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雄-第4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几个人就都沉默了下来,他都知道,这和断头饭也没什么区别,吃饱了就得拿起刀枪去拼命,不然这些东西能吃到他们嘴里?
只吃了个半饱,沈凡便将布袋扎紧,掖进腰间,这是要等活着回来再犒劳肚囊的好东西,可不能一次吃完了,没了念想的话,他怕自己就回不来了。
他也是个孤儿,能活到现在可不容易,乞儿军中像他一样的人很多,单薄的身形,卑微的举止,年轻的面庞,只有在适当的时候,他们才会露出狼一样的凶狠。
从军几年,沈凡学会了很多的东西,这让他能和那些杀人不眨眼的老卒一样,能够在拼杀来临之前,保持起码的平静。
沈凡别看姓沈,他和他们的军主沈青奴可没什么亲戚关系,如今乞儿军中姓沈的人很多,显然这是晋末战乱留下的产物之一,有着鲜明的私军的特点。
用一块破布仔细的擦拭着他那把有了许多缺口的钢刀,一边爹娘乱飞的催促着手下的几个人赶紧吃完,好缓缓神,一会儿怕是要见血,可不能松松垮垮的,没的丢了性命。
和他们想的差不多,这年头就没白吃的饭食,吃的越好,说明之后经历的凶险越大,看见军主沈青奴的身影出现在不远处,很快身边就围上了不少军头。
沈凡羡慕的瞅了两眼,心里却在咒骂,什么他娘的汉王,和姓王的皇帝都是一般,只想让俺们给他们去打仗杀人罢了。
这才刚投过来啊……
只是连沈青奴现在都是身不由己,就别说沈凡这样微不足道的小小伍长了。
队长被召了过去,半晌过后,小跑着回来,立即将手下的伍长又都召集在一起。
“唐军朝咱们过来了,两万人……”
几个伍长一听,心里都有点打鼓,沈凡心里也哆嗦了起来,他娘的两万人啊,而且听说唐军挺难打的,皇帝领着那么多人过去,都败了,咱们这点人够人家塞牙缝吗?
相比他们心里七上八下,队正看上去很振奋,“将军说了,咱们这一千人先顶上去,剩下的两千人就能先过河躲一躲,一旦咱们赢了,全都有功,河那边过的可好,要什么有什么,以后都不用饥一顿饱一顿的过活了。”
“还有,那边婆娘多,活下来的都能娶一个回家,房子和田地也都能发下来,到时候咱们也就都是有家的人了。”
没什么慷慨激昂的地方,几个伍长的眼神却已经悄悄亮了起来,沈凡的手也握住了刀柄,给同伴断后,以后能吃上好的,再娶上个婆娘,有屋子可住,有田地能够耕种,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样样几乎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
之前在王世充手下的时候,只能给他们许诺一样东西,那就是吃的,也别指望吃的有多好,只要一日三餐不断,他们就能拿起刀枪来为人效力。
现在汉王明显给的比王世充多,过后能不能到手是一回事,可能听到这样的许诺,对于他们来说其实就已经足够了。
因为这些东西是值得他们用命去换的,就像当年代州人一样,无数人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很多人为的都不是功勋,疆土,而是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沈凡回到自己一伍人面前,直着腰杆,很有气势的指着对岸,“唐军过来了,有两万人,咱们要杀上去,活着回来的都能去到对岸,那里吃的好,穿的暖,女人也多,只要敢打敢杀,将来就不用过苦日子了。”
好吧,他们说的都没什么新意,可一千乞儿军却都拿起了刀枪,怀揣着美好的畅想,聚集在了沈青奴的战旗之下。
士气不高不低,战斗力也很堪忧,但却都愿意跟着向来说话算话的军主出去,用他们的性命作为赌注来搏一搏。
沈青奴这里要费点事,牛进达那边就简单多了,他那里的低级军官都是山东人,打仗和吃饭喝水也没什么分别,看的就是将主想要打哪里而已,军令一旦发下,几乎没人会在乎自己的生死。
刘安世威望很高,也很快便将一千人聚集了起来,元聪最拖拉,肉干加上重赏,才堪堪凑齐了一千人,各个锤头耷拉脑。
四千人汇聚到一处,徐世绩瞅了瞅,便让元聪带人守在了岸边营中,这人带兵实在不成,守在营中的话,对战事的影响也就微乎其微。
一队队的河南降军走出营寨,而在寨前,四千晋地精锐已经排好了阵列,刀枪林立,甲胄鲜明,各色战旗在他们头顶烈烈飞舞,和乱糟糟的河南降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养精蓄锐到今日,晋地军旅终于黄河南岸露出了獠牙,显出了张牙舞爪的气势,顺便给河南降军吃了点定心丸,培养了一下自信心。
传令让牛进达,沈青奴等人列阵于后,徐世绩和张士贵重新凑到了一起。
“大王说了,让咱们随机应变,若是败了,俺也没脸回去,可谓是背水一战,张兄,你我今日共赴艰难,将来功成名就之日,可莫要忘了今日同生共死之情啊。”
张士贵嘿嘿一笑,锤了锤胸甲,“大王知人善用,李大可比不了……废话就不多说了,俺来打头阵如何?”
