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抢救大明朝-第3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不答应。。。。。。我家没粮食了!”张庭粟咬着牙根在说话啊!
不是他有多恨太子,而是他的心脏在抽搐。。。。。。心疼啊!
何腾蛟叹了口气:“你不答应,明天就有十万人到你家吃饭了。。。。。。吃大户你知道吧?有没有粮食,你说了不算!”
“十万人吃大户。。。。。。”张庭粟眼皮一翻,当场就晕菜过去了。
wxi7
第554章 还是湖南人民好啊!()
大明崇祯十九年,八月初八,湖南长沙,乔口镇。
乔口镇码头,已经聚集了一批员外或是书生打扮的富贵人物。接驾的彩画牌坊已经用最快的速度搭建起来了。按照大明的祖制,太子或是亲王过境,那是极为隆重的。不过明朝的王爷过去都当猪养,除了就藩的时候溜达一下,然后就是圈在封地再不动弹了。至于太子爷,那更是自幼长在深宫,老在深宫,死在深宫的命。上回太子满天下溜达还是明宣宗朱瞻基当太子的时候呢,都二百多年没出过离开京师到处溜达的太子爷了,直到来了朱慈烺这个异数,连带着难民去讨饭的事儿都干得出来这可真是怪事儿年年有,今年特别多了!
既然有怪事儿,那就少不了有看热闹的人了。码头两边的乔江岸堤上,这个时候已经拥满了听到消息赶来的乔口镇上的百姓还有四里八乡的乡民。都伸长了脖子往东望去,还不住的互相交谈议论。
“么嘎叽,桶大巴大一个太子,哪门的就成了窖发子头头?”
“呷大户嘛!打嚓脚的怕什么?张扒皮家才倒款款霉,要给吃穷喽!”
“咦,那个不是张扒皮么?咋还那个雕样子?莫不是哈哈呆呆了?”
“那是假格马嘎的,心里头亲爹爹苦啊!”
“你们几个勺儿,莫瞎说了,小心叫人听了,捉了去剁脑壳!”
一听要剁脑壳,看热闹的乡下人都不敢言语了,赶紧闭了嘴巴,瞪大了眼珠子,就想瞧瞧讨饭太子是什么模样,更想看看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张举人的倒霉样子。
可是他们看到的却是一个谨守着名士雍容气度的张大举人和身边一个乌纱蟒袍的大官儿在低声笑谈,哪儿有一点儿要倒霉的样子?难道张举人不是要倒霉,而是要走鸿运了?
乔口镇上的平民还有周围的乡巴佬也就瞧个热闹,可是周边几个镇的大户,还有来自长沙的几家大米商,却都知道张举人昨天晕菜过去的事儿
张举人是什么人啊!那可是长沙府数得上号的大地主,三五万两银子不在他眼里,都急晕过去了,怎么都得有几十万上百万两的损失吧?
难道乔口张家的富贵就到张庭粟这一辈了?
可是看看今儿张老爷的模样,不像是要完蛋的样子,反倒是张家已经抱上了太子爷的粗腿,马上就要飞黄腾达了这些财主老爷们一个个也都瞪大了眼珠子,就等着太子爷的龙船抵达了
朱慈烺乘坐的“龙船”,这个时候已经快到乔口镇码头了。他的心情看着相当不错都三百多年没回家乡看看了,现在的心情能不激动吗?这山,这水,和他记忆当中的模样都不大一样啊!
不过家乡终究是家乡,而且他现在也算是衣锦还乡了带着几十万难民回家乡讨饭,也是很有脸面的!
何腾蛟已经派人回来报告了,乔口镇上的湖南士绅听说太子爷来了,那可真是激动的不行啊!这是多大的光荣?一定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所以谁都不在乎十几二十万石白米
湖南人民能让大明的好太子饿着?不就是米吗?流寇来了没有,太子来了就有的是!
这个时候,龙船已经接近码头了,鞭炮声,鼓乐声,同时大作。船舱中的朱慈烺笑吟吟的对一路陪伴他的吴三妹、郑茶姑道:“看看,湖南人就是大气啊!看来本宫来湖南是来对了所谓湘人不倒,华夏不倾!”
