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大帝国-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点,屁股不能歪!

    其次,对汉人友好且融合进来的其他民族,那就像亲朋好友一样,有了能力以后,要帮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

    这,是人之常情!

    而建奴和跟它勾结在一起的漠南鞑子,以及倭国等类,对家人怀不轨之心,那就是敌人了。

    对待敌人怎么办?

    简单,就是彻底消灭他!

    而且还要斩草除根,避免留下后患,祸及子孙。

    而这,就是崇祯皇帝需要蓝玉将军的原因。

    偌大的帝国,需要不同的人才。

    而蓝玉将军,就是帮大明帝国干黑活的特殊人才。

    就像厂卫,一内一外,不可或缺。

    崇祯皇帝从来就不是什么圣母婊,他这个人说得好听点叫爱憎分明,说得难听叫睚眦必报。

    这,就是他的性格,天生的,改不了。

    也不想改!

    尤其是现在,重来一世,不要善良,只要锋芒!

    特别是作为大明的君王。

    有些问题,他现在必须解决掉。

    因为,他不想让家人以后活得太憋屈。

    仅此而已!

    “两位爱卿啊,为何我华夏传于上古,载于史册,虽经千载,可华夏之张,细细思之,却唯有两次而已?”

    迎着西下的阳光,崇祯皇帝眯着龙眼,朝孙传庭和卢象升唏嘘问道。

    卢象升脸上掠过一丝讶然,却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皱眉问道:“皇上此言倒是新颖,臣不知却是哪两次?”

    崇祯皇帝摇摇龙首,肃然说道:“第一次始于炎黄,止于战国。

    我华夏先祖历经磨难,血火融合,出黄河,至瀚海,上辽东,下长江,遂有中原。”

    孙传庭点点头,出声道:“那依皇上方才之言,这第二次恐怕就是秦始皇一统天下,罢封建而称至尊了吧?”

    崇祯皇帝苦笑,心情不知为何有些郁闷,龙首微点,“正是如此!

    西秦起于雍州,兴于穆公,盛于商鞅,成于始皇。

    出函谷关平灭六国,代周而立,兴兵黩武,南至大海,遂有今之天下!

    可自此之后,华夏便再无野心!”

    卢象升饱读史书,闻言大不认同,抚着长须笑道:“皇上此言大是偏颇,臣不敢苟同!

    想汉武大帝北驱匈奴,南吞百越,西征大宛,东并朝鲜,封狼居胥,通商西域,何其伟哉!

    唐太宗灭突厥,联姻吐蕃,西征万里,三伐高丽,天可汗之尊,何其壮哉!

    就是本朝,太祖高皇帝驱逐蒙元,设卫西宁,再复中华,何其英烈!

    成祖皇帝五征蒙古,西建哈密卫,收复安南。建奴儿干都司于辽东,遣郑和扬国威于西洋,何其恢弘也?

    此皆千古光耀之伟业,皇上何以避而不谈?”

    崇祯皇帝一脸严肃反问,“请问爱卿,今西域何在,安南何在,蒙古何在,高丽何在,郑和又何在?”

    卢象升怔然片刻,方唏嘘道:“子孙不肖,文盛武衰,再无血勇,尽皆湮没矣。”

    说完,面对残阳,摇头感叹。

    孙传庭此时出声答道:“可是皇上,此两回事也!

    卢督所言,不过是证明皇上所言:自秦以后,华夏便再无野心,乃错也。

    泱泱中华,开疆拓土无算,岂如皇上所言,无野心?”

    崇祯皇帝龙爪摇摇,长叹一口气,落寞的说道:

    “犬戎犯周,为秦所灭。继而匈奴,为汉北驱。再而突厥,为唐覆没。百年蒙元,太祖逐之。

    此皆游牧部落纵恶于先,我农耕之国反击于后,何谈野心?

