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误入一六三七-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小船或顺流而下,或溯流而上。这些小船并无风帆,靠着船桨与长篙而行。

    宝船在小河东侧的码头上抛锚扯帆而停泊了下来,汪三江与袁小英带着数十随从弃舟登岸,便有一个警察前来询问。

    那警察对二人敬礼之后,上下打量着汪三江一行说道:“客自何处而来?”

    汪三江没有理会,袁小英笑着说道:“此乃资政院汪院长是也,前来视察铁山商务。”

    那警察听后吓了一跳,对着汪三江又十分认真地敬了一个礼,说道:“汪院长莅临铁山,实乃铁山二十万众之幸!请汪院长稍等片刻,由卑职前去报于铁山知县大人知道。”

    “不必了,本院只是随便走走,这位警官还请自便。”汪三江说着就沿一条向北延伸的马路而去,袁小英等急忙跟了上去,而那个警察却愣在了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马路沿小河而北去,汪三江往西侧而视,只见河水清且缥碧。河中鱼儿好似在空中遨游而无所侍,河面上小船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伴着船夫嘹亮的号子很是热闹。

    那顺流而下的小船上,皆满载灰色矿石,而逆水之舟上,装满了还在挣扎的鱼虾及硕大无比之螃蟹之类的水产。

    汪三江回头一看,只见几艘飞剪船刚刚靠岸,就有若干小船划了上去。在小河东侧,那飞剪船上的鱼虾往小船上搬运;在小河的西岸,一艘艘小船上的矿石又通过滑轮往飞剪船上而运。

    汪三江看着船夫们脸上喜悦的神色也备受感染,说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袁小英见汪三江大发感慨而又吟诵诗圣之句,也跟着吟诵道:“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汪三江听后好不开心,看着袁小英秀气的脸蛋说道:“这铁山渔业,矿业之发达,竟到了如此地步,真是令人高兴喜悦呐!”

    袁小英看着汪三江喜不自禁的样子,一边纤纤小手搭在光洁的额头上,眺望远处风光,一边笑语盈盈的说道:“此处渔民多在库页岛与黑龙江出海口北面数百里捕鱼捕鲸,那里鱼虾之多,又胜于鲸海之上。”

第273章 铁山城() 
袁小英看着汪三江喜不自禁的样子,一边纤纤小手搭在光洁的额头上,眺望远处风光,一边笑语盈盈的说道:“此处渔民多在库页岛与黑龙江出海口北面数百里捕鱼捕鲸,那里鱼虾之多,又胜于鲸海之上。”

    汪三江听了之后说道:“小英所言甚是,在整个世界上就属北太平洋水产丰富。”汪三江说着又在心中想道“那里便是鄂霍茨克海了,后世为俄罗斯最为主要的渔业产地,鱼类之品种十分丰富,数目多如星辰。那能不产生发达的捕鱼业呢?”

    汪三江与袁小英边说边走,不一会儿,汪三江又说道:“那库页岛北侧的那片海域,如今可有新的名字?”

    “因其地多海狗,海豹之物,因此这里的人们称那片海域为海兽洋了。”袁小英回答道。

    “嗯,这称呼不错,与鲸海互相呼应。所以以后东夏官方最好也这般称呼才好。”

    二人说话之间,就往北走了一二里地。汪三江只见此处视野变得开阔了起来,原来从黑龙江上看到的巍峨高耸的山脉此刻变得平缓了起来。

    这河谷两侧山脉从黑龙江里看,便如一座高大的门一样挡在了小河入江口,而在此处却平缓的分散了开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山谷平原,又有一处山脉平缓的横亘在正北方向。分别有两条小河从西山与北山中间,北山与东山之间流出,而在山谷狭窄之处交汇于一处。

    那北山极为平缓,隐隐有爆破声传来,正是铁矿之所在。山谷呈心形形状,房屋林立而又街市遍布其间,十方集团及富商大贾们在此兴建有一座座的渔产品加工厂。

    汪三江被眼前情景看的目瞪口呆,袁小英也不无兴奋的张开了小口,说道:“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先生,不想这桃花源竟然真的存在!”

