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误入一六三七-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汪三江与袁小英携着几十个随从下船之后,眼见一条大道沿山体负势而上,山体原本就很平缓,而道路又盘旋着,更显得与平地相差无几了。

    港口处参差几千户人家,此刻已是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之声连连。一些小孩争吵着前来码头上停泊的三江号宝船。

    汪三江见这些小孩肤色各异,多有一些欧洲人种,长着一头的黄色卷发,也有三五个费雅喀人的孩子,还保持着原始的衣着。汪三江不竟想到这煤山城的光景与铁山城一般无二,先是由一些工人及囚徒前来开矿,接着渔民及商人便尾随而至了,三四年之后,便有了一座小城市的规模。

    汪三江与袁小英一行沿平缓的山路而上,道路虽在山上,但两侧也不时有店铺林立在侧,几个热情的小二或是服务员不断的吆喝几人前去住店打尖,或是吃饭购物。

    走了大约半个小时左右,汪三江便见半山腰上突然出现了一大片平缓的土地,其南北绵延数十公里而一望无际,其东西也有四五公里左右的样子,一座古色古香而又不乏新潮的小城横亘眼前。

    小城的南北两侧皆是连绵不断的蔬菜大棚,还有层出不群的养殖厂房。正东侧的山体裸露着大面积的土层,此时阳光从空中射了下来,照在裸露的山体山,发射出黑黝黝亮晶晶的光芒,“那不是煤层还会是什么?”汪三江如是想着与袁小英沿眼前大道向北而去。

    此处大道两侧房屋渐渐高大了许多,什么“煤山酒店”,“煤山百货大楼”,“煤山鞋帽城”的匾额挂在矗立着的大楼门楣上,看的人目不暇接。

    汪三江一行往前又走了十来分钟的样子,就见一条向南北方向延伸着的大路与脚下大道十字交叉而过,两侧店铺内人头攒动,其声音之嘈杂不同往日之所见。

    袁小英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向汪三江问道:“先生,此处这是干什么呢?”

    “本院也不甚了了,小英,你我二人何不上前看看?”汪三江看着袁小英小巧的脸蛋上满是好奇的神色,笑着说道。

    “好哇,说不定是又有什么奇珍异宝等着抢购呢?先生请!”

    “小英请!”

    二人说着穿过了斑马线,从对面一个很大的店内走了过去。还未走到那水泥台阶上,汪三江便听到了一声大喊“张氏集团利息百分之三十!”

    此声音一落,人群发出了狂热的呐喊声,“我投二十万元!”

    “我投三十万元”

    “我投五十万元!”

    汪三江听着糊涂,而袁小英变得很是兴奋,一脚跨到了台阶之上,露着两颗尖尖的洁白的虎牙,伸出了一双有着修长白皙的手指的玉手,将汪三江从胳膊上攥了上去。

    汪三江进入门内,便听到又有人大喊“王氏集团利息百分之四十!”

    此言一出,人群中又爆发出了更加嘈杂的声音。有人大叫“我投五十万元!”

    “我投一百万元!”

    “我投二百万元!”

    汪三江听后,这才惊讶的对袁小英说道:“这是在集资呐!”

    “先生,什么是集资?”袁小英扯着嗓子说道。

    “集资是金融系统发展初期阶段的幼稚产物,往往通过高昂的利润吸引社会闲余资金而投入大规模的商业活动中。由于缺乏管理,因此风险极大。”汪三江解释道。

    二人说着从水泄不通的人群中间挤了过去,就见几人站在桌子上,神情激动的大喊“杜氏集团前往舟山群岛投资纺织厂,利息百分之四十五。”

    此人此言一出,人群更是如炸开了锅一样,推推囊囊地往前直冲。汪三江险些被人群冲倒在地,多亏了机灵的袁小英将他拉了出来,二人躲在屋角,袁小英看着像疯了一样的人流说道:“他们就不怕上当受骗吗?”