    反击之余,纵有荣耀伟业,也皆是帝王雄心。

    岂是万民所愿?

    朕愿华夏之野心,不在一代帝王,而在万世之民。

    民有野心,则国有野心,则帝王有野心!

    朕的爱卿,可是如此?”

    微风拂面,清爽无比,可崇祯皇帝却没有舒适之感。

    为何?

    糟心!

    华夏爱好和平吗?

    自然是的。

    可有用吗?

    看看历朝历代就知道,没用!

    即使到了后世,亦然如此!

    看看美帝,前围后堵。区区倭国,上蹿下跳。英法列强,不亦乐乎!

    现在的拎包小弟,后世的南洋诸国,也趁机拿砖头,想敲过去大哥的后脑。

    一群白眼狼啊!

    所以,爱好和平没有用。

    既然没用,那就改。

    崇祯皇帝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挑动天下万民的野心。

    而身边的道友,只是第一步而已。

    不待二人答话,崇祯皇帝继续说道:“吾辈读史,为汉武而壮怀激烈,为唐宗而拍案叫绝。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醉酒而歌,慨当以慷,恨不得拔剑四顾,再复祖先荣耀于今。

    敢问两位爱卿,若朕降旨挥师再征西域,光复汉唐旧地,不知天下万民,又有几人雀跃以从?”

    卢象升苦笑连连,坦然言道:“启禀皇上,不能!

    不说百姓不知兵锋之利,便是大明卫所边军,要他们征战苦寒之地,估计也不会应承。”

    崇祯皇帝点点头,这就是大明长达两百多年来,重文轻武的窘境。

    太祖成祖年间,手指所向,便是兵锋所指,大军立马可以开拔。

    现如今,能防守就不错了。

    其他的,只是奢求。

    “两位爱卿,朕多希望你们日后能打出一疆一域,裂土封侯,载名青史,为后世子孙千古传唱啊!”

    终于,到了最后,崇祯皇帝对孙传庭和卢象升二人说出了对他们的期许。

    落日下,卢象升和孙传庭听了崇祯皇帝的话,相互对视一眼,恨不能高歌一曲,以解心中的畅快。

    青史留名,不正是每个士大夫心中所向往的吗?

    可那需要机会!

    现在,皇上有开疆拓土的野心,不正是他们的机会吗?

    天子圣明啊!

    夕阳吻地的轻响,划分了白天与黑夜。

    于是池鱼归渊,倦鸟投林。

    崇祯皇帝和卢象升、孙传庭二人边走边谈,载着夕阳的殷殷血焰归去。

    风儿吹皱的河面,泛起了层层涟漪,折射着殷红的霞光,像撒下一河红色的玛瑙,熠熠生辉。

    远处的小竹林闪着绿幽幽的光,在微风中轻轻摇响竹叶,风儿吹动树叶那飒飒作响的声音,一如此刻崇祯皇帝的心情。

    良将在手,信心满满。

    ps:感谢书友那时宇泽万赏,明日翘班加更回报厚爱。感谢书友逝去…独舞、琪祥芳、心空无18、mo凡打赏,铭感盛情!

    感谢诸位道友的每日投票支持,能到你们的认可,朕心甚慰!

第五十三章 重建海军() 
第一卷风雨飘零

    两日后,被洗脑成功的孙传庭和卢象升在吏部办完入职手续,怀揣满腔热血踏上传奇征程。

    尤其是孙传庭,不再像历史那样,一无所有上任。

    崇祯皇帝不仅给他五十万两白银作为启动资金,还把辽东悍将曹变蛟、孙守法二人作为他的左膀右臂,同时赴任。

    其中,孙守法骁勇能战,好用铁鞭,又是陕西西安临潼人,这无疑可以帮助孙传庭快速成军。

    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政策。

    崇祯皇帝鼓励孙传庭,让他手段激烈一点,对付辖区内的士绅大户不用心慈手软,一定要逼迫他们纳捐用于养军。

    按崇祯皇帝的说法,他们要是不交保护费,那就别怪朕心狠手辣。

    应该说,相比于历史的情况,现在孙传庭属于高标准配置,崇祯皇帝甚是期待他的表现。

    炎炎烈日中,崇祯皇帝亲自送走了两位道友,又开始安排对杨嗣昌和孙承宗的使用。

    孙承宗好说,年纪老了,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发挥余热一番,帮助崇祯皇帝完成一些布置,差不多也可以光荣致仕了。

