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盛唐绿帽公-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杭州城看起来仿佛又繁华了几分。

    而在这个时候,身为钱塘县县令的段简也不再县衙之中,而是出人意料的来到了距离杭州城外十里的接官亭,正在焦急的等待着什么,从段简那焦急的神情看来,他所等待的人肯定不会是普通人。

    “来了,来了,郎君,申老爷子来了。”当一阵尘土飞快的向他们移动而来的时候,乐不平骑着快马飞奔而来,还没有落地,就大声喊道。

    听到乐不平的喊声,原本焦急的段简,终于平静下来,脸上带着笑容的整理了一下衣着,等到那马车行到跟前之后,快走了几步,凑到马车前面,向马车中做着的老者拱手道“晚辈段简恭迎申老前辈。”

    段简迎接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和他达成了在杭州一起合伙开办纺织厂的申家当家人,申年成。

    “哎呀呀,段明府亲自迎接,老朽实在是惶恐不已,实在是罪过,罪过呀!”看着出现在自己马车前面的段简,申年成在愣了一下后,里面有些惶恐的说道。

    如果段简只是一个普通县令的话,申年成并不意外,毕竟凭借申家的实力和申家在朝廷的关系,对于一个六品的官员并不看在眼中,可段简就不一样了,先不说段简是是简在帝心之人,就凭借段简身后的王家和他本身的名望来说,他能够亲自前来迎接,可谓是给足了申家面子了。

    “哈哈哈哈,老前辈为了黎民百姓,能够不惧严寒,不畏遥远的路途,千里迢迢的感到江南,晚辈来迎接您,也是应当应分的,再说了,以后我们可就是一家人了,这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您老在这么客气,可是有些见外了。”段简笑着说道。

    “哦。。。。。”

    听到段简此言,申年成呆愣了一下后,马上笑道“哈哈哈,不错,不错,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此言有理,此言大大有理呀!”

    “申茂见过段明府。”在申年成身边的申茂趁机向段简行礼道。

    一番寒暄,彻底拉近了段简和申家爷孙的关系,而后,段简也非常干脆的接受了申年成的邀请,和他一起乘坐马车前往苏州。

    关上马车前面的车门,原本寒冷的马车车厢中里面变得热气腾腾起来,让在外面等了半天的段简也忍不住舒服的呻吟了一声。

    “段明府,上次老朽回去之后,将你的想法和其他人商量了一下,他们都觉得非常不错,所以,对于你许诺给你的东西,老朽可是全部做到了,不知道段明府这里做的怎么样了,那工坊和工人可都准备齐全了。”申年成问道。

    “老前辈尽管放心,某从来都是说话算话的,工坊已经彻底建成了,占地五百亩,仅仅依靠在河边,无论是用水还是运输都非常方便,地方也足够宽敞,非常合适,至于人选的话,两万灾民已经到位,至于他们中间何人适合做工,这点还需要申家帮助,总的来说,这次的纺织厂,要人有人,要钱有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段简颇为得意的说道。

    也不怪段简得意,在一无所有,以及刺史府肖拙言等人的百般刁难下,能够将这偌大的工程顺利做好,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做到的。

    “好,好,好,只要有人有地方,剩余的事情就全部交给我们申家吧,我们肯定不会让段明府失望的。”申年成连连点头道。

    。。。。。。。。。。。。。。。。。。。。。。。。。。。。。。。。。。。。。。。。。

    扬州城作为南方有数的大城市,原本也是非常热闹喧嚣的,可在这段时间里,扬州城却显得异常诡异,市面上的热闹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却是来回奔波不断的衙役和府兵,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下,连一些路过的商人也急匆匆的离开,而不是像原先一样,在这里休息一阵。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和建州城一样,都是因为灾民一事,和建州城不一样的是,扬州城并不是因为不接纳灾民一事而变成这样,而是因为接纳了灾民,才会变得这样。

    自从朝廷下旨,让受灾的,河,南,河,北两地灾民南下就食之后,扬州就流言四起,说什么灾民到来之后,肯定会抢夺本地人的生计,一开始,这些留言只是小范围的传遍,后来随着灾民南下之后,这种流言蜚语,一夜之间变得更加强大起来。

    特别是在目睹了官府给那些南下的灾民准备的饭食之后,即使原本不相信的百姓也认为,这是官府在拿着本地人的东西向朝廷卖好。

    随即,当五千名灾民真的出现在扬州后,这种流言蜚语彻底变成了真实,所有扬州百姓都认为,这突然出现的五千灾民,肯定会夺走他们的诸多利益,同时在有心人的挑拨下,众人开始变相的和官府抵抗起来。

    “狄御史,属下无能,劝说了半天后,那些百姓还是不愿意从义仓前面离开,这种情况下不仅没有办法从义仓支取粮食,反倒会让更多的百姓加入进来,事到如今,不知道您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扬州刺史府大堂中,一个身形消瘦的官员正向坐在主位上的一个官员询问道。

    而那个坐在主位上的官员不是别人,正是段简的恩师,朝廷的侍御史,后来鼎鼎大名的狄仁杰。

    这一次狄仁杰作为灾民南下就食的主导者,可谓身负重任,而狄仁杰也是不敢有一丝马虎,生怕出现什么意外,造成不可避免的影响,可世间之事,就是这么无奈,越是害怕什么,就越是来什么。

    狄仁杰和朝廷不希望出事,可偏偏就真的出事了,对于灾民南下就食,当地百姓不愿意之事,狄仁杰早就有所耳闻,而他也非常重视,只是一般的地方州县,因为百姓见识不足,或者没有什么影响力的人站出来领导,那些百姓也之上有了流言蜚语而已,并不会造成什么大的失误,可扬州城却不一样。

