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雄-第4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像就是去河边,把李定安堵在河对岸罢了。

    而徐世绩和张士贵倒是有着决死之心,可他们率领的同样是准备不很完全,有着许多仓促迎战的痕迹的轻步兵,没有长枪,没有重步兵突前,甚至连箭矢都有所短缺,无法跟唐军在远距离互射。

    当唐军停住脚步,从黑压压的阵前处,伸出一些参差不齐的长枪的时候,徐世绩和张士贵两人就知道,最糟糕的情形出现了。

    唐军明显打算稍微固守,待你力尽,然后再行掩杀的稳妥策略,只这一个战术,其实就足够让前行的晋人付出大量的鲜血作为代价了。

    军卒们不急不缓的踏着地面,向前不住涌动,盾牌,铠甲,刀枪不住碰撞,嘈杂却又完整的汇合成金戈之音,传遍天地,等待着流下鲜血的那一刻到来。

    徐世绩和张士贵两个不约而同的都选择了第三排,在这里既能看清敌阵,稍稍做出反应,又能避开即将到来的箭雨,也不会第一时间让自己战死在阵前。

    聪明吗?不见得,这都是得到血的教训之后,才具备的经验,跟天赋,学识之类一点关系都没有,这只能说明,他们经历的厮杀很多,身份上也到了能选择一个好位置的地步,而他们的职位却又不能让他们完全避开凶险而已。

    当唐军列阵,再不前行的时候,张士贵心寒了一下,这显然是他和徐世绩之前商议之中,最坏的一种情形。

    他们在之后必须经受箭雨的洗礼,冲到阵前后,还要用更大的力量突破进去,而他比较担心手下这些家伙能不能在他率领之下,经受住这样的考验,毕竟他才来不久,在这支陌生的军伍当中没什么威望。

    唯一值得庆幸的可能就是,对面的唐军长枪稀少,也没带来厚盾,突破进去好像并不算困难。

    另外一边的徐世绩比张士贵要有信心的多,因为他在河东,并州待的够久,代州铁骑闻名天下不假,可晋地的步军其实同样不可小觑。

    他们中间充斥着山东,河北老卒,久经战阵之外,平日里也是勤练不缀,之所以未曾扬名于外,只是因为汉王更擅骑兵,让步军少有施展的余地罢了。

    和对面样子看上去不错的关西府兵比起来,他身前左右的家伙更像是一群饿狼,他们的杀敌决心和作战的意志就像一团团火焰,在大军头顶熊熊燃烧。

    当他们成为一个整体的时候,他们更是不惧伤亡,一旦向前,就绝对不会轻易的停下来,身处这样一个群体之中,让徐世绩既感到些骄傲,又有着很大的不适,因为这一切好像都与他徐世绩无关。

    到了接战的时候,他和张士贵两个就完全沦为了陪衬,因为这个群体的魂魄早已铸就,他们两个都与此格格不入,显然,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融入进去,并在自己所率的军伍上,打下独特的烙印。

    所以说,此战对于他们两人而言,都只是一个开端,当然,如果败了,一切就都不用提了。

    当第一蓬箭雨升上天空,前面第一排的领兵校尉高高举起长刀,扬天长嚎,这比进攻的号角更加管用,一瞬间,阵前爆发出一阵怪异的吼叫之声。

    前排的军卒在头顶上挥舞着钢刀,一下加快了脚步,随之奔跑了起来,大军好像一下去掉了束缚,像冲出堤坝的洪水般,向前快速涌动。

    箭矢落下,有的钉在士卒顶在头上的圆盾之上,有的穿入人体,带出猩红的血液的同时,倒地声,惨叫声立时大作。

    人群像割麦子一样倒下一片,如果换做是当年的河南义军,很可能只这一下,就能摧毁大部分人的意志,让官军看见胜利的曙光了,可这点鲜血并不能浇灭晋地军旅的求战之心。

    后续的军兵踏着同袍的尸体,迅速的向敌军靠近靠近,再靠近,箭雨不断落下,连续造成惨重的伤亡,跟随在后面的河南降军立即出现了混乱。

    有的人停下脚步,有的人调头就跑,沈凡带着四个人走在大军中间靠前的位置,盯着一张破盾,不断的用颤抖的声音吼着几个手下,别跑,别跑,跑就没命,跟紧了,跟紧了,熬过去就活了。

