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抢救大明朝-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便是据守城堡,等到关宁军的后队到了,打破王庆坨还不是小菜一碟?

    真到了那时,可就是一门尽灭了!所以曹化淳就算敢对不起崇祯、朱慈烺,也不敢不接待吴三桂这个大军阀!

    “文鲁!”曹化淳将自己的二哥曹化雨的长子,今年二十六岁的曹文鲁叫到了跟前。

    “五叔,您有什么吩咐?”

    曹文鲁是个儒生,有秀才功名,入过国子监,现在是曹家抛头露面的人物。

    “带些好吃好喝的去迎一下,”曹化淳顿了顿,“如果真是吴三桂,就马上叫人来通报,老夫得出城相迎啊。”

    “侄儿领命。”

    “千岁爷,好像有人出来迎接咱们了!”

    站在马蹬上观望前方的吴三辅扭头问自己身边的朱慈烺:“臣还要继续装臣的二哥吗?”

    “装啊!继续装!”朱慈烺笑着,“直到进了王庆坨!”

    “千岁爷,您是不相信曹化淳吗?”骑马跟着朱慈烺的吴三妹插话问道。

    “呵呵,”朱慈烺还是笑呵呵的,“本宫是愿意相信曹化淳的所以才要打出你二哥的旗号。”

    “哦”吴三妹完全听不懂,只是绝对朱太子说话高深莫测,让人佩服。

    “三辅,”朱慈烺又对吴三辅道,“本宫不方便露脸,待会儿就靠你去应付了。记着,言多必失曹化淳是不会出城那么老远的,一定是他的子侄。所以你别和人家多说,只是咬定要进城休息。只要咱到了城门口,曹化淳必然出迎,到时候本宫再露面把他控制起来,他自然就是我大明的忠臣了!”

    “臣明白了!”吴三辅领了军令,马上就策马向前,照朱慈烺的吩咐去队伍的前列忽悠曹家的墙头草了。

    成了丧家之犬的抚军太子朱慈烺可是小心谨慎到极点了。如果不是因为从北京城中跑出来的几千人走了快一天一夜,行了近150里,早就困乏之极,而且屁股后面还有许多追兵跟着,必须要有个安全的落脚点休整一日。他都不会来王庆坨找曹公公

第78章 曹公公,跟本宫去迎驾吧(求推荐)() 
“曹伴伴,本宫和父皇可是投靠到你家了,怎么?不欢迎吗?”

    王庆坨北门,曹化淳在吊桥上面见着了顶盔贯甲的大明抚军太子朱慈烺,当时就是心下一颤。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啊!

    吴三桂来了就够吓人的了关宁大军一到,王庆坨不得成战场啊!

    可是现在来的居然是吴三辅和朱慈烺,据说崇祯很快也得来这更可怕啊!李自成肯定得追杀过来!而崇祯皇帝和朱慈烺投宿在王庆坨这边,曹化淳一族的立场可就摆明了!那是跳进黄河都洗不干净了,等李自成的人到了,还不得全族死光光?

    另外,太子爷为什么打着吴三桂的旗号!曹化淳又琢磨道:这是什么意思?不相信咱家吗?咱家那么忠心,太子居然不相信咱家,真是太让人寒心了!

    不过跟着吴三辅一起过来的大块头铁甲骑兵,看上去都很厉害啊!

    这一个个都跟巨灵神似的,而且队伍还非常整齐,一看就训练有素,自家管过的勇卫营肯定不如他们难道真的是传说中的夷丁突骑?

    吴三桂人没来,却把自己麾下的王牌骑兵交给弟弟吴三辅用来护驾了?

    心里七上八下,曹化淳的面子上却不敢有丝毫不恭。

    现在王庆坨门户大开,吴家的夷丁突骑随时可以冲进去!如果不想灭族,就得恭恭敬敬的装忠臣。

    “千岁爷何出此言?”曹化淳反应过来,马上就给朱慈烺跪了,“老奴对大明的忠心日月可鉴啊!”

