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与南宋同行-第3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兴三年,有加封为“文宣公”。

    自此,孔氏家族再度兴盛繁荣起来。于是,后世称颂孔仁玉为“中兴祖”,并在他死后,孔府为他建立了一座祠堂,叫做“报本堂”,以纪念他歼灭叛徒,重振祖业的高功重德。

    曲阜的孔氏家族都是孔仁玉的后代。自此,孔姓才有“内孔”与“外孔”之分。孔子后裔为“内孔”,而孔末的后裔就是“外孔”。

    孔末的子孙分布在曲阜的小薛社、张扬社、东忠社、西忠社和西隅社等地,鞑靼人来了后把他们改编为里甲,化为民籍。

    但是,所谓的内孔与外孔是孔氏家族史上纠纷最多的矛盾焦点问题。

    每逢孔氏家族进行修订家谱时,都要对外孔进行批判和讨伐。

    同时,孔末的后人则不承认自己是外孔,而且还不断发生有奴仆跟着孔家也姓孔,同时冒充孔氏家族的人的事情……有一棵大树好乘凉的便宜,人人都要占的。

    这种斗争每个朝代都有,有时甚至出现了对簿公堂和家族血杀的悲剧。

    在大宋的整个时期,战火纷扰,使孔氏家族四处分离。

    当金国占据了中原地区的时候,孔子四十八代孙衍圣公孔端友遂于建炎二年,就是1128年,随康王赵构南渡,定居浙江衢州,四传至孔洙,都先后保留了衍圣公的封号,他们的后代代代相沿袭,子孙繁衍。

    这一分支就被后人称为“孔氏南宗”。

    金国侵入中原地区,建立了伪齐刘豫政权,刘豫于阜昌二年,1131年,封留守在曲阜的孔端友之弟孔端操之子孔藩为衍圣公,由他来主持曲阜孔庙的祭祀仪式。

    这从而使曲阜孔府祭祀先圣的香火依旧在古柏翠树见缭绕不绝,他们就是孔氏北宗。

    其后,鞑靼强盗集团兴起,他们又占领了曲阜,另封孔子五十一代孙孔元用为世袭衍圣公。

    然后又在公元1226年改封孔元用的儿子孔之全为“衍圣公”。

    这样就形成另外的一宗,于是出现了三位衍圣公并存的局面。

    事实上,可以看见,孔氏家族虽然如同这个民族一样屡遭磨难,但是还能依然存留而仍旧辉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真的非常擅于与胜利者合作……这是一个榜样,证明了实用主义的伟大。

    只要先活下来,你就可以教育别人了……我能活下来,还活的挺好,你为啥就行呢?!

    当你改变不了这个社会时,你先改变自己嘛……

    三位衍圣公并存的局面造成了整个儒家一段时期内的混乱,同时,他们颠沛流离的迁徒,也造成了一些孔氏家族成员或是自称是孔氏家族成员的分散。

    事实上,那个丘陵里的孔家村可能就是一支冒充孔氏家族成员的人群组成的。

    当然,如果你要是询问些事,人家才不会承认呢,他们定会说,我等才是真孔,真孔!

    这个年头,已经没有人关心在山村里的这一支孔家是不是正宗或假冒,只要有生意可做,只要能挣到钱钞,他们才不关心外面发生了什么……与自己一文钱关系也没有!

    村里同时要有三家办喜事了,他们三家迎娶的新娘都是山村外几十里外的人家的女儿。

    在这个时候的北方地区,只要财礼充足,差不多都能迎娶到娘子……有点儿不同于大宋境内的风俗,或者是原本一样,后来被异族给改变了。

    文化风俗主要是社会环境决定的……而社会顶层的特点又影响社会环境。

    正当大家都在为这些喜事忙乱的时候,忽然,有人在打柴时发现了一伙子人,他们不同于本地的大兵,而且都是穿着紧身衣,手持武器。

    他们竟然在距此二十里外的一个山窝子驻扎下来了!

    老村长听了报告后,低头想了半天,说出了一个对策。。

第一百八十三章 你知道送礼有多少别称吗?() 
孔家村老村长当时想的办法是,赶紧派人去监视他们,毕竟孔家村是离他们最近的村子,担心他们早晚会来祸害这里……那些人好好的地方不去,跑到山窝里聚众,不是山匪就是海盗,总之是非奸即盗!

    但是,只要他们一天不是向着自己山村方向来流窜就是好事……可又不能不防。

    村民们走山地本来就是当成平地一般,这周边又是他们都熟悉的地方,所以,他们很容易就避开对那伙子人马放出的流动哨,因此对他们的监视是非常有成效的……他们似乎一直在聚拢人手,现在已经有近两百人了,他们个个都带着钢刀,身强力壮,而且他们似乎只是吃用自己带来的东西,竟然一直都没有四处劫掠的迹象!

    老村长的心头开始有些恼火了……他已经将儿子的婚事都推迟了,而且全村一直就做好了等那帮子人马要来时,好逃入更深的山村的准备,这一直让全村人心惶惶,失去了过去的和谐气氛。

    那帮子人不同寻常……他们莫非是要在那里开建出个山寨?!

    但是他们似乎又不是,哪里有不出去四处劫掳的山匪?!

    他们不可能没有发现自己这个村子,虽然说本村不算太大,但是,男女老少加在一起,也有近五百口人,何况由于自己这里的花生品质好,油料还小小的有名气,时不常还是有来往的各路商贩。

    可是如果他们真在那里驻扎下来,如之奈何?!

