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雄-第4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即就唬的张亮后退了两步。

    他之前跟魏征说的其实没错,晋阳城里的“凶杀”案子越来越少,官吏们过的越来越安心,于是乎规则的作用也就愈发明显,这显然是治平的开始。

    其实从贵族到平民,谁也不想过那朝不保夕的混乱日子,所谓民心思安大抵上也就这么一回事。

    可这样一个世道,晋阳城中暴躁的人也不会少了,只是规矩已经扎扎实实的摆在了那里,暴躁的人们下手也就念起了分寸。

    好吧,和世上许多事情一样,一些人总能站在规则之外。

    眼前这位时常出现在汉王府内宅门口的少女无疑就是其中一个,突厥可汗阿史那杨环的女儿,突厥伽蓝公主,身上流淌着南北两个帝国最为尊贵的血脉。

    这个突厥少女在身份上几乎无可挑剔,这年头比她再贵重的人屈指可数。

    让很多人比较无奈的是,她总不好好在内宅呆着,时不时就要出来露脸,而且性情还很暴躁,动不动就拿棍子来敲人脑壳。

    当然,很多人都明白,这已经是很收敛的一种行为了,要是换了在草原上,她手里拿着的肯定不是木棍,而是更具攻击性的鞭子和刀子才对。

    可不管怎么说,张亮都不会给人敲自己脑袋的机会,作为新上任的汉王府司马,光天化日之下被人追打,那可就太难看了。

    “公主莫急,人已带到,俺这就让人把他送过去。”

    少女长的很美,气势上却张牙舞爪,比男儿还要强悍几分,提起木棍指着张亮后方道,“让我等了许多时候,人是哪个,叫过来让我瞧瞧”

    母虎拦路,张亮也很无奈,那位西突厥公主他倒是远远见过几次,只是任职汉王府司马之后,却再没有拜见的机会了。

    听说那位有了身孕,诞下子嗣,顺势晋汉王侧妃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他本想借此机会拜见一下,先混个脸熟再说。

    而后面这位是那人的亲族,要是在门口被人敲了棍子,弄个鼻青脸肿的,过后可就不好说话了。

    他想的还挺周全,比起当初来长进了不是一点半点,爱学习的人就是有进步啊。

    可这会他也推脱不得,他可没有替人受过的觉悟,立即转头笑道:“阿史那将军,莫要让俺为难,这位是突厥伽蓝公主,先来拜见一下吧。”

    正说话间,一群六七个人行了过来,两个领头的身着官服,大袖飘飘,气度俨然,这两位面色都不很好,之前争吵的厉害,都动了些无名,见到张亮一行,不自觉的放缓了脚步,也停住了你一言我一语的争执。

    魏征悄悄挪动了下身子,眨巴着眼睛左瞅瞅右瞧瞧,心说,这里的人看上去火气都很盛的样子啊,张亮这厮果然在骗俺,此间若乃善地,怎会如此?

    他这人喜欢给人出主意,可胆量一直不大,若非如此,就他行事而言,肯定活不到现在。

    见了这两位,张亮脸上的笑容更盛了几分,当即抱拳施礼,“张亮见过杨侍郎,王侍郎当面。”

    那两位动作出奇的一致,都是将手笼在袖中,置于腹部,微微颔首,礼节之上几乎无可挑剔,若非两人长相各异,高矮不同,不然的话,还以为是亲兄弟呢。

    随即,两人又抬手躬身,同声道:“见过公主殿下。”

    连体婴儿一般,让挡在门前的少女一下就笑了,如春花怒放般的笑容让这里一下亮堂了几分。

    “你们又吵架了?李王妃可是说了,这般下去也不是办法,还是等你们主公回来再说吧。”

