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崇祯大帝国-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还是不能从中脱颖而出,只能说其才干有限,天资不足,为国效力徒增笑柄,反而不如安分些,在家吃闲饭。

    至少,不用流血捐躯,得个安稳。”

    崇祯皇帝这话不好听,可事情确实如此。

    这些勋贵子弟都是家景富实之人,若有心,能没有顾虑地学习军事知识,练习战场技术,研究训练军队。

    而一般寒门子弟,因为军事学习的成本高昂,普通家庭很难承担。

    不说别的,单单一匹马就不知让多少寒门子弟扼腕长叹,徒呼奈何?

    更可况还有武器、训练场地、食物等长期的消耗,这全都是大问题。

    所以说,穷文富武不是随便说说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勋贵子弟有这些优势,关键是没有敢战的决心。

    现在,崇祯皇帝用这招,相信应该能刺激到他们。

    尤其是随着他们家族逐渐没落,而其他新的勋贵涌出,更加如此。

    “新乐侯,你暂时代理京营总督一职,务必要同心协力辅佐曹都督重组京营,否则,朕定不轻饶!”

    朱纯臣凉凉了,崇祯皇帝把京营副总督新乐侯刘文炳提到位置上。

    不是他能力有多好,而是将就着用。

    毕竟,在新的勋贵没有产生之前,朝堂的文武需要平衡。

    不然,文武失衡差距加大,武将想翻身就更难了。

    而这,无疑不符合崇祯皇帝心中的战略布局。

    “谨遵圣谕!臣一定全力配合曹都督。”

    说这话的同时,刘文炳的心里是崩溃的,毫无升职的喜悦。

    京营总督辅佐右军都督府,这话估计也只有皇上说得出来。

    面子什么的就不说了,关键是皇上把他放在火里烤啊!

    上有朝臣要应付,下有勋贵子弟要平衡,中间还要和二愣子一般的曹都督打交道,刘文炳可以预见今后悲惨的生活。

    可他娘的还不能撂担子,皇上现在可没以前好讲话了。

    不然,也不至于把成国公抓进大牢了。

    前车之鉴啊!

    “朕心甚慰!”

    直到此刻,崇祯皇帝终于露出一丝吝啬的笑容,满意的点点头。

    这些孙子,就是要拿鞭子抽着他们做事,贱,真贱!

    估计等朱纯臣“畏罪自杀”后,他们会更乖一些。

    没办法,杀人不过头点地,成国公虽然不堪重用,是个墙头草,但他身为靖难之后,勋贵之首,肯定不能胡乱枉杀。

    那么,让锦衣卫来请他“畏罪自杀”,然后吐出部分赃款,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样,也可以完成替本尊报仇的心愿。

    解决完这件事,崇祯皇帝让七十二个京营营将列队站好,然后开始训话。

    “你们是米虫,朕对你们很失望。”

    一上来,崇祯皇帝就开门见山说出中心主题。

    “你们相互看看,你们的脸现在比文官还光滑,比娘们还娇嫩,这是浴血厮杀醉卧杀场的武将吗?”

    崇祯皇帝手指他们,厉声高喝。

    在场勋贵子弟低垂着头,一动不动,默默忍受皇上的怒火。

    “接下来是重组京营,操练新军,这里面的摸爬滚打个中辛苦你们想必也知道,再无过往悠闲日子。

    朕有话讲在前面,你们回去想清楚,受不了这份苦这份罪的,立马向曹都督请辞,朕概不追究。

    但如果选择留下了,又妄图混日子的,曹都督的军法无情,便是朕也管不得,更不会过问。”

    崇祯皇帝发挥直男性格,话讲得很通透很彻底。

    “末将不怕苦不怕累,愿留在京营为皇上效力。”

    襄城伯李国祯之子李海明脑袋灵活,抢在众人之前表决心。

    “想清楚了再说,成军之后,朕可是要让你们到关宁前线和鞑虏较量的。

    到时候,是生是死,可难说了。”

    见又有几人跃跃欲试当场表决心,崇祯皇帝斜着眼扫视他们,目无表情的说道。

    小样的,想投机取巧,获取朕的欢心,没门!

    ps:感谢书友seven_i6、忧伤的二狗子打赏,厚爱了!感谢诸位老铁的投票打赏支持,本书三江了,向你们三鞠躬,还希望继续支持!