    朱慈烺已经在吴三妹的搀扶下翻身下马,笑呵呵就走到了曹化淳跟前,弯腰将老太监搀扶起来。

    “曹伴伴,你对大明忠心如此,本宫甚慰。”朱慈烺拉着曹化淳的手,一边往王庆坨城内走去,一边语气沉重地说,“不瞒曹伴伴,闯逆自成现在已经打进了北京城!本宫和父皇,是流亡在外了。所以万事不得不小心谨慎啊!”

    “千岁爷勿忧,”曹化淳看朱慈烺面露悲色,只好硬着头皮安慰道,“吴三桂有数万精兵,四方勤王大军不日也将到北直,到时候自可合力收复京师。”

    朱慈烺摇了摇头,故意提升了嗓音:“收不回来了!因为觊觎京师的敌人不止闯逆一家,还有东北的东虏!本宫已经得到了王永吉和吴三桂的塘报,东虏辅政王多尔衮已经亲率十万铁骑西征了估计将会绕过山海关,走遵化、密云一带入口。要不了多久,北直隶一带就会变成东虏和闯逆大战的战场!凭着朝廷手头的那点实力,除了南幸留都外,还有别的出路?所以吴三桂也不敢再长久留在永平,不日就要率领大军到天津和本宫汇合了。现在护着本宫的这1000夷丁突骑,就是关宁军的先锋。”

    曹化淳真是惊了又惊,本来以为北京为李自成所夺的消息已经够坏了,没想到还有更可怕的消息!

    十万满洲兵要入关和李自成争夺北直隶了!

    “曹伴伴,”朱慈烺又叹了口气,“到时候就是几十万大军在北直血战了王庆坨这里少不得要沦为沙场!你们曹家准备怎么办?留下听天由命,还是保着父皇和本宫一起南下?”

    曹化淳闻言,哪里还敢说不南下?

    不南下等着被李闯或东虏拉壮丁填壕沟吗?而且,吴家的夷丁铁骑可已经入了王庆坨!

    “自是保着皇爷和千岁爷南下了!”曹化淳问,“不知皇爷到了哪里?”

    朱慈烺道:“父皇由吴襄保着后行,今晚就能到王庆坨。曹伴伴,你是不是该带着你家的兵马去迎接我父皇啊?”

    “应该,应该的”曹化淳连声道,“臣这里有壮勇3000,都可以出动去迎接皇爷!”

    “好!”朱慈烺忽然停住了脚步,拉着曹化淳道,“那我们马上就去吧!”

    啊?马上就去?曹化淳愣了又愣,心想:那大老远的进入王庆坨干什么呀?

    干什么?

    当然是占领了!

    “王七!”朱慈烺叫来了自己的东宫侍卫营千总王七。

    “臣在!”王七连忙大步上前听令。

    原来现在随着朱慈烺、吴三辅一起抵达的并不是夷丁突骑,而是由大汉将军改编而来的虎骑营外加一部分东宫侍卫营的官兵。虎骑营暂时由吴三辅统带,而东宫侍卫营则由王七指挥。

    “本宫命你率本部人马留守王庆坨!”朱慈烺立即给王七下达了命令,然后又对曹化淳道,“曹伴伴,命令你的人马出发吧!可别让我父皇等急了!”

    曹化淳看了看周围,一大群大块头甲士已经围上了了,哪里还敢不听朱慈烺的?连忙答应道:“臣,臣遵令旨!”

    “好!我们马上出发!”朱慈烺已经连着几天没合眼了,又赶了一百多里路,现在就想美美的睡上一觉。可谁让他是大孝子呢?崇祯皇帝和周后还在几十里外呢!虽然有吴襄、李若琏、朱纯杰等人指挥的六七千乌合之众保护着。可是背后还有追兵啊!

    所以朱慈烺“拿下”王庆坨后,也顾不得休息,得马上带着王庆坨曹家的人马加上吴三辅的大块头骑兵转回去冒充“关宁铁骑”。

    这可是三四千“关宁军”了!如果是真的,唐通麾下的8000人可不够人家一顿暴打的!

