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抢救大明朝-第3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不得不因为伤亡太多而放弃。。。。。。也就是被人家暴打了!
一千多人打人家几十人,非但没有得胜,还被反过来暴揍了一顿!
罗刹人之凶悍,实在让多尔衮心惊肉跳了。
而且在镇守宁古塔梅勒章京和土谢图汗上报这两次罗刹入侵事件前,多尔衮就得到过许多关于罗刹国东侵的消息。。。。。。其中最耸人听闻的就是由金帐汗国分出来的失必儿汗国在数十年前被罗刹人攻灭!
而根据英吉利国使臣布鲁斯所言,这个攻灭失必儿汗国的罗刹国在西夷列国之中根本算不上强大,只不过是个二流强国。。。。。。
在血流溪之战前,多尔衮还没把西夷之强太当回事儿,比较西夷离大清国还远着呢!
即便他们灭亡了失必儿汗国,把爪子伸到巴尔虎人的地盘上,也不会对大清国构成什么威胁。
因为一万多里的森林、大漠、山川,就是大清国北方最可靠的屏障,西夷罗刹国是不可能把大军派那么老远的。
可是当他通过细作打听到了明军新军是因为引入了西夷的新式大炮和新式战术后,才突然变强的,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西夷人走6路很难大批杀过来,可是他们却能通过海路把先进的火器卖给大明,还能提供洋将给朱慈烺。
朱慈烺和他那个傻父皇崇祯可不一样,特别善于搜刮敛财,去年秋、冬两季的时候还领着两百万两手空空的北人难民去湖广搜刮,最远好像还去了广东。。。。。。这一路不仅解决了两百万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还把湖广的土地,广东的关税、商税好一番整顿。
估摸着今年南明朝廷的收入都能有三四千万石米,一二千万两银了!
那么多的收入再加上西洋人的洋炮、洋铳、洋将,大清国可就危险了。。。。。。
一想到大清国的危机,多尔衮的心情就郁闷的不行,连篡位都没兴趣了——篡来干什么?当大清国的末代皇帝?
所以大清顺治还能四年,多尔衮现在也还只是一个皇叔父摄政王。
不过今天多尔衮从丰台回来以后,脸上的笑意就浓得怎么都散不去了。
“王爷,镇守天津卫的鳌拜来的文告,您可都看了?在表功呢,天津卫昂邦章京衙门上下,辛辛苦苦忙活了快一年,终于把东嘴岛城给修起来了。这鳌拜虽然莽撞了一些,但是办事儿的本事还是有的。”
说话的是范文程,他和豪格的旧部关系最为密切。过去豪格活着的时候,他还得注意一下,要避嫌!现在豪格都风光大葬了,他也没什么顾虑了。大清国的底子就这点,还真能来个九旗互杀吗?杀完之后还剩下什么?
所以看见多尔衮心情不错,就帮着鳌拜说好话了。
多尔衮接过折子看了几眼,就笑着丢在了一边,然后瞧了一眼坐在一边,只是笑着不说话的好兄弟多铎,“现在放心了吧?有东嘴岛城堵着,朱慈烺怎么都不可能从大沽口方向打进来的。”
东嘴岛就是天津卫河岛当中的一座岛屿,是天津卫河的某次改道形成的——东嘴岛本来和天津卫河南岸6地是连在一起的,但是因为某次大水,把东嘴岛南面一段地势较低的地方给淹了,从而形成了新的河道,东嘴岛也就变成了个河心岛。
这处河心岛距离大沽口的直线距离大约五十五里,对于在大沽口登6,然后沿天津卫河进军的敌人而言,就是一处咽喉之地了。
在多铎回京(八旗兵不能一直在外征战,得回家过日子)后,曾经亲自沿着天津卫河勘察,选择了这座东嘴岛作为筑城防御的地点——其实找不到这座东嘴岛也没关系,天津卫河的河道弯弯曲曲的,完全可以动民伕硬生生挖出个岛屿来!