第一百零一章 精兵良将() 
第一卷风雨飘零

    萧瑟的秋风中,几个抬脚的勋贵子弟出现犹疑,最终悄然落下。

    确实,生死事大,不是意气用事之时。

    富贵险中求!

    可他们不是穷人,人生的选择很多,并不需要拼命。

    崇祯皇帝见状,心里骂了几句mmp,拔腿就走,把一众勋贵子弟晾在校场,进退不得,很是尴尬。

    其实,崇祯皇帝心中虽有几分生气,但也不是大怒,反而松了一口气。

    这些勋贵子弟是什么德行,崇祯皇帝早已知之甚深。

    历史上,这些人连一个出彩的都没有,他又怎么能奢望自己几句话就转变情况,让他们脱胎换骨,这不扯淡嘛!

    他今天说这番话的目的,并不是鼓舞斗志什么的,其实是劝退。

    劝退他们,滚出京营,腾出位置,别他娘的占着茅坑不拉屎,影响京营的战斗力。

    指望他们挽救大明,除非崇祯皇帝脑袋被驴踢了。

    伟人不是说过吗,只有让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站起来,才能救国。

    毕竟这社会,总是穷人多,富人少。

    而穷人,缺少的只是机会。

    这一点,曾经穷过的崇祯皇帝理解非常深刻。

    西山大营的西北角,传来阵阵喊杀声,那里是进京客军落脚的地方,现在是左都督秦良玉白杆兵的营地。

    叫过平头哥曹文诏,崇祯皇帝在勇卫营的簇拥下,边说边走。

    “曹爱卿,选兵练将朕不如爱卿,朕只能替爱卿厘清障碍,让爱卿放手施为。

    这些勋贵子弟都是少爷,娇贵得紧,不堪重用!部分人能用则用,不能用全部让他们滚蛋,无需多虑。

    朕只要精兵,只要敢于沙场见红的猛士。

    这一切,朕可全交给爱卿了。”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来做,这一点,崇祯皇帝很有自知之明。

    这位平头哥敢带领一千多人的队伍朝几万人的叛贼杀去,说明什么?

    说明除了他是平头哥之外,他手下的将士也是平头哥。

    而这些,也足以说明这位平头哥练兵带兵的本事。

    不是谁都有这个能力,能把手下将士练成看淡生死,不服就干的平头哥。

    “请皇上放心,臣一定竭尽全力,带出一支精兵,重振京营,以报君恩!”

    平头哥一脸肃然,郑重说道。

    说实话,今天皇上对自己支持的力度之大,简直出乎他的意料。

    而这,也足以看出皇上的决心和对自己的厚爱。

    自己叔侄何德何能,居然让皇上青睐有加?

    无以为报,唯有一死报君恩呐!

    “尽力就好!尽力就好!”

    平头哥曹文诏身为武将,心思单纯直爽,没有文臣那么多弯弯绕绕,心情都写在脸上,崇祯皇帝很满意。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说话间,他们已经进入白杆兵营区,左都督秦良玉和他的儿子马祥麟出营相迎。

    “臣秦良玉、马祥麟恭迎皇上!”

    左都督秦良玉头发黑白参半,打理得一丝不苟,面容娟逸且精神矍铄,当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而他的儿子,素有“小马超”之称的马祥麟,一身银甲凯凯,身高七尺有余,长得虎背熊腰,猿臂长舒,真是威风凛凛。

    虽然眼睛因为血战浑河,被敌军流矢射中一目,略有破相。可唯独如此,却凭空增添几分煞气,让人不敢与之对视。

    好一员虎将!

