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误入一六三七-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嗣昌此言一出,汪三江,李存真,石为经三人顿时石化,心中暗暗叫苦不已。正在为难之际,石为经灵机一动说道:“学生久闻毕大人长于算学,而学生恰好有一酒令极妙!妙就妙在这酒令以算数为令,颇为有趣!我等不防延用此令!”

    毕自严熟读《九章》,《周骨》之学,如今听石为经所言,果然上当。他双目露着精光,急切地问道:“是何酒令!燧人兄快快言来!”

    汪三江,李存真看着石为经为毕自严等耐心的详细介绍着逢七与七的倍数,皆要避过的酒令,心情一下子兴奋了起来,想着要好好地将这几位古人灌醉了事。

    汪三江将目光从石为经身上挪开,再看那孙承宗等人,无不面有不懈之色,唯有户部尚书毕自严兴高采烈,跃跃欲试。

    毕自严说道:“听燧人兄所言,很是有趣!”说着将目光从孙承宗,杨嗣昌几人脸上扫过,说道:“诸位大人,何不行燧人兄之酒令,以解多日案牍之劳形?”

    孙承宗见毕自严这般心许这逢七避让之酒令,又见汪三江三人也都钟情于此,便说道:“自古客虽主便,既然三位先生有此雅兴,我等奉陪便是。”

    孙承宗话音刚落,杨嗣昌等人便正襟危坐,如临大敌一般静待令发。汪三江看到他们这个样子,暗暗发笑。

    李存真更是“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说道:“酒令罢了,诸君不必这般拘束,还是随意些为好!”

第196章 兵部大堂() 
石为经言道:“孙老大人德高望重,理应先请!”

    孙承宗心想,还是先说为好,也不至于刚开口便输了酒,便说道:“一”

    杨嗣昌说道:“二”

    洪承畴说道:“三”

    卢象升“四”

    轮到毕自严时,他眼珠一动,说道:“六”

    石为经自然地说道:“十三”

    李存真“十五”

    汪三江“十六”

    这下又轮到孙承宗了,他原本想着大家依次报数,逢七跳过了而已,刚才见毕自严跳过了五说了个六,就惊骇不已,又见石为经直接说了个十三,便更加小心翼翼起来,说道:“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卢象升话音刚落,毕自严便笑呵呵地说道:“建斗兄,该饮酒了!”

    石为经也说道:“来,我为建斗兄斟酒!”

    卢象升这才反应过来,是自己输了,干脆利落地端起杯中之酒一饮而尽。说道:“一”

    毕自严看着大伙笑眯眯地说道:“二十二”

    李存真听后哈哈大笑,对着毕自严说道:“毕老大人,这下该这你喝酒了,虽说逢七跳过,但你老可好,整整跳过了七,十四,十七,二十一四个数字,因此罚酒四杯!”

    李存真话音刚落,孙承宗,杨嗣昌等更是惊骇不已,原来还有此等规矩,在心中暗暗叫苦,真不该答应石为经三人行此酒令。

    石为经见毕自严年事已高,有些不忍心,说道:“此赖学生没有将酒令说的清楚,应该罚学生四杯。”

    毕自严虽然输了整整四杯,但他对此酒令极为推崇,生怕孙承宗等人罢了此令而另行他令,便说道:“学生输了,便是输了,认罚!认罚!”说着将四杯酒喝了个底朝天,接着说道:“六”

    石为经只好说道:“八”

    李存真“九”

    汪三江“十”

    孙承宗“十一”

    杨嗣昌“十二”

    洪承畴“十三”

    毕自严“十五”

    石为经“十八”

    李存真“十九”

    汪三江“二十”

    孙承宗“二十六”

    杨嗣昌“二十八来”

    杨嗣昌话音刚落,毕自严便哈哈大笑起来说道:“首辅大人这是该着喝酒了,这二十七与二十八,不是逢七,便是七的倍数,哈哈哈!”

