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抢救大明朝-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只要一切安安稳稳,朱纯洁将来起码是个卫帅,也就是锦衣卫都指挥使。毕酒城少不得入阁,将来就是毕阁老了!

    可是朱慈烺今天的所作所为,作为一名太子,真的是太出格了!

    作为一名太子,是不应该主动抓兵权的!这事儿现在瞒着圣上,可是又能瞒几天?等圣上知道了,麻烦恐怕就小不了啦。废太子兴许不至于,可是太子身边的人,多半得跟着吃瓜落,搞不好连命都得搭进去。

    “只是出格了?”朱慈烺明白朱纯杰和毕酒城的想法,笑着说,“本宫也知道出格,但本宫不怕!”

    “千岁爷,您”朱纯杰皱着眉头,也不知道该怎么劝说了。

    毕酒城也一脸纠结。

    “因为本宫有太祖托梦!”朱慈烺的语气忽然严肃起来,“太祖告诉本宫,居庸关已经被奸臣献给了闯逆,闯逆的大军马上就要到北京城外了!现在能救大明,能救我父皇的,只有本宫了!为了大明,为了父皇,本宫有什么好怕的?

    而且今日本宫做了什么,你们也知道了上个月吴襄可是开出百万军饷的价码,今天他什么都没要,就给吴三桂写了调兵的书信,还把女儿献给本宫了!你们觉得没有太祖高皇帝的庇佑,吴襄会那么好说话?”

    他这是在给自己的心腹打气鼓劲,好让他们能牢牢团结在自己周围。

    朱慈烺正说话的时候,端敬殿门外忽然响起值守太监的通报声:“千岁爷,王督公求见。”

    王承恩来了。

    “有请,”朱慈烺目光扫了眼和他同桌吃饭的几个人,低声道,“居庸关沦陷的消息到了!”

    王承恩已经脚步匆匆走了进来,脸色苍白,看见朱慈烺坐在那里,就急急地说:“千岁爷,居庸关,居庸关真的丢了!唐通、杜之秩有负皇恩啊!”

    朱慈烺点了点头,“太祖爷梦中所言,焉能有假?对了,王伴伴,吃饭了吗?没有的话,一起用一点吧。大宝,去添一份碗筷来。”

    王承恩上前行了一礼,接着就道:“千岁爷,事情紧急了,您怎还能安坐如常?”

    “不急不急,”朱慈烺一笑,“吃饭睡觉的时间还是有的居庸关至此还有百多里,而且八达岭山路险峻,不利于大军通过。估计闯逆明日才能陷昌平,后天才能围京师。今晚还可以休息安睡,明晚乘夜便走通州,一定能脱出虎口的。

    王伴伴,你不要急,急是没有用的。一起吃点,然后回去睡上一觉,明天开始,只怕又得没日没夜忙活了。”

    听了朱慈烺和王承恩的这番对话,朱纯杰、毕酒城、黄大宝、邱致中等人,全都忘记吃饭了,都张大了嘴巴看着朱慈烺,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朱慈烺笑着扫了一眼自己的手下:“大家都累了,吃晚后就各自安歇吧!

    朱纯杰,你的人今儿都不许走,全在端本宫休息。明天一大早,你亲自出宫,去请陈锐、李士淳和林增志三位先生,带他们去内校场。

    毕侍书,从现在起,你跟着本宫,做本宫的文胆!”

第17章 听说大明有救了(听说还有推荐票)() 
崇祯皇帝躺在床上,又翻了个身。

    他是十五日下午的时候才得到蓟辽总督王永吉发来的塘报,得知居庸关失陷和唐通附逆的。

    这个消息其实并不让人意外,因为在居庸关之前,还有大同、宣府两个重镇先后附逆降贼。大明王朝已经有了雪崩山倒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唐通附逆降贼一点不奇怪,像周遇吉一样死守到底反而是咄咄怪事了。

