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大帝国-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若让关外建虏火中取粟得了大明江山,孙阁老想过后果吗?

    异族入主中原,会发生什么,朕想不用多说,看看历史便知。

    若此,朝堂诸公包括朕,皆是历史的罪人呐!”

    崇祯皇帝说完,蓦然长叹,无奈而又悲切。

    历史,可不正是如此!

    “皇上,臣受教,臣有愧!”

    崇祯皇帝剖心泣血的一番真情告白,让年岁已高的孙承宗流下感动的泪水,更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悔恨。

    东林党,最开始以无锡的东林书院为中心,讲学传道。

    他们试图通过自己的影响力,以道德为信条,重建道德权威。

    然而,任何团体,一旦有了政治上的追求,那么驱动它的就不是原先的信仰和教条,而是自己团体的政治利益和诉求。

    随着东林党人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有势力的团体和党派,有了党派的利益和追求,他们开始丧失原先的信仰。

    逐渐的,他们借道德之名,谋党派之利。

    就这样,东林党成为大明党派之争的主流。

    你方唱罢我登场,朝堂上只要一方当权,另一方就尽排挤对方之能事。

    于是乎,就变成不得势的时候对当权者口诛笔伐,掌权的时候却又拉不下读书人的面子,自恃清高,不懂得为官之道。

    终于,大明朝廷在党争之下,一事无成,渐渐走向衰败。

    孙承宗脑海里掠过这一幕幕,心里终于有了决断。

    “皇上,微臣余生愿为消除党争而努力,并宣告就此退出东林党,惟只尽心国事,以国事为重。”

    孙承宗俯身下跪,掷地有声泣道。

    “孙阁老快快请起,爱卿能自我警醒,朕心甚慰!”

    崇祯皇帝急忙搀扶老头起身,脸上乐开了花。

    事实证明,有些人是可以经过思想改造挽救回来的,关键是你要说得好,说得到位,说得有内涵。

    而朕,前世就是大区销售经理,就是有这个口才。

    其实认真想想,这当皇上和当销售的工作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只要会说即可,并不需要你亲自动手。

    这样一来,崇祯皇帝心里有底多了。

    “皇上,一群卑鄙贪婪的商贾,除了勾结赃官以渔利外,又能有何作用?

    臣不才,愿为天子手里的先锋,替皇上扫除此等渣孽。”

    旁边的杨嗣昌自动请缨,沉声说道。

    “好好好……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急先锋。”

    崇祯皇帝高声连连叫好,说出了一句最为拉逼的话语。

    紧接着,从刀架上取过最近不知道送出去多少把的尚方宝剑,亲自交到杨嗣昌手中,殷切说道:

    “杨爱卿和五军都督府联合清查大明水师和卫所军,以三月为限,将水师机构家底查清。

    朕授爱卿海军大都督一职,总领大明水军军政大权。

    卿务使边疆小民知我大国威武,臣服于大明。卿所到之处,如朕亲临。望卿勉励,不负朕托。”

    杨嗣昌双膝跪拜,一脸坚毅说道:“臣必不负皇上所托!”

    ps:感谢道友仰脸等抽、chau534打赏,铭感盛情。请诸位道友负责投票支持,朕负责努力更新。

第五十六章 微服私访() 
第一卷风雨飘零

    残阳西斜中,堪堪傍晚时分,京畿皇城已经开始喧闹起来。

    城南东角,陆羽茶楼,是京城较为有名的茶楼之一。

    按流行的话说,这里是黄金地段,商业氛围浓厚,交通便利。

    茶馆有二层,是个典型的说书茶馆。

    一层客人主要是喝茶为主,听书听戏的同时,也吃些店主自制的小糕点。

    二楼是雅座,空气清新,可以喝上好的西湖龙井、武夷岩茶等,也有周围妓院的弹曲姑娘可以选择。

    茶馆周围,还有各种小摊,卖各类小吃,盐豆、菜煎饼、炒小鱼等,客人买进来,店主亦不过问。

    搁在后世,就是所谓的允许自带酒水小吃了。

    也正因如此,这家茶馆的生意非常好。

    从早到晚,人头攒动,热闹无比。

    此时台上说书结束,叫好声中,说书先生下去,接下来是曲艺杂谈,也就是评弹类的节目。

    趁间隙机会,许多客人纷纷叫道:“博士,加些茶。”

    “来了……”

    周围的茶博士嘴里应着,手里举着巨大的紫铜长嘴大茶壶,来到各人桌前。

    抬手间,滚热的茶水分三次注入茶碗,却宛如一条白线。且刚好灌满,外面点滴不留,手法硬是叫绝。

    这也就是传说中着名的凤凰三点头。

    不过显然的,众茶客都见怪不怪,他们听着上间的梆子,问的却是最近发生的事。

    “博士,听说最近京城厂卫闹得很凶?”

    一个茶客问道。

    茶馆就是一个信息告示场,很多人有什么消息都会在这里谈论。

    茶博士每天游走于各类茶客之中,自然而然就学习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家事国事天下事的本领。

    黑白两道的江湖消息,寻人问路、都能略知一二。

    所以茶客有什么问题都得向茶师询问,而茶客见茶师见多识广,都尊称为茶博士。

    “是啊,最近他们正在征收什么治安费,听说朝堂大人们的铺子也照样征收。”

    茶博士弯弯腰,很客气的回答。

    “这倒是稀奇了,那些厂卫敢对朝臣动手。”

    另一个茶客看起明显刚进京,尚为了解最近的情况,有些讶然的问道。

    厂卫在崇祯初年被裁汰,天子自废武功,失去了对百官的威慑和制衡。同时,也让市井百姓失去了敬畏之心。

    这要是搁在天启年间,在魏忠贤领导下的锦衣卫和东厂,是绝对没有任何人敢质疑厂卫的威力。

    不说别的,即使是一个锦衣卫百户,那在京师也是垛垛脚震动四方的狠角色啊。

    “也没啥稀奇。”茶博士转身四处看看,低声说道。

    现在厂卫有坐记有听记,也有在京城管扫大街和治安的,各有差事,不能不谨慎些。

    “这位公子,皇上最近恢复厂卫盛时专门刺探官员隐私,朝臣做什么都查的一清二楚,他们能怎么样?