    李过和唐通所部主力,这时候已经安营扎寨了。现在天黑了,唐通麾下的8000人多半是吃不上什么好东西的穷兵,缺乏维生素a,都有夜盲。也就是几百个家丁加上李过麾下的几百大军老营兵能在大晚上出动。

    所以大晚上的,他们就只能安营扎寨,由着对方连夜赶路。

    不过他们俩也不担心走脱了朱慈烺(他们并不知道崇祯也在),因为郝摇旗已经率领着数百骑兵运动到了天津卫附近。而大顺军在天津卫有个非常关键的内应,绝对可以和郝摇旗里应外合拿下天津卫城。

    到时候朱慈烺这个太子爷,还不是大顺天兵的瓮中之鳖?

    另外,护卫朱慈烺出逃的明朝官员和士兵,连续赶路一天一夜,走了一百多里,也已经疲惫不堪了。在今儿白天追击的时候,在前方开路的唐家家丁就抓到不少掉队的官员,可是得了不少金银!

    瞧这样子,再辇上一日,他们也就该垮了。

    所以李过和唐通二人也不着急,就派出了二三百个唐家的家丁赶在跑路的朱家太子所部背后虚张声势,驱赶着他们更快耗尽体力。至于大队,则安安心心的休息。

    明日再急行猛追,一举拿住朱家的太子爷!

    在一顶临时搭起的帐篷里面,李过和唐通两人正坐着对饮的时候,外面突然想起了通报的声音:“侯爷,有圣旨到!”

    “圣旨?”李过一愣,“快快拿来!”

    一份李自成口述的圣旨,很快就送到了李过手中,李过打开一瞧,脸色顿时就是一变。

    “怎地?”唐通问,“侯爷,出了什么事儿?”

    李过道:“京师已经拿下来了!”

    “这是好事儿啊!”唐通看着李过的脸色,有些不解。

    “可是朱家天子不在北京!”李过道,“从东直门和朝阳门跑出来的两股朱贼人马中必有一股是朱家天子带领的!”

    唐通脸上闪过一阵惊喜,这可是不世之功啊!

    “侯爷,您说朱家天子会在哪儿?”

    “不知道!”李过眯着眼睛,“不过不管他在哪儿,都逃不出额大顺天兵的手心!”

第79章 皇爷,有奸臣要害您啊!(求收藏,求推荐)() 
大明崇祯十七年三月二十三日,凌晨。

    当晨光再次降临的时候,袁贵妃正和崇祯皇帝的两个儿子,永王朱慈照和五皇子朱慈焕一块儿在一间破庙里面抱头痛哭。

    因为他们已经被两千多骑白帽青袍的大顺军骑兵给团团包围了!王承恩领着二三十个最忠心的太监堵在破庙门口,正在和大顺军的一个什么都尉谈判投降。

    而朱慈烺下达的“投降保命”令旨,这个时候就在袁贵妃手中捏着。

    大明抚军太子的旨意是不许殉节!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在朱慈烺这里是不允许的!袁贵妃要是死了,朱慈烺的两个弟弟谁照顾?

    朱慈烺对父亲崇祯皇帝是孝顺,对弟弟们则是友爱。怎么忍心他们在闯王手中孤苦无依,没有人照顾?所以他才会让袁贵妃和永王朱慈照、五皇子朱慈焕一块儿行动还安排王承恩这个忠义太监和他们几个在一起。

    这份兄弟友情,真是太让人感动了!

    “什么?奉旨投降?怎么还有这样的事情?”

    拿着一本用白话文写成的太子令旨看了两遍,李自成的侄孙李来亨只觉得不可思议。

    这份令旨上说王承恩乃是大明朝难得的忠义之士。他不畏艰险,保护太子和三位皇子还有袁贵妃突围,在遇到敌军追击,无法全军脱身时,还毅然决然的承担起殿后的重担,让太子、定王先走。自己保护袁贵妃和两位年幼的皇子断后。

    此等忠义行为,实在让天地为之动容,让山川为之色变。所以抚军太子殿下不忍忠义之士不得善终,也不忍自己弟弟和庶母无人照料,因此特下令旨,命王承恩投降保命,并托付他照料袁贵妃和两位皇子

    “姓王的,”李来亨看着站在自己马前,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