    可是崇祯皇帝在得知唐通献关降贼后,却依旧有一种掉进冰窟窿里的感觉。

    如果不考虑尚在山海关的吴三桂所部,唐通的八千人就是崇祯守住北京城的最后希望了。在如何运用唐通所部的问题上,崇祯可是好一阵犹豫,最后才选择了居庸关这么一个易守难攻,距离北京城又近的地方让唐通去守。

    也不是真的指望唐通能把李自成挡住,但只要迫使李自成绕道,也算是完成任务了。

    因为李自成只要绕道从长城沿线的其他地方破口,就得浪费一点时间,北京城也就赢得一点宝贵的时间。而且在李自成破口长城后,唐通所部也能迅速回援,在北京城继续坚守。

    这样两次拖延,应该就能等到吴三桂的援兵抵达了。有了吴三桂的四万大军,北京城的守军可就有五六万之多了,而且还相当精锐。

    到了那时,守住北京,击退李自成应该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只是关外的虏丑,单靠吴三桂、唐通的兵马,想要同时击败李闯和虏丑是不可能的,所以南迁终究是要实行的。等击退了李自成,就能再次设法推进南迁了可是现在,如意算盘完全落空,北京城马上就要遭到闯逆大军的围攻。

    而迁都南幸的准备又一点没做,如果仓皇出逃,就是孤家寡人一个,到了南京,还能像现在这样号令天下吗?他在北京城内发布的旨意外面的人都不怎么听,要不然大明何至于此?如果失了祖宗陵寝,丢了百官勋贵,凄凄惶惶的去了南京,还不威信扫地?

    崇祯皇帝翻身而起,重重的叹了口气。

    外间值守的太监顿时警醒起来,蹑手蹑脚凑近帘幕,听着里面的动静。现在是十六日的寅时了,是时候准备上早朝了。和那些不爱上朝的先帝们相比,大明当今的天子真是太勤勉了,登基以来就是日日勤勉,天没亮就开始的早朝就没怎么断过,而且大部分时候他都比臣子们更早到奉天门。上完朝后还要批奏章,还要听讲官讲儒家的大道理,还要召见内官外官,还要琢磨剿匪和平辽的方略,每天都要忙到亥时以后才能就寝,每天也不知道能不能睡上两个时辰?真是铁打的金刚也受不了啊!可这位天子愣是坚持了十七年!

    那可真是日夜操劳,日理万机啊!放眼大明列祖列宗,大概也只有太祖高皇帝和成祖文皇帝才有这般的勤勉吧?

    不过更加难得的是,在这位皇爷如此兢兢业业的治理下,大明朝居然到了风雨飘摇,眼看就要亡国的当口了为了这大明江山,三十三岁的天子连头发都愁白了不少,可就是止不住各方面的溃败!

    真是老天不开眼啊!

    崇祯皇帝下了床,轻咳一声。

    “万岁爷,要喝水么?”值班太监轻手轻脚掀开帘幕,捏着嗓子,用轻柔的声音问崇祯。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刚才在床上的时候迷迷糊糊的,根本无法入眠,现在坐起来了就觉得头晕朦胧,浑身乏力。

    值夜的太监连忙端来了白水,递给崇祯。

    崇祯一饮而尽,问:“几时了?”

    “五更了。”太监回答。

    “该上早朝了”崇祯叹了一声。

    他已经隐隐约约觉得大事要不好了,也不知道这早朝还有几日可以上?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难过得眼泪都快下来了。

    一旁值守的太监也不知道该怎么劝慰崇祯,只好招呼其他当值的内侍点上灯火,同时亲自帮崇祯皇帝穿上鞋袜衣袍。不一会儿,乾清宫里就灯火通明,宫女太监们在这凌晨时分,沿着长廊毫无声息的穿行忙碌着,似乎宫外正在发生的剧变,和他们没有一点关系。

    崇祯皇帝也和往日一样,净手净面,用了些茶点,很快就坐在了东暖阁的书案后面。书案上放着昨晚批过红的圣旨诏书,都是崇祯御笔亲批的。他是明君,当然不会让司礼监的太监代劳了。不过这些批好的圣旨诏书,还是得让司礼监的人等带着去上朝。