    倒是对本尊好基友杨嗣昌的使用,崇祯皇帝很是费了一番功夫。

    杨嗣昌才华卓绝,老谋深算,又肯背黑锅,无疑是要大用的。

    可考虑到他眼界格局不够宽大,心胸较为狭窄,孙道友和卢道友之死都跟他间接关系,不宜让他在陆军混了。

    而朝堂上的那些政务,有奸人温体仁就够了,也不需他操心。

    那么,杨嗣昌只能混海军,也是崇祯皇帝心中最佳人选。

    每个天朝穿越者,都有一个大海军的梦想,崇祯皇帝自然也不例外。

    想想当初大明水师从鄱阳湖水战开始组建,几十年功夫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

    郑和七下西洋的辉煌人所共知,世界无不臣服在大明水师的雄威之下。

    第一次下西洋就击败了南亚最大的海盗陈祖义,第三次发动的锡兰之战,更是活捉其国王,颠覆其国家。

    何其威武!

    鼎盛时期,大明水师配备各式样战船多达百种。

    其中战船就有两千余艘,以及驻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大船和运粮的漕船,其中有三百艘是远洋宝船。

    而威名远扬的郑和船队,实际上只是强大的大明海军的一支机动舰队而已。

    这就有点像后世的美帝,其海军远超过同时代各国舰队总和,堪称世界第一舰队!

    可惜后世子孙不屑,目光短浅,自废武功,威名赫赫的大明水师,逐渐走下没落。

    直到现在,除了京杭大运河的漕船依旧忙碌外,堂堂大明水师已经沦为陆军的搬运工,籍籍无名。

    甚至连地方武装,郑芝龙的海师都无法比拟。

    这何等悲哀!

    现在,崇祯皇帝要想纵横世界,又怎么可能少得了海军?

    乾清宫西暖阁内,崇祯皇帝向杨嗣昌和孙承宗二人说出重建海军的计划后,孙承宗问出心里的疑惑。

    “皇上,现在重建什么海军,那海军和水师的区别是什么呢?”

    崇祯皇帝点点头,利索答道:“自古以来,大明水师都属于军队的一部分,隶属五军都督府管辖。

    但是,爱卿已经知道,这个世界比我们知道的要大的多。

    在大明之外,有无数的国家和土地等着我大明去占领。

    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支具备独立指挥系统的军队,为我大明效力,并且不再受到五军都督府的制约。

    所以,朕决定,在五军都督府之外,成立一个新的海军大都督府,其职能与五军都督府同级。

    除了受兵部的统一协调安排,不再受任何部门管辖。”

    大明军政分离,文不管武,武不参文。只有兵部,通政司等少数几个机构,是文官参与军政。

    以五军都督府为首的军政系统只有有领兵权,没有调兵权。而兵部没有领兵权,却有调兵权。

    过去,大明海师受双重管理,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相互扯皮,海师就是后娘养的,没落也就成为必然。

    现在,崇祯皇帝把海师提为军,单独成府,那今后的发展再无约束。

    加上有自己的关照,大明海军必然会快速大规模发展。

    “皇上,重建海军耗费甚多,现今时局战乱四起,是否容天下安定后再议?

    况且,皇上所说的那些蛮夷之地,一时半会也跑不了,皇上以为如何?”

    这个时代的大明,是世界名副其实的中心,所有的境外国家都被认为是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