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抢救大明朝-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慈烺却面带微笑,侃侃而谈,看上去哪儿有一丝的奸诈?
“现在鞑强我弱,”朱慈烺道,“鞑子又如此狡诈,我大明要战胜鞑子,就必须比鞑子更狡诈!”
就知道你狡诈!崇祯心说:就让臣子们看清你的真面目吧!
“千岁爷,”吴襄开口发问,“那咱们应该如何应付鞑子提出的要求?”
朱慈烺笑道:“咱们现在要保三桂入晋,保慈炯入代,还要设法使原大同总兵姜瓖和原宣府总兵王承胤反正。。。。。。晋代之地有高屋建瓴之势,自古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燕山之险已失,晋代之地就是中原屏障了。
所以明知鞑子使诈,我们也得将计就计。。。。。。不仅要许以割地、岁币,而且还要更进一步,许以和亲!”
“和亲?”崇祯一怔,“难道要把坤兴公主许配给东虏的皇帝?”
朱慈烺摇摇头道:“福临才六岁,还没到娶妻的时候。。。。。。而且东虏国中掌权的也不是福临和太后博尔吉特氏,而是多尔衮。不过多尔衮无子,唯有一女,名曰东莪,和福临同年。本宫要聘其为妃!”
“什么?你,你是太子啊!”崇祯嚷嚷起来,“你身为大明储君,怎么可以聘胡虏之女为妃?”
朱慈烺扭头看着气呼呼的崇祯,摇摇头道:“父皇。。。。。。儿臣在用计啊!东莪才六岁,也没到出阁的年纪,便是许了婚姻,也不用娶进门。过不多久,咱们和清国就会再启战端了!和亲之事,不过是缓兵之计,让多尔衮深信父皇和儿臣将会返回北京。如此才能为三桂、慈炯争取到一些时间。”
“可是用计也不能这样。。。。。。”崇祯连连摇头,也是无语了。
这太子真是太奸诈了,什么样的瞎话都敢说!
“除了以和亲诳骗多尔衮,”朱慈烺顿了顿,又道,“父皇还应该写信向洪承畴认错,并且请他回朝,担任首辅大学士!”
”这。。。。。。这洪承畴的确有功!”崇祯点点头道,“松锦之败也不是他的过错,朕倒是可以写信请他回朝。。。。。。只是不知道他肯不肯回来?”
“父皇,”朱慈烺摇摇头,“这也是一条计策啊!洪承畴是不会回来的,因为他深知我朝虚实,又被东虏强兵所震慑,早就铁了心为东虏效忠了!”
“不至于吧。。。。。。。”
朱慈烺冷笑:“洪承畴的心意如何,一二十日内就能知道了!
魏学士,你的文章好,就由你来代笔。以父皇的名义写两封信,一封给多尔衮;一封给洪承畴。
给多尔衮的信中提和亲之事,就说本宫要聘其女东莪为妃,将来她就是大明皇后,母仪天下,清明两国,也将结为翁婿之好!
给洪承畴的信一定要诚恳道歉,还要感谢他忍辱负重,引清兵为国除贼的大功,再请他回来当首辅,还要给他封侯!再提一提他母亲和弟弟。。。。。。具体怎么编你看着办,你是状元,一定能编好的。”
“臣领旨。”魏藻德连忙起身恭领令旨。
朱慈烺又对崇祯道:“父皇,等魏学士写好书信,您抄一抄,然后发出去。那洪承畴认得您的笔迹,也知道您的为人,一定会上当的。”
这话什么意思?崇祯心想:是轻视朕的为人吗?这倒是个机会,只要逆子以为朕老实可欺,朕就有机会夺回大权!
他点点头:“好吧,朕就抄上一抄!”
“谢父皇。”朱慈烺谢过崇祯,然后又问臣子们道,“现在还需要一位使者,朝中有谁可以走一趟山海关?”
