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抢救大明朝-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他目前却没有开设户部银行的打算,因为银行业贩卖的是信用,而大明朝廷出了名的穷!在崇祯朝更是入不敷出,随便找个贪官都比朝廷有钱,谁还敢存钱进户部银行?
而且开了户部银行后谁去管理?让贪官去还是让君子正臣去?两种人好像都不是能管好银行的。。。。。。
虽然理论上银行业是国家命脉所系,应该由朝廷牢牢控制,可实际上根本无法实行。强要开办户部银行,无非就是多了一个烧钱的衙门,加快消耗大明朝廷相当有限的财力。
而朱慈烺想在东南有所作为,又必须发展出一个金融体系。
所以朱慈烺再三思量之后,还是决定要先推商办银行!盐商银行只是其中之一。等见了郑芝龙后,朱慈烺还会推动海商银行的成立。
当然了,朱慈烺也不是不干预这两家银行的经营。苏生其实就是他在盐商银行中的白手套——苏生投入盐商银行的二十万两其实就是朱慈烺拿出来的。而他的盐业总商,其实也是替朱慈烺在当。
之所以要用“白手套”,是因为朱慈烺不希望盐商总会和盐商银行演变成两个衙门。
而朱慈烺的另外一个皇商酱油黄黄江,则会成为他在海商银行的白手套。
另外,盐商银行和海商银行的总行金库都要设在南京,就摆在朱慈烺的眼皮底下。而南京也会在将来发展成大明的金融中心。。。。。。
在控制了南京这个金融中心之后。朱慈烺还打算在长江沿岸开办几处口岸商埠或者称为特区,逐步发展成为工商业和对外贸易的中心,当然也要牢牢控制在手。
有了金融中心、工商业中心和对外贸易中心在手,朱慈烺的朝廷就不会再缺钱用了。
第220章 贪官,你们要小心了!()
扬州,天宁寺行宫。
又到了父慈子孝的午朝时间。
大明崇祯皇帝今天的心情看上去相当不错,因为他又要当爸爸了!年纪已经三十出头的魏清慧魏选侍刚刚被珍出了喜脉。
如果能生个儿子出来,朱慈烺的“独子”地位就没有了。。。。。。
同一天他还得到了大同方面的消息。代王朱慈炯现在还好好的在大同府城内的王府里面,有王永吉、高第和姜瓖这三个忠臣保着,还有数万大同精兵护卫!朱慈烺要敢行篡逆之事,就等着代王起兵靖难吧!
另外,南京方面则没有消息传来——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啊!
现在天子和太子已经驻跸扬州了,管理南京守备事兼掌南京都督府事赵之龙,南京守备徐宏基,南京镇守太监韩赞周,还有奉敕到南京办事的原御马监掌印太监庞天寿都没有到扬州来迎驾。。。。。。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大明还是有忠臣的!
除了南京的镇守太监和勋臣们没有向逆子低头,崇祯还知道湖广的左良玉和何腾蛟,凤阳的黄得功和马士英也都没有投靠太子。
而驻兵山东的刘泽清,驻兵河南汝宁的刘良佐也不过是表面上应付朱慈烺一下。
现在真正投靠了朱慈烺这个逆子的臣子,除了行在的这些奸臣,也就是登莱的苏观生和李若琏,青州的鲁藩和李士元,还有徐州的高杰,淮安的路振飞,汝宁的唐藩等少数乱臣贼子。
所以在崇祯看来,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不过现在还需要低调行事,好继续蒙蔽太子。。。。。。
崇祯瞄了一眼四面楚歌之中的朱慈烺,却看见这逆子笑吟吟的捏着个奏本,脸上几乎要放出光来了。看见群臣参拜完毕,就笑道:“扬州这里的徽帮四大盐总还有一直跟着行朝办事的皇商苏生联名上了奏折,请求在盐法、盐政废除后,包办两淮盐务。。。。。。每年给朝廷600万两白银的包税!虽然崇祯十七年已过大半,但他们还是给朝廷300万两!”