而满洲第一勇士鳌拜则毅然请命,出任了最为艰巨的天津卫昂邦章京,负责替大清朝镇守国门。在东嘴岛上构筑城堡的工作,自然也归了鳌拜。
鳌拜也是真用了心思,不但去山东前线考察了明军留下的“沙袋堡”,而且还找了韩霖所著的《炮台图说》自学,最后设计出了一个依托河堤,并且以沙袋构筑外墙,以砖木修筑内墙的八角棱堡。在棱堡的八座铳台上,全都布置了红夷大炮和大将军炮,在棱堡的核心堡垒上还摆了许多佛郎机炮。
只要东嘴岛堡垒不被明军攻破,天津卫河就会完全封堵。沿着天津卫河再入运河,直捣通州城也就是痴心妄想了。
如果天津卫水路不能打通,从东嘴岛走6路去打北京,直线距离也不少于二百五十里,实际上要走的距离起码有三百里,沿途还有多条河流阻挡,还有数以十计的坚固堡垒。
对于没有强大骑兵,又没办法拖运大量的重炮和辎重,想要和英法联军那样一路杀进北京,是不大可能的——英法联军使用的可是米涅弹、线膛枪和阿姆斯特朗后装线膛炮。
而且当时的八旗兵已经烂到家了,僧格林沁麾下的蒙古骑兵根本不是八旗兵,而是从察哈尔游牧蒙古各旗中招募的练军——游牧蒙古和八旗蒙古根本不是一回事儿啊!
多铎今天的心情也不错,他也跟着去看了红夷英吉利人的大炮,而且以他的眼光,一看之后,就知道以后该怎么去和明军的新军对抗了。。。。。。
现在听见多尔衮问,他就故意压低了些声音,笑着问:“十四哥,刚才我从府里出来的时候,正遇上祖大寿来访,他说祖可法又来了。”
“哦。”多尔衮点点头,不置可否,
多铎又道:“祖可法还带来个消息,朱慈烺登基了!”
“是吗?”多尔衮笑道,“皇后是谁?”
“没有皇后,”多铎道,“人家还在等东莪那丫头呢!十四哥,你什么时候再进一步?到时候东莪可就是真公主了!”
wxi7
第570章 要不你当皇阿玛吧!()
一秒记住【 。。】,!
看着老弟多铎一脸热切的表情,多尔衮只是苦苦一笑。
他何尝不想再进一步当上大清皇上?可问题是八旗,不,是十旗子弟中反对他当皇上的人还是占了多数!
更让多尔衮有点灰心的是,他同父同母的哥哥,镶白旗的旗主王爷,辅政英亲王阿济格到现在为止,无论是在公开场合还是在私下,都没有表示过支持多尔衮当皇上。
当然了,阿济格不是不支持多尔衮继续当摄政王掌权,而是不支持多尔衮再进一步当皇上。
依着阿济格私下所言:老十四功大,就是当一辈子摄政王也应该,即便老十四想在百年之后把摄政王的位子往下传,也没什么不行的。但是再进一步当皇上。。。。。。不妥!
这可不是阿济格一个人的心思,老八旗和正绿旗的旗主和入八分王公,大多是这个意思。
支持多尔衮当皇上的旗主,除了多尔衮自己,就只有一个多铎。而支持多尔衮当皇上的入八分王公,也都是正白旗和正蓝旗系统的,也就是多尔衮、多铎最亲近的下属。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也不难理解——多尔衮这个摄政王虽然把持着大清的朝政,但他归根结底还是个旗主王爷。
清初的八旗制度和后来的不一样,并不是皇帝集权,而是以牛录为分封单位的封建制,所有的旗主和入八分王公都是封建领主。
大清皇帝只是直接拥有两黄旗的最大封建主兼八旗封建主集团(包括所有旗主和入八分王公)的带头人。
所以皇帝的权威是有限的,而且还受到其他旗主和入八分王公的制约,并不是后来那些一言九鼎的集权皇上。
而多尔衮以旗主王爷的身份把持朝政,架空小皇帝顺治的行为,当然会造成皇权的削弱和旗主、入八分王公权力的加强。
只要多尔衮不是皇上,他就不可能去加皇权——皇权强大了,他这个摄政王何以自处?
