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雄-第4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内奸的作用很大啊,以后对降人看来得好点了。

    当张士贵终于口干舌燥的停住话头,眨巴着眼睛有点茫然,说的太多了吧?是不是说的太多了啊?好像是说的太多了

    确实是太多了,所谓过犹不及,新降于人的他,当即便将旧主卖了个干净,换个人的话,定然要鄙夷其为人,就算有心重用,也要心存疑虑。

    就像杨续,在那里记的手都抖了,心里更是大骂此人无耻,实乃卖主求荣之辈。

    可架不住李破心中欢喜,他在岸边待了这么长时间,总是在为渡河时机烦恼,这人一来,顿时让他思虑清晰了几分,和及时雨也没什么分别嘛。

    这时便拍着矮几笑道:“差点忘了来人啊,把茶饭送上来,咱们边吃边谈呵呵,军中简陋,等此战过后,我再为张将军把酒庆功。”

    张士贵连道不敢,等茶饭摆上来,就没有什么敢不敢的了,他这里一夜未进水米,又是担惊受怕的,此时早已饥肠辘辘。

    开始时还想悠着点,可汉王殿下从没想着跟士卒们“同甘共苦”,他这里的吃食就算简陋,味道也力求鲜美,张士贵吃着吃着便狼吞虎咽了起来。

    李破细嚼慢咽的吃了一些,抿了口茶,便又问道:“那么以将军看来,我该如何?”

    张士贵这会算是完全放松了下来,闻言抹了下嘴巴,“末将粗鲁,让殿下见笑了末将以为,若殿下有心过河进军河南,当先据弘农,静观待变为上,洛阳四战之地,为众人所觊觎,取之无益”

    “关西才为天下仰望之所在,又与晋地相连,互为表里,若能先破李渊,则削平天下之日不远矣。”

    李破惊了惊,这话就太有见地了,李破终于感觉,好像真的捡到宝了啊,但他还是按捺住心中的惊讶,状似随便的道:“如此岂非舍易求难?王世充一败,洛阳必乱,若坐观于侧,岂不是将大好基业拱手让人,为天下所笑尔?”

    若是换了旁人,听他这么一问,怕是要掂量一下,很有可能当即就认错了,可张士贵想了想,臭脾气就又犯了。

第636章相待()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张士贵和李靖其实差不多,倒了半辈子的霉,并非都是外部的因素,他们性格上的缺陷同样负很大一部分责任。

    李靖比张士贵要年长许多,倒霉的层次也比张士贵高,所以早就学乖了,而张士贵却还在上赶着作死。

    之前他已经告诉自己很多遍,新来之人,要谨言慎行,可真到了该慎重的时候,他却又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了。

    和别人较真,唱反调这种事,一旦习惯了还真难改。

    “殿下此言差矣,洛阳已无大仓可持,身居其中,如处绝地也,如今各处皆缺粮草,洛阳上下嗷嗷待哺,何人能有那许多粮草供之?晋地本就乃贫瘠之所在,又经多年战乱,殿下若率军入主洛阳,岂非如陷泥潭尔?”

    李破不动声色的笑笑,接着给他鼓劲儿,“将军所言甚有道理,可唐军陈重兵于河岸,严防死守之下,如之奈何?”

    张士贵今天算是找到感觉了,甚至觉着这许多年来,能让他张士贵畅所欲言者,唯有汉王一人尔。

    其实和之前很多人一样,不需和这位汉王殿下谈上几句,便都会觉着和其人很谈得来,只是如今李破贵为汉王,觉着他很不错的人越来越少,惧他畏他的人反而越来越多罢了。

    “唐军近二十万众,分散驻于潼关,永丰仓,冯翊,韩城各处要隘,相互呼应,看似险固,实则兵力分散,呈待人宰割之势,末将以为,只需破其一处,牵一发而动全身之下,唐军全线必将危如累卵”