    司礼监的掌印太监高宇顺和次席的秉笔太监王之心都已经到了,给崇祯行了礼后,就开始收拾今日要发布的圣旨。

    “王承恩没有来?”崇祯皇帝问了一句,话才出口,自己已经想起来了,苦笑着自答道,“对了,他去守城了”

    让王承恩主管北京城的防务实在有点瞎胡闹,也就是崇祯皇帝能想得出来。

    明朝的内侍系统其实也有文武之分的,文太监掌控司礼监,武太监掌控御马监。御马监向来管军,所以能在御马监系统中上升成为大珰的,都有一定的军事经验。而王承恩是个司礼监系统的文太监,没有军事经验。

    北京城都大难临头了,让个根本不懂的文太监去当城防司令,还能有好结果吗?

    “万岁爷,”司礼监掌印太监高宇顺问,“要不要把王承恩叫来伺候?”

    崇祯皇帝摇了摇头,守城的事情要紧,现在就让王承恩忙去吧。看到高宇顺和王之心已经收拾完了,他就站起身,迈步出了乾清宫往奉天门去。

    才走出大门没几步,就看见一个穿着大红蟒袍的太监风风火火迎面走了过来,差一点就和在前面开路的王之心撞上了。

    王之心刚想开口训斥,崇祯皇帝已经认出那人是御马监的提督太监田存直。

    这家伙虽然是个太监,但是行事作风却似个武人,体格也非常魁梧,面目又有几分狰狞,皮肤又黑又粗糙,粘上胡子活脱脱就是个猛张飞。

    因为长得粗糙,所以从崇祯初年开始就被打发去了勇卫营。过去十几年中,大部分的时候都在前线转悠,也就养成了风风火火的作风。

    “是田存直吗?上前说话。”崇祯皇帝冲着田存直招招手,叫他上前。

    田存直上前去行了一礼,然后用带着点惊喜的声音说道:“万岁爷,好消息啊!臣入宫的时候,见皇墙北大街上好几千人在排队,问了以后才知道,都是来投军报效的义民啊!”

    照老规矩,宦官是不能置外宅的。不过这种规矩早就作废了,如田存直这个级别的大珰,不仅有外宅,而且还有妻妾,家财更是以万贯计。

    所以田存直也和朝官们一样,每天大早朝的入皇城当值。不过太监们入皇城不走大明门,而是走北安门。所以才会看见被朱慈烺忽悠入套的京城壮勇都在皇墙北大街上排队等候。

    崇祯皇帝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愣愣地看着田存直,“真的吗?真的有好几千人?”

    “真的,万岁爷,臣敢拿性命担保!”田存直很肯定地说,“一大清早就来了好几千,到晚上肯定能过万的!看来京师百姓还是心向大明的!”

    崇祯吐了口气:“谢天谢地,都是祖宗的恩德大明有救了!有救了!”

    “千岁爷,大明有救了!有救了”

    同一时间,刚刚起床的朱慈烺也听到了同样的消息,是东宫典药局的局郎,老太监李继周给他带来的消息。

    因为朱慈烺“患病”,李继周应该在左右伺候,可昨天病中的太子却在端本宫外浪了一天。所以李继周今天只好起个大早,跑来端本宫堵朱慈烺了。而在入宫的时候,他也瞧见了皇城北墙大街的长队。

第18章 撸羊毛的要被套住了(狂求推荐票)() 
“好几千人呐,都是精壮之士,一大清早就在皇城北墙大街上排队等着投军!祖宗保佑,大明这下有救了”

    老太监都快喜极而泣了,一边给朱慈烺报喜,一边抹着眼泪。

    朱慈烺听见眼前这个头发眉毛都花白,年纪至少过了60的老太监说什么祖宗保佑,就忍不住皱眉。

    那是祖宗保佑吗?明明是祖宗坑人!

    “走,去北安门!”

    李继周来的时候,朱慈烺正在用早点,于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