    在大军向前的时候,沈凡这个伍长当的还算称职,他起码知道,调头就跑是最愚蠢的举动,不是被自己人砍下脑袋,就是被自己人踩在脚下,绝对没有好下场。

第661章摧敌() 
两军相距越来越近,不断升空的箭矢,以及不断倒下也并未做出回击的敌人,都让唐军将士渐渐闻到了胜利的味道。

    前排的唐军握紧兵刃,在军官的吼叫声中,紧紧靠在一起,准备迎接敌人的冲击,高大强壮的关西士卒,同样不怕流血和面对面的厮杀较量。

    可他们其实没有意识到,他们现在所面对的敌人和王世充的大军不一样,更和那些乱糟糟的义军无缘。

    他们乱世之中行走到现在,已然蜕变成最为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军旅之一,任何轻视的行为,都将付出血的代价。

    就像现在,奔跑中的前排士卒突然缓了缓,第二排的军兵迅速从缝隙间钻了出来,他们的手上拿着的东西让一些眼尖的唐军士卒立即瞪大了眼睛,惊恐的呼喊了起来。

    弩弓,无疑是这年头的战争利器之一,只是因为造价,工艺,射程,以及射击频率等问题,并不能取得和弓箭一样的地位罢了。

    而轻步兵的对决中,弩弓却能发挥出可怕的威力。

    当然,有备和无备的区别也就在这里,唐军有弩五百具,并没有布置在阵前,只因唐军将领多有胜算,并不打算在这个时候拿出来而已。

    毕竟代州骑兵闻名于世,弩弓正是克制骑兵的武器之一,赶到河边的时候,若有骑兵过河,那么也就能用得上弩弓了。

    反而徐世绩和张士贵两人,在武器匮乏的时候,有志一同的选择了弩弓作为突阵之用。

    而此时做出的战术动作,却并非刻意为之,这是久经操练的结果,也大致可以说是步军突阵的常规战术之一,一般来说,其实效果并不好,当两支大军对阵,坚甲大盾总是第一道防线,弩弓并不能造成大规模的杀伤,远不如弓箭来的犀利。

    可现下情形却是,唐军的长枪手在前,后面是圆盾短刃的军卒……

    成排的弩箭在跑动中射出,准头并不好,弩箭带着锐啸眨眼即至,很多都射向了天空,可对唐军造成的伤害却可怖至极。

    成排的唐军就像被疾风吹过的草一样,在一瞬间稀里哗啦的倒了下去,惨叫声立时大作。

    可以说,两军方一接触,便用人命作为注脚,鲜血作为衬托,相互打了一个凶狠的招呼。

    轰的一声大响,人头涌动,刀枪并举,喊杀声顿时响彻天地,两军在旷野之中,终于开始了最为直接,也最为野蛮的对抗。

    长枪攒动,无数人被挑翻在地,刀光闪动间,肢体横飞,大量的鲜血在这一刻泼洒而出,血腥而又原始的味道,刺激的两军士卒血脉贲张。

    一张张面孔狰狞如鬼,一双双眼睛变得猩红如血。

    这是战争的最强音符,渲染出来的则是男儿胆魄,功勋事业。

    而战场杀伐,从来都是血腥味十足,并无任何美好的画面可以给人展示,潼关守军跟晋地军旅的第一次强力碰撞,却有着令所有人吃惊的结果。

    全面突破……这是之前谁也不曾想到的事情,唐军潼关精锐在这一刻羸弱的好像一群舞刀弄枪的孩童一样。

    晋地军卒好像不费吹灰之力,只有一瞬间的停顿,便平推着进入了唐军军阵,长刀挥舞间,血色弥漫,唐军士卒纷纷倒地。

    立于高处的桑显和一下瞪大了眼睛,心头只有一个想法,这不可能……

    可事实就是这般无情,数载过后,从人命如同草籽的河北,山东走出来的将士在晋地成军,反观他们的敌人,则是大规模逃避兵役,只拿各处义军的鲜血和头颅来装点自己的关西士卒,最终聚拢于李渊旗下。