    。。。。。。

    大家不断地推杯换盏,场面好不热闹,在酒场之中,快速的熟悉了起来。最后才议定了明日在兵部大堂协商火器交易之事。于三更时分,尽兴而归,带着酒意一一散去!

    冬日的清晨格外地寒冷,纵是无风,也觉空气冰凉,冻得人脸颊生疼!

    太阳早已经从东方升了起来,此刻已经很高了,阳光与地面呈四十五度角的斜射下来,照耀在棋盘街上行走的人们的脸上,金灿灿地,连人们口鼻中呼出的白雾也金黄金黄地。

    棋盘街上的很多店铺已经开门迎客,大街上的人群已经逐渐熙攘起来。也有那些慵懒之人,才刚刚起床,端着夜壶往边沟里倒着尿液!

    汪三江,李存真,石为经三人骑着骏马并肩而行,沿着棋盘街往北而去。

    对于今日在兵部大堂即将召开的会议,汪三江作为东夏国主持此事之人定是要参加的。

    而石为经作为东夏国外交部尚书,参会也在情理之中。而孙承宗想着作为大明鸿胪寺少卿的李存真为人豪爽,又兼着有及时雨在世的名声。便想着将李存真也拉上,或许与大明有利一二。因此孙承宗专门向朱由检就此事请了旨,朱由检自是相当赞同了。

    马蹄声踩在青石铺成的棋盘街上,发出“哒哒哒哒”地响声,冷风从耳边呼啸而过,不一会儿就来到大明门门前。

    三人转而向东,沿着东胶米巷而行,大约千二百步,转而向北沿着千步廊前往。

    大明门与承天门,端门,午门,皇极殿,中极殿,乾清宫等宫殿皆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从大明门至承天门一线两侧,遍布着大明王朝的各部中枢衙门。

    其西侧有中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太常寺,通政使司,锦衣卫,南镇抚司,行刑部,旗手卫十一部衙门。

    其东侧千步廊上从北往南依次有,宗人府,兵部,吏部,工部,户部,礼部,鸿胪寺,钦天监,太医院,翰林院,詹事府等十一部衙门。

    汪三江看着这些高大的衙门,只感觉气势威仪,震撼人之心魄。这么多的朝廷中枢汇聚于此,房屋林立,穿着各种衣冠的官员及书办衙役来来往往,此刻不过八点刚过的时候,各部衙门已经是门庭若市。

    来到东侧千步廊最北边,汪三江眼见兵部衙门赫然在右侧矗立着。设有左中右三道大门,此刻中门紧闭,左右二门敞开着。

    汪三江三人下得马来,便有衙役过来牵马执镫。三人从左门依次入内,刚刚进入院内,就见孙承宗五人笑呵呵地从大堂迎了出来。

    孙承宗五人与李存真今天穿着官府,宽袍大袖等很是威风,大红大紫夺人眼球,腰上系着玉带,头上皆着纱帽,令人望而生畏。

    杨嗣昌笑眯眯地说道:“昨夜与诸君相谈甚欢,不免犯了贪杯的毛病,今日清早间,还觉头疼欲裂,不知诸君可好?”

    汪三江等听了皆哈哈大笑,说道:“莫不如此,莫不如此!”

    众人寒暄着进入大堂,在大堂内两侧的太师椅上落座之后,便有三五衙役前来端茶倒水。

    孙承宗率先说道:“前些年间,朝廷依前礼部尚书徐光启之请,派人前往广东濠镜澳葡萄牙人那里购置了几门红夷大炮。

    学生将数门置于宁远城上,用作守城之械。后来东掳前奴酋努尔哈赤帅兵来攻,被红夷大炮击中而命丧黄泉!

    消息传来,长安诸君备受鼓舞。皇上封此炮为护国扬威神武大将军炮。

    而高阳之役时,学生眼见东夏火器之精灵,远胜于红夷!因此学生奏明天子,朝廷便欲广购此物以强三军!