“陛下,”兵部尚书陈锐奏道,“臣推荐原户部主事周泽睿,其人机敏多智,能言善辩。”
“好。”朱慈烺点点头,“去叫他到抚军大元帅府见本宫。”
。。。。。。
朱慈烺已经回到了抚军大元帅府的都堂,能在这里和他议事的都是心腹,所以就能说点更加秘密的事情了,把无关人等打发了之后,他对众人道:“本宫需要一个人去用反间之计!你们有人可以推荐吗?”
“殿下,”锦衣卫指挥使朱纯杰追问,“是要在鞑子和洪承畴之间用计吗?”
朱慈烺点点头。奸计当然是连环的,靠崇祯皇帝一封感人肺腑的亲笔信是没有办法除掉洪承畴这个祸害的。
“臣举荐一人。”朱纯杰道,“锦衣卫百户林一虎一定可以胜任,其人是武进士出身,文武双全,心思机敏,可堪大用。”
“好!”朱慈烺点头,“马上宣他来见。。。。。。纯杰,你亲自去一趟。”
朱纯杰起身道:“臣领旨。”
看着朱纯杰离开,朱慈烺又对吴襄笑道:“老泰山,本宫向多尔衮之女求婚,其实也是为了给三妹铺路。多尔衮的女儿身份尊贵,自然是正妃人选。那么宁氏和三妹就都只能屈居才人了。等本宫和东莪的婚事黄了,就升三妹为正妃!”
这倒是真心话,朱慈烺从一开始就认定傻白甜的吴三妹当自己的正妃了。因为有她这个正妃,吴三桂那个汉奸在鞑子那边的日子是不会好过的!
吴襄闻言马上起身道谢,朱慈烺摆摆手道:“本宫和三妹情投意合,正妃之位非她莫属。。。。。。即便暂时不能让她成为正妃,婚事还是要操办一下的。就在海沙岛上办一办,让大家也跟着一起乐一乐,老泰山意下如何?”
第154章 不抵抗皇帝(求推荐)()
大顺永昌元年四月二十六日午时,李自成终于在两三千御营将士的护卫下,进入了北京城的德胜门。
李过、牛金星、陈永福和得到消息从天津赶来的李岩等文武百官,都在德胜门内跪着迎接李自成归来,一如当日恭送他出征时那样。
李自成还和出京时差不多的排场,黄伞开道,骑士护卫,自己则穿着蓝色的袍褂,头戴白色毡帽,肩披红色斗篷。只是面色漆黑,满脸都是污垢,胯下的战马也因为过分疲劳,显得马瘦毛长,一人一骑,都狼狈不堪。
跟着他入城的兵马也不能和出城时相比,当日他是带着六万大军出征的。现在只带回来不足三万人,大部分人都就近走东直、朝阳二门入城。
只有李自成带着御营走德胜门,掐准了午时入城——这又是宋献策数指头算出来的,午时走德胜门入城那是大吉大利啊!
不过李自成还是提不起精神,看见前来接驾的大臣也无话可说,只是让他们一路跟随到了大顺门(大明门内)。随后,大顺皇帝命六政府(相当于六部)的尚书、侍郎回衙门办事,只命刘宗敏、田见秀、牛金星、宋献策、李过、李岩等人在申时初入宫议事。
回到宫中洗了把热水澡,用了膳食,又小憩了片刻,他在北京新收的妃子窦氏就依着他之前的吩咐将他唤醒了。
“皇爷,皇爷,皇爷醒来。”
李自成猛然醒来,看了眼原本是崇祯宫人的窦氏,如花似玉的女子,一对明眸之中却都是忧色。这个女人是李自成的皇后高氏从崇祯的宫中替他选的,目的是为李自成生儿子——李自成前后有过三位夫人,但是都没有替李自成生下一儿半女。其中第二位妻子邢氏跟高杰跑路以后倒是一个接着一个的生。。。。。。真是奇怪啊!不过为了大顺江山有人继承,所以“不能生育”的高氏只好从崇祯的后宫中选了几个老姑娘给李自成碰碰运气。
李自成伸了个懒腰,若无其事地笑了笑:“睡得可真香啊,申时可到了?”