第275章 煤山城(二)() 
汪三江听后,很是担心的说道:“这是非法集资,御史台还没有出具这方面的律令,看来本院得插手管上一管了。”

    袁小英不解的说道:“非法集资!听先生之言,这集资还会有合法的了。”

    “若是企业实力雄厚,但凡借贷皆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则不失为好事一件。”

    汪三江说着与袁小英又挤了出去,二人沿人行道而行,眼见大街上满是集资的人群,汪三江神色凝重的拦下了一辆出租马车。

    袁小英知道汪三江的脾气,跟着上了马车,之后悄悄的坐下而不发一言,就听汪三江对车夫说道:“去煤山县衙。”

    车夫应了一声之后,马车便飞奔了起来,大约四五分钟的样子,就停了下来,车夫说道:“县衙到了,二位客官!”

    汪三江听后下车而去,袁小英付了五个一元的铜币,这才下车而来,就见汪三江已经往歇山顶式的县衙大门而去,却被门卫给拦了下来。

    袁小英连忙小跑了上去,就听那门卫说道:“你要是资政院汪院长,那我还是御史大夫周先生呢。”

    袁小英见门卫正在讥讽汪三江,便呵斥道:“一个看门的,说话也太刻薄了一些吧。这是资政院出具的介绍信,睁开你的狗眼好好看看!”

    那门卫见袁小英身材高挑,更兼得脸蛋小巧而秀气,与传说中的汪院长身边的秘书一般的模样,连忙打开信封,掏出里面的星月笺一看,就见上面写着“东夏各级衙门钧鉴:

    持此次信者乃是资政院汪三江本人,望给予行事之方便为盼!”,落款是汪三江几个大字,日期为崇祯十二年四月十三日。

    介绍信虽然文词粗鄙不堪,内容又少的可伶,但却分明盖着资政院的大印,岂能有假。那门卫看后吓得惊慌失措,脸色惨白如纸,连忙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结结巴巴地说道:“小人。。。小人有眼。。。无珠,不知汪院长亲临,赎罪赎罪!”

    看着门卫期期艾艾的样子,袁小英很是解气,小脸上露出一股淡淡的傲气。而汪三江却把那门卫搀扶了起来,笑着说道:“此系你职责所在,本院空口无凭,也怪不得你不相信。”

    汪三江说完便转身往里面而去,袁小英瞪了一眼那门卫便急忙跟了上去。那门卫看着二人背影,自言自语的说道:“这就是闻名天下的汪先生了!”

    汪三江急匆匆的往县衙的三层办公大楼而去。这东夏衙门不同于大明各地,不设大堂,进入办公大楼之后,汪三江便直奔顶楼的知县办公室而去。

    袁小英紧追慢赶地随他上了三楼之后,便轻轻的敲响了挂着刻有“煤山知县办公室”的房门,里面传出了一声清丽的女声“请进!”

    二人听后推门而入,就见一位一声西装的女郎端坐在一张大案前,正是煤山知县马媛媛。

    这煤山知县马媛媛正是袁小英的同窗好友,此刻她正在奋笔疾书,还以为是她的秘书前来递送文件而已,不经意的抬头一看,吓了一跳,连忙起身,面露喜悦的神色,向汪三江行礼后说道:“煤山知县马媛媛见过汪院长了!”

    “外面集资活动如火如荼,县太爷就这般端坐在此,也不管管吗?”汪三江黑着脸说道。

    俗话说锣鼓听声,说话听音。那马媛媛一听汪三江之言,便知这是前来兴师问罪的,也被吓得够呛,连忙说道:“先生请坐,听媛媛详细道来。”

    汪三江听后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之上,袁小英偷偷地向马媛媛吐了吐舌头,也跟着汪三江坐了下来。

