不得有多奇怪,就像此时的晋地,机遇几乎俯拾皆是,看的就是你有没有那个能耐来捡了。

    过了介休,第二站便是临汾郡。

    临汾郡太守刘翰迎汉王于霍邑,这位之前留下的首尾张亮已经查的清楚,并报给了李破知晓。

    这位和前临汾郡别驾裴延谦是有着私怨的,当时刘翰为临汾郡丞,估计和裴延谦相争也不是一年两年了,裴氏势大,上面有裴氏门下郡守吴伯远压着,下面再有裴延谦顶着,刘翰非常难受。

    当然,这样的官场争竞并不算什么,你来我往间都还属于政争的范畴,可李神通募兵北上与李破相据的时候,抽调各郡人马。

    刘翰长子此时正在绛郡任职,本不在征发之列,只是当时就李定安一旦率兵南下,于临汾郡与敌据守之事,刘翰和裴延谦两人闹的很不愉快。

    裴延谦怒极之下,转头裴延谦就找族人举荐了刘翰长子从军而征。

    西河郡一战,李神通几近全军覆没,裴氏子弟死伤众多那就不用说了,刘翰的长子也没回来,当即战死在了两军阵前。

    李破领兵南下,无论是裴氏还是刘翰,都是纳头便拜,降了李破,可丧子之仇刘翰哪能忘了,他不敢跟李破呲牙,一股脑都安在了裴氏的头上。

    至于之前闹出来的那桩事端,只不过是刘翰抱着有枣没枣都打上一竿子的心思安排的。

    张亮查的没这么细,可也**不离十。

    其实在李破眼中,出于上党大族的刘翰与河东裴氏不睦,有这么一条在也就成了,临汾一郡尽可付之……

    至于才能……呵呵,能在紧邻绛郡的临汾郡据有一席之地,又跟裴氏有着间隙的官员,那还用考虑什么才能?

    记住网址:lwxs520 ……》

第609章 作死() 
强烈推荐:

    上党郡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所在。乐…文…

    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可见其地势之险要。

    在战略上来讲,上党也可称之为河东之门户,河北之外延,由此可见,上党对于河东以及河北是很重要的战略要地,其他地方嘛,地缘优势不会那么突出。

    谁占据了这里,便有了先手的优势,至于说南望河南,那就是艺术夸张了,隔着太行山和滔滔而过的黄河,你望个屁的河南。

    对于上党的争夺,最著名的要数当年战国时先秦和赵国的长平之战,实际上此战发生地在如今的长平郡和上党郡交界之处。

    那一战已是广为人知,不必细说,其实赵国的失败不在于战术上,当时秦国国力渐渐强盛,力压六国的局面越来越明显,在政治,经济以及战略层面上已然处于上风,赵国的失败几乎是必然的。

    汉末时曹操也在这里转悠过,总结一下,上党海拔很高,确实有那么点居高临下的意思,可要说有多险要……嗯,也就那么回事吧。

    这里四面环山,景色很不错,尤其是到了夏季,群山起伏,绵延翠霭,鸟兽成群,应该是词人墨客非常愿意游玩上一圈的地方。

    可事实上则是,上党民风彪悍,文人骚客到了这里,想要平安无事的走一走,瞧一瞧,是不太容易的事情,说不准就在哪个山间小道上被人宰了下酒呢。

    而时逢乱世更是如此,上党乱匪多数不成气候,可你若想剿灭个干净,却也是痴人说梦,上党这地方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藏人的地界。

    其实也没什么可说的,上党四面环山,山林资源很丰富,可在这年月却几乎无法开发,可以供人耕种的良田没有几亩,粮产上也就没法跟山外的郡县相比,而商人们对这里也没多少兴趣。

    所以这里的人们大多很贫困,上党难出门阀,根子上就在此处,物资困乏,也就难知礼仪,这是儒家的根本思想,放在这里很合适。

    上党的优点其实也蕴含其中,驻有大军的时候,粮草多靠山外供给,于是可为藩篱,却又不虞有人拥兵自重,瞧瞧,是不是挺好的?

    就像严宗和陆浩然两人,缩在盆地里称王称霸,大兵一到,立马土崩瓦解。

    这一年上党经历了几场战事,很快换了主人,所谓险要,不过尔尔,大势所趋,像上党,长平这样的地方,都只有随波逐流的份儿。

    五月下,李破东入上党。

    进入上党,几乎是一下就换了个天地一般,山峦起伏,丘陵遍布,到处都是山林草莽,散发出一股原始的味道。

    太闭塞了,这就是李破的感觉,于是乎,对于此行李破产生了浓重的怀疑,搁在后来,这样的地方肯定很受欢迎。

    可现在嘛,李破要的是良田,要的是人口,上党有什么?战略优势在此时也没那么显眼,窦建德不敢过来,王世充除非疯了才会来抢上党,长平。

    进入上党约半日,李破心里就有了那么点惭愧,将河东裴氏的阀主扔在这样一个地方,确实不太地道啊。

    再者,严宗和陆浩然两个总是向他讨要粮草,瞅瞅这个样子,好像也不算那么不要脸嘛……

    好吧,他想的要是被已经去到地下的严宗知道,定要再被气死一回。

    当然了,上党的实际情况并不是真这么糟糕,因为闭塞,所以在你来我往的隋末混战当中保存的还算完整,对上党摧残最严重的其实不是义军,而是劳役。

    从大业七年开始,一直到李破与李神通一战,上党和长平两郡到底承受了多少劳役,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