    两个岁数不算很大,却也绝对不算小的臣下都稍露尴尬,作为关西贵族的杨恭仁无论脸皮还是气势都要更胜一筹,环目四顾间,将这里的人都盯了一下。

    威胁之意不言自明,这里的事情谁要是说出去,他杨恭仁是要追究到底的,当然了,张亮是首当其冲。

    其实哪里用别人多嘴多舌,他们两个的事情已然传播在了晋阳官场之上。

    杨恭仁作为刑部侍郎,除了忙着组建部衙之外,就全心专注于刑律之上,他为官多年,对前隋刑律是一点也不陌生,也觉得隋时刑律宽严得当,很是不错,就算要修改一些,无非也就是以开皇律法跟大业年间的刑律比对一番,择优而录的问题。

    听上去挺简单,可实际上开皇年间的律法跟大业年间是有很大不同的,开皇初年的刑律比较严苛,到了后期却偏于宽纵,然后到开皇末年,刑罚却又重了许多。

    这样的变化以及那前前后后的故事,杨恭仁几乎都是了然于心,而到了大业年间,刑律的条款变更被说是杨恭仁,就算是当年的几位刑部尚书在此,也根本说不清律法到底依照怎样一个规律在变更。

    因为只大业三年到大业五年的两三年间,隋帝杨广就几次命人大规模的重修律法,如果给他一个足够的时间,说不定就能把开皇律整个变成过去式呢。

    所以按照杨恭仁来看,晋地律法应该以开皇律为准则,沿袭便了,没必要在这样一个时节胡乱折腾。

    可有人此时正在修改隋律,掌管此事的是礼部侍郎王泽,也是奉令行事,为此王氏也付出了许多的代价。

    于是分歧也就产生了,两人坐到一处商议的时候,意见相左的厉害,因为王氏修订刑律已经来到了尾声,不可能根据杨恭仁的意思再改回去。

    两人唇枪舌剑之下,把吏部尚书温彦博也卷了进来,要知道,温彦博精通刑律,也是汉王座下重臣,两人就想找他来主持个公道。

    显然,这个和事佬找的不对,温彦博根本不是一个能和稀泥的人,而且还正在忙着吏部的事情。

    加入进来的温彦博思维敏捷,言辞犀利,哪里像是个和事佬,简直就是一个正准备冲锋陷阵的战士。

    几天下来,王泽和杨恭仁两人都有点顶不住了,而温彦博也很无奈,这两位坚持己见的倔强劲头比起他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非年纪大了些,思绪不如他敏锐清晰,不然的话,他温彦博也别想在这两人面前占什么上风。

    于是事情一转手,便到了中书令陈孝意的手里。

    陈孝意老奸巨猾,早已听到风声,自觉政务繁忙,精力有所不济,而这种事情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辩的明白的,更不可能凭借威望让杨恭仁和王泽这样的人服软。

    所以陈孝意先就求见了李碧,把事情原委说了个清楚,最终的结果是两个吵的已是内外皆知,有把政见相别转换成私人恩怨的可能的家伙便被王妃召入了汉王府。

    这是晋阳官场上难得一见的逸闻,很是给大家伙添了些谈资。

    在这两位面前,拦路虎也不得不让开道路,两人于是昂首挺胸,晃晃悠悠的行了进去,走不多远,争吵的声音就又传了过来,估计要不是两人年纪都不小了,这会出身关西贵族的杨恭仁很可能已经撸胳膊挽袖子对王氏家主饱以老拳了。

    顺便瞧了个新鲜,张亮再不敢怠慢,将紧着往后缩的阿史那大奈揪了出来,直接扔给了阿史那天香,带着魏征就溜了。

    可能是得到了授意,也可能是阿史那大奈长的太丑,反正这边没走几步呢,那边棍子就雨点般落了下去。

    魏征一边心惊胆战的回头看着,那棍子好像抽在他身上一般,让他的心直抽抽,一边还要拉住了张亮的袖口,“贤弟行的慢些,前面的人还未走远”

