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抢救大明朝-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允许西洋人在这块土地上定居,并且开设商馆和工坊,甚至可以让一些西洋绅士以顾问之名义,参与城市的管理。”
阿方索。洛佩斯真的被惊到了,大明太子所说的不就是一座自由城市吗?
“阿方索,”朱慈烺笑着对阿方索。洛佩斯道,“如果你真的想得到更多的武器订单,那么你就不应该把工坊和商馆设在濠澳。濠澳距离南京那么远,要怎么做生意?如果产品不合格,要退货可就麻烦了。
本宫建议你把工坊和商馆都迁往长江口的开放城市上海。。。。。。将来葡萄牙和荷兰的使馆,东印度公司的商馆,也会设立在那里!”
“这是真的吗?太子殿下,这座城市已经在建设之中了?”阿方索。洛佩斯连声追问。
他当然知道这座设立在长江入海口的自由城市意味着什么?
“还没有,”朱慈烺道,“不过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本宫和南、北洋通商大臣协商出一个具体的方案。明年初,应该就可以正式下达令旨了。”
上海市的土地早就已经圈好了,圈了吴淞江所、宝山所的军屯田,一共有十几亩土地,都在吴淞江两边,差不多就是后世的宝山、江湾、高桥一带。
以17世纪的城市发展速度,这些土地足够上海市使用几十年了。。。。。。而上海市一旦发展起来,十几万亩的土地,呵呵,一百两银子一亩就价值一千多万两了!
而朱大太子那么猴精一个封建国家领导人,当然不会一百两一亩的“白菜价”把上海的土地放出去,他又不是笨蛋。
他的设想是“只租不卖”,长期持有!一开始低价放租,等城市发展起来了就涨租金。。。。。。
另外,上海又是南洋、北洋、东洋、长江、运河(吴淞江通运河)等五大贸易圈的结合部,很容易发展成东亚的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
这两个中心一旦起来,要收关税,要发货币,可就容易多了!
“洛佩斯,”朱慈烺一伸手,就从黄小宝那里接过了一份他自己起草的“合同”,递给了洛佩斯,“这是本宫用汉英两种文字草拟的合同。。。。。。是雇佣军官团的合同。你们的报价,本宫已经接受了!你和石将军回馆驿后好好研究一下合同,明天提出修改的意见。如果没有意见,那么后天就签约。
年节以后,石将军的军官团就可以接管一个按照西洋标准组建的步军团,并且开始进行装备和训练。”
什么?还有合同?还是中英文双语的。。。。。。这可真是正规啊!
洛佩斯和石瑞恩互相看了对方一眼,这位大明太子殿下会不会化名在荷兰东印度公司实习过吧?
。。。。。。
“你的,杂货铺的干活?”
朱慈烺何止会英语?他还会说日式汉语呢!
西洋鬼子拿着合同走了,东洋鬼子又来叩见了——十八个鬼子,都是武士打扮,领土的就是杂贺普。
黄小宝已经把鬼子们的报价拿给朱慈烺了,其中最高的就是名叫“杂货铺”的鬼子,要价250石糙米。。。。。。是年薪!
要价可不低啊,一石糙米在南京的售价不到二两银子,250石就是500两。朱慈烺军中普通的授田火铳兵,算上50石的田租和每月2两的俸禄,一年也就124两银子。
你一个家里开杂货铺的鬼子,要500两那么多俸禄,你有什么本事啊?
“我的,名叫杂贺普。”杂贺普皱着眉头,也学着朱慈烺的语调,回答道,“是日本纪伊国的杂贺众出身,我们杂贺众世世代代都善使铁砲!”
“是杂贺众啊,听说过。。。。。。”朱慈烺点点头,原来不是开杂货铺的。
“试用三个月,”朱慈烺笑了笑,“出一趟外差,你们如果能做好,就按照你们的要价给俸禄,试用期的俸禄打对折,按月支付。”
还有试用期?
杂贺普想了想,问:“不知道殿下要我等去哪里出差?”