    他们或许能战,可他们中间的多数人,从来不曾经历过辽东城下的浮屠地狱,也不曾经历过河北,山东各路军旅绝望的相互厮杀,兼并的征伐,他们更不曾有直面突厥骑兵的机会……

    实际上,充斥着山东人,幽州人,代州人的晋地步军,之前在龙门一战当中,已然显示出了他们的强悍之处。

    而这四千从大军中挑选出来,先期过河的却是晋地精锐中的精锐。

    徐世绩想的一点都没错,晋地精兵是可以倚靠的力量,而汉王李破也从来没有接敌人之手,消耗降军的习惯。

    因为那样做所带来的弊端几乎是难以解决的,甚至可以在短时间内,让你之前几年间做出的努力付诸流水。

    而现在的战况,也足以表明李破做法的正确,潼关守军精锐,在这种近距离的搏杀当中,几乎不堪一击。

    凶狠有如狼群的晋地军旅全方面的占据了上风,当然,能够有如此压倒性的优势,这和徐世绩,张士贵的判断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唐军颇为疲惫,出关到风陵渡口的时候也非常仓促,等等等等,都让他们看到了在本路战胜敌人的可能。

    大军一力向前,倒下的唐军士卒越来越多,不断退后间,阵型迅速内凹,乱糟糟的河南降军终于踏着满地的尸体,和那流淌着的鲜红血液进入唐军阵中。

    此时韦挺所部八千人正在向任璨部右边侧后移动,这在桑显和的布置当中,显然是用来最后围歼敌军所用,可现在嘛,却充满了进退不得的尴尬。

    他们既没有那个时间冲上去,从背后给敌军来上一下,也不可能退到任璨背后,给他强有力的支援。

    而在这个时候,领着五千兵驻于阵前的任璨却已经顶不住了,晋人好像用铁锤砸进了豆腐里,几乎来了个一锤到底。

    双方谁也没有想到,一个接触之下,战局竟然是这样一泻千里的模样,估计如果晋人士卒有那个闲暇的话,也要吐槽一下,关西精锐就是这个样子吗?枉老子也憋了一肚子的劲,竟是有一拳击空的感觉,你们就是这么打仗的?

    其实,潼关守军的羸弱从他们守关之时就已经暴露出来了,而这些年一直驻扎于潼关,又得东宫太子庇护的他们,和其他诸侯麾下的劲旅相比,已然拉开了很大一段距离。

    本来,能驰骋河南战场,再与窦建德等人较量一番的他们,也许能够重拾往日辉煌,可惜,在开端的时候,便遇到了晋地强军,一棒子下来,当即就被打蒙了。

    任璨的将旗被人砍倒在地,顿时无数的大脚踏了上去,任璨战死,只是在这等时候,谁也不晓得哪个幸运的家伙立下了斩将夺旗之功。

    徐世绩和张士贵两个震惊的随着洪流继续前行,这个时候,他们两个几乎已经完全失去了对大军的控制,还剩三千多人的大军,像脱了缰的野马一般冲向了唐军的中军。

    所过之处,杀的唐军尸骸遍地。

    桑显和所率中军的外壳明显要坚硬一些,他麾下的老卒很多,参加过剿灭杨玄感乱事,也曾在河东跟李渊对阵,经历的战事要多一些。

    可是此时这个外壳却已经被前边任璨部败下来的兵卒冲的有了裂纹,杀穿唐军前阵的晋地士卒死死盯着高处那杆旗帜,奋起余勇,几乎又来了个一鼓而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