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平淡为官-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找谁来补?难道还要继续加税给百姓,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当西夏使臣刚刚提出要求和的时候,整个朝堂几乎是一片的反对之声,可到了后来,情况就慢慢开始变了,没过几天,大辽在北宋边境集结军队的消息就开始传来,大辽使臣名义上是说惯例检查边境,只不过这么数十万大军在自己头顶上晃悠的感觉,宋朝大臣又岂能真当他们是散步。
等再过几天,东南不稳的消息也开始传来,许多部落羁縻州纷纷出现了异动,需要加大当地驻守军队数量的请求也开始从地方来到了中央,紧接着夏天开始接受,秋天来临的消息通过一片片枯叶毫无疑问的告诉给了朝堂诸公,若是再打下去,那么今年秦凤路,就要彻底陷入粮荒的境地了。
此时整个秦凤路上各路大军加在一起,总共大概有十八万左右,这些军队的粮食,大部分都是需要秦凤路自己来提供的,旁边的各路只是提供一部分而已,而这些粮食从哪里来,自然是由秦凤路上的百姓家中而来,而运送粮食的乃是何人,自然是秦凤路生活的各州百姓,这些为将士们运送粮食的人,登记在册的就共有十五万人,至于没有登记上的,大概也有一万多人,这么多的壮劳力参与到运粮的任务中去,哪还有时间来收割自家田地中的粮食。
若是时间再拖下去,秦凤路今年的粮食产量是非常有可能比去年还要少的,种种因素之下,最后,皇帝陛下还是做出了一个让韩琦十分失望的决定,那就是同意停战,夏宋之间,恢复和平,重开界市。另外每年支付给西夏的岁币由原本的一百万贯改成十万贯,并且五年一付,从今年开始算起。
当消息传到韩琦手上时,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不敢相信,为了这一战,整个秦凤路付出多大的代价,他是最为清楚的那一个,而现在,竟然在胜利即将到来前的一刻说要停止,他怎么能够接受!
可是没办法,陛下的命令他就是不想接受,也只能接受,尤其是除了他之外,秦凤路上的百姓是真的已经疲惫不堪了,连续两个月的征战让所有人的思乡情绪越来越浓,尤其现在是在他国作战,虽然只是隔着一条边界,可心境却是有了很大的改变,再加上秦凤路的整个西北角全部沦陷,此中百姓早已经是期待和平日久,所以韩琦面临着民众的压力,最终只能陪着钦差大臣在那停战书上签了字,然后解散军队,结束了战争。
当和平的消息传到徐清的耳朵里时,他先是皱了皱眉头,随后便是大大的松了口气,此战的主战场在西安州,而秦州则是西安州的大后方,若论承担的压力,秦州无疑是整个秦凤路上最大的,所以他所征召的乡勇,运粮的人都是最多的,眼看着秋收即将到来,徐清自然是急在心里,现下见战争结束,百姓归家收粮,心中自然是松了口气的。
只不过对于战事如此仓促的终结,徐清心中也是感到很遗憾的,不过从这一次来看,徐清倒是没有那么讨厌皇帝所做下的决定,因为就算现在休战,西夏所要面临的困难也已经够多了,紧缺的粮食,动荡的士族,还有其余小国对他的窥视,起码五年之内,他是不可能再兴兵来攻伐宋朝了,而这段时间,对于徐清来说,起码是足够了。
等到秋季的第一个月到来,马德明所率领的太平军也平安回到了秦州,他们攻下粮仓之后,立即抢了船只顺着葫芦河而下,然后把西夏其余的船只全部用火烧光,依靠步行,西夏的军队根本就追不上他们,至于骑马,在这森林之中则是要比步行还来得慢,所以一行人也是有惊无险,回到了秦州。
而随着德顺军和太平军的回归,夏宋之战,也是正式宣布告终,西夏所占领的土地也全部尽数归还,而韩琦也带领着大军从西夏的国土上撤离出去,一场原本可以影响天下的大战,就那么悄无声息的结束了。
只不过他的影响却还在继续,只是不像原本那样浮于水面,而是暗藏进深海之中,在水流的最底层,搅动着这个世界,等到时日一变,就会将这小小的暗流化作洪荒猛兽,彻底改变这个世界的格局。
而此时,整个世界却是暂时进入了一个平和的时期,秦州的乡勇在休息了一个星期之后,立刻就重新进入了各项工程队之中,棉花种植基地和青稞种植基地继续扩大着他们的耕种面积,而人类食用的粮食也总算是到了收割的季节,徐清在当季收割的第一天,带着自己的全部属僚去了离成纪最近的一个村子参加了丰收祭典,然后便跟着太平军的将士们开始一起参与进了收割的活动之中。
这一年对于秦州来说,无疑是一个丰收之年,战争虽然给秦州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可这影响却并不算大,相比起去年来说,整个秦州扩展耕地达到了两百公顷左右,剩下的荒地也整修了其中的百分之八十,依靠着这些修葺土地以及新开的土地,整个秦州的产粮数量相比起去年,整整提高了九千石的粮食收入,再加上原本的产粮,整个秦州今年的粮食大概是去年的一倍左右,达到了两万石的规模。
这一个数字,大大的让整个秦凤路的官员们感到震惊,短短一年的时间,秦州就从一个叛乱的州郡重新恢复到了粮食产量第二的州郡,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而徐清则凭借着这多出来近乎一倍的粮食产量,立刻将前一年的粮食采购计划推翻,开始进入到还债的阶段。