    有道是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老村长找了几个年长者共同商谈,这里孔家村的惯例,每逢大事,都是由几家大户的老者共同商谈一下,眼下的问题必须要得到解决了,不可以视而不见。

    他们当时议论纷纷,马上就否决了亲自动手驱赶的主意,这会了害了村里青壮们的性命,哪怕是受伤也是不可以接受——在这样的山区里,如果没有了壮劳力,其他人基本就会坐着等饿死了。

    所以,最后剩下了两条办法,一是请他们离开,可以拿出一些物件来送给他们;二是报告官府,引兵将他们驱逐走。

    老村长这个时候拍下了最后的办法,只见他咬着牙说:“全当他们主动前来劫掳了一次!——礼送他们远离此处,哪里管他们去了何方!”

    这是无奈之中的办法,在场的老者都知道,那官府也不是好相与的,不敢说会不会出什么乱子。

    好吧,这个决定让村子里的很多人心里难受,凭什么把自己的产出送给素不相识的山匪!

    花生和玉米、土豆、地瓜都是上好的农作物,但是,山区里种植它们也是相当不易了。

    开垦坡田、除草和浇水,哪一个都是重体力活,说那些农作物都是用人的血汗灌溉而成,这都不是夸张。

    但是,如果真正能“礼送”那些处在卧榻之旁,黑白好坏都无从分辨的那伙子人离开却也是值得,最多来年大家再辛辛苦苦一些——但有人在,可以忍下这口气,至少这样能保证家人的安全!

    孔家村子里开始活动了起来,这样的事情,所有花费当然要让大家均摊了——不过,大户人家多拿出一些来也是应当应份,这个都好说,大家同住这里,谁家里面的生活条件如何,差不多人人都了然于心。

    大家很快凑够了一份在他们眼里面看来是足够有诚意的重礼了,于是老村长带着二十几个青壮,一路向着那伙子人走去。

    为了怕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老村长已经先派出自己的儿子给那些人送上了礼帖。

    那个送礼帖的形式和书写言语都是甚合儒家礼法。

    在孔家村人知道的礼法中,送礼的称呼就有好多种,赠、贻、遗、赙、贿、赂、赇,意义各不相同。

    几个老者最后决定用赇这个词,哪怕生僻些也不怕!

    一个老者摇头晃脑说:“送字太过粗鄙,显不出我等学识;赠、贻、遗那是为友人之间所用,那些人如何配得?赙,那是给办丧事之用,我等若是使用,就算那伙子人不懂,不免有些阴毒——”

    说完他吧嗒了一下嘴,有些遗憾呢。

    他接着说:“贿、赂两字太过于浅显,想必人人皆知——不若用‘赇’字,方能显出我等饱读圣贤之书,而且暗讽他们贪图钱财,或许时日许久之后,他们会明白此字之意,当会自惭形色,方知我等的大度!”

    赇,最典型的用法是用在《资治通鉴》中的一段对话中。

    唐太宗一日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

    侍臣曰:“有之。”

    上曰:“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赇抵法,与帝王徇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

    翻译成现代话也很简单。

    唐太宗对臣子说,我听说西域有商贾买到了很好的珠宝后,为了带回去,就割开身体藏纳夹带,有这回事吗?

    臣子回答,有这回事。

    唐太宗说,人人都知道他是爱明珠胜过爱惜自己了;官吏贪赃而枉法,帝王贪图享受亡国,和那个胡人商贾不是一样可笑!

    那个老者长叹一声说:“若是那些人能在大义面前幡然悔悟,拒受这不义之财,然后愧然而退——这将是一段千古流求的佳话啊!”

    其他老者都喟然长叹,如此我孔家村将扬名天下,看看哪个还敢质疑我是真孔还是假孔!

    只有老村长此时没有发言,因为多年来,他一直忙于俗务——远比那族中的老者更务实,心知那些人哪里会因为一个字而折服?!

    至少要有一个闻名天下的绝世大儒当面戟指而责,才会让那些人败退!!

    但是,他们哪里可能请到那样的绝世大儒?

    就算是请来了,弄不好花费会比送给那些人的更多吧??

    也正因为那个老村长务实,赇请这样的俗务也只能他去办了——

    距离孔家村不远不近的那个山窝子里的人是流求卫队的特工队员。

    他们到这里的目的是在大名路里设置一个营地……他们可以不参与敌后袭击之类的任务了,做他们特工应该做的本职工作,以搜集情报、策反对方或是参与暗杀之类的任务,但是,他们则需要一个真正好用的营地,以便在整个大名路活动。

    他们经过多方选择,确定了这个山窝。。

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们为何而战?() 
黄祖队长选定这个地方是有原因的。

    一是这里距离大名路的主要官道要远一些,二是这里是丘陵地区,人烟较少,方便营地隐蔽……这样就等于在大名路地区插下了一根钉子。

    其它路也有这样的钉子,但是他们几个特工队相对都是不能互相联系的。

    唯一遗憾的就是距离这里不远不近的地方,有一处山村,据观察大约有五百人,是典型的山村人家。

    事实上,他们完全可以占据了那里,封锁了几个地方后,随时把那里的一切转化成战争需求,省下不少气力……完全可以给那里的人一些补偿,流求卫队的军费得到流求岛的全力支持,所以还是比较充足的,当然,现在的时空,大多数地方还是认可实物交换的交易方法。

    所以,黄祖队长助手的建议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黄祖队长听了后,他放下手中的单筒望远镜,放回拔开的草叶,想了一会儿说:“不好……封锁那里是一件易事,送他们一些物件也不算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