    圣谕惶惶,谆谆告诫,我等便要勤勉办事,公忠体国。上解圣忧,下安苍生!”

    孙承宗一番长篇大论只不过言明了购买大炮的必要性而无实质内容。汪三江等人听后沉默不语,静待孙承宗后话,而李存真却说道:“不知圣意欲购置多少火器?”

    卢象升听后说道:“朝廷欲练就三万精兵,想必便要按照人头配置才好!”

    石为经看着卢象升说道:“不知这三万精兵,炮兵有多少,而步骑又有多少?”

    孙承宗听着二人谈话说道:“炮兵三千,步骑三万!”

第197章 军火贸易() 
李存真说道:“那便是三千们大炮,三万杆燧石抢呐!那可得一大笔银子!”

    听李存真说道需要一大笔银子,毕自严急忙问道:“那东夏大炮价值几何?而那燧石枪价值又几何?”

    汪三江听后说道:“东夏有过向一些海商出售此物之先例。那大炮每门四千两,而燧石枪每杆三百两银子!

    但大明与东夏一衣带水,同文同种,而大明又是东夏宗主国,便以成本之价将火器出售可好!”

    杨嗣昌皆被火器高昂的价格给惊的目瞪口呆,但孙承宗还记得当年从红夷人处购置大炮时的价格与汪三江所言基本一致,便说道:“百川兄,不知所谓成本价是多少?”

    “大炮三千两,燧石枪二百两!”

    毕自严听后依然被吓了一跳,说道:“仅三千门大炮便要库平纹银九百万两,而三万杆燧石枪便又需耗银六百万两。户部纵使砸锅卖铁,也实乃凑全如此巨款!”

    杨嗣昌听后也十分惊讶!他想到:“大明财政匮乏,国库入不敷出。每年皆是赤字财政!当今天子初登大宝之时,尚有三千万两內帑存银,而朝廷连年征战,四处用兵,内廷究竟还有多少內帑,外庭无法得知,但估计,如今就算满打满算,也不过一千万两银子罢了。

    而火器之需如此繁重,不知加饷几何,方能凑成如此大宗之巨款哉!”

    杨嗣昌正在沉思当中,便听到洪承畴说道:“大明与东夏一衣带水,而东夏黎民大多天朝移民。眼下宁德长公主出嫁在即,何不将火器之价再低上一些,于两国邦交也大有裨益!”

    汪三江听后笑着说道:“洪大人之言句句在理。不过火器成本太高。纵使学生有心成全,但也没有良侧。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呐!还请诸君体谅则个!”

    孙承宗喝了口茶,抚弄着胡须小声地说道:“公主下嫁一事,皇上不已老臣年迈昏聩,举为主婚使又兼着送亲使。学生食君之禄,便要忠君之事。

    民间女子出嫁,婆家尚有丰厚之彩礼,何况大明公主乃金枝玉叶哉!”

    孙承宗说完,石为经便要发言。汪三江向他挤了一下眼睛,示意稍安勿操。对着孙承宗说道:“老大人言之有礼!大炮每门低至三千两已是成本价了,燧石枪亦是如此,实在是不能再低了。

    但公主下嫁东夏之举,令学生等欣喜万分。为感念公主恩德,东夏国愿意为大明分担一半货款,不知如此计议妥否?”

    杨嗣昌见汪三江一句话就把货款砍掉了一半,觉得事有可为,说道:“依百川兄之言,如今大炮已是每门一千五百两,而燧石枪也低至每杆一百两纹银。但以学生来看,依然贵了些!”

    石为经听后面露不喜之色,将声音提高了不少说道:“首辅大人有所不知,这大炮,燧石枪皆是东夏商号所生产,所经营。今日大明只需要付上一半货款,而另一半货款则由东夏财政部为大明代付了。若再一味降低价格,则东夏财政亦将无力承担矣!”

    毕自严在心里想着汪三江,石为经以感念宁德公主为是由,将货款砍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