吴三妹听得有点发愣,她不明白“湘人不倒,华夏不倾”是啥意思?湖南不就是个米仓吗?湖南人没听说有多厉害啊?在明朝官场上湖北人的市面倒是不小,湖南籍的名臣好像就是一个刘大夏,哦,还有一个李东阳好像祖籍湖南,不过他是金吾左卫军籍,世居南京。
郑茶姑倒是一个劲儿点头凡是太子哥哥说的,一定都是对的!
“对对,湖南人就是大气,”茶姑笑着道,“不过我们湖建人更大气,下南洋,去东洋,再过一阵子还过太平洋去新阿斯巴尼亚!”
这年头的“湖建人”的确比湖南人有出息南洋、东洋跑遍了不说,现在还打算派船去新西班牙(新阿斯巴尼亚)走一圈。而且还要派出盖伦大船!
上回朱慈烺不是让郑芝龙去造十艘西洋盖伦式软帆大战船吗?还答应每条船补贴三万两银子来着。
前几天朱慈烺在武昌时得报,十条西式战船中的第一条已经建好了。正准备首航,如果一切顺利,接下去就要用它跑太平洋航线了!
没错,当然是跑贸易航线了!
别以为有几艘西式风帆炮舰就牛逼哄哄可以把西班牙、荷兰、英格兰这些西方海上强国都收拾了。
没到那时候远洋航海都不大行呢!美洲、欧洲都没自己去过,郑家的船最远就去过巴达维亚,这种水平也就是大航海时代的小学生。
至于明朝其他字号的水师,现在也就在大明沿海转一转
所以得大明的海上力量,现在先得学会跑远洋,然后再考虑其他。跑远洋不仅是锻炼水手,而且也是检验造船技术,同时在远洋航行中也少不了和西方海盗、海军来点低烈度的冲突。
只有来来回回的跑远洋,跑熟了,才能真正把队伍(造船和水手)锻炼出来,然后才能想一想称霸大洋的事儿。而跑远洋的成本,必须要通过商业活动来抵消所以这年头的海军强国,基本都是海洋贸易大国。
何腾蛟和张庭粟这个时候已经上船了,一个乌纱蟒袍,一个方巾道袍。在甲板上向健步而出的朱大太子大礼参拜,并且通报姓名。
朱慈烺也是满脸堆笑,上去就搀扶方巾道袍的张庭粟,“张员外快快请起员外的义举,本宫已经知道了!好好好,果然是湘湖名士啊!”
原来昨天张庭粟被人掐人中救醒后很快就想通了他不能硬扛朱慈烺这个讨饭太子!
人家带着五十万人呢!他真要敢扛,吃大户都把张家吃没了
既然不能扛,那就只能抱大腿了!
一定要让那些对乔口张家的那点家业垂涎三尺的人看看,他张庭粟已经抱上了太子爷的大腿!
献出二三十万石白米算个屁,没了几万亩的官田、军田、隐田也不是灭顶之灾。
只要他是太子的人各方面就会继续捧他的场,现在送出去的土地和粮食,将来总有赚回来的时候。
再不济,张家余下的那点家业也能保住。
所以张庭粟一咬牙,一跺脚,就请何腾蛟上奏朱慈烺,愿意献出二十万石白米,再交出四万亩官田、军田、隐田,并且邀请朱大太子驾幸乔口镇张家大宅!
他本来只想着让朱慈烺在张家大宅住一晚上,那就是莫大的荣幸了。可没想到,朱慈烺这个狡诈凶残的讨饭太子对他却特别友好,居然拉着他的手,一块儿下了龙船的跳板,在一片鼓乐和山呼千岁声中,走上了乔口镇米粮码头。
这下所有人都给惊呆了这个张举人和太子朱慈烺什么关系?他们怎么那么亲近啊?
第555章 橘子洲头()
橘子洲头,东望长沙,西瞻岳麓,湘江北去,水天一色,沉浮谁主?