啥!?一年给600万两白银。。。。。。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脑血管都差点爆炸了。
他当了17年皇帝,17年间从两淮盐务拿到的银子都没有600万两啊!朱慈烺来了扬州,先说要废盐政盐法,然后又抓了四个盐总,于是就一年600万两了。。。。。。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两淮盐务原来是有钱的,可是都叫贪官污吏和奸商给吞没了!
光是一个两淮盐务,一年就要贪没600万两,别的衙门肯定还有贪官污吏啊。他们一年要贪大明朝多少银子啊?自己这个皇帝那么苦,不舍得吃用,也没钱发军饷,差一点就给李自成打死了,而你们这些当臣子的却这样贪。。。。。。你们的良心都给狗吃了吗?
“不过这600万两的盐税不必解部了,就存在扬州五大盐总合办的盐商银行之中。。。。。。盐商银行就是专门做会票、借贷和兑换买卖的商号。有淮扬盐业为保,足可以让人放心的。把银子存在盐商银行账上就不劳户部管理了,需要用钱的时候去盐商行支用就是。而且还有五分年利,一年也有二三十万两了。户部以为如何?”
户部尚书侯恂闻言起身,笑着道:“回禀殿下,户部以为这个办法甚好,以后户部收到的银子都可以存入盐商银行,也省得叫那些管库的小吏贪墨了。”
什么?就户部里面那几个银子还有人要贪墨!?
崇祯听了这话都快伤心死了,自己已经那么穷了,户部的小吏居然还要贪。。。。。。
“侯卿所言甚善,”朱慈烺笑着点点头,“不过也不能够给盐商行管,回头还要再搞个海商行,专管海关关税和南、北、东洋特许税。户部的银子就给两大商行分管吧!”
海关关税和。。。。。。南、北、东洋特许税?崇祯皇帝愣了又愣,什么是南、北、东洋特许税?这关税和南、北、东洋特许税能收多少?别又是几百万吧?
“太子殿下英明!”侯恂及时送上一句由衷的马屁话。
他现在和朱慈烺是在一条船上的,而且朱慈烺的确待他不薄。内阁次辅,东宫讲官,户部尚书,而且还承诺等到了南京后就封他做克难商丘伯,还会给他在南京赐宅赐田。总之,不需要贪污也能荣华富贵!
而且,朱慈烺对财务上的账查得很严,也没什么机会可以贪。。。。。。既然没得贪,那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朱慈烺点点头道:“盐务发包和准许开设盐务银行的令旨本宫自己拟了,内阁回头看一看,再拟个条旨。”
“臣等领旨。”
五个阁老一块儿起身领旨。
朱慈烺摆摆手,示意他们落座,然后就放沉了语气:“扬州的盐商和官员也不都是好的,也有一些居心叵测之徒,不仅偷逃盐税,贪污纳贿,而且还有勾结虏的嫌疑!
还有些奸徒罪行暴露,想要逃之夭夭,幸好锦衣卫办事得力,没有叫他们走脱!朱纯杰,你说说吧,审得怎么样了?”
“回禀千岁爷,臣亲自审了四个捕获的盐业总商,并未查实他们有勾结贼虏的行径。不过他们对贩卖私盐,偷逃盐税和行贿官员等罪行,都供认不讳!”
朱慈烺点点头,他压根就不打算追查扬州盐商勾结流贼和东虏的事儿——扬州和流贼、东虏八杆子打不着,咋勾结啊?至于四个倒霉的老西盐总贩卖私盐、偷逃盐税和行贿官员这些事儿,那是赖都赖不掉的。
因为在朱纯杰的哥哥朱纯臣也收过他们的贿赂。。。。。。
朱慈烺问:“他们都给谁行贿了?”
“有盐政的官员,也有淮扬二府的地方官,还有南北二京的官员和勋贵。。。。。。”
朱慈烺一笑:“知道了,你做得很好。不过锦衣卫不管这事儿,既然不是逆案,就移送都察院吧!左都御史!”