    马媛媛一边为二人端茶倒水,一边说道:“这煤山县的几家大海商自听到东夏欲开发大明三岛之后,便四处举债。先是在东夏银行煤山分行贷了大批的款子,而后又想在民间借贷,他们互相竞争,其所出利息一天高过一天了。媛媛也觉得其利息之高很是惊人,不免也有些担心。故昨日已经将此情形以文书的形式上报资政院了。”

    汪三江听后神色这才缓和了下来,有些不好意思地向马媛媛说道:“马知县此举甚是妥当,让本院宽慰不少。”汪三江说着看了一下马媛媛与袁小英二人,尴尬地笑了笑又说道:“眼下之计,还请马知县将各海商之产业统计一下,千万要使其借贷的款子不能超过其不动产之总和。”

    “先生如此决策,与媛媛心中所想不谋而合,媛媛这就派人前往其公司,查一查他们所集资之款子与其房屋,工厂之市值。”马媛媛说着向汪三江笑了笑,在袁小英的对面坐了下来。

    此时袁小英笑语盈盈的说道:“媛媛在永宁学院的时候,就是我们会计班上的高材生,果然先知先觉而发现了此中之危急。”

    “媛媛不过中人之资,哪像小英一样冰雪聪明而深得先生之赞许,随先生南来北往的长了许多见识。”

    汪三江见二人好久不见,情不自禁的聊了起来,不想参合而说道:“煤山既有这集资之事,想必其他地方也是在所难免,此事关乎民众切身利益,事关重大。借马知县公案一用,本院要为资政院书一封书信。”

    “先生请!”马媛媛说着起身收拾桌子,而袁小英连忙走了过来,准备为汪三江铺纸磨墨。

    汪三江看了一眼袁小英说道:“只不过是向周先生写一封私信而已,就不需要小英帮忙了。本院见你二人好久不见,还不快去叙一叙同窗情谊。”

    马媛媛听后很是开心,拉着一袁小英向外面边走边说道:“那就谢过先生了。”

    袁小英扯着脖子边走边对汪三江说道:“那小英去去就来。”

    汪三江向她挥了挥手,看着二人走出了屋外,又关上了房门,便进入了沉思,他想着“对于这非法集资之事,东夏目前还没有立下律例,故也不能算作非法。而目下之际,只能像刚才给马媛媛吩咐的那般行事了。”

    汪三江想着快速打下了腹稿,在纸上写道:“周大人钧鉴。。。。。。”

    汪三江书写完毕,便将此信交给了煤山知县马媛媛,托她通过煤山邮政局或是煤山快递公司送抵永宁城。然后汪三江又四处转着了解了煤山经济的发展状况,之后才往煤山码头而去。

    那煤山知县马媛媛携县衙一众官员将汪三江,袁小英一行送至煤山港口,看着二人等上了雄伟高大的三江号,又目送着宝船起锚杨帆。

第276章 吴丽儿总督刘公岛() 
汪三江与袁小英在夕阳之下与煤山官员们挥手作别,直到宝船渐行渐远,马媛媛一行变得如蚂蚁般大小之时,汪三江又将目光投向了那山腰坪上的煤山城,以及那反射着夕阳,连绵不绝的煤层。

    宝船及十二艘飞剪船在黑色的大海上航行了整整十七日之后,于五月初抵达山东刘公岛,此处已有行政院委派的官员,刘公岛总督吴丽儿在主持各项事宜。

    不遑多言,吴丽儿亦是永宁学院的毕业生了。因为她聪明乖巧而又品学兼优,又在黑龙江某知县任上干的相当不错,因此被行政院越级提拔为了这刘公岛总督。

    吴丽儿在永宁学院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因此前来主持刘公岛之开发,也算是专业对口了。

    吴丽儿自开春以来,就来到了这刘公岛,眼下百废待兴而东夏海商及大明豪强蜂拥而至,令吴丽儿喜不自禁而又不无担忧。

    吴丽儿喜的是这刘公岛开发之总体规划,资政院已有文书档案在侧,而富商云集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