    “再者,秦王李世民在时,李建成兄弟二人为争太子之位,相互掣肘,不相来往,如分兵两处也,然却能专一,号令分出东宫,天策府,互不相涉,上下井然,难以攻拔。”

    “而今秦王回京,东宫坐大,秦王旧部却多处河边要害,怨恨东宫者,比比皆是,又有萧禹,李神符等人把持陕东道行台,却无一人能与东宫相抗,久之,号令不一,必生祸乱,到时趁隙攻之,定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还有,唐军颇众,日夜枕戈待旦,不敢稍有懈怠,此等时节,却打算长久相持嘿嘿,此等时节,不能动若雷霆,伏如渊龟者,日后必蹈薛举,李密等人之后尘”

    说了这么多,其实按照李破的总结那就是一句话的事儿,河边屏障看似牢固,其实破绽极多,只需要耐心等一等,总会有过河而击的机会的。

    可以说,从张士贵进入大帐以来,每一句话说的都很符合李破的心意,最难得的是颇具战略眼光的建议,条理清晰,有理有据,这无疑是尉迟,步群等人最为欠缺的素质。

    果然是捡到宝了啊,这么多年在集聚人才方面,咱做的非常之努力,从没想过天上会掉馅饼,可今天却让馅饼砸个正着,这话怎么说呢?

    确实是有点掉馅饼的意思,张士贵来投,比起别人来弄的非常突然,可话说回来了,若非李破已经渐渐羽翼丰满,也不会让那许多心高气傲之辈前来投靠。

    换句话说,放在一两年前,这事儿想都不用想,就比如说张士贵,要不是他已经打到了河边,将李唐彻底赶出了晋地,张士贵哪里会渡河来到他的面前?

    这其实就是九成的努力,加上一成的幸运才能达到的效果,还是那句老话,张着嘴等着天上掉馅饼的人,往往会一无所获,只有那些付出了努力的家伙,当天下掉下馅饼的时候,才有机会吃到嘴里。

    到了这会,李破已经开始琢磨该怎么任用这个人了,和张伦一样,只要有忠心,其他的尽可优待一些,现在职位很多,只要此人能立下些军功,提拔起来也就没什么障碍了。

    随之李破就在兵部和军前领兵两样选择中转悠,兵部缺职很多,王智辩为兵部侍郎其实是一个极其无奈的选择,那人现在是个极为优秀的骑兵将领,当初放在代州行军总管位置上,一来是想赏其功劳,二来也为防备突厥。

    现在阴差阳错的竟然主掌了兵部,说起来不但李破这里有点担心,便是王智辩自己也觉着挺悬,好几次都在李破面前说,自己不是当兵部侍郎的料子,想让李破另任他人。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王智辩管不住卫府的骄兵悍将们,将兵部置于卫府之上,是李破的长远打算,现在你都管不住,等将来卫府将军们成了大将军,那就更管不住了。

    眼前这人要是能用起来,在兵部任职的话

    想到这里,李破自己先就摇了摇头,别说此时正值用兵之际,就说天下太平,没有深厚的积累,也别想在兵部的一些位置上站住脚。

    从战争中打出来的骄兵悍将,可不是你嘴上说几句,然后戴上官帽就能压制的住的。

    正沉思间,人家张士贵自己就做出了选择,一句话就将李破的选项变成了唯一。

    见李破久久不言,张士贵的热情顿时冷却了下来,还以为这位汉王殿下也一如李建成,说的好听,关键时刻却不愿善纳良策。

    于是多年积攒下来的愤懑顿时喷薄欲出,实际上,经过这许多年的挫折,他也还算沉得住气,可一天一夜的变化太过剧烈,情绪容易激动倒也可以理解。

    “末将所言,皆出肺腑,莫非殿下以为,末将会以私仇,而劝殿下西向乎?”

