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平淡为官-第7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这些人也有不少,他们往往是家里不差钱的那一类,自然也就无所谓了。

    而如果家里没钱,又想要雇佣优秀幕僚的话,那还有两种方法,一个是接受地方上的赠予或者是人才,这样一来,你就跟本土的势力互相连接,这些人有的是钱,你就可以用他们的钱去雇佣幕僚,然后治理好一个领域,从而创造自己的政绩,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举债雇佣幕僚,从而提升自己的政绩,不过这样一来也有危险,那就是当官会让一个人光速变穷。

    不过即便如此,想要当县令的人也不少,毕竟这个世界上,尤其是在宋朝,钱不是最重要的,权利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你当了县长,你手中随时可以调动的财产都是在百万贯以上的,一个县,中等水平一年的财政收入就能有四五百万贯,除此之外朝廷,府,路的拨款又是两三百万贯,这么多的钱,都在你的手中流动,即便你不贪污,只需要做的好一点,一年为自己的家族或者是利益集团谋取几十万贯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因此即便做一个县令,从账面上看,是一件亏本的事情,但还是有无数人愿意去那么做,就是其中有利可图。

    而到了知府这一层级,那雇佣的人可就更多了,毕竟下辖的百姓数量从原本的几万人瞬间变成了几十万人,甚至有些府的人口达到上百万,那么便是同一个领域,所需要的幕僚数量也不仅仅是一个,而是会有好几个,幕僚团队往往会达到四十人到六十人左右,不过到这个时候,作为知府,背后一定已经有一个强大的利益集团在背后支撑他了,或者本身就是士族出生,这些人是不靠朝廷发的工资过活的,他们背后的利益集团,和士族力量,将会雇佣最好的幕僚给他们使用,因此不需要担心钱的问题。

    而在宋朝,知府也正是一个分水岭,知府可以算是进入士族中间阶段了,所以他们的地位就猛然提高了一大截,相比起低位的士族来说,他们的家族往往非常有权有势,在当地拥有很高的名望,不仅仅有大片的土地还有无数的上市公司,对于他们来说,钱已经不是问题了,政治上才是更重要的根本,因此这些家族会毫不犹豫的把钱花在朝廷上,让自己家的子弟往前冲,因为宋朝的考核是不堪身份和地位的,只看政绩,只有做出了足够漂亮的政绩,官员才能得以升迁。

    且对于政绩的考核十分严格,一年会无数次的派人下来不停的进行探访,有的是明面上的,有的则是私底下的,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摸底,朝廷注重政绩,底下的官员自然就更加重视,毕竟政绩是唯一升迁的通道,而要想政绩做得好,聘请最好的幕僚,来协助自己这是必不可少的事情。

    所以从知府这个级别开始,幕僚基本清一色都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甚至是教授,资本家的代理人,以及利益集团的人员都开始涌入,他们的月薪也是非常高昂的,与县令时期一个人三十贯不同,到这个时候,幕僚人员重点大学的人才,最起码也得到八十贯一年,这还是起步价,若是真正的人才,那是上无封顶的,所以一位知府,他一年需要支出的雇佣费,就会达到两万贯左右。

    不过到了这个级别,钱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是问题了,哪一个知府背后的家族会没有两万贯呢,即便是一些新晋的士族,虽然没有足够的财力去养这么多的幕僚,那地方上的豪族也是会想方设法塞钱进来,这是必然的事情,所以到这个时候,他们是不缺钱的,故而雇佣的都是最好的幕僚,而像一些有能力问鼎朝廷枢辅的人,便会从这个时候开始培养自己的集团,他们对于自己的幕僚更是不加投资的。

    而像赵思銭这样的宰相,他的幕僚团队就更为庞大,往往是超过上百人规模的,且每一个人都是顶尖人才,对于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着很深的造诣,至于作为宰相为什么要养幕僚,这就跟宋朝的官僚体制有着很大的问题,作为宰相,他可以影响底下的部会,但是各个部会的权责是不定的。

    就像工部,他既服务于陈明功的水利建设,又服务于城市发展,又服务于经济发展,还有交通基础建设,就是如此,他便已经要对四位宰相负责了,因此如何与他们进行协调,加强自身的权重,而一个部门,他的能力就是这么有限,有的时候智囊们就必须充当各个部门的官员,来进行审核,报批一些东西,还需要去实地查看,因此宰相是离不开他们的,故而每一个宰相背后都有一个巨大的智囊团,徐清也不外如是,只不过他的智囊团相对来说就要小得多了。

    因为他是首相,整个朝廷对他负责,无论工部需要向多少位宰相负责,首相的命令至高无上,所有部会以遵从首相的命令为第一条件,因此徐清不需要去安排幕僚进入部会,从而增加自己的权重,因为无论谁掌握部会,他的权利都迈不过自己去,因此徐清的幕僚主要顾及的便是大格局,大战略方面的部署,专才是非常稀少的。

821() 
面对徐清交托的任务,赵思銭自然不敢怠慢,与自己的幕僚和底下的官员立刻开始商议有关于偷税漏税的问题,对于解决这个方法,其实是有很多麻烦的,因为这些大企业的背后,往往是士族在撑腰,而面对士族,赵思銭显然没有那么大的魄力去对付他们,所以他面对经济问题,第一个要徐清保证的,便是对于他施政的绝对支持,不然他宁愿辞去官位不做。