在橘子洲的南头,登上一处楼阁,眺望长沙城、岳麓山和茫茫湘江的朱慈烺,这个时候已经是热泪盈眶了。。。。。。
这里是他的家乡啊!他这个漂泊在外二百多年的游子,今天终于又回了让他魂牵梦绕的湖南长沙,还见到了一点如旧的风景。只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昔日的亲朋好友,都还没有出生。。。。。。也再见不着了!
“千岁爷,太子哥哥,您怎么哭了?”郑茶姑俏生生的脸蛋儿凑了过来,好奇的问。朱慈烺这时才发现自己已经泪流满面了,大概眼睛都要哭红了,失态了已经不知道多久。周围的侍卫和太监宫女,全都半张着嘴看着他的哭腔。
这些人估计都在心里琢磨:这位太子爷是想到什么伤心事儿了?想想也是不容易啊!那么大一个金枝玉叶,这两年多快三年来,就没过几天安生日子,不是和鞑子开战,就是和流寇开战,还得抽空应付一帮乱臣贼子,贪官污吏。现在还得领着那么多北地难民讨饭吃大户!
为了这帮北人难民,朱慈烺可真是操碎了心!为了将正在挨饿的两百余万人从各处难民营(朱慈烺一直就很关心从北地逃亡来的难民,在凤阳、淮安、扬州、江浦、仪征等处为他们修建了难民营,以供其中一些衣食无靠之人居住),从死亡线(饿死)上带出来,长江上的水师战船、商船,运河上的漕船,泊在上海的沙船,甚至一些可以在内河航行的鸟船,都被大元帅府紧急征用。
而内阁府也行文沿江、沿赣(江)、沿汉(水)、沿湘(江)各地的府(州)、县(属州)官府全力配合,准备好当地富商豪绅的名单,以便欢迎太子带人来吃饭!
当然了,朱慈烺是讲道理的,绝不会白吃人家的饭——所有提供了粮食的富户,都会和他们把账算楚了。
吃了多少,都会翻倍补偿(一开始计划加五成,但是后来考虑到现在米价高昂,所以改为翻倍),用今后的田赋抵扣。
另外,凡是热情招待太子殿下和讨饭群众的土豪劣绅,都可以在清田检地之后,以三到七斗米的“优惠地租”,继续承租他们占有的官田、军屯、隐田,而他们提供给难民的粮食,也可以一倍半的数目计入押金。
在一系列优惠条件和太子人格魅力的感召下,这一路走来,各处的士绅都还是知大体。。。。。。反正是没谁敢闭门对抗朱慈烺的讨饭大军,都是乖乖的把粮食献出来!
看来大明东南的士绅还是值得挽救的。。。。。。他们都是“忠绅”、“义绅”和“聪明绅”啊,看来大明养士二百多年,总算还有一点效果。
除了讨饭,朱慈烺还要沿途安置部分难民。
难民从北方一路逃亡而来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淘汰老弱的过程。所以跟着朱慈烺这一路讨饭的难民,大部分都是青壮。其中的男子,至少大半是符合新军兵士挑选标准的。
所以朱慈烺就将他们安置在了讨饭途中的安庆、九江、武汉、岳州(巴陵),还派了一些去荆州、襄阳、南昌,等讨饭大军抵达长沙的时候,原本的二百万人,现在只剩下五十多万。
根据朱慈烺的计划,长沙这边要安排二十万北人难民——占据了半个长沙城的吉王府和王府护卫的驻地,将会全部分配给这二十万难民。吉王府和其他一些郡王府、将军府,以及一些相关的衙署,也将全部拆除。所得的砖石、木料、地皮,都交给这些难民,让他们用来建筑房屋。
而长沙城外的王庄(不仅有吉王的王庄,还有荆、辽、荣、楚、岷等五王的田庄)以及王府护卫的军田,也都会赐给安置长沙的北人难民。
此外,朱慈烺还会设立一个“长沙将军府”,用来管理安置长沙的二十万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