    崇祯皇帝心里暗自赞叹,扶起跪地见礼的秦良玉和马祥麟,高兴的说道:“请起,大明有老夫人母子,大明幸甚!”

    秦良玉急忙躬身答道:“皇上过奖,臣愧不敢当!”

    “秦爱卿切莫过谦,尔等一家满门忠烈,便是爱卿,且看华夏几千来有几人?

    巾帼不然须眉,爱卿可谓是天下第一奇女子也!”

    对于秦良玉一生,崇祯皇帝高度赞赏。

    君臣几人边说边走,进入校场,一眼就看见秦良玉随身携带的两千多白杆兵正在训练。

    白杆兵,是大明末期四川石砫土司秦良玉和丈夫马千乘二人,训练的一支善于山地作战的特殊兵种。

    此兵种所持的白杆枪是用结实的白木(白腊树)做成长杆,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

    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

    必要时,数十杆长矛钩环相接,便可作为越山攀墙的工具,悬崖峭壁瞬间可攀,非常适宜于山地作战。

    当年秦良玉就率领这支军队参与了平播、平奢、援辽、抗清、勤王、剿匪诸役,获得赫赫功勋。

    可以说,大明末年的每一个敌人,他们全部干过架,皆取得不俗战绩。

    可惜,人员太少,不能成为军团作战。

    否则,不敢想象。

    不过,现在只有崇祯皇帝来弥补这个缺憾了。

    灼灼的眼光热切的望着场上训练的白杆兵,崇祯皇帝对身边的秦良玉问道:

    “秦爱卿,若是朝廷提供充足饷银,白杆兵可以扩招多少人马?”

    必须说明的是,过去白杆兵朝廷是不提供饷银的,也不属于大明朝廷编制,而是属于四川石柱土司的私兵。

    也就是说,他们是属于半独立性质。

    只不过人家忠心,愿意听从大明朝堂的调遣。

    这也是白杆兵规模一直不大的原因,从始至终,只有三千人左右。

    穷啊,没钱,不管是朝廷还是秦良玉,都没办法负担更多人的粮饷。

    现在,崇祯皇帝觉得他有能力解决此事。

    秦良玉心里大约估算后,才回答道:“皇上,若是有充足的饷银,依照石柱的人口,大约可以招募三万人马。

    太多,恐怕就影响当地民生了。”

    “好!三万就三万,爱卿直管负责招募,朕负责解决饷银问题,定不让将士们吃亏便是。”

    有钱就是任性,土豪崇祯皇帝大手一挥,豪爽的说道。

    “臣谨遵谕旨!”

    秦良玉微微俯身答道。

    崇祯皇帝闻言先是哈哈大笑,很是得意,继而仿佛想起什么,皱起眉头沉声说道:“秦爱卿,扩建白杆兵,朕有一个条件。”

    ps:感谢书友红剑、情深四起打赏,承情了!

第一百零二章 改土归流() 
第一卷风雨飘零

    “请皇上吩咐!”

    秦良玉不敢怠慢,恭谨的答道。

    “朕以为,石柱白杆兵为大明南征北战浴血沙场,功名赫赫。现如今又要大规模招募,为大明保家卫国,着实不易。

    故而,朕想在石柱改土归流,让当地土家族百姓回到大明的怀抱,取消土司制。

    而爱卿调任京城正式任职左都督,马爱卿不再任石柱宣慰使,改任石柱镇守总兵官兼左都督府都指挥使,爱卿以为如何?”

    崇祯皇帝虽然是询问的口气,但眼神却很坚定。

    大明不允许有国中国,这是崇祯皇帝的目标。

    马祥麟的石柱宣慰使,是土家族的世袭武官,也就是土司。

    在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