    徐清对此当然表示绝对支持,历代以来,想要从权势者的手中夺取利益,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必然会需要用到暴力机构的力量,这是一件必然的事情,毕竟对于这些有权势者来说,他们每年逃税漏税可能达到上百万贯,这些钱他们自然愿意守护,甚至不惜为此而丧失掉大量的人命,也要保护自己的利益,要与他们进行争夺,如果不采取激烈的手段,恐怕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因此,没有最高权力拥有者的支持是很难完成的,在徐清的保证之下,赵思銭立刻投入进有关税制的改革中,过程中,不少江浙集团的名士纷纷离开了赵思銭的幕僚团队,征收商业集团的偷税漏税,江浙集团自然不可能独善其身,他们在争论过程中,不停的提出新的意见,希望能够改变赵思銭的想法。

    在他们看来,既然徐清提出了要征收偷税漏税,那就做出一副样子来就是了,从已经得到了利益中,让出那么一成两成来,想必徐清也就满意了,可赵思銭却并不这么想,他的设计理念,却是要毕其功于一役,怎么更大效率的完成任务怎么来,这种行为,自然触动了江浙集团的利益,他们又怎么可以容忍。

    而赵思銭自己的家族,也是写来信件,委婉的劝说他,希望他不要太过于冲动,并且在信中告诉他,这件事为什么前任不做,是因为前任就是江浙集团的代表,且性格软弱,徐清这才没有将任务交给他,而你的上位,则是徐清一手策划的,为的就是让你当替罪羔羊,到时候你因为收税得罪了天下士族,而徐清则借着士族的手把你推出来送死,而他则是拿着商业税继续施行他的大业,他这是完全把你当旗子来使用。

    这种言论也频繁传到赵思銭的耳朵里,至于士族们通过各种方法送来的纸条,其中有警告的,也有委婉表示让赵思銭不要太过于认真的,各种言论充斥在赵思銭的身边,甚至还有威胁他,说若是他要让商人们吐出钱来,那他的这条命就算在他们头上的,这种种的言论,时刻压迫着赵思銭,也让他背负着巨大的压力。

    在自身的荣辱和历史的评价面前,赵思銭也不停的做着挣扎,身为江浙集团的一份子,他很清楚的知道,这些贪墨掉的税收到底有多少,那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商人们通过各种方法来逃避税收,这也是为什么徐清根本不担心是谁上台的原因,因为无论是赵思銭还是陆子游,都十分清楚商人们逃税漏税的办法,让懂行的人去干懂行的事情,这就是徐清的目的,至于他们会不会顺着徐清的想法去做,徐清根本就不担心,因为他很清楚的知道,无论是赵思銭还是陆子游,在他们的眼中,个人的利益始终比不过史书中的寥寥几笔,他们想要青史留名,而眼下,正是他们青史留名唯一的机会。

    所以无论是赵思銭还是陆子游,当他们被提名宰相候选人的时候,其实徐清已经打好了全部的算盘,他只是在背后默默的观察,赵思銭到底会做到什么地步,是做一个样子给自己看,其实什么也没处理,还是说除恶务尽,将税收全部查抄出来呢?对此徐清也很好奇,所谓百闻不如一见,但在徐清这里,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徐清最后看的还是只有你的才能和觉悟,若是没有为朝廷奉献,为人民谋福祉的想法,那么徐清是绝对不会保他的。

    相反,若是赵思銭敢于革除朝廷的弊端,那么徐清将会尽全力保下他,而如果他三心二意,想着自身的事情超过了国家,那么徐清会在暗地里让他下台,这个朝廷,他还是有说话的份的。

    赵思銭的心中做着极为激烈的思想斗争,就在最近几天,原本与自己家族准备联姻的家族纷纷发来了退婚的书函,严明如果自己把事情做绝了,那么政治联姻便告一段落,自己的几个孩子都有些不太好过,毕竟一门好的婚姻,可以让他们的仕途变得更加顺畅,尤其是几个女孩儿,在这年头,尤其是士族家庭里被退婚,还是一件十分丢脸的事情,她们虽然没有当着自己的面说他们的不满意,但赵思銭显然能够感觉的出来,无论是孩子还是孙子们,都有些情绪低落。

    这让赵思銭倍感压力巨大,也不可遏制的产生了一丝丝的动摇,他身居官场那么多年,自然知道其中的凶险,别看这帮士族平日里温良恭俭让,但若是真动了他们的利益,那这群人就是吃人的狼,看看江浙的议会把自己的家族告上了法院,说自己家族侵吞良家的田产,赵思銭就知道,利诱没有控制住自己,这群人打算威逼了。

    赵思銭的犹豫也让税务改革陷入了僵局之中,统帅都被威胁的害怕了,他们这些部下又怎么敢继续操作下去,再说了,各个部会的首脑,官员也全部都是士族,是利益相关人员,这些幕僚们下去沟通,虽然对方都是客客气气的,但语气之中带着的警告之意和不耐烦,是个人都能听得出来,从中也可见这件事情到底有多难了。

    这让赵思銭很是郁闷,前任宰相当的那么舒服,自己怎么就当的那么憋屈呢?原本他还以为自己将会在这个位置上待到光荣退休,可眼下来看,自己这个宰相似乎很快就要告老还乡了,心情的郁闷让赵思銭选择出城去转转,看看汴京城外的风景,散散步,也算是消解一下心中的苦闷。

    开封城的美景很多,禹王山便是一好去处,这里原本不叫禹王山,乃是一不知名的山峦,后来宋朝定都于此,宋太祖见此山风景秀丽,有江南清丽之美,故而将此山命名为禹王山,此后山中多修有亭台楼阁,文人雅士,常常汇聚于此,是历代骚客最喜欢来的地方,处于此山禹王台上,可以比兴历代,也可眺望汴京城,一派风光,全在这禹王山上。

    赵思銭走入这禹王山,身为宰相,自然与凡夫俗子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