    小小的见识了一下汉王府内宅女眷的威风,魏征整个人精神都不太好了,连行过那少女身边的时候,闻到一股幽然淡雅的芬芳,都没太注意,因为这里真的很乱啊

    旁边的张亮还在紧着解释,“哥哥莫慌,那是伽蓝公主,不久便为汉王侧妃,以后见了躲着些便是可莫要触怒了她们。”

    汉王府内宅的母老虎并非一只,都快成群结队了,只是这会没法跟魏征细说,想来魏玄成留在汉王府任职的机会也不大,倒是不用担心什么。

    而以魏征的年岁,更不会像徐世绩那样,生出些花花心思出来。

    汉王府内宅同样不小,只是正厅离着不远,有人领着张亮和魏征很快便来到正厅之前,厅上无人,守在厅侧的从人也没领他们上厅安坐,只是让他们在厅前等候。

    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时辰,前面那两个吵架的家伙才陆续气哼哼的行了出来,此时张亮,魏征两个等的腿都酸了。

    可和另外一边的阿史那大奈比起来,他们其实应该庆幸,他们只是等了一会而已。

第669章孕妇() 
汉王府西边的一处屋宅,这是一处独立的院落,有屋十几间,靠近西边花园,两片林子,一处池塘,不远处就是校场。

    位置不好不坏,环境还不错,就是不很清静。

    这里就是阿史那荣真的住所了,选的时候女主人也没看别的,就只一个离着校场近,便被女主人择为了落脚之处。

    实际上,红眼珠住在这里的时候很少,她一般都宿在汉王府主宅,毕竟只要她在,内宅护卫之权也就会来到她的手中。

    汉王府内宅的护卫之事很是轻省,就算是现在,汉王府内宅的女眷加上各人侍从人数也没过百,如今内宅女官初设,和外间一样,缺职很多。

    而内宅的几位女主人也都不很在乎这个,所以规矩就少,几个年纪都不很大的女子时常耍耍心眼,可和那些养在家宅之中,靠着勾心斗角过日子的女儿家不一样。

    汉王府的女眷们就算耍心眼,也都透着股彪悍之气,受欺负的人那不但是心眼不够用,而且武力值也要差人一筹。

    比如说李春哪天没拿长剑,被李碧逮住揍了一顿,哪天李碧活动筋骨时没留神,被李春趁机报复了一下,都不稀奇。

    红眼珠少有表现武力的机会,可就算是李春也不愿平白无故招惹于他,这可是个凶狠起来,连妹妹都想宰了的人呢。

    而自从红眼珠有了身孕,汉王又出征去了,她也就回到了自己的住处待产,少有在外间露面了。

    这是个耐得住寂寞,却又从不知寂寞为何物的女人。

    宅中厅堂之间,宽敞明亮,阿史那荣真倚坐在榻上,像往常一样,她眉头微皱摩挲着隆起的小腹,就像一只吃饱喝足,有点慵懒又有点不耐烦的猛兽。

    外面几个壮实的妇人席地而坐,脸上洋溢着轻松愉悦的笑容,时不时交头接耳的说着什么,她们都是突厥人,身上或多或少有着些西突厥王族血脉。

    当年落魄的恨不得砸锅卖铁的西突厥流亡贵族们,现在的境况和当初可是不能同日而语了。

    那些幸存下来的小崽子已然长成,他们大多都在北边军中效力,如果不是人丁太少,他们应该能聚起一些部众了。

    即便如此,在代州西突厥的金浪旗也还是很显眼,相信用不了多久,便能恢复一些荣光才对。

    女人们则多已老迈,只近两年就有七八人病亡,流亡的生活对她们的身体和精神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可是相比于那些已经死去的亲族们,她们还是幸运的,因为她们为这一脉亲族找到了家园。

    只可惜,她们没能看到两位公主诞下孩儿

    到得如今,女人们陆续来到晋阳,簇拥在了两位公主身边,只有那些想时刻闻到青草的芬芳,听到马蹄声以及那嘹亮的草原牧歌的顽固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