    其实要我说啊,这样对我们普通商家更好,至少一视同仁不是?

    不瞒客官,厂卫现在打击皇城青皮破落户,得益的还是我们商家。”

    “哦,怎么一个说法?”

    茶博士闻言,小声说道:“那锦衣卫和东厂的人,收了小店一层半的利,比青皮少了近一半。

    而听说朝臣的什么青楼、当铺的,利润高,则要收得更多。

    收这钱,他们说是甚么治安费,小的见识少,也不清楚这到底是个什么章程?

    不过听他们说,若是有青皮来收月例,或者在店里生事白吃白喝者,只管去寻他们,由他们来解决。

    小本买卖,过去不交也没法子。若是不交,那些青皮便三天两头的来闹事,这生意根本没得做。

    现在交了这钱,也算是买了个平安、实在。

    听别的店里人说,厂卫这钱真不是白收,若有人闹事,寻了他们来,也真是向着我们的。

    若真是这般,这钱倒也交的心甘情愿,权当交了保护费便是。”

    京畿皇城这个地方,商事兴盛,青皮地棍容易讨生活。所以,活动也比其他地方猖獗了几倍。

    他们犷悍成性,横行无忌,稍不遂意,便是棍棒相加,挺刃相仇。

    对这些人,官府是无可奈何的。

    尤其是本地官府的不法吏役与他们相勾结,百姓深受其害。

    毕竟,朝廷走向衰败,牛鬼神蛇自然也冒头了。

    “那他们只是收了你这小店的?那些跟朝中大人们有关系的铺子,他们真的去收了吗?”

    正说得高兴,角落中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抬起头,他一身青衫,头戴儒巾,面孔白皙,文质彬彬的样子。

    但看他双眸闪动,举止中带着一丝深沉,又显示此人与众不同。

    “回公子爷,自然是收的。

    当然,也有几家自持背景深厚的店铺,不予理会。

    可无一例外,店铺被封,掌柜的被抓,听说正僵持着呢?”

    茶博士的眼力是练出来的,形形色色的人见多了,不敢怠慢眼前的小哥。

    年轻人放下茶盏,默默想了些什么,丢下碎银子,唰的张开折扇,起身往楼下而去。

    很快,他周围几个彪悍男子起身,紧随其后,明显是保镖模样。

    茶博士收起银子,心里一喜,今天这打赏可不少喽。

    也不知是哪家公子贵胄,排场可真大,起先匆匆目测,他发现光护卫就有十几个。

    不用多说,这年轻男子自然是乔装打扮的崇祯皇帝了。

    看来,他是微服私访玩上瘾了,动不动就往宫外跑。

    难道当皇帝真有这么清闲不成?

    对此,崇祯皇帝说道:“那就要看你想怎么当了?”

    嘉靖、万历、天启是属于轻松型的,太祖、成祖、崇祯是属于勤奋型的。

    大明皇帝每个人都很有性格,这也形成了他们独特的风格。

    只是这些皇帝,崇祯皇帝都觉得当得没有什么意思。

    太累!

    只有明武宗正德皇帝,才是崇祯皇帝心目的偶像,努力学习的目标。

    大明唯一弄出三厂一卫的皇帝,一生出现两极评价。

    一方说他处事刚毅果断,批答奏章,决定国家重大事件,弹指之间。

    诛刘瑾,平安化王之乱、宁王之乱,大败蒙古小王子,且多次赈灾免赋。

    而且,他在位时臣下有不少贤才,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位帝王治下可称道之处。

    另一方则说他为政期间荒淫无道,一生贪杯、尚武、无赖、喜好玩乐。

    很多人认为他荒淫暴戾,怪诞无耻,是少见的无道昏君。

    但不管怎么说,武宗虽嬉游玩乐,但抵御边寇之功,大事上从不怠慢,却是所有人认同的。

    这,就是崇祯皇帝的理想。

    当皇帝嘛,就是要任性一点。

    所以,他今后会时常出宫,微服私访,不求一定能搞事,起码也出来放放风,散散心不是?

第五十七章 十万火急之事() 
第一卷风雨飘零

    “李司长做得很好,只是手段不妨再激烈些,杀鸡骇猴打响第一炮嘛。

    封什么铺子,直接砸喽,有什么事让他们来找朕。”

    翌日,微服私访了解情况的崇祯皇帝,叫来治安司的李若链吩咐道。

    “臣遵旨!”

    李若链高声领命信心满满离去。

    只是才出了宫门,他就觉得双脚发软,差点瘫倒在地。

    原本,他认为自己的做法已经够强势了,抚宁侯朱国弼的铺子他冒着生命的风险封掉,哪知皇上还嫌弃手段太温和?

    不过,有如此强势的天子,他们这些龙腿子做事就有底气多了。

    乾清宫御书房内,李若链走后,崇祯皇帝双手抱臂,正在思考如何解决勋贵问题。

    大明和勋贵文臣共天下,一起治国,其中享有世袭爵位的勋贵和外戚更是皇室倚重的“自己人”。

    除了正德时期有边将石亨、江彬等人入掌兵权外,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