因此多尔衮摄政是符合大部分旗主、入八分王公利益的事儿。
可是他想要再进一步当上皇帝,呵呵,除了多铎和他自己之外所有的旗主和入八分王公(包括正白旗、正蓝旗的入八分王公),心里其实都是不乐意的——因为多尔衮一旦成功篡位,那么两黄旗就会顺理成章归他所有了。
两黄、正白、正蓝四个旗相加,八旗可就过半了!多尔衮皇上如果有了这样的实力,还会允许其他旗主、入八分王公掌握实权?还不得一个个都整死或整成富贵闲人!
所以连阿济格都反对多尔衮进步成为大清皇帝!
看着多尔衮苦笑的表情,多铎的脸色也垮了下来,“十二哥终究是咱们自己人,正绿旗的三王也是咱们一手提拔起来的,谅他们也不敢反对咱们。布鲁斯那个红毛鬼又给咱们搞了三个红夷小炮牛录,都归在正白、镶白和正蓝三旗。。。。。。”
多尔衮瞪了弟弟一眼:“老十五,你在想什么?”
“哥。。。。。。”
多尔衮哼了一声:“眼下是闹内讧的时候?朱慈烺已经平了湖广,流寇也钻进四川了。。。。。。现在他又登基当了皇帝,接下去多半要北伐中原了!”
“会吗?”多铎一愣,“他不是又叫祖可法来议亲了?”
“这是想麻痹咱们!”多尔衮非常肯定,“他现在一准在准备北伐了!”
多铎也觉得有点严重了,现在大同府还没拿下,山西吕梁山上的三太子还在闹腾,大清正绿旗的吴三桂又态度暧昧。。。。。。如果南明那边再大举北伐,大清朝还能长久?
“十四哥,”多铎问,“咱们怎么办?”
多尔衮哼了一声:“明儿就把在京的议政王大臣都请到我的摄政王府,大家一起见祖可法!”
“这。。。。。。”
“东莪定亲的事儿,”多尔衮摸着胡子,“不得让大家伙都出出主意?顺便再试探一下大家伙的口风!”
多尔衮要探的口风,当然是和他积极要求进步的事儿有关!
现在多尔衮虽然没有皇上的名义,但是在北京城那是一言九鼎的,他说个请字,点到名的谁还敢不来?
所以第二天连朝会都不开了,北京城内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几乎都跑到多尔衮的摄政王府里面来喝茶了。
“我家皇爷心里总是念着格格的,很想让格格当皇后,只是格格的身份终究差了一些,不是大清国的真公主,当大明国母总归不能服众,而且大清、大明也不能因此结为翁婿之国啊。。。。。。”
一本正经说着瞎话的正是祖可法,他这个“非典型”的外交家真是越干越有战国纵横家的风范了,现在都公然挑拨起大清君臣关系了!
“胡说什么呢!”开口呵斥的是多尔衮自己,“东莪的身份差一些就差一些,不当你们明朝的国母就是了。。。。。。你家皇上随便安排吧!”
在场的旗主王爷和入八分王公都直皱眉头,多尔衮这话怎么听都是气话啊!
东莪格格再怎么也是亲王之女,和硕公主的封号也是有的,去了朱慈烺那里即便不封后,也该有个皇贵妃的。。。。。。怎么可能随便安排?
“摄政王的意思是答应这门婚事了?”祖可法却是一脸惊喜的表情。
他这个议亲使当了有两三年了,从东莪格格七岁时开始议,现在格格都十岁了,还没议出个结果。
当然了,时间还是有的。虽然古人结婚比较早,但是也不至于九岁、十岁的小姑娘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