通过征收上来的粮税,以去年征收粮价提高百分之十五来还,一时之间,整个秦州的农民都开始赞颂起了徐清的伟大,而府衙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也逐步攀升,逐步成为了一个非常有威信的政府。
(本章完)
第235章 235。又是一年()
战争结束,虽然没有多少人觉得是打了胜仗,可此一战,确实让西夏损兵折将,短时间内丧失了进攻宋朝的可能,再加上死伤数目也很大,等到和平之时,朝廷自然要论功行赏,马德明作为整场战役中与裴德衍一起发动奇袭的人,自然是名列功臣之中,品级向上一提,直接到了正五品,比徐清高了两级,按照文武之臣的划分,算是真的跟徐清平级了。
而除此之外,太平军诸多将士也各有封赏,多则几十贯钱,少的也有十几贯钱,看的徐清也是错愕不已,心想怪不得这皇帝不愿意打仗呢,只是那么一场局部战役,发发奖金就要花掉数百万贯,若是与大辽这样的国家发动全面战争,一个月下来还不得亿万贯的钱都不够了,也或许正因为如此,宋朝才会在历次战争中屡战屡败吧。
当然,这些事情与现在的徐清并没有任何的关系,当战争结束之后,整个秦凤路便迎来了和平,而徐清也就继续在秦州这块土地上开始执行自己的计划,而且在这新的一年之中,徐清的手上有了更多的钱财,也因为西安州的毁灭而拥有了整个西安州逃难来的一万多百姓,增加了不少的人力,徐清便将他们投放在了秦州北部的棉花种植园和青稞种植上,以此来增加这两种作物的产粮。
等到秋天快要结束的时候,今年春天种的棉花,经历过夏天的开花结果之后,终于在这一天被织成了布匹带到了徐清的面前,看着自己面前这比麻布更加细腻,比丝绸更加厚重的布料,它的颜色虽然不是很好,可徐清的心中却是无以复加的开心,只要有了这布,今年的秦州,将不会再有一个人饿死了。
他赶忙召集那几个织棉布的妇女来到自己的面前,向他们问出了所得棉花能够得到多少布匹的问题,织女们想了想,告诉徐清,今年所得的棉花大概能够纺织出六百匹左右的布,这个消息让徐清大喜过望,他赶忙让这些被召集起来的织女们抓紧纺织,然后将其中一百匹用鲜艳的色彩染好,随即两个月之后,徐清就带着这些新织好的布,到了凤翔府参加新年的宴会去了。
一到凤翔府,徐清立刻就到了韩琦的府上,先是寒暄了几句,然后谈了谈今年年末的收成和伤兵安置,徐清便把话题引到了这棉布之上,韩琦对此表达出了浓烈的兴趣,他也听说过这棉布,是一种西域传来的新布种。
只不过听说这种布产量极少而且做工粗糙,即便是穷人也不愿意穿,所以便也没怎么注意,只是听闻,却不曾见过,现在见徐清提起这棉布来,还说自己让织女们纺织出了几匹来,对于徐清的信任让韩琦迫不及待的想要看一看这棉布,徐清便立刻让人把棉布拿了进来,总共十几匹放在了桌子上,颜色以蓝色、红色为主,摆于桌案之上,异常鲜艳。
“这质感,尤胜于麻布啊。”韩琦并不是没有生活经验的人,相反,常年在地方为官让他对于民生和老百姓的生活作息有着远超其他官员的经验,双手一触摸到这布,他就能感觉到不一样,即便是在这儿冬天,触摸此布时,也不会感觉到冰冷,相反还会有点温暖的感觉,这是因为这些布刚才在外面吸收了一些太阳光的作用,而若是麻布,断不会如此储热的。
“大人说的没错,此布质感经过纺织工精心研究之后,相比起麻布来讲,已经要好上许多,而且保暖程度也比麻布更为优秀,更为关键的是,此物与麻布相比,量产规模可以更加扩大,只要假以时日,此布必然将从秦州传遍四海,名扬天下,也可为我大宋百姓谋得冬日不再挨冻之福啊。”
徐清附和着说道,这个时代布的种类其实很多,除了麻布与丝绸这两种之外,还有绫、罗、绸、缎、锦布等等,可是这些布里,穷人能够用的,却只有麻布这一种,这种布夏天穿热的慌,冬日里穿则是冷的慌,而棉布则不同,夏天吸汗不容易长痱子,冬天保暖不至于冻死,相比起麻布来,绝对是更好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徐清会如此重视的原因。
富人无论在任何时代,都可以穿最好的衣服,而对于穷人来说,则不可得,而一个社会的进步,绝对不是让富人过的越来越好,而是让这个世界的穷人过得越来越好,这才是文明的进步,棉布取代麻布,这就是所谓真正的进步,比朝代更迭,比哪家做皇帝,重要得多得多。
“好,岂弟啊,真是难为你百忙之中还有此心啊,若是此布能够普及,不仅仅我大宋千秋百代受益,更是天下百姓之福啊,你把此布拿来,是准备借我之口,广而告之?”韩琦笑着点头,出任地方八九载,又是名门大户出生,韩琦自然能够看得出这棉布的力量,也知道推广它,对于百姓有多么的重要,他看着徐清,轻轻的说道。
“大人高明,下官来此,正是为此事而来,在下人微言轻,望大人能够将此布上呈天听,与陛下知晓,也让天下百姓知晓,这世间百姓除了麻布之外,已有新的一种选择,那就是棉布。”
在这个世界的中国如果要找代言人,那么皇帝无疑是最好的代言人了,只要他对棉布有一个好的评价,徐清都不用出宣传费,顷刻之间,无论是辽国还是高丽,又或者是大海对岸的日本,就都会在短短月余之间知晓棉布,到那个时候,普天之下就会有无数人望风跟随,必然能让棉花在顷刻间种遍大江南北,以最快的速度将棉布普及,这么好的效果,徐清怎么会放弃呢。
韩琦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岂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