    作为天下有数的富庶之地,也是大唐有名的大城,这里乃是众人瞩目之地,如果这里出现什么差错的话,那所产生的影响,将会是非常严重的。

    所以,不久之前狄仁杰就带着诸人到了扬州城,希望能够将这件事化解开来,没想到,他们还没有付诸行动,百姓却已经有所反应了。

    为了不使自己辛苦劳作的成果便宜了外人,扬州百姓组织起来,看护在义仓之外,不让官府从中抽调义仓中的粮食救济灾民,虽然百姓并没有过激的行动,可如果不顺利解决这件事,引起更大麻烦的话,那就不好办了。

    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第317章 民情滔滔() 
“保护义仓,保护我们的救命粮食,绝对不能让官府将我们辛苦积攒下来的粮食送与别人。”

    “不错,这义仓里面的粮食都是我们辛苦积攒下来用以度过灾荒的,现在官府将它们用来资助别人,我们将来怎么办。”

    。。。。。。。。。。。。。。。。。。。。。。。。。。。。。。。。

    扬州城义仓之外,被百姓给围拢的水泄不通,即使周围的衙役们百般劝说,却无一人离去,反倒随着人群的越来越多,场面变得更加的混乱,如果是往日的话,面对这种情况衙役和捕快早就皮鞭,拳脚一拥而上,可今天他们却像是被阉割的鸡仔一样,除了被动的阻拦百姓,不让他们距离义仓过近,其余时间多是无动于衷。

    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他们和这些扬州百姓医院,在心中也不满意,官府为了救助城外的灾民,动用义仓的粮食,如果不是生活所迫,恐怕许多人也会加入到这些百姓中间。

    有人说,不就是从仓库中征调一些粮食吗,有什么大不了的,如果这样说的人,肯定不了解义仓制度,也不会明白为什么从来都是异常坚忍,不到逼不得已也不会起来反抗的华夏百姓,敢于聚集在这里进行抗议。

    义仓制度乃是华夏最重要的仓储制度了,可以说,从隋朝建立开始,直到清朝覆灭才宣告结束,经历一千多年的时间,却经久不衰,甚至于许多朝代,正是靠着义仓的制度,才得以绵延数百年之久,由此可见,义仓制度对于一个封建朝代的重要性。

    义仓制度起始于隋朝,最初之时,乃是隋文帝杨坚有感于西晋之后,数百年时间,中原大地战乱不休,灾祸不断,黎民百姓往往在灾荒之年只能挣扎度日,从而设置的一种制度。

    那就是在平时丰收时节,按照田亩将一定量的粮食,集中存放在一个仓库中,等到灾荒之年,或者一些关键时候,在将这些平时储存起来的粮食,按照当初的定量,返还给百姓,让百姓能够度过一定的灾难。

    这种制度,一经推出,立马得到了天下百姓的支持,虽然后来隋朝因为隋炀帝的胡作非为,导致国家破灭,可大唐建国之后,却能够在短短时间中,让百弊凋零的天下,重新恢复强盛,依靠的就是这种义仓制度。

    自此,在享受了这义仓制度的好处后,唐朝在建立之初就积极的推行义仓制度,甚至于将义仓制度更加规范化和严格化,唐太宗时期,屡次针对义仓制度下旨,不让官府轻易妄动义仓中的粮食。

    虽然华夏百姓都是坚忍,柔弱的,可当有人真的动摇他们的根本的时候,他们也不是待宰的羔羊,反抗是一定的,所以,在知道官府准备用义仓中的粮食,救助城外的灾民之时,所有扬州城的百姓都不淡定了,即使是原本对于灾民到了无动于衷的人,也难以在保持镇定,毕竟义仓的粮食关系到自己将来的生死存亡,谁也不会愿意拿自己的性命来开玩笑的。

    。。。。。。。。。。。。。。。。。。。。。。。。。。。。。。。。。。。。。。。。。

    义仓不远处,一辆华丽的马车静静的屹立在这里,从马车车窗那时不时都会被人撩开一阵,就可以看出来,马车中有人,而那人正在时刻注意着义仓的动静。

    “哈哈哈,都说这狄仁杰为人精明,智计百出,这一次某倒要看看他能够想出什么好办法,万人咒骂,某倒要看看他怎么解决。”一阵大笑声从马车中传了出来。

    “嘿嘿嘿,怎么解决,要么带着城外那五千灾民滚蛋,要么出动府兵驱散那些百姓,你说他会选择哪个,无论他选择哪个,恐怕他的名声就要彻底臭大街了,这一辈子的也不要想在做官了,居然敢道我们扬州捣乱,某就让他知道知道,这扬州是谁的地盘。”另一个声音冷声道。

    “好了,你们呀,这嘴上就是没有一个把门的,这天下的事情,有些是能说不能做,有些是能做不能说,你们倒好,无论能不能做,能不能说,这一痛快,就都说出来了,长久下去,你们最好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最好一个低沉的声音说道。

    从这三个人的对话中,不难看到,这次百姓围攻义仓一事,乃是他们在幕后策划的,而能够策划这种大规模行动之人,可见他们的身份绝对不是一般人。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这马车中之人的身份在整个扬州,或者说整个南方之地,也是鼎鼎大名之人。

    众所周知,自从魏晋之时,九品中正制后,中国就进入到了世家大族掌控天下的时代了,魏晋南北朝,数百年来,无论那个朝廷当政,真正掌控朝廷运作,甚至于是天下归属的都是那些传承了数百,上千年的豪门大族,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千年的王朝,不灭的世家’流传于世了。

    而这一切到了隋唐之时,渐渐有所改变,为了改变天下的风气,或者说为了能够掌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