“去济州岛,”朱慈烺道,“你们所有人都去!”
“济州岛?那里不是朝鲜国的土地吗?”杂贺普一愣。
“对!”朱慈烺点了点头,“你们去把济州岛给本宫占领了!乘坐郑家提供的海船前往。。。。。。不过整个作战行动,将会由北洋大臣负责。你们去不去?”
占领济州岛的军事行动是沈廷扬在十二月初时提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吞并济州岛,而是为了迫使朝鲜王国和北洋大臣衙门签署“垄断贸易条约”——就是要求朝鲜王国将所有通过海路的对外贸易,都交给大明的北洋大臣衙门全权管理。
北洋大臣衙门为了垄断贸易的问题和朝鲜人交涉了好几个月,可人家就是咬死了不让步。
甚至还在十一月初的时候,威胁要禁止北洋商船进入朝鲜的港口!
所以沈廷扬就向朱慈烺提出了侵占济州岛以胁迫朝鲜王国的建议。。。。。。当然了,这种破坏中朝传统友谊的事情,朱慈烺是不会同意的!
因此入侵济州岛的不可能是明军,只能是倭寇!而这次入侵,很有可能是日本国全面入侵朝鲜的开始。。。。。。如果朝鲜国王需要救援,那么大明朝廷愿意提供有偿的援朝服务!
第315章 与谁共江南?()
“牧斋先生,虎痴,侯服,大木,你们觉得,如今这东南半壁,谁和朱家共之?”
此时此刻,月明星稀,天晴无风,秦淮河两岸,正是灯火璀璨时。三山门内泉国公府的庭院之间,花厅之内,郑芝龙一身儒衫,踞坐席上,问出的却是这么一句话。
此时和他共处一室的,就是号牧斋的钱谦益,字虎痴的黄斌卿,字侯服的前任浙江石浦水师游击张名振,以及郑芝龙的长子郑森郑大木。
这几位当中,钱谦益是郑森的老师,黄斌卿则是郑芝龙的福建同乡。而张名振则是南京的勋卫出身,虽没有参与九月份的南京“阉党之乱”,但还是因为家里面侵吞了军屯田,被右班御史找了个茬,罢去官职成了钱谦益的食客。虽然衣食无忧,但却是和仕途无缘,而且家里的土地也丢了七八成,当然是一肚子怨愤。
郑芝龙问出这句话,果然换来了张名振的一声冷笑:“谁能共与之?一夫而已!早先吴家爷俩还以为可以朱与吴,共东南。。。。。。后来呢?一通分田分钱分娘子,吴家的那点实力,都叫太子爷给吞了!现在谁还认老吴家?也就是吴家的傻丫头真能讨太子爷的欢心。据说挺着大肚子还能专宠房闱。
现在还有些东林党人想和朱家共东南,看着吧。。。。。。等东林大会开起来,就该知道谁主谁仆了!”
郑芝龙眉头皱着,又望了老朋友黄斌卿一眼,黄斌卿笑道:“虎痴的话也有些道理,太子爷的确有手段。。。。。。我的那点操船家丁,现在都归了长江水师。最少都能拿五两银子的正饷,加上杂七杂八的赏银,一年总有七八十两,还能跟着吃香的喝辣的。
不过这也就是对付咱这种没多少实力的武夫。。。。。。现在翻山鹞(高杰)、黄闯子和武昌侯可都还手腕重兵,占据州府之地,逍遥快活的很!”
郑芝龙又瞧了眼儿子,郑森笑着:“翻山鹞和黄闯子也没跑,鞑子一打来,他们的那点实力很快拼光,将来就是金陵富家翁。不过咱家不一样,咱家的根基在海上。而千岁爷控制将士的办法是授给土地,其实就是隋唐府兵和国初老军户的路子。。。。。。可是靠分田分地是得不到水手的,水手如果变成了农夫,都不出海了,还有什么用?”
