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大帝国-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从开始到结束,从一无所有,到所向披靡,孙传庭的秦军,只用了四个月就完成招人、组建、训练、战斗,并且消灭为祸十几年的高迎祥。
用不到一万人的队伍,击溃二三十万的叛军,并且活捉高迎祥,送往北京处死。
之后,李自成被他用各种方式吊打,欲哭无泪。
真的,没有人知道是如何做到的,尤其是知兵事的人。
因为,这简直是逆天之举。
所以,他能成为穿越过来的崇祯皇帝心目中的第一道友,也就不足为奇了。
山里的空气很清鲜,还带着家乡的味道,孙传庭的心,却已经飞向京城。
师徒二人正在私谈之际,半山腰村里的里长带着东厂的几个番子,正急匆匆的往上赶来。
ps:感谢书友家里窝囊家外雄打赏,感谢诸位道友投票支持,朕心甚慰!
第二十六章 天子私诏()
第一卷风雨飘零
天子私诏!
孙传庭看到前来传旨的东厂番子大汗淋漓,长途跋涉又心急火燎一刻不缓赶到山上,明显有紧急要事。
心里掠过一丝疑问,自己跟崇祯皇帝一点都不熟,没有在他手下当过一天官,天子究竟有何事?
然而面上他不敢怠慢,立即跪地叩恩:“草民接诏!”
十多年远离朝堂,又不是天子门生,口称草民倒也符合身份。
“东厂奉命护送大人进京,小人在府衙恭候。”
孙传庭接过天子私诏尚为来得及打开看,前来传旨的东厂番子已经说出基本内容。
说完转身抱拳离去,行动甚是利索。
孙传庭怔然片刻,想不清楚自己怎么突然之间就简在帝心了?
一个天启年间的五品吏部郎中,失业十几年,不要说皇上,恐怕连许多朝臣都不记得有这号人?
缓缓打开诏书,映入眼帘的是简短几句话:
着原吏部郎中孙传庭即刻进京任用,允其家人随同,其族中子弟优秀者,可荫补入锦衣卫。
门生中有优秀者,可推荐朝廷量才使用!
最后,是崇祯皇帝的私印。
话不多,甚至没有具体职务,可透露出来的信息量很大。在吏部厮混过的孙传庭,胸口立马噗通噗通直跳。
这些恩荫,绝不是一个小小的五品吏部郎中可以享受的待遇。
那么答案呼之欲出,天子这是要大用重用自己啊!
虽说自己对为官与否感觉不大,主要还是想留名青史,一展胸中抱负。
然而,要想舒展胸中的抱负,自然是权利越大越好。
兵者诡道也!
一个精通兵事的人,绝对不是迂腐不懂变通之辈。
“皇恩浩荡!”
孙传庭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面对京畿皇城方向,叩头谢恩。
“启华,随为师进京!”
欢快的话语中,孙传庭抚须而笑,难掩心中豪情。
——————————————————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
黄土高原上有多厚的黄土,就有多厚的奥秘,每一只彩陶罐、每一柄青铜剑都会讲一个先民的故事。
只是,这里也是屡屡历经战乱的地方。
黄土夹杂着一抹惊心的绯红,一如那战场上千人的赤血,妖娆而又残酷。
兵刃随意丢弃在地上,鲜血肆无忌惮的流淌,四周尸横遍野,早已没有了活人的气息。
很明显,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惨烈的战斗。
晚风吹过,扬起片片尘土。
战马甩头嘶鸣,一锦衣红袍的青年将军骑着一匹黑马缓缓走来,眉宇间隐藏着不可抗拒的霸气。
虽然脸上带笑,却看不出他的眼中有半点笑意,反而是带着逼人的凛冽锐气,尊敬的望向前方一尊魁梧的身影。
那是他们军中的战神,胜利的保障,山西总兵曹文诏。
“曹将军,此战剿灭叛贼闯塌天,洪总督怕是再也不敢把军功压下吧?”
战马缓行至身后,青年将领恭敬的问道。
“承汉,别在意!本将就是想看他能压到什么时候?”
曹文诏骑在马上,身姿挺拔如苍松,气势刚健似骄阳,浓眉下一双璀璨如寒星的双眸,望着手下爱将游击将军张云甫沉声说道。
这话说得很狂,也很有霸气,可他有这个资格。
他出身很简单,没有什么履历,没什么背景,也没什么文化,就是大头兵一个。
身上所有的功勋,都是用手里的长刀,在十余年的时间,一刀一刀砍杀出来。
最早跟随熊廷弼来到辽东,广宁兵败,他没有当逃兵,坚持等到了他的第二个上司孙承宗,当上了游击。
孙承宗走了以后,他又等来了新上司袁崇焕。
袁崇焕出事后,他还是依然留下来,继续跟着老上司孙承宗,从建奴贝勒阿敏手中夺回关内四城。
他终于出人头地了,后来到了山西,升为副总兵,之后又成为总兵。
可以说,曹文诏是见过大世面的。
从熊廷弼、孙承宗到袁崇焕,他都跟过。从野猪皮努尔哈赤、皇太极到阿敏,他都打过。
什么世面都见过,什么牛人都跟过,后来调他来打叛军。
初来西北他只带来了一千人的特种部队,关宁铁骑。加上其他部队,他手里能调动的只有三千人。
而他的对手王嘉胤有三万人,其中就有之后混起来的张献忠和闯王高迎祥。
曹文诏就凭他手里的三千人,追着王嘉胤的三万人打,打得人家闻风丧胆,最后逼得王嘉胤的手下实在没办法,砍了王嘉胤的脑袋向他投降。
更有甚者,升为山西总兵的曹文诏,还是就靠他的三千人马,追着紫金梁的三十六营二十万人打,打得三十六营的头领们都得了“恐曹症”。
叛军或被杀,或逃窜到其他省份,再不敢踏入山西境内一步。
军中有一曹,西贼闻之心胆摇。
于是,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上书朝廷,要求调山西总兵曹文诏入陕帮忙剿匪。
在陕西,曹文诏大小几十次战斗,立功最多,洪承畴却没有给他记功。
巡按御史吴滞浦匚内哺в贩陡创庖苍俅紊鲜榛惚ǎ炕故茄沟退墓ǎ詈蠡故敲挥懈芪内酃π猩汀�
而曹文诏卓越的军事能力和英勇谋略,给洪承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围剿叛军的过程中更加倚重于他,因此二人的关系变得极为微妙。
远处,传来阵阵迅疾的马蹄声,曹文诏不动如山,只是眼神更加犀利,握刀的手的也紧了紧。
“曹将军,天子私诏!”