    “此地地形,倒真的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有七分相似。”汪三江感叹着说道。

    汪三江与袁小英四下打量着此地风景,随行人员也多指指点点,就在大伙陶醉之际,一位以为身穿西装的苗条女郎笑着走了过来,不用问便知又是永宁学院的毕业生了。

    那女郎走到汪三江身边,眉开眼笑的微微侧身行礼,然后说道:“铁山知县霍一蕙见过恩师了。”

    汪三江听后笑着说道:“一蕙治理铁山,不出一年便政通人和而百废俱兴,有了如此成就,可喜可贺呐!”

    “此皆上赖诸位恩师谋划之功,下赖同僚用命。一蕙不敢贪此大功。恩师莅临铁山,令铁山蓬荜生辉,一蕙谨代表铁山二十万百姓,请恩师移步县衙之内,再由铁山父老聊表敬意。”

    “不必了,本院见这铁山之风光旖旎,景色宜人,更兼得今春以来惠风和畅,一蕙何不带着本院及商务部一众同僚游览一番呢?”

    “恩师既有如此雅兴,一蕙岂敢拂了恩师美意,恩师请!”

    “一蕙请!”

    霍一蕙说着便与汪三江并肩而行,边走边介绍铁山之风俗民情。袁小英也凑了上了,听她将铁山风物娓娓道来。

    “恩师明鉴,这铁山原本永宁钢铁厂之矿山,有十万俘虏及罪犯在此做工,其吃穿用度皆是大宗生意,便有精明的商人在此开办货栈而又广开饭庄。

    海兽洋水产丰富,而下海捕鱼之渔民捕捞的鱼虾运往永宁城的渔业加工厂路途颇为遥远,因此又有一些商人在此地投资办了若干渔业加工厂。

    后来便有不少渔民索性定居在此等,每日捕鱼无数,悉数贩卖到了这些工厂,生活也就慢慢富足了起来。

    此后便有富商大户广置产业,而铁矿上的俘虏,罪犯也渐渐释放,他们多在此地安家落户,娶妻生子,因此此等有西夷人,也有满人,更有费雅喀等各色土著居民,倒成了民族杂聚融合之地了。”

    霍一蕙见汪三江与袁小英说的认真,便又说道:“恩师明鉴,我等脚下之路唤作渔业路,此路直通各个渔业加工厂。”霍一蕙说着又指着西边的小河说道:“那条小河唤作清水河,对面那条马路唤作矿业路。铁山百姓多安居在这清水河河畔及两条马路两侧。

    另有一条马路纵贯东西,通过一座石桥沟通这渔业路与矿业路,唤作铁山大道。

    铁山大道上酒肆,饭庄,货栈林立,实为铁山县商贸重地,恩师可否要前往一观?”

    霍一蕙了解汪三江的脾气,一番长篇大论娓娓道来,说的汪三江眉开眼笑,笑呵呵地说道:“那就去看看。”

    汪三江说着又看了一眼一身洁白连衣裙的袁小英。袁小英便笑颜甜甜的说道:“是该去看看。”

    三人有说有笑的往北而去,眼见路上行人果然种族杂聚,有穿着兽皮的费雅喀人,还有高鼻深目的俄罗斯人,红头发的西班牙人,更有那些留着金钱鼠尾巴的满人。

    这些满人多是在依兰一战中俘虏而来的,资政院曾承诺他们若在矿山服役十年以上,便会成为东夏之民,重获自由,而对那些有立功表现的,则或酌情削减服役年限。眼前的这些人此时便能重获自由,说明他们都在矿山上干的不错。