“是啊!”郑芝龙点点头,笑道,“出海可是又苦又险,也就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闽人没得办法,才冒着奇险拿命换银子。如果有了百十亩的水田,谁还肯跑船出海?”
郑森接着道:“大人,孩儿觉得,千岁爷把泉州赐给咱家,对咱家是大有好处的。。。。。。这泉闽商人可是遍及南洋啊!有了泉州,咱家就掌控了泉闽商人的根,就能领袖南洋了。”他顿了顿,“不过上海开埠之事,可就忧喜参半了。”
郑芝龙看着儿子。
郑森道:“儿子上回去舟山时曾途经上海,发现那里有一条既深又宽的吴淞江注入长江入海之口。无论长江口有多大的风浪,吴淞江内都风平浪静。而且吴淞江两岸地形开阔平坦,水网纵横,吴淞江的另一头又通往苏州,流入运河。。。。。。真的是得天独厚啊!一旦开埠,十年之内就会超过安平,成为天下第一港!如果以天下第一港为依托,朝廷说不定能办起可以纵横七海的水师。”
郑芝龙轻轻点头,不置可否。他又将目光投向了一直笑而不语的钱谦益,笑道:“阁佬,千岁爷手头掌握多少土地和佃户了?”
“土地有五千余万亩了。。。。。。”钱谦益苦笑道,“其中三千五百多万亩是从金陵勋贵、勋臣那里抄没来的。余下的则来自四个两淮盐总和淮安、扬州、凤阳、应天、镇江、滁州、和州、太平等州府的军屯官田整理。
另外,这五千余万亩中的八百多万亩又分配给了克难新军的将士和南下的克难功臣。余下的四千二百多万亩,则由大元帅府军屯卫掌握。这段时间正在进行整理,要用六个月时间厘清佃租关系,还在拟定通行版的佃租合同。。。。。。还将和所有实际租种土地的佃户,签署佃租合同,并且要求佃户按时纳租,否则就将中止合同,实行驱佃!”
“要收多少租子?”郑芝龙问。
钱谦益道:“上田收七斗米,中田收五斗米,下田收三斗米。。。。。。平均一下,大约就是五斗米。
如果四千二百多万亩都能照着这个标准收取,那么总共就能收到2100多万石白米。其中的一成用于各级军屯卫、军屯所的开销,一成用于运输费,其余都上缴大元帅府。。。。。。差不多就是1600多万石吧。”
“不多啊!”郑芝龙笑道,“东南的土地都是一年两季,抹平丰年荒年上田下田,再扣了种粮,所得的均数怎么都有一石半百米吧?再少那就是偷懒了。。。。。。一石半交五斗,还余下一石米。要租我家的田,交那么点租子可不行!”
“是不多!”钱谦益道,“他们原来要交的租子,每亩不会少于一石,可是朝廷却得不到几斤米。”
东南的田,只要不是梯田、坡田,一亩产米两石的均数都有。如果租地主家的田,一石米的租子绝对是不会少的。军屯田只收五斗,那绝对是个优惠价。
而且东南的田并不都种稻米,还有相当数量是种棉花、种桑树、种茶叶、种油菜的、种蔬菜、种果子的。种经济作物可比种稻米赚得多!
现在军屯卫不管佃户种什么,一律都是三到七斗米的租子。而且没有额外的摊派、赋税、徭役、加征。
对于真正租田耕种的民户、军户(现在也免除军籍)而言,这样的租子绝对可以喊皇恩浩荡了。
可问题是东南这边还有许多士大夫“租”了军田和官田,然后一粒米都不交上去的。。。。。。所谓的“侵占”,其实就是以租种的名义进行的。
要不然怎么占?直接把军田、官田划到私人名下做出地契?那是不行的,鱼鳞账册上怎么做?
所以朱慈烺一旦将军屯官田的整顿推广到南直隶、江西、浙江、福建等东南省份。那么东南士大夫可就要损失惨重了!
另外,朱慈烺设立的军屯所直接和佃户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