“老臣在!”冯元飏颤颤巍巍站起身。
“都察院现在能办案子吗?”
“不大能办了,”冯元飏道,“千岁爷在大沽口的时候就说要改革都察院,说要让都察院集中精力查处官员贪腐,还裁掉了许多诸道御史,而且都察院在随驾南巡时又丢了不少人,之后又有许多御史调任他职。现在几乎没有能办事的御史了。。。。。。”
“这样啊。。。。。。”朱慈烺笑道,“那就先找几个能办事的御史吧!”
都察院改革是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目前已经完成的,就是废掉原本的都察院体系!
不破不立嘛!
明朝的都察院管得太多,就是不大管官员贪污受贿。而朱慈烺的想法则是让都察院以反腐为主业,其他事情少管最好是不管。
什么存恤孤老,巡视仓库,查算钱粮,勉励学校,表扬善类,翦除豪蠹,匡正风俗,提振纲纪,朝会纠仪,祭祀监礼,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等等的,都不用管了,专业抓贪官就是了。
除了要让都察院承担起抓贪官的重任,朱慈烺还要让都察院这个整官的衙门听话,听自己的话!
所以他就先把都察院变成了一个空架子的衙门,现在是时候往里面塞人了。
朱慈烺笑着说:“先把右都御史的缺填上吧!克难英国公张世泽是功臣之后,办事忠谨,又能共度时艰,是难得的忠良,可以出任右都御史!”
第221章 斗地主()
克难英国公张世泽得知自己要当右都御史的时候,还以为来传旨的抚军大元帅府军令卫参军司的参军在和自己开玩笑。
他一勋贵,还是武官,怎么能当右都御史?御史不是应该让科举出身的文官来当的吗?
“英国公,过去的御史管的事情多,凡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避。。。。。。所以得是进士才得当。现在御史就管抓贪官一件事,用进士当御史就大材小用了。”
大明寺的平山堂内,朱慈烺正笑呵呵的向前来辞官的张世泽解释御史的最新功用。
“不用进士?”张世泽皱了皱眉,两手一摊,“可是也不能让臣当御史啊,臣又不会抓贪官。。。。。。”
“怎么不会?”朱慈烺笑着,“你不会抓贪官,总会当贪官吧?你在京营当官那么多年,难道没有贪过?那几个老西盐总、十八芝和吴襄他们就没给你家送过银子?肯定有吧?你有当贪官的经验,所以抓起贪官来一定很拿手!”
“臣臣臣。。。。。。”张世泽一听,一张黑脸都吓得有点发白了,说话也不利索了,还从椅子上站起来就要跪下去。
“别跪,别跪,英国公你别害怕。。。。。。”朱慈烺笑着摆摆手,“虽然本宫知道你贪了不少,但你是克难功臣啊!功劳很大,足以抵偿过去的那点罪过,所以本宫不但不会追究,等到了南京以后,还要给你赐田赐宅!”
英国公张世泽是个实心肠子,被朱慈烺这么一说,也觉得自己功劳蛮大的。帮着太子爷堵过城门,还给太子爷捐了军饷,在天津卫战过流寇,在大沽口保过皇爷。在跟随南逃的大勋贵里面,除了朱纯臣就属他功劳大了。
“千岁爷说的也是,”他呵呵一笑,一屁股又坐下去了,“臣的确有点微功。。。。。。也不知道能得多少田宅?”
他是北京的勋贵,田宅都在北京周围,在南京没有产业。又是逃难出来的,随身携带的浮财也不多,还一大家子人,有点坐吃山空了。
听着他的问题,朱慈烺就是苦苦一叹:“英国公,你可知道,本宫现在可是一屁股的债!”
“债?殿下什么时候欠债了?”张世泽闻言就是一愣。你那么老有钱,怎么会欠债呢?在北京城刮到的几百万还没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