    汪三江见这渔业路两侧皆高屋大院,并有很多阡陌相连的诺大工厂矗立两侧,马路上马车来往不绝,足见此处渔业之发达。

    几人来到铁山大道上之后,汪三江只见此路之宽阔,竟与十方大道不相上下,两侧果然高楼林立,各色幌子随风招展。那一个个巨大的匾额挂在门楣上,写着“铁山宾馆”,“铁山饭庄”等字样,更有十方集团在此开办的公司及东夏国一些基层行政机构。

    汪三江边走边对霍一蕙说道:“东夏租赁了大明三处海岛,准备兴建工厂,广开货栈。各种报刊都作了大力宣传,如今永宁,伯力海参崴等地的大海商们无不争先恐后的前往三岛,不知这铁山之富商可否有人前往?”

    “此事乃恩师之盛举,铁山日报对此也做了宣传,铁山县有四家海商已经前往三岛开厂子去了。”

    汪三江听后极为惊讶地说道:“海商富可敌国,这小小的铁山县竟然有四家!”

    “恩师有所不知,这四家海商中有两家乃是在这清水河上为矿山运输矿石而发的家,另外两家则靠着飞剪船下海捕鱼而发家。

第274章 煤山城(一)() 
他们有了资本积累之后,便购买船队溯江而上永宁,伯力,佳木斯等地,或南下海参崴库页岛。一二年下来便富得流油,又用在铁山城内的工厂作为抵押,在东夏银行铁山分行贷出了大批款子,从而南下扶桑,朝鲜等国经商,又一二年下来,便有了上百万两的家产。

    今年以来,各地报刊都在刊登恩师向大明租岛之事,而恩师何许人也,在这些大商人中恩师便是财神在世,谁不想跟着恩师去发横财呢?因此铁山县四家富商皆去了大明三岛。”

    汪三江明知霍一蕙在夸大其词,但听她口吞莲花般地娓娓道来,也很是舒服,哈哈大笑着说道:“此中应有一蕙之功,本院替东夏两院谢过霍知县了。”

    汪三江与袁小英一行走马观花的游玩了一个下午,最后霍一蕙又邀请汪三江一行前去十方集团在此地开的铁山饭店用餐,却被汪三江婉言谢绝,而又委婉地将霍一蕙批评了几句。

    最后,霍一蕙及铁山县衙的一应行政院官员将汪三江一行送至铁山港口,看着汪三江与袁小英登上了巍峨高大的宝船之后,杨帆东去,这才与铁山县衙的一应官员往北而回。

    这铁山县便在黑龙江的出海口,自宝船从铁山港杨帆起航之后,不一会儿便转舵沿鞑靼海峡往南航去。

    三江号一应船只顺风向南而行,大海上一片沧溟之色。汪三江由于一夜未眠,此时已是哈欠连连,来到船楼之中的卧室之内,不一会儿便进入了梦乡。

    袁小英听着波涛汹涌之音,看着窗外一轮明月挂在天际,撒下了银白色的如水月光,照亮了诺大的甲板及原本就很洁白的风帆。

    第二天,天刚拂晓之时,船队便航行至库页岛中段靠着鞑靼海峡之处,“煤山城”已经历历在望,按照汪三江的吩咐,袁小英让宝船及十二艘飞剪船在煤山港抛锚扯帆,停泊了下来。

    此时汪三江还在熟睡之中,袁小英在他的卧室门口轻轻叩了几下浮雕着八仙过海图案的木门,便听到汪三江慵懒的回应“谁啊?”

    “先生,是我,煤山港到了。”袁小英有些紧张的说道。

    “小英呐,你先去,本院一会儿就来。”

    袁小英听后,转身离开而去吩咐水手们前往舱中休息。汪三江急忙起床洗漱。当汪三江从正对着东方的门口出来之后,眼前一轮红日从敦厚平缓的山顶跳了上来,万道金光将宝船照耀的金光灿灿的,而那山上的煤山城还在一片沧溟之中。

    汪三江与袁小英携着几十个随从下船之后,眼见一条大道沿山体负势而上,山体原本就很平缓,而道路又盘旋着,更显得与平地相差无几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