“还有一刻钟。”
李自成坐了起来,一边下床,一边说道:“快取朕的袍服,朕还有要事要办咧。”
窦氏知道李自成传了几个大臣将领到武英殿议事,于是也不劝李自成再稍歇片刻,便取了崭新的蓝色袍服,伺候李自成穿着停当。
当李自成抵达武英殿东暖阁时,刘宗敏、田见秀、牛金星、宋献策、李过、李岩等人已经到了。其中刘宗敏是让人抬进来的,他在一片石战场上让个满鞑子砍了几刀,受了重伤,走不了路,也不可能给李自成磕头了。
在其余的几人叩头行礼后,李自成就吩咐大家坐下,然后就问了刘宗敏的伤势。
“无大碍,”刘宗敏回道,“额的命硬着呢!只是可怜双喜那孩子了。”
双喜就是李双喜,李自成的养子。一片石之战中他率领御营骑兵发起了最后的冲击,打退了包围刘宗敏的满洲兵,让刘宗敏和中权亲军的残部得以逃脱。可他自己却在战斗中阵亡!
李自成叹了口气:“京城情况如何?”
李过回答:“京城人心浮动,谣言甚多,臣已经着手准备守城了。”
“天津那边怎么样?”
李岩答道:“还算平静,不过朱贼皇帝滞留大沽口,并没有离开,还在整顿军队,恐怕很快就要反攻了。”
李自成点头说:“那是肯定的。。。。。。朱贼引了鞑兵助战,也不怕引狼入室,真是可恨!”
田见秀满脸忧色地道:“刚才臣接到探报,说朱贼和鞑子的联军正追赶过来,有数万之众,都是骑兵,两日内就会到北京。是走是守,今日总要拿个主意。。。。。。”
他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
守,大概是守不住的!别的不说,光是北京城内缺粮这一点,就不支持守城了,除非把城内的老百姓都赶走,留下口粮给大顺军吃——可是大顺皇爷仁义爱民,一定不肯这么干的。
可走。。。。。。好像也有点不妥。
大顺号称百万天兵,轰轰烈烈而来,一路上那是望风而降,顺得一塌糊涂啊。现在不过在山海关输了一仗,损失了两万多人,就要把北京城拱手送人了?
这也太怂了吧?让归附大顺的各路人马怎么看?不得把大顺给看扁了?
“皇爷,”李岩眉头紧锁,突然开口打破了沉默,“若是朱贼打回来倒不要紧,就怕是鞑子入了北京城啊!”
“这话怎么说来着?”李自成一愣。
这不是明白着吗?李岩叹了口气,一个把燕云国门之地拱手让给鞑子的不抵抗皇帝,还能指望天下归心吗?可别说什么北京守不住!北京怎么会守不住?城墙高大坚固,还有十几门红夷大炮,上百门佛郎机炮,守军不下五万,其中老营兵接近四万,如果李自成肯把北京交给自己,再分一半兵,保证可以守上几年!至于没有粮食。。。。。。抢老百姓啊!朱慈烺跑路前把粮食都分给北京百姓了,去抢啊!大顺军干这种事儿还少吗?不该抢的时候没少抢,现在该抢的时候,怎么手软了?
想到这里,他又叹了口气:“皇爷,如果朱贼进北京,那朱贼就继续挡在咱和鞑子之间。为了保住北京,朱贼就得努力应付鞑子,没有多少余力对方咱大顺。而鞑子又会被朱贼纠缠,暂时没功夫和咱作战。咱们大顺就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卷土重来并不困难。
现在怕就怕朱贼以退为进,继续南迁,跑去江南。把中原丢给咱们和鞑子,那样鞑子就会先对付咱们大顺,然后再南下去江南。。。。。。”
李岩甚至怀疑鞑子不会南下去打明朝!因为他老婆红娘子也算善于水战,可是卫河上被朱贼水师一条炮船就打得兵败被擒了。
鞑子马背上厉害,到了水面上可就不行了。水战不行,淮河、长江都是天险,凭什么南下攻明?所以依着李岩的心思,如果李自成肯回心转意,死守北京,那么大顺还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