轰然的马蹄声中,为首一将特别显眼,银白色的锁子甲衬托出他那英武矫健的身姿。
听到声音,曹文诏握刀的手松弛下来,那是他手下的参将,也是他的侄儿曹变蛟。
同时,他也翻身下马,迎接天子私诏。
而此时在大明,迎接天子私诏的不仅是孙传庭、曹文诏二人,还有湖广武陵的杨嗣昌、保定高阳的孙承宗、江西吉水的李邦华、京畿通州的阎应元……
ps:感谢书友家里窝囊家外雄打赏,感谢诸位道友投票支持,朕再次拜谢!
第二十七章 腾笼换鸟()
第一卷风雨飘零
六月初,天气已经愈发炎热,可宫内苑里绿意葱葱,时有微风拂面,倒也让人心旷神怡。
听雨轩是宫内苑里不大不小的一个凉亭,一面临湖一面临山,风景独好。
在这里,崇祯皇帝和他的首辅温体仁、次辅王应熊二人,正在洽谈国事。
“此事两位爱卿做得不错,慧眼如炬。赈灾银子他们都敢贪墨,那就先送刑部大牢,再由三司会审。
至于抄家的事情,告诉刑部尚书郑三俊,让锦衣卫来做,他们比较专业。”
听完王应熊汇报山东德州知府李桂才贪墨案后,崇祯皇帝当即做出圣断。
很好,证据确凿,杀他一批,株连一波,又是一大笔银款入库。
“臣……遵旨!”
王应熊咬牙应道。
皇上啊,您老人家还真是要大鱼小鱼通吃,一点汤汤水水都不留下吗?
“明日早朝,两位爱卿做个表率,带头主动纳捐十万两纹银。”
崇祯皇帝并未在意王次辅幽怨的眼神,自顾安排他们明日的工作,或者叫配合。
“皇……上,微臣自己家中只有几千两现银……近日收受朝臣的贿银也才一万一千两……实在……”
王应熊次辅人实诚,一时没明白皇上意思,正哭着脸主动申报财产。
可向来精明的温体仁一时间也没好哪去!
皇上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正惬意吃着杏仁糕温体仁,差点被噎死。
现在皇宫生活好了,糕点瓜果、茶水小吃都是备在一旁,供朝中重臣享用。
按崇祯皇帝的说法,平常百姓家来客,都要热情招待,朕的肱股大臣,更应如此!
想不到,关键时刻却能要老命。
“温爱卿别急,喝点茶水。”
崇祯皇帝亲自斟满茶递给温体仁。
这老货可不能出事,至少现在不行,用得太顺手了。
这段时间来,温体仁所表现出来的有权有谋、足以统驭六部的才干令崇祯皇帝是十分满意的。
除此,对于朝廷政务,温体仁也是处理得有理有条。
这样,让他可以脱身享享福,关注其他事情,而不是埋头于每日如山的奏折中。
更重要的是,他是崇祯皇帝对付朝堂正人君子的急先锋。
以奸对正,就是崇祯皇帝想到的方法之一。
至于温体仁这老货前几日跟崇祯皇帝说的:微臣短于军务后勤,长于政务民生,请皇上见谅!
其实潜台词就是他不会插手军务。
而这也是历史上正人君子诟病他在首辅位置上,无论对于辽东抵抗建奴南下,还是对付李自成、张献忠的叛军,都未尝建一策。
对此,崇祯皇帝表示理解并欣赏,没毛病,是这老货聪明。
想想看,如果一个干实事的总理插手军权,会有什么后果?
同理,你一个首辅如果插手军权,莫非想造反不成?
“两位爱卿会错意了!”
在温体仁的道谢声中,崇祯皇帝目视二者,面无表情缓缓说道:“天子不求人,朕只是想看看朝臣的表现如何?”
看不见的东西很可怕,所以人心非常可怕!
温体仁和王应熊俯身领命过程中,悄悄交流一个眼神,顿时明白皇上这是在试探朝臣人心之举。
起复周廷儒辨忠奸,用纳捐试探人心,皇上玩得高明啊!
进可攻,退可守!
自己二人若不是得到皇上信任,告知他们,怎么回事都不知道。
即使有聪明的朝臣能猜透皇上的用意又如何?
说是试探,其实也可能是真的。
虚实之间,转换全凭皇上心意。
若是有人想投机取巧,皇上真要你拿出来,就问你怎么办?
当然,真若忠心如此,那没话说。否则,拿不出或者不想拿,那可就是欺君之罪!
欺君之罪有多严重?
按律当斩!
想玩吗?
估计没有几人想玩。
“此事切勿声张!当然,跟你们亲近之人,不妨透露一二,只是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