    这话对于张士贵来说,已经极为委婉,若是他再年轻些,话肯定不是这样来说,而是直接照脸上打下去才是。

    嗯,这许多年下来,他身上的零件还能保持完好,老天爷确实挺关照他的。

    可说的再委婉,也去不掉其中尖刻的成分,李破只稍稍抬头扫了他一眼,便把将此人扶上兵部尚书位置的念头抛去了九霄云外。

    这人身上军人的痕迹太重了,自持才能,桀骜之处恐怕不比尉迟等人差,要是让这人掌了兵部,别说他的耳边不得清静,恐怕卫府将军们陆续都得掉了脑袋。

    照此人现在的状态,说好听点,那叫快言快语,说不好听点,就是刚愎自用,外加不知死活。

    李破心说,怨不得突然跑了过来,就你这个样子,若无容人之雅量,雷霆之手段,谁又能用得起你呢?

    其实张士贵说完这句立马就后悔了,恨不能扇自己个嘴巴,在潼关委屈了那么久,都没顶撞过李建成,这会儿你逞什么英雄?

    当李破若有若无的目光扫过来的时候,张士贵的冷汗当即就下来了,好像才记起来,这人可不是李建成。

    别看年纪轻轻,实际上已是南征北战多年,北据突厥之功不知真假,可打的唐军节节败退却是真的。

    在这样一个人面前大放厥词,后果想必挺糟糕吧

    想及于此,张士贵垂下脑袋,已是准备认错了,虽然有点晚,可相比当年,已经进化很多,想必在李破麾下,他的进化速度会更快一些。

    只是没容他想好说辞,李破已是哈哈一笑,“张将军倒是爽快,只是”

    说到这里,笑容渐敛,“公仇私恨,如今谁还说得清楚呢?自将军来归,我可问过将军一句缘由细故?”

    “我见将军言辞恳切,气魄恢弘,当非鼠辈,遂以豪杰之礼待之,将军怎的却还心存疑虑不成?”

    张士贵本就后悔之极,闻言回想一下,好像确实是自己有了不对,不由大惭,好事差点让自己弄没了,还好还好,没像以前那般鲁莽,不然的话于是起身就想谢罪。

    李破伸手向下按了按,示意他安坐无妨。

    接着便道:“将军之才,颇为难得,可我见将军秉性过于刚强,今日便劝上一句,自古名将易夭,一意孤行者必为众人所弃欲人纳己言而信之,尝纳人言而重乎?”

    只是一句话,在张士贵听来,却比方才的所有话加起来分量还要重上许多许多,昨日种种,仿佛都陆续浮现在他脑海当中。

    这样的话多年之前其实有人曾跟他说过,只是那时他正值少年,未曾听得入耳,那人姓薛,名道衡,也是个晋人,路过弘农时曾应观王杨雄之邀,指点郡中少年。

    那时张士贵就在其中,因其颇有勇力,冠于同侪,而得薛道衡评点,评价却不很高,让张士贵还闷闷不乐了许多时候,大体的意思正与李破所言相类。

    此时听来,那味道自然便和当年有天壤之别了。

    张士贵整个人都恍惚了一下,心情起伏,再也无法安坐于位,起身束手而立,身子微躬,如奉父师。

    杨续在那边文不加点的记录,此时也颇为差异的抬起头来,头一次仔细的看了看张士贵,心说,这人不简单啊,汉王殿下待人,从无一定之规,可自从他任职记室以来,能让这位直斥其非,又循循善诱者,张士贵还是头一个。

    这人有何不凡之处,能得汉王如此相待?就凭之前那几句区区言语吗?

第637章不凡() 
张士贵的不凡之处很难说,因为从来没有人赏识于他,所以无法过多的展现才能,当年率义军占据弘农,只能算是初露头角,一战而破五万大军,也只能说是稍试手段。

    在李破眼中,这是个潜力比较大的优秀将领,最为他所看重的,其实是张士贵的“诚实”,这人其实很聪明,却偏于耿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