徐世绩哈哈一笑,捶胸道:“不分先后,你左我右,看谁先能斩下桑显和的首级。”
此时,唐军离风陵渡口已不足十五里。
桑显和在大军当中不断传下军令,催促众军前行。
探报早已传了回来,李定安正在挥兵渡河,河边很是纷乱,正是半渡而击的好时机,桑显和久经战阵,不可能放过这样的机会。
在行军之间,他也没有和人商议军情的兴致,只是派人回潼关向太子禀报一下军情,之后便是领兵直奔风陵渡口而来。
桑显和想的不多,领军过去,抢占滩头,堵住李定安南下的道路便成了,他不认为刚刚过河的晋人以及那些河南降卒能够挡住他所率的两万精锐。
如果这会……李定安也过了河,那可就太好了,说不定还能让他立下大功,他在潼关已经呆腻了,若是擒了李定安回去,奶奶的,李渊虽说小气了些,可这样的大功,就此弄个卫府将军当当,应该不算难吧?
好吧,他的心也不小……两边的人谁也没将谁放在眼中。
在风陵渡口西南五六里处,两军终于碰在了一起。
桑显和可谓大喜过望,七八千的乌合之众,竟还敢弃寨而出,无异于螳臂当车,两万大军在军令声中,缓缓停下,在军卒停下脚步的同时,军阵已经渐渐成型。
让桑显和意外的是,对面显然已经等候多时的敌军,在沉沉的号角声中,迈步前行,先就做出了攻击的姿态。
他不知道的是,对面两个领兵之人现在心里只有一个想法,狭路相逢勇者胜……
第660章向前()
号角声此起彼伏,看见唐军到来,徐世绩和张士贵两人立即挥军大进。
晋地精兵排着严整的队形,像城墙一样向前移动,军官在队伍中大声吼叫着,让手下士卒保持着队形的完整。
这个时候,唐军其实也在向前走着,只不过速度越来越慢,显然要按照战争中既定的节奏,先行对峙一阵。
当然,这并不是唐军居于弱势,或者有所失措,甚至让敌人来个攻其不备,因为两家踪迹都无所遁形,在唐军进军来到的同时,他们的阵型已经做出了调整。
而且,唐军选择的距离很恰当,除非遇到的是骑兵,不然的话,步军是无法越过如此一段距离,快速的进行攻击的。
桑显和久经战阵,任璨,韦挺也都熟于军伍,不会在接战之时犯下那样愚蠢的错误。
桑显和的将旗此时已经立于高处,战旗之下,桑显和高踞马上,虽说对方如此坚决的率先发起了进攻,让他有些意外,但也只是小小的意外了一下而已。
这是个标准的关西将领,身材高大,性情稳重,只要来到战阵之上,无情而又冷酷的气息便也形之于外。
他那沉静而又带着些杀气的目光望向远方敌阵,片刻之后轻蔑一笑,他已然心里有数,这是要迟滞大军前行,为后续过河的大军拖延时间吧?
看着跟在后面的那些乱糟糟的人影,桑显和更是笃定,那肯定是降了李定安的河南乱军,这些家伙最善混战……
在桑显和看来,这明显是李定安在河边兵力不足,派出些人来送死,以争取时间的举动。
有了这样的猜测,桑显和随即传下军令。
“传令给任将军,让他挡住来敌,后退一步者斩。”
五千人,足够了,要知道来到这里的可都是关西精锐,不是什么散兵游勇,若非大军守城十余日,又赶了这许多道路,将士多有疲惫,不然桑显和觉着只任璨的五千精锐就能把敌军全都赶下黄河去喂鱼。
可以说,无论是桑显和,还是他麾下的将领们,都没将这些拦路之敌放在眼中,晋地的李定安最擅骑兵,从其战绩来看,代州铁骑也确实可畏可怖。
就像西北的屈突通,率领十余万大军固守要害,不敢主动出击的原因就是怕走的太远,被西北骑兵所破罢了。
而现在,李定安想要渡过黄河,来河南逞威,在桑显和等人看来,是打错了算盘,没有纵横来去的骑兵助阵,晋人还想在平地上跟关西精锐相抗?做梦去吧……
这要是放在几年前,就算有骑兵在,关西人也从来不会惧怕什么,只不过时移世易,关西军旅的荣光,在一连串的战乱中,迅速的暗淡了下来,竟然事先总要掂量一下敌军数量,或者代州骑兵的分量,在每一个关西将领心中,这都是一件带着耻辱色彩的事情。
可话说回来了,关西军旅的强大,是打出来的,作为关西将领中的一个,桑显和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不久之后,他可以得到一场“小小”的胜利。
当然,他没有意识到,当年李渊率军南下,他领兵拒之的时候,心态和此时是如此的相像,可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
不过,这些都不能让桑显和犹豫什么,接着便下令道:“让弓箭手准备。”
“传令给韦将军,率兵向前,护住任将军右翼,随时听我号令行事……此战,务必全歼敌军,不能让一兵一卒逃回对岸。”
一般来说,大军接战之前发下的军令,都属于对大军最后的调整,一旦接战,便很能让将领到达军前将领的面前了。
当然了,如果两支激战的大军都足够庞大,或者两军力量相差悬殊的话,又另当别论。
而这两支相遇于旷野的军旅明显属于前者,他们人数其实都不算多,如果把此番河南战局当做一张棋盘的话,他们都属于起着关键作用的先锋小卒。
换句话说,此战规模不大,却很可能是一场决定之后河南局面走向的战事,只是缺乏战略大局考量的桑显和明显有些迟钝,并不能体会到此战的关键。
而他对面的徐世绩和张士贵,却明确的知道,此乃生死关头,不管是对他们个人或者是对过河的大军来说,都是如此。
就这个层面而言,桑显和明显居于劣势之中,而这却并不能改变唐军力强,应对也颇为得当的事实。
两军都属于轻步兵,唐军没有带来坚甲大盾,也可以说,唐军其实没有做好跟敌人来一场